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教案.doc_第1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教案.doc_第2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教案.doc_第3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教案.doc_第4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目 语文 年级二年级下册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使用时间 20152016学年 度 使用教师齐荣、刘冰单元内容25课玲玲的画26课蜜蜂引路27课寓言两则28课丑小鸭语文园地七教材简析第七组”教材单元主题是“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分别由25课玲玲的画、26课蜜蜂引路、27课寓言两则、28课丑小鸭和语文园地七组成。单元导语是这样写的:生活中有些事真有意思!要是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要是肯动脑筋,看来不可能办成的事也能办成。碰到问题,我们要认真想想,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做个善于思考的好孩子。玲玲的画玲玲这孩子不小心把画弄脏了,经过爸爸的修改,弄脏的地方变成了一只小花狗。蜜蜂引路列宁“山重水复疑无路,唯有蜜蜂把路引”。寓言两则“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是两篇经典寓言。种田人的急于求成、守株人的侥幸心理如此可笑。童话大师安徒生的丑小鸭温暖了一代又一代的孩童纯真的心田。整组教材,除寓言两则外,其余文本都印证了“塞翁失马,焉之祸福”的古训。实验教师在整体把握这组教材的前提下,在具体教学时,同样要请大家注意不要拔高人文要求。语文课中的人文因素,怎样才能形成于学生的素养结构中去呢?最经常、最有效的方法是读读着读着就体会到了;读着读着就感悟到了;读着读着就共鸣到了读能激起学生热爱世界先进文化,理解世界人民共同的美好情感;读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逐步提升文化品位。“读中自有真情感,读中自有真性情,读中自有真人文。”学情分析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因此,学生应加强自己的朗读课文能力的培养,感悟课文中所讲的道理。单元学习目标1.、会认38个生字,会写39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故事中的道理和感情。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看来不可能办成的事也能办成,做事要善于思考,要正确地认识自已的好品质。单元重点1、会认38个生字,会写39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单元难点领会故事中的道理和感情。单元课时安排教学内容课时25课玲玲的画2课时26课蜜蜂引路2课时27课寓言两则2课时28课丑小鸭2课时语文园地七4课时25、玲玲的画课型精读课教学内容玲玲的画课时数2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玲”等8个生字,会写“叭”等9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教学重点生字新词的学习。教学难点理解爸爸最后说的话的深刻的教育意义。教法学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具准备1、生字卡片;2、课件:将书上的插图、爸爸说的话及有些重点的句子、重点指导的字做成相关的课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第1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玲”等8个生字,会写“叭”等9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小朋友们,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麻烦,本来花费很多心血准备好的东西,会突然遭到破坏,让我们感到很伤心。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中的小朋友也遇到了一个麻烦。她是怎样解决的呢?让我们一起读读关于她的故事。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一边读课文,一边划出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读准生字新词。2、同桌交流识字方法,合作学习不懂的词语三、检查交流:字音:fu cui ba zang jin幅 催 叭 脏 筋(进一步纠正字音) 字形:叭 玲 狗 楼 梯 脑 筋(熟字加、换偏旁) 肯(猜谜语:正月没有初一) 糟(部件分析法) 词义:端详(模拟端详的动作,领悟端详的意思就是认真仔细地看) 叭:(象声词,让学生模拟声音,如黑板擦掉在地上叭)四、指导写字:1、指导学生观察本课所写生字的特点:七个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两个上下结构的字,都是上短下长。2、有重点地进行指导(糟字右半部上边部件的笔顺,“脑、肯二字中“月”的字形不同)。3、学生认真对照田字格,临摹一遍。4、学生练习写字一个,老师巡视指导。5、指导几个学生把自己写的字到实物投影仪展示,师生评议。6、学生再练写一个五、积累词语:把喜欢的词语积累在词语本上。