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通信网络理论基础,虞红芳 博士 教授 博导,Part 09: 对偶与整数规划,对偶与整数规划,2013年春季 通信网络理论基础,2 / 70,1,2,3,4,对偶理论,对偶问题示例,对偶单纯形算法简介,整数规划的求解方法,拉格朗日乘子法,2013年春季 通信网络理论基础,3 / 70, + +=,先构造拉格朗日函数: , = + +(),求偏导,并令偏导等于0:=; =,最佳解为:=/,由原问题的约束+=,可得:=,故,最佳解为:=/,LP标准型的对偶(1/2),2013年春季 通信网络理论基础,4 / 70, = ,松弛掉等式约束可得:, +() ,任意给定一个p,松弛问题的最佳目标值()都是原问题 最佳目标值 的下界。,故:求解问题 等价于求解原问题的最佳估值。,LP标准型的对偶(2/2),2013年春季 通信网络理论基础,5 / 70,重写 : = +() =+ ,既然目标是最大化 , 没有意义。, ,关于对偶的第一个印象,2013年春季 通信网络理论基础,6 / 70,Well,至少对标准型,是这样。,我们用一个例子来说明。,例子:一般的LP(1/4),2013年春季 通信网络理论基础,7 / 70, + + + + = , , = + + + + + + (+ ),松弛问题变为: = , , (,),在该松弛问题中,为了体现“惩罚”的含义,必有:,例子:一般的LP(2/4),2013年春季 通信网络理论基础,8 / 70, + + + + = , , = + + + + + + (+ ),为了保证最小化Lagrange函数有意义,必有:, , = + + + + + + + ,例子:一般的LP(3/4),2013年春季 通信网络理论基础,9 / 70, + + + + = ,由于对偶约束与对应的主变量“同符号”,其最小值为0。, , = + + + + + + + ,松弛问题为: = , , (,), = + + ,显然, 是原问题目标值的下界。,例子:一般的LP(4/4),2013年春季 通信网络理论基础,10 / 70, + + + + = , + + + + =,主问题,对偶问题,总结上述推导,可得:,关于对偶的第二个印象,2013年春季 通信网络理论基础,11 / 70,另一个例子(1/4),2013年春季 通信网络理论基础,12 / 70, + + + + = ,应用“惩罚”的概念推导下面最大化问题的对偶问题。, , = + + + + + + + ( ), , , ,另一个例子(2/4),2013年春季 通信网络理论基础,13 / 70, + + + + = ,应用“惩罚”的概念推导下面最大化问题的对偶问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另一个例子(3/4),2013年春季 通信网络理论基础,14 / 70, + + + + = ,松弛问题为: = , , (,), , = + + + + + + (+ ) ,对偶约束与对应的主变量“符号相反”,其最大值为0。, = + + ,显然, 是原问题目标值的上界。,最小化 等价于求原问题的最佳估值。,另一个例子(4/4),2013年春季 通信网络理论基础,15 / 70, + + + + = , + + + + =,主问题,对偶问题,总结上述推导,可得:,该例中,主问题是上例中的对偶问题。,该例中,对偶问题是上例中的主问题。,关于对偶的第三个印象,2013年春季 通信网络理论基础,16 / 70,主问题可以推出其对偶问题。,对偶问题也可以推出其对应的主问题。,让我们来讨论对偶理论中最深刻的结论:对偶定理。,弱对偶定理,2013年春季 通信网络理论基础,17 / 70, , = ,主问题,对偶问题,推导对偶问题的过程中,我们知道:,故有:,两个推论,2013年春季 通信网络理论基础,18 / 70,主问题最佳值为, 要求对偶问题目标值小于等于。,对任一主可行解y都有x为主最佳解。,强对偶定理(1/2),2013年春季 通信网络理论基础,19 / 70,假定用单纯形法求解主问题,得到最佳解x和最佳基B,则:,令= ,则有:, , = ,主问题,对偶问题,另一方面,由于: = = =,强对偶定理(2/2),2013年春季 通信网络理论基础,20 / 70, , = ,主问题,对偶问题,若标准型主问题存在最佳解,则单纯形法一定可以求出。