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度三灶中学德育工作简要总结.doc_第1页
2010-2011学年度三灶中学德育工作简要总结.doc_第2页
2010-2011学年度三灶中学德育工作简要总结.doc_第3页
2010-2011学年度三灶中学德育工作简要总结.doc_第4页
2010-2011学年度三灶中学德育工作简要总结.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突显德育实效 夯实学校基础三灶中学近几年德育工作简要总结三灶中学高度重视德育工作,把德育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坚持“安全为德育之本、德育为教学工作服务、德育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原则,加强学校德育和安全工作管理,以“学君子之风,成有德之才”为主线,抓好德育工作的治本工作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教育,突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突出抓好“三风”(校风、教风、学风),把德育工作落脚点放在抓好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仪容仪表、卫生习惯、排队集队、文明礼仪、学习习惯等)。2005年9月至今的几年时间里,我校“三风”稳步发展,德育工作一年上一个台阶,校风一年好过一年,凸显了“安全稳定、标本兼治、狠抓常规、五位一体、依法依规、全员德育、强势管理、实效性强”等德育特色。近三年来,我校德育方面越来越体现了“五位一体”、“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从严治校”、“分层分级分块管理责任制”、“实效性强”等明显的特色。学校稳定,校风纯正,作为学校基础性工作的德育工作,为作为学校中心工作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一、合理构建德育队伍,分层分条分块各负其责,既分工又合作,虽分工但不分家,目的是职责明确,全员德育。分层方面,有几个层面:班委会/科任教师班主任年级长年级分管领导政教处德育副校长校长,我们提出的原则是下一层能解决的问题尽量解决,解决不了才向上一级逐层提交求助。条块方面,我们也分了几个条块:团队和学生会工作条块(曾茂华),德育活动工作条块,德育常规检查工作条块(宋京俊),学生纪律教育与管理工作条块(吴国军),年级工作条块(将10多位行政领导分到3个年级中为年级分管领导),每个条块分别设有得力的负责人并很好地分条块落实工作,各个条块又根据工作需要有时协调联动一起工作,如一起检查学生长头发时,需要多方面领导一起参与。在做具体工作时,我校在唐立校长的带领下,行政领导坚持“在荣誉面前要让,在困难面前要上”的原则,遇到最难教的学生和遇到最难解决的问题时,行政领导总是迎难而上,冲在最前面,给教师们做工作提供了榜样和提供了依靠。如近几年来,当一时找不到合适的时候,吴国军主任、宋京俊主任、赵俭文主任、周建平主任、黄锦康主任均被学校安排当过班主任。二、德育为首,严字当头,校长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唐校长提出:“如果说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那么,三风(校风、教风和学风)则是这个中心工作能否做好的基础。”我校把德育工作列入每学期、每学年的学校首要工作去抓,并提出抓德育工作一定要“从严管理、绝不纵容”、“严字当头、一如既往”。比如,我们每次放长假前总是发致家长一封信和校讯通短信,强调一定要完成假期作业,否则在开学时由家长到学校监督完成才可进教室上课。类似的严格要求不断强化一个信号:在三灶中学学生不按要求做是不行的;学习任务不完成或不在规定时间规定内容上达标,则要通过各种补救措施补做完成。不同时期遇到学生的问题,唐校长一定会及时提交到行政会讨论,及时出台对策解决问题,使很多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对一些学生触犯了校规,说教无效的情况下,我们一定会依规处罚,如逃避做操的或马虎应付的,抓到后责令其补运动量甚至中午留堂补做!对于一些坏习惯根深蒂固的学生,当处罚是必要的时候,我们一定会执行处罚。我们认为,德与法(或规),管与教,教与罚是相辅相成的,有必要时一定要相互转换,过度的保护就是宠坏孩子。三、“继承传统美德,弘扬民族文化”,形成传统文化教育特色。在社会环境不断复杂化的情况下,德育工作要“治标”更要“治本”,学校健全完善的德育管理只能解决“治标”问题,我们广泛在学生中开展“学君子之风做有德之才”主题活动,营造良好的君子之风教育氛围,尝试走一条新路,探索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治本”策略。在学生中开展“学君子之风,做有德之才”的主题活动,让君子美德“四进”:进学校、进课堂、进头脑、进人心,促使学生自觉抵制西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让学生自省其行、自律其身,把君子美德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我们认为这才是德育中的“治本”策略。1、内涵丰富,完善教育内容体系。以德育校本教材继承传统美德,弘扬民族文化为蓝本,以儒家思想“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熟读三字经、千字文、增广贤文等,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理想教育、养成教育、文明教育、品德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统筹兼顾,纵成系列、横有联系。把“八荣八耻”、人文教育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从中华传统君子美德、社会主义高尚道德、现代文明修养和科学文化知识四大方面去架构人的素质现代化的主要框架。