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2、懂得生活中要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教学过程:一、明确学习目标:这节课我们要继续学习玲玲的画这篇课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既要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又要把课文读好。二、感悟课文,感情朗读:1、读课文,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再读课文,引导学生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3、汇报交流,鼓励独特感悟(1)玲玲是个懂事的孩子,从“满意地端详”、“催”等词语可以看出(2)玲玲是个爱动脑筋、聪明的孩子,从“想了想”、“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可以看出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句子,读出玲玲着急和高兴的心情。5、重点理解爸爸的话“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1)看图学着爸爸的样子读读这句话,结合课文中的内容理解。(2)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3)学了这篇课文,以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况,你们打算怎么做?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作业设计:1、引导积累:满意地端详、仔细地看、高兴地说、满意地说、懒洋洋地趴2、完成课文后练习“读读抄抄”,并背下来。3、拓展练习:把自己或别人遇到过的一件“坏事变好事”记下来板书设计 25、玲玲的画肯动脑筋不小心弄脏了 坏事变好事 弄脏的地方画上了小狗课题26、蜜蜂引路课型精读课教学内容蜜蜂引路课时数2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莫”等6个生字,会写“讶”等9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学习列宁善于观察、认真思考的好品质。教学重点生字新词的学习。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列宁是怎样利用蜜蜂作向导找到养蜂人的。教法学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具准备1、生字卡片;2、课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莫”等6个生字,会写“讶”等9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1、学生介绍收集到的列宁的有关资料2、老师补充介绍并引入新课,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1)自读全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2)同桌互相听读课文,读准字音。2、交流检查,巩固识字(1)小组合作学习生字,;(2)汇报交流识字方法;(3)做游戏巩固识字。3、指名分节读课文,说说课文的大意。三、写字教学:1、重点指导:“附”字要写得左窄右宽,单人旁要写在竖中线上;“派”字的第四笔是撇,不是横;“敲”字的右半边不是支。2、学生照田字格里的样子认真练写1个。3、展示学生书写的字,师生评议。4、学生在田字格里再认真地书写1个。四、作业设计:1、把这一课中自己喜欢的词语积累在词语本上;2、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学习列宁善于观察、认真思考的好品质。教学过程:一、学习第1、2自然段:1、第1、2自然段,思考:(1)你知道列宁和养蜂人的关系怎样?是怎么看出来的?(2)什么叫“亲自”?列宁为什么要亲自去找?2、交流3、感悟文中词语的意思(1)联系生活经验感悟“附近、谈天”;(2)让学生在熟悉的语言环境中通过换词比较来感悟“常常、经常”的意思。二、重点学习第3自然段:1、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你能画出列宁找养蜂人的线路图吗?(以此为研究专题,小组合作讨论研究。)2、汇报交流,老师归纳整理,板书:注意发现:花丛中的蜜蜂仔细观察:蜜蜂蜂房养蜂人之间的联系作出判断:养蜂人就住在这小房子里马上验证:果然找到了养蜂人3、展示各小组画的列宁找养蜂人的路线图,评议。4、小结:列宁是凭借细心观察和科学分析,在蜜蜂这个“小向导”的指引下,找到养蜂人的。三、重点感悟:4自然段,通过朗读体会“惊讶”的意思。四、分角色朗读课文:1、同桌练习人物对话2、对话朗读擂台赛3、分角色朗读课文板书设计26.蜜蜂引路注意发现:花丛、蜜蜂仔细观察:蜜蜂、园子、房子。分析思考:蜜蜂房子养蜂人。 善于观察和思考结果:果然就是课题27、寓言两则课型精读课教学内容课时数2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两个寓言故事。3、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寓意,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教学重点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两个寓言故事教学难点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寓意,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教法学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具准备1、生字卡片;2、课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揭示课题,弄清题意:1、出示“寓言两则”,查字典解释词意。