,求出了主最佳解,则对偶最佳解也被求出了。,因此,有:,任一LP问题都可以转化为标准型。,关于对偶的第四个印象,2013年春季 通信网络理论基础,21 / 70,二者的最佳目标值是一致的:估值是精确的。,求解主问题的同时,对偶问题的解也被求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互补松弛定理。,互补松弛定理(1/2),2013年春季 通信网络理论基础,22 / 70,证明:,互补松弛定理(2/2),2013年春季 通信网络理论基础,23 / 70, + =,证明:, =, ,并且 =, 。,充要条件得证。,关于对偶的第五个印象,2013年春季 通信网络理论基础,24 / 70,若主最佳解非零,则对应的对偶约束必取等号。, =, .,若对偶最佳解非零,则对应的主约束必取等号。, =, ,对偶与整数规划,2013年春季 通信网络理论基础,25 / 70,1,2,3,4,对偶理论,对偶问题示例,对偶单纯形算法简介,整数规划的求解方法,最短路的对偶(1/2),2013年春季 通信网络理论基础,26 / 70, (,) :(,) : , = :(,) : , =, , (,), , = , + + + + ,最短路的对偶(2/2),2013年春季 通信网络理论基础,27 / 70, , = , + + + + ,变形可得: , = + , ( + ) , + , (,),绳球模型,2013年春季 通信网络理论基础,28 / 70, + , (,),令 = , =, 可得:, + , (,),绳球模型。,一手拿s,一手拿i,拉伸到 不能再拉为止。,最大化 ,但需满足约束。,Bellman-Ford算法,2013年春季 通信网络理论基础,29 / 70, + , (,),显然,在该约束下能达到的 最大距离标记 必然满足: = , () ( + ) , 其中()为指向j的边的集合。,迭代求解。第k+1次迭代使用第k次的迭代结果: + = , () ( + ) , ,Yes, its Bellman-Ford algorithm!,事实上,上述方程成为Bellman方程。,绳球模型:先将s上的绳子拉直,然后将s邻接点的绳子 拉直;一直进行下去,直至所有点i到s的绳子都被拉直。,对偶的用途:设计新算法,2013年春季 通信网络理论基础,30 / 70,Bellman-Ford算法求解的其实不是最短路,而是 距离标记(对偶变量)。,最大流的对偶(1/3),2013年春季 通信网络理论基础,31 / 70, :(,) : , = = , = (,), , =+ + + + + , + + , ( ),显然有, 。,最大流的对偶(2/3),2013年春季 通信网络理论基础,32 / 70, , =+ + + + + , + + , ( ),变形可得: , = , + + + (,) + ,最大流的对偶(3/3),2013年春季 通信网络理论基础,33 / 70, , = + , (,) , (,),令(,)表示顶点和之间的 任一割集,, 。,设置对偶变量取值如下:,是的。,割容量。,对偶的用途:发现新关系,2013年春季 通信网络理论基础,34 / 70,最大流与最小割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建立的。,最佳路由的对偶(1/4),2013年春季 通信网络理论基础,35 / 7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最佳路由的对偶(2/4),2013年春季 通信网络理论基础,36 / 70, , =+ = + + = + + = , ( + ) + , = ,显然有, 。,最佳路由的对偶(3/4),2013年春季 通信网络理论基础,37 / 70,变形可得: , = = ( ) + + , + = , ,对偶目标,由于z为自由变量, 该项系数必须等于0.,该项系数必须大于等于0.,最佳路由的对偶(4/4),2013年春季 通信网络理论基础,38 / 70, = ( ) , = + , , , , (,),令 = ,可得:,假定主问题最佳解中, 取值大于0,则根据 互补松弛定理可知,其 对应的对偶约束取等号 即: + =,最佳路由=最短路!,2013年春季 通信网络理论基础,39 / 70,若最佳解中 取值大于0,则有: + =,只考虑特定的需求k。其流变量取值大于0的边构成一些 路径。如右图所示。