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第2课).doc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第2课).doc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第2课).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X学校 八年级语文(上) 导学案主备人: 复备人: 教研组长审核: 教务处审批: 班级: 小组: 姓名: 课题2 芦花荡 孙犁课 时2课时时间预设4、她们在家乡的道路上行军,眼望着天边的北斗。她们看着初夏的小麦黄梢,看着中秋的高粱晒米。雁在她们的头顶往南飞去,不久又向北飞来。她们长大成人了。如何理解这几句话?五、攻城掠地 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1、老头子的外貌有哪些特点?请找出来,仔细体会他的特点。2、课文中有一段话精彩地描写了老头子因没有圆满完成任务而懊丧、内疚、自责的心理,请找出来并说说体现了他怎么样的特点。3、通过以上问题的分析,请归纳一下老头子是一个怎样的英雄。六一统江山研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小火轮开得离苇塘远一些,鬼子们又偷偷地爬下来洗澡了。十几个鬼子在水里泅着,日本人的水式真不错。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从荷花淀里却撑出一只小船来。一个干瘦的老头子,只穿一条破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两只手却忙着剥那又肥又大的莲蓬,一个一个投进嘴里去。他的船头上放着那样大的一捆莲蓬,是刚从荷花淀里摘下来的。不到白洋淀,哪里去吃这样新鲜的东西?来到白洋淀上几天了,鬼子们也还是望着荷花淀瞪眼。他们冲着那小船吆喝,叫他过来。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莲蓬。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圆圈,又回去了。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就扒上了船。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散。在那苇塘的边缘,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雄的行为。1、 老头子让二菱看他这场“英雄的行为”原因何在?表现了老头子怎样的性格特点? 2、 第段加粗的“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是表现老头子紧张、恐惧的心理吗?为什么?3、 第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4、第段画线的自然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1.导入(3分钟)2.学生速读解决生字,完成导学案第二、三、四部分(30分钟)3.自由读课文,并完成导学案五(12分钟)第二课时1.朗读课文,独立完成导学案第六、七部分。(30分钟)3.讨论及展示导学案六、七部分。(15分)教学反思:学 习 目 标1、复述故事情节,体味这个英雄故事的传奇色彩。2、赏析文中“老头子”这个人物形象,把握其性格特点。3、揣摩体味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分析其作用,提高描写的能力。4、认识到英雄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重难点:了解故事情节,感知人物形象,体味景物描写的作用时间预设课前准备导 学 流 程一、导语设计二、招兵买马 孙犁,现代 家、 家。原名 ,河北省安平县人。1913年4月6日生,主要作品有: 、 、 等,后来都收在 ,这是作者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的创作风格的一部小说和散文合集。本文是“白洋淀纪事之二”,“之一”是他的另一篇小说 ,文艺界甚至把它当作现代文学的一种风格流派的标贴,视其为“ ”的主要代表作。三、工兵排雷1、给加点字注音 悠闲( ) 疟子( ) 寒噤( ) 吆喝( ) 蹿( ) 仄歪( ) 飒飒( ) 泅着( )转弯抹角( )张皇失措( )2、解释词语 能耐: 悠闲: 央告: 吆喝: 转弯抹角:四、发动攻势1、 请同学用最简练的语言复述小说的主要情节。2、 要求学生就“这个故事的传奇色彩表现在什么地方?”的问题在小组内开展。3文中“老头子”这个人物形象,具有怎么样的性格特点?小说的主题又是什么?七、王者归来1、旧时,官场上一般官吏对上司尊称“大人”,而自称“卑职“。于是有人对这种卑躬屈膝的行为进行讽刺,把这两句口头禅缀成一副对联:上联:大人、大人、大大人、大人一品高升,升到三十六天宫,与玉皇大帝盖瓦;下联: 2、乾隆年间,曾迎来外国一“活佛”住在北京雍和宫内,供奉甚勤,参谒者络绎不绝。不幸的是“活佛”不久因患痘疹死去了,有人送一挽联:上联:渺渺三魂,活佛竟成死鬼;下联: 3、明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