二、 教学揠苗助长:(一)、解题引入:同学们,你们听过寓言故事吗?(学生交流)。教师介绍:寓言和童话、记叙文一样,是一种文章体裁,它往往借一个虚构的小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寓”寄托包含的意思,寓言就是说话包含着某种意思。“则”在这里是一个量词,表示条数。“二则”就是二条。(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发学生的交流讨论。自然引出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寓言的常识性知识,丰富学生的认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二)、学习揠苗助长1、初读(1).读题思考:读了课题你们想到了什么?相机教学“揠”字的读音和意思,“长”在这里读“zhang。(2).出示课件或录像资料,变“话”为“画”,引导学生观看,细致了解故事内容。(由题引入,变文字为画面,激发学生的热情,了解故事的内容,为学文奠定基础。)(3)、自读课文。轻声朗读课文,找出并读准生字、新词。利用工具书理解不懂的词语,同桌互相讨论。(4)、全班交流生字词语的识记。2、朗读(1)、引导学生朗读自己最喜欢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朗读。(2)、指名朗读,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说出朗读体会:你为什么这样读?结合重点词句,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语言和心情,教师相机启发、指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 如:指导读第一自然段: 启发学生思考:种田人为什么要帮助禾苗生长? 种田人巴望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些,而禾苗长得如此之慢,他的心情怎样呢? 在学生交流体验的基础上,理解“巴望”一词,教师指导学生读出焦急和自言自语的语气。 指导读第二自然段:启发学生思考:种田人想出了什么办法帮助禾苗生长呢?他又是怎样做的? 理解“终于,筋疲力尽”的意思。 指导学生读出“焦急而又疲惫”的感觉。 (3)、引导学生从农夫的自信的语言和最终的结果中,体会当时人物的心情和表现。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弄清,结果为什么是这样?初步体会寓意。 3、讨论思考:读了这则寓言明白了什么道理?生活中有过类似的事情吗?今后我们应该怎样做?引发学生讨论,教师相机点拨,抽象出寓意。4、拓展1、启发学生思考:如果让你给这个农夫起个名字,你认为他应该叫什么?说出自己的理由。2、如果要你把这个寓言讲给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听,你会怎么讲?讲寓言比赛。 三、写字教学:1、出示“我会写”中的“焦、费、望、算”。引导学生观察这几个字在结构和笔画上的特征,交流观察的收获,教师适当强调。如:“焦”的上面,右边是四横,不要写成“住”;“算”字中间是“目”不是“日”。“费”字上面的是“弗”,要先写“弓”字;“望”字上面左半部的“亡”字的最后一笔有变化。2、教师范写。3、练写,评议。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 复习导入:二、 1、利用生字词语卡片,组织学生回顾。三、 2、启发交流:从揠苗助长的学习中,你得到了哪些收获?。四、 教学守株待兔:1、 初读(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教师巡视指导。(2)检查学生自学情况。(3)启发思考:通过读文,你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 研读(1)启发学生思考:根据读文和自己的理解,学习这则寓言你想提出些什么问题?教师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梳理学生回答,展示学生提出的问题:如:种田人为什么要守株待兔?他是怎么守株待兔的?结果怎么样?这个人做得对吗?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2)结组学习。引导学生围绕着梳理出的问题研读课文。教师巡视,适当提示,比如:要抓住重点词句进行理解,体会人物的语言和心情等。(3)小组汇报交流学习成果。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读书汇报,适时地引导学生理解语言,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丰富学生对课文内容和蕴含道理的感悟和体验。如: 3. 抓住“种田人急忙跑过去,没花一点儿力气,白捡了一又肥又大的野兔。”引导学生体会。“白”字。指导朗读该句,读出种田人那种捡了便宜心满意足的语气;捡了野兔后,他想些什么?指导朗读该句,读出种田人那种期盼的心情;守株待兔的结果怎样?指导学生读出惋惜的语气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启发学生交流:这个人做得对吗?(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拓展训练:(1)讨论:读了这篇寓言,你有什么收获?(2)交流:在生活中,你见过像课文中的种田人一样的人和事吗?(3)、思考:种田人正坐着等待兔子,假如你经过看见了,你会怎么样来劝说他?五.写字教学:(1)、出示“我会写”中的“守、丢、此、桩、肥”,组织学生进行观察。(2) 教师示范书写。