,只看其中的一条路径(例如sabt)。, + = + = + =,求和可得:若以 为权重, 该路径长度 = , + + =,求和可得:若以 为权重, 该路径长度 ,最佳解在最短路上!,权重设置,2013年春季 通信网络理论基础,40 / 70,我们知道,Internet的路由协议是基于最短路的。,控制路由的唯一方法是设置不同的权重。,最佳路由问题的对偶提供了全新的Insight:,对偶的用途:Insight,2013年春季 通信网络理论基础,41 / 70,对偶与整数规划,2013年春季 通信网络理论基础,42 / 70,1,2,3,4,对偶理论,对偶问题示例,对偶单纯形算法简介,整数规划的求解方法,基本思路,2013年春季 通信网络理论基础,43 / 70,对偶问题也是一个LP问题,也可用单纯形算法求解。,用单纯形法求解对偶问题,相当于保持主问题解的 最佳性,追求主问题解的可行性。, , = ,主问题,对偶问题,换基方法,2013年春季 通信网络理论基础,44 / 70,假定已经得到了一个基本解及其基矩阵。,由于是基本解,因此等式约束是肯定满足的。不可行 意味着必有某些基变量的取值小于0。,对偶单纯形法的换基方法是:,例1(1/2),2013年春季 通信网络理论基础,45 / 70,考虑一个MCF问题的实例。基矩阵如图红线所示; 流量需求矢量b和边代价矢量c如图所示。,其它点到节点4的最短路。, , , , , =(,),(,), , , , , =(,),例1(2/2),2013年春季 通信网络理论基础,46 / 70,1,2,3,4, =, =, =, =, =, =, =, =, =, , , , , =(,),对偶单纯形法说, 先确定出基变量。,显然应该是 出基。,看谁能保持RC非负。,已知当前基本解为:, =, =, =, =, , , , , =(,),对偶单纯形法的应用,2013年春季 通信网络理论基础,47 / 70,对偶单纯形法要求初始解对偶可行(主最佳)。因此同样 需要一个类似大M法那样的确定初始解的方法。,若从头开始求解,那确实没有区别。,应用场景:求解多个关系密切的LP问题。,只是增加了 不等式约束,只是右端矢量b 发生了变化,这些场景的共同特点:第一个问题的最佳解可能不是第 二个问题的可行解,但却满足第二个问题的最佳条件。,因此,可以在第一个问题最佳解的基础上,应用对偶单 纯形法“继续求解”第二个问题。而不必重新开始。,场景1:bb,2013年春季 通信网络理论基础,48 / 70,首先,矩阵A没有变化。,原问题的基矩阵仍是新问题的基矩阵。,其次,RC的计算与b无关: = ,原问题的最佳基在新问题中一定能保证对偶可行。,根据原问题的基矩阵计算新问题的基本解: = ,该解不仅满足最优条件,而且是可行的。,该解就是新问题的最佳解。,该解不可行,但满足最优条件(对偶可行)。,从该解出发,应用对偶单纯形法进行换基操作, 直至到达某个可行解为止。,场景1的第一个例子,2013年春季 通信网络理论基础,49 / 70,节点1到其它点的最短路。,图中红线所示。,其它点到节点4的最短路。,只是b不同。,场景1的第二个例子(1/2),2013年春季 通信网络理论基础,50 / 70,考虑All-Pair最短路问题。,别傻了!难道你看不出来它们的解有多么相似?,注意到这两个问题的区别仅在于矢量b不同。,不妨考虑对偶单纯形算法:在()最佳解的 基础上去求解()。,场景1的第二个例子(2/2),2013年春季 通信网络理论基础,51 / 70,首先,不妨验证一下对偶可行性。,第二,检查新的解是否可行。,可以进行对偶换基了。,只有 满足条件。,只有 满足条件。,YEAH!,场景2:增加不等式约束(1/2),2013年春季 通信网络理论基础,52 / 70,假定新的约束为: + +,转换为等式约束,得: + + + = +,引入该约束后:,构造矩阵: = ,+ (+)矩阵,行列式非零: =|+1,故,是的基矩阵。,场景2:增加不等式约束(2/2),2013年春季 通信网络理论基础,53 / 70,考察新问题的Reduced Cost: = = + =( ) ,注意: =, ,只需检查原最佳解在新问题中是否可行(只检查新约束),场景2的第一个例子,2013年春季 通信网络理论基础,54 / 70,5,1,2,1,1,假定已经求得了单源最短路问题的最佳解,如图所示。,非树上边,树上边, , ,现增加约束: ,显然,当前解不可行。,容易验证:满足最优条件。