内容包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教育;天下为公、修身齐家的远大理想教育;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开拓进取精神教育;敢为人先、当仁不让的创新和竞争意识教育;以义制利,见利思义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孝敬父母、尊师重道、团结友爱的人生观教育等。2、加强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实现环境育人。学校用优美诗文、名言警句、伟人雕像等来装饰学校、班级的宣传栏。建立古诗文精品长廊、举办中华君子美德人物展,丰富学校的校园文化底蕴,希望通过营造优美、和谐的外在环境,让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我校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校园文化于06年被评为全国“百佳校园文化”。3、开展多种形式的传统道德教育活动,弘扬传统君子美德。学校组织 “中华美德大家谈”、“美德故事演讲”、“中华传统美德故事读后感”、“每日一句古训”、成立贫困同学互助基金、青年志愿者活动、学雷锋做好事、班级民主生活会等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陶冶他们的高尚情操。2010年,我校德育课题学君子之风 做有德之才获得广东省中小学德育创新成果展示活动三等奖。四、狠抓每日常规,齐抓共管,实行“三全模式”管理:全员参与、全程管理、全时德育。建立健全德育管理制度并落实执行:文明班评比制度、学生日常行为量化加扣分制度、学校清洁卫生工作条例、文明学生评比制度、优秀学生干部评比制度等健全德育队伍:全体行政领导分到年级组包干负责各自分管年级的一切事务,包括每周检查学生仪容仪表、班容班貌、大课间活动、卫生清洁情况等。还有由学生干部组成的校风检查小组,参加每日常规管理。做到校园内事事有人管,尽量实现“全覆盖”。此外,在德育管理过程中,我校还实行管理“粗细结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例如我校也有班风量化加扣分评比制度,但我们不完全以扣分了事,而是以问题解决为最终追求目标。对于学生打架、逃学等德育难点,我们一定会高度重视,所有相关领导包括年级领导均一齐出动对问题学生进行教育,不行再调动综治巡警、派出所、村委的力量一定从严加以打击,主动、强势地打这些歪风邪气打压下去。五、“五位一体”德育模式发挥了巨大作用。所谓“五位一体”,就是形成学校、家长、社区、综治队、公安等五种教育和管理合力,目的是调动校外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以更好地教育我们的孩子。首先,在学校内部,领导分工不分家,对德育工作齐抓共管。如我们除了政教领导外,每个年级一个教导主任也要对本年级负责,他们必须对本年级的课堂教学秩序、师生精神状态、学生违纪情况了如指掌,并将本年级师生异常情况行政会提出,共同研究对策。在加强家校联系方面,我们每学期以年级为单位召开1-2次家长会,我们还充分利用校讯通、家访、电访、家长学校培训教育家长的活动进村居,还有每学期一次的“三灶中学综合治理联席会议”,还外聘家庭教育专家给家长进行培训、聘请一些曾经的失足青年现身说法到学校演讲等,每学期开学礼和散学礼均聘请金湾区交警大队警官来校讲交通安全教育、金湾区检察官到我校以案说法、金湾区505巡警警官到我校为问题学生集中讲课等,校外的教育力量联合对我校学生进行教育,均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其中我校加强与派出所、村居干部、三灶综治队和505巡警的共建工作,互通信息,对特别难教的问题学生进行教育,综治队和巡警还每天还放学时间到我们校门值班,不定期打击校园周边黑网吧等,对交净化校园周边环境,阻吓欲滋扰学生的不良分子,保护师生人身安全及学校财产安全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在三灶派出所的大力支持下,我校建立了由学校政教处与辖区民警共同教育严重违纪甚至违法学生的“法制宣教室”。2008年,我校德育课题创新办学模式,把家长学校办进村居首届广东省中小学德育创新奖评审结果二等奖。六、寓德育于日常校园活动中。本学年我校举办了读书节、英语节、体育节、艺术节(歌手大赛),在这些自己的“节日”中,我们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并从中锻炼他们的为人处事能力。我们每学年接待数百人次到我校访问或检查的领导、客人,学校抓住这些教育时机,调动全校师生参与积极其中,为维护学校荣誉和良好形象出力,收到很好效果。在“六一”节系列教育活动中,团委组织了团课、退队入团仪式,李大存副校长在热情洋溢的演讲中给全校学生讲清了党、团、队的历史,三者的关系及奋斗目标,以及青少年学生在追求政治进步的过程中要培养自身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集体、团结互助、艰苦奋斗、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崇尚科学、诚实守信等,校园因此涌现一大批热爱母校、自觉维护学校荣誉先进学生,越来越多的学生看到垃圾自觉捡起。七、德育是学生的基础性工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工作)提供有利保障。但在我校,反过来,教学工作亦会促进德育工作。我校通过“教学案”课堂教学改革,提倡小组互助学习、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展示才华的机会,这样一来,改掉了过去很大一部分后进生因难以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或“无事则生非”,或厌学弃学,“差生”面非常大,给德育工作造成非常大的压力的现象。来我校听课交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