(3)学生练写,师生评议。(4)词语解释:揠苗助长:揠:拔。比喻不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强求速成,反而把事情弄糟。也作“拔苗助长”。守株待兔:比喻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灵活变通。也比喻妄想不劳而获,坐享其成,或不经过努力而侥幸得到成功.板书设计27寓言两则 拔苗助长不能急于求成 守株待兔不能存侥幸心理课题28、丑小鸭课型精读课教学内容 丑小鸭课时数2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认14个生字,会写12个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方法与过程:教会学生基本读书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创新的精神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要善待他人,互相尊重,同时要正确地对待自己。教学重点教会学生基本读书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创新的精神教学难点懂得要善待他人,互相尊重,同时要正确地对待自己。教法学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具准备1、生字卡片;2、课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出示小鸭子图片)你还了解小鸭子哪些知识?(学生联系生活随便的说说)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安徒生的童话丑小鸭,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谁来说说“鸭”字你是怎么记住的?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你们想听听老师读课文吗?好,老师读课文,你遇到不熟悉的字画出来,然后查字典弄清楚是什么意思,想一想,怎么记住它。(学生自学、交流)2、谁来当小老师,考考大家。(一名学生拿识字卡片,其他学生读生字和词语:烘、卧、剩、裂、欺、负、讨、厌、孤、笆、讥、苇、僵、亏、暖烘烘、又大又丑、洁白美丽、慢慢裂开、毛灰灰的、讨厌、蛋壳、翅膀、讥笑、羡慕、惊奇)3、同学们读的不错,我们做一个游戏好吗?(老师说谜语,学生猜字)三、熟读课文,发现问题:1、请同学们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然后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学生读课文,可以相互讨论)2、指名学生读课文,注意正音,指导读好长句子。3、让学生说一说读懂了什么?(教师随机板书:钻出孤独离家得救惊喜)4、你们还有哪些问题要问吗?(学生问什么都可以),同学们有这么多问题,你们课后解决一下,解决不了的,下节课我们共同解决。四、指导写字,巩固积累:1、请同学们看生字表,要求我们会写哪些生字,然后说说这些字有哪些规律,主要才能写好?2、学生说字,教师重点指导写“厌”“鹅”“壳”厌:“厌”是厂字旁里是“犬”,不能少写一点,注意写好“竖撇”。鹅:“我”写得小一些,“鸟”应稍微写大一些。壳:凸宝盖宜宽,上边“士”字的两横都要短小。3、读一读,写一写洁白的羽毛 嘴巴大大的 漂亮的影子 身子瘦瘦的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已经读过丑小鸭这篇课文,谁来说说你学会了什么?(读词语)2、你们还有哪些问题没解决?(学生提问题)3、根据学生的问题教师整理或补充(要抓住一个关键的问题:“丑小鸭”应该离家出走吗?问题是不确定性的,尽量以学生的问题为主体。)二、读议课文,探究问题:1、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自学课文,边读边讨论。(学生自学,分组合作,教师巡视)2、以小组的形式汇报,教师相机的点拨。(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注意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的体验谈出自己的看法,还要注意让学生在读中领悟课文的情感,学生汇报到什么地方,教师就指点学生怎么读。) 点拨要点:如果学生认为丑小鸭离家是对的,教师追问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引导学生读2、3、7自然段的有关句子。A、指导学生读出丑小鸭的“丑”和丑小鸭的“孤独”。B、随机回答“为什么鸭妈妈不讨厌他?”C、用“除了都”练习说话。D、谁能读出丑小鸭的美丽与惊奇?E、丑小鸭这时候会怎么想?如果学生认为丑小鸭离开家不对,教师也要追问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引导学生读4、5、6自然段的有关句子。A、第4自然段读出“害怕”的语气。B、第5自然段读出“羡慕”的语气。C、第5自然段读出“幸运”的语气。D、如果丑小鸭不离开家会怎么样呢?E,他的同伴或其他人的做法对吗? 三、联系生活,延伸拓展:1、让学生反思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事,今后应该怎样做?2、给丑小鸭或欺负人的朋友写几句告戒的话 。板书设计28 丑小鸭 丑小鸭家里树林芦苇冰面白天鹅课题语文园地七课型精读课教学内容语文园地七课时数3课时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发现汉字的一字多义的特点。2、联系生活实际识记生字,并积累成语。3、看图进行口语交际,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并鼓励学生动脑筋想办法, 做善于思考的孩子。4、绘画、写话、培养初步的习作能力。