,采用对偶单纯形法求解:,2,3,-1,1,1,场景2的第二个例子,2013年春季 通信网络理论基础,55 / 70,1,0,0,1,假定已经求得了单源最短路问题的最佳解,如图所示。,非树上边,树上边, , ,现增加约束: ,必经链路约束。,容易验证:该解不可行, 但满足最优条件。,采用对偶单纯形法求解:,1,1,先定入基变量: ,1,变量的上下界,2013年春季 通信网络理论基础,56 / 70,这两个例子有两重作用:,若用传统的单纯形法求解这类问题,需要将上下界 约束变为等式约束,合并到矩阵A中去。,但这样往往会导致矩阵A的某些特性发生变化。例 如,带有容量约束的MCF问题中变量具有上界。 若转化为等式约束,会导致系数矩阵A不再对应关 联矩阵,从而不能保证基矩阵对应生成树,也不能 保证基矩阵的上三角特性。,解决方法是:将上下界约束看成是跟标准型中的不 等式约束()同样的约束,不合并入A矩阵。,具有上下界的单纯形法,2013年春季 通信网络理论基础,57 / 70,该表罗列了主要的概念上的区别:,对偶与整数规划,2013年春季 通信网络理论基础,58 / 70,1,2,3,4,对偶理论,对偶问题示例,对偶单纯形算法简介,整数规划的求解方法,整数规划的类型,2013年春季 通信网络理论基础,59 / 70,求解方法:分支定界法,2013年春季 通信网络理论基础,60 / 70,分支定界法(Branch and Bound)是求解各类整数规划 问题的通用解法。,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展示该算法的各个要点。,这个例子是个假想的例子。目的是保持简单,同时又能 展示出所有的关键思想。,需要说明的是,该方法并非求解整数规划的唯一方法。 其他著名方法包括:,在下面的讲解过程中,请大家体会该算法的两个设计思路:,要点1:松弛,2013年春季 通信网络理论基础,61 / 70,LP1,ILP,B&B算法中,真正求解的是无整数约束的LP松弛问题: 将原问题(ILP)中的整数约束去掉,所得到的松弛问题。,原因很简单:LP问题很容易求解。,分支。,你的祈祷应验了。,图例: , , ,.,.,. .,要点2:分支,2013年春季 通信网络理论基础,62 / 70,图例: , , ,LP1,.,.,. .,LP3,LP2,ILP, , ,分支方法:,首先,这种划分问题的方法不会漏掉原问题的解。,第二,LP2和LP3可行域具有整数边界:增加了获得 整数解的机会。,第三,由于只是新增了一个不等式约束,因此可以在 父问题最佳基的基础上,用对偶单纯形法求解子问题。,要点3:下界,2013年春季 通信网络理论基础,63 / 70,图例: , , ,LP1,.,.,. .,LP3,LP2,ILP, , ,要点4:上界,2013年春季 通信网络理论基础,64 / 70,图例: , , ,LP1,.,.,. .,LP3,LP2, ,ILP, , ,假定求解LP2结 果如图。注意解 全是整数。,不,还有其他 分支需要探索。,不仅不能(全是整数),而且不必(下界)。,第一个剪枝(停止分支)条件:得到了整数解。,原问题最佳目标值一定小于等于12:称12为“上界”。,将来碰到更好的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偏瘫康复训练课件
- 你好法语第九课描述课件
- 2025-2026学年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
- 长春市辅警管理办法
- 邮寄携带物管理办法
- 资金使用廉政管理办法
- 企业班组长安全培训效果课件
- 企业档案安全教育培训课件
- 甘肃采伐更新管理办法
- 电影审批属地管理办法
- 综合应用能力事业单位考试(综合管理类A类)试题及解答参考(2024年)
- 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活动手册答案
- 粤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光》单元课件
- 兼任宗教活动场所管理组织负责人备案表
- 华中科技大学青年长江学者答辩模板
- 顶储罐施工方案
- 形婚协议书版
- 血液灌流操作流程课件
- 电力系统分析(郝亮亮)
- 查缉酒驾实战培训课件
- 铁路客运规章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