5、完成填字游戏,进行谜语展示。教学重点学习一字多义的用法,积累新词。教学难点1.进行口语交际。2、绘画、写话。教法学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具准备1、生字卡片;2、课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一字多义的用法。2、认读新词。教学过程一、我的发现1、投影出示三个句子丹丹回头一看,原来是小艺。我的朋友马玲是回族,陈琳是满族。有一回,列宁去找养蜂的人聊天。2、指名读三句话,再读学习伙伴的提示语,想想三句话中“回”字的意思。3、小组交流自己的发现。4、集体查字典,了解“回”的几种解释。还,走向原来的地方。掉转。旋转、环绕。答复、答报。量词、指事件的次数。回族,我国少数民族名。5、再读句子,选择“回”在句子中的准确意思。句:“回”是掉转的意思。句:“回”是回族的意思。句:是量词,指事情的件数。6、学生汇报:说说从刚才的学习中发现了什么。7、教师小结:汉字有一个字多义的特点,因此在平时的阅读中,我们要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字的意思,提高阅读能力。二、读读认认:1、学生借助拼音读生词。2、小组交流;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这些字跟偏旁有什么关系,了解字义。3、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并说说识字方法。4、出示相应的图片认读。5、扩展练习:学生回家观察厨房里的用具,看是否能说出名称,并积累新词,学习新字,制成词卡。三、课堂练习:1、投影出示句子,说说同一个字在不同句中的意思:花妹妹穿着一件花衣服。公园里的花开得非常鲜艳。我花了五元买了一支钢笔。火早晨,火红的太阳从东方升起。看到我的成绩,爸爸发火了。我军向敌人猛烈开火。2、字、音连线:zo gu sho chn h tng汤壶灶锅勺铲四、读读背背1、学生自由读“读读背背”中的成语,并想想这些成语意思。2、小组合作:读成语,互相正音,交流自己理解的成语,提出不懂的成语。3、全班交流:分组读成语,讨论不懂成语的意思。4、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背成语。五、巩固练习:填空()()协力()()成城()()不林人外()()博采()()()()益善()学()问读书()()()()自见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完成“展示台”中的填字游戏,谜语展示。教学用具:投影片教学过程:一、展示台1、完成“填字游戏”。投影出示填字游戏。同桌合作,把词语补充完整。指名读成语,看是否正确。竖着读填好的字,说说发现了什么。(新世纪我能行)2、猜谜语学生出示自己准备的谜语。小组互猜谜语。全班猜谜语比赛,评出猜谜大王。板书设计科目语文年级二年级下册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使用时间20152016学年度使用教师张鹏娟、刘冰单元内容数星星的孩子 3课时 爱迪生救妈妈 2课时 恐龙的灭绝 2课时 阿德的梦 1课时 语文园地八 3课时教材简析本单元包括“数星星的孩子”“爱迪生救妈妈”“恐龙的灭绝”“阿德的梦”语文园地八这组是以走进科技世界为主题编排的,生动的文字,精美的插图,可谓图文并茂,篇篇文章引人入胜,茫茫的夜空璀璨的群星,那个数星星的孩子,能否数得清,移居到月球,旅游在星空,这难道仅仅是阿德的梦?几面镜子聚拢微弱的烛光,昏暗的房间顷刻变得明亮,小小年纪的爱迪生竟然挽救了妈妈的生命!一个个奇特的大问号,吸引着孩子们,也等着我们和学生一起去朗读课文,感悟语言。学情分析本单元的生字多而偏难,因此学生可以把生字的学习融入到课文中理解和感悟。,单元学习目标1、会写30个字,会认56个字,积累好词佳句。 2、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情趣和蕴含的道理。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悟,并注意积累词句,体会故事的情趣和蕴含的道理。 4、学习张衡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 5、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有多动脑、多动手善于发现的意识单元重点1、会写30个字,会认56个字,积累好词佳句。 2、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情趣和蕴含的道理。 单元难点学习从小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增强学生多动脑,多动手,善于发现的意识。单元课时安排教学内容课时29、数星星的孩子 3课时30、爱迪生救妈妈2课时31、恐龙的灭绝2课时32、阿德的梦1课时语文园地八3课时课题29、数星星的孩子课型精读课教学内容数星星的孩子课时数3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新词,并了解它们在本课中的意思。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正确回答课后练习1的三个问题。3能按要求完成课后练习2,能说出课后练习3每组中的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了解张衡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是因为他从小就爱好天文,长大以后具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培养自己观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学会本课12个生字。教学难点2启发学生观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教法学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具准备1、生字卡片;2、课件:将书上的插图、教学过程二次备课第一课时一、写出课题。提示“数”(读音)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并标出自然段。2指名三人读课文,分别读13自然段,45自然段和第6自然段。说说这课主要讲了谁的什么事。(这课讲了张衡数星星的事。)3老师简介张衡生平事迹。张衡(公元78年139年),是我国汉朝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河南南阳人。他在天文学方面表现了非凡的才能,创制了世界上最早用水力推动的观测天体的浑天仪和观测气象的候风仪。他创制了世界上最早测定地震方向的地动仪。他还是东汉六大画家之一。由于张衡在天文、地理、历法、地震、器械等许多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学者和科学家,政府于1956年重修了他的坟墓,科学院院长为墓碑题词: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属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敬仰。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就是张衡小时候的一件事。(三)学习本课生字词。1自学生字,了解音形义。2检查自学效果。(1)字音:(2)字形:楚:上半部分是一个“林”,注意两个捺都改成点,下边的笔顺是:(3)词意:一闪一闪:本课形容星星的光,忽明忽暗。之间:表示在两个事物或时间的中间。距离:在空间或时间上的相隔。在本课是指两颗星相隔。北斗星:由七颗明亮的星星组成的,分布呈勺子的形状。无数:难计算出数,形容非常多。清楚:事物容易让人辨认、了解。在本课中是“明白”的意思。3读生字,口头给生字组词。然后再读字词,记忆字音、字形、词意。4指导书写,让学生写字头第二课时一、先学第6自然段,知道这段主要内容。1课文的哪段直接告诉我们这个数星星的孩子是谁?(第6自然段直接告诉我们这个数星星的孩子叫张衡。)2读了这段你还知道了些什么?(张衡是汉朝人,后来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3齐读第6自然段。二、学习1、2、3自然段。1学习第1自然段,体会夜空的美丽。(1)出示投影。(课文第一幅插图,即夜空的美景。)(2)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夜空的美丽。然后再读书里写夜空的话。(3)出投影,比较两句话有什么不同。(这两句话的意思基本一样,但第二句更具体、生动,因为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星星比作了珍珠那么美丽。)(4)范读这句,自己练读,齐读。2出示投影。(课文第二幅图。)(1)找书上有关的句子,说说谁在干什么?(2)指名有语气地读第1自然段。3学习2、3自然段。(1)指名读奶奶的话,说说为什么奶奶叫张衡“傻孩子”,“又”说明了什么?(“傻孩子”说明奶奶对张衡很疼爱,“又”说明了张衡是经常数星星的,他从小就对天体现象有浓厚的兴趣,所以他不止一次这样做。)(2)指名读张衡的话,说说他说了几句话。再指三人每人读一句并说出句意。(共说了三句话。第一句说能看得见就能数得清。第二句说星星不是乱动。第三句说两颗星之间总隔那么远。)问:从张衡说的这三句话中,你看出什么?(张衡不仅数星星,也注意到了星星的运行规律。)(3)指名分角色读奶奶和张衡的话,说说奶奶和张衡对星星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奶奶认为那么多星星乱动,根本数不清。张衡认为星星之间的距离是不变的,所以可以数得清。)(三)学习4、5自然段。1默读第4自然段,看看爷爷说了几次话。2指名读爷爷的第一次话,说说爷爷同意谁的观点,他告诉了张衡什么知识?(天上的星星是在动,它们之间的距离好像是不变的 3指名读爷爷的第二次话,出示北极星和北斗星的投影。让学生根据爷爷的话找出北斗星和北极星。4出示投影,说说这组句子有什么不同。(第二句话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北斗星比作勺子,使句子更生动、具体了。)5齐读第4自然段,再说说北斗星和北极星的运行规律。6张衡听了爷爷的话后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从书上找出有关的句子读读。7张衡观察的结果是什么?“果然”说明了什么?8如有条件,用投影演示北斗星、北极星运转的情况。(四)总结全文。1指名分角色读全文,说说为什么张衡长大以后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2总结:张衡长大以后之所以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是因为他从小就爱好天文,具有刻苦钻研精神。我们要学习张衡这种精神,提高自己观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长大才能成为有所作为的人。第三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巩固并听写本课生字词。(二)完成课后练习。(三)有语气地朗读课文。二、教学重点、难点巩固本课所学生字新词,能看拼音填词语,完成课后练习。三、教学过程(一)分角色有语气地朗读课文。1.(按小组读,全班读)2. 再说说张衡为什么能成为天文学家。(二)巩固字词的训练。1看拼音写词语。(出示小黑板,指名一人到前边做,其他同学做在书上。)做完检查对一对这些词,再齐读两遍。2给下面的宇换部首,组成新字,再组词语。锤()_祖()_ 棵()_炬()_ 3用多音字组词语。4选字填空。 棵颗组祖斗抖一()星星小()发()一()树苗()国一()米一()小草()合北()星一()珠子()传烟()一()红豆()先()动(填空之前,老师先带领学生查字典,说说每组字的字意,区别一下用法的不同。)(三)进行句子训练的设计。1照样子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例:蜜蜂采了蜜。蜜蜂飞进了蜂房。蜜蜂采了蜜飞进了蜂房。(1)张衡坐在院子里。张衡指着天空数星星。_ (2)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清。_ 2按课文原句填空。(1)满天的星星像()撒在()里。(2)那七颗星,连起来像()叫()。(3)北斗星总是绕着()转。板书设计29.数星星的孩子 张衡勤于思考,乐于探究,热爱天文课题30、爱迪生救妈妈课型精读课教学内容爱迪生救妈妈课时数2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9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悟,并注意积累词句。3、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有多动脑、多动手、善发现的意识。教学重点在朗读中感悟,并积累词句教学难点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教法学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具准备1、生字卡片;2、课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 1、谈话:出示爱迪生挂图。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人吗?爱迪生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你们想知道吗?今天我们就来共同阅读一篇爱迪生小时候的故事。(板题) 2、演示:利用课件或图片、实物等,展示爱迪生的部分发明(如:电灯、电话、电报、电影机等)引导学生联想这些发明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让大家猜想它们的发明者是谁?二、识字教学: 1、自由读文,画出生字新词,难点字词多读几遍,利用拼音和工具书把字词读准。 2、利用生字词语卡片,互读互查, 生字掌握情况。 3、识字游戏:开火车读字、听音抽字卡、出示偏旁组字等。组织学生巩固生字词语的掌握,重点交流识字记字的方法,适当引导学生利用新学的汉字扩词。 三、朗读指导:1.学生分组读课文,互相检查读文情况,评议。推举一名读得好的参加全班读文。2、 指读课文,师生评议。教师相机指导重点词语和长句子的读法。3、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组内朗读展示。4、 再读思考:通过阅读你记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五.拓展练习:1.出示挂图,引导学生看图思考,想想爱迪生是怎样想出办法救自己的妈妈的?2、 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说话练习。六.汇报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斥责、恍然大悟”等词语。七.写字教学: 1、出示“我会写”的中的生字词语。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窍门、借鉴已有知识分析看如何把字写好。 2、教师示范书写学生认为难点的字。强调重点笔画的书写,如:“炎”字上下两部分不同。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师生共议,展示优秀作业。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1、复习生字词语。利用字词卡片,开火车读、组词、用词说话等。 2、分段指读课文内容。回顾课文大意。 二、感悟课文: 1、教师引发学生思考:课文的最后一段里写道:爱迪生真是个聪明的孩子!”你从课文的什么地方看得出他是个聪明的孩子?找一找,读一读。 2、学生自由读书,教师巡视启发学生抓住人物的表情、语言、神态等,认真阅读,仔细体会。如:从父亲对爱迪生前后的态度变化;从爱迪生的动作表现;从房间内的变化等方面理解。 3、组织学生进行自由交流,师生共同研读相关的课文内容,深入理解爱迪生善于思考、观察、动手的好品质。 4、分角色朗读课文。进一步让学生感悟不同人物的表情、动作和说话的语气,体会课文内容。三、师生讨论: 爱迪生之所以能想出办法救妈妈,原因是什么?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四、拓展训练: 1、你还知道关于爱迪生的哪些资料?在全班交流。 2、收集爱迪生说的名言警句,积累下来。 3、课外阅读有关爱迪生的书籍。板书设计30、爱迪生救妈妈借来镜子 聚光 爱迪生救妈妈 亮堂 手术成功急性阑尾炎 马上手术 光线太暗 无法手术课题31 恐龙的灭绝课型精读课教学内容恐龙的灭绝课时数2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15个生字,会写9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积累“庞大、躲避、枯萎、哺乳动物”等词语。3、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有对恐龙的灭绝等自然现象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愿望。教学重点能在正确、流利的朗读中感悟理解一些词句和课文介绍的科学知识。教学难点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有对恐龙的灭绝等自然现象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愿望。教法学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具准备1、生字卡片;2、课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谈话激趣:(课件或挂图出示恐龙)。同学们,你们认识它们吗?你都知道哪些关于恐龙的知识? 2、观察感知:教师准备恐龙的动物模型。同学们,现在我这里有许多动物的模型,我想考考你们,看看你们谁能快速答出这是什么动物的模型?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文。边读边画,自主识字。借助拼音或工具书把生字词语读准确。 2、师生交流,理解字词。利用生字词卡片,检查学生的识字情况,及时正音并点拨“庞大、躲避、枯萎、哺乳动物”的意思,重点交流识字方法。3、互读课文。重点交流朗读中的重点(字音或长句子),师生共同练读评议。4、交流在读书中了解到的信息。读懂了哪些内容?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在学生汇报中教师可组织同学就简单问题进行的解答。如:“恐龙历史比人类历史长远得多”“现在恐龙已经灭绝了”等。其他细致的问题,启发学生继续读书研究,进行解决。三、 朗读指导: 1、指导默读课文,边读边标画。想想课文向我们讲述了哪些内容?2学生边默读边动笔圈画,教师巡视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读书。 3、读书汇报。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归纳出课文主要讲了“恐龙灭绝的几种原因”。及时评价学生读书情况。四.写字教学:1、出示“我会写”中的“亡、肉、耐、类”。2、引导学生观察交流在书写中应注意的问题及记忆方法。如“类”:一种大米等。) 3、学生认为难的字,教师示范书写。(如“类”字书写时,米的最后一笔。)4、学生练习,互相点评,展示佳作。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出示生字卡片,组织学生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字词。指读、扩词、听写相结合。2、指读课文,共同回顾上节课学习的收获。二、写字教学:1、出示“我会写”中的“谜、传染、严寒”。2、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交流书写中的注意事项。如:“谜”字三个部分的分布要合理; “染”字右上方不要写成“丸”字等。3、学生练写,师生评议。三、研读感悟:1、自由读文思考: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在写恐龙灭绝的说法? 2、在课文2、3、4自然段中,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自由结组学习。思考:你为什么喜欢这个段落?如果让你根据自己所学的内容,介绍恐龙灭绝的原因,你怎样才能表达清楚?3、汇报合作学习成果。如:有感情地朗读、复述、转换身份的介绍或演讲、组内扮演采访等方式。 4、引导学生想像画面,有感情地读文。四、拓展训练:1、恐龙灭绝的说法只有书上这五种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除了这些原因以外,结合你收集的资料,想像一下还可能有哪些原因呢?2、你还想了解其他关于恐龙方面的知识吗?大家互相交流收集的资料。课后办一次“恐龙世界”的展览。 3、学习了这一课,你有怎么的感受?板书设计5、 31.恐龙的灭绝 恐龙的灭绝 天气突然变冷 宇宙行星撞上地球 不解之谜 哺乳动物偷吃恐龙蛋 突然流行传染病 有待探索 气温下降,只能孵出雄性小恐龙课题32、 阿德的梦课型精读课教学内容阿德的梦课时数2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12个生字。2、学习默读课文,知道课文的大意。3、培养学生科学幻想意识。教学重点训练学生默读课文、粗知文章大意、展开想象,借助图画识字。教学难点3、培养学生科学幻想意识。教法学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谈话:同学们,你们做过梦吗?今天我给你们介绍一下小朋友,这个小朋友也做了一个梦,不过他的梦可与你们的梦大不一样!(板题) 2、观察:出示航天飞机、飞船或太空的图片或模型。让学生观察,说说对它们的了解。 二、识字教学: 1、默读课文,注意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再借助拼音读准。读前提出要求:不出声,不指读。 2、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检查自学字词情况。相机正音,合作交流解决不懂的词语。 3、学生交流识字情况,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识字经验。 4、出示儿歌,自读,齐读,指名读,巩固识字。 阿德早起要旅行,乘坐飞船是新型。 起飞时间还未到,可视电话传真情。 电话屏上见外婆,聊起畅销新车型。 预定新车无污染,动力来自太阳能。 飞船呜呜长鸣声,阿德落地未成行。 原来未系安全带,大叫一声梦惊醒。三、 默读感悟:1、默读课文,你从课文什么地方可以知道这是一场梦? 2、再读课文,结合文中的七幅插图想一想:每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内容。3、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分小组讨论:阿德梦中的哪些新科技给你留下很深的印象,写在卡片上。4、把各组写有新科技成果名字的卡片贴在黑板上,结合课文内容分组进行读书汇报。 四、朗读指导: 让学生根据文中的叙述顺序摆好连环画,分组接读课文,整体感知全文内容。 五、 拓展训练: 1、 你认为阿德的梦有一天会真的发生吗?从阿德的梦中,自己想到了什么。 2、说说自己心中的未来世界是什么样的,或动笔把心中未来世界的样子画出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