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单选3合1练二.docx_第1页
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单选3合1练二.docx_第2页
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单选3合1练二.docx_第3页
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单选3合1练二.docx_第4页
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单选3合1练二.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选3合1练二(25分钟108分)第1组(36分)1.下列关于人体内某些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RNA是由多个脱氧核苷酸形成的多聚体B.食物中的蔗糖可被小肠上皮细胞直接吸收C.无机盐离子含量过低可导致人体酸碱平衡紊乱D.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只与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答案:C解析:RNA是由多个核糖核苷酸形成的多聚体,A项错误;蔗糖不能被小肠上皮细胞直接吸收,需要消化成单糖才能被吸收,B项错误;无机盐离子对维持血浆的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含量过低可导致人体酸碱平衡紊乱,C项正确;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以及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有关,D项错误。2.(2018山西运城康杰中学一模,1)蚕豆细胞能利用质子泵所产生的H+浓度梯度推动蔗糖的吸收,这种特殊的主动运输方式利用H+势能,其方式如图。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质子泵以ATP为能源主动吸收H+B.H+-蔗糖共转运的蛋白质在转运物质的过程中形变需要消耗ATPC.若提高外界溶液的pH,会使细胞对蔗糖的吸收量减少D.若提高外界溶液的蔗糖浓度,会使细胞对蔗糖的吸收量减少答案:C解析:质子泵以ATP为能源主动将H+运输出细胞,A项错误;据图分析,H+-蔗糖共转运的蛋白质在转运过程中形变没有消耗能量,B项错误;若提高外界溶液的pH,则H+的含量降低,H+势能降低,对蔗糖的吸收量减少,C项正确;若提高外界溶液的蔗糖浓度,会使细胞对蔗糖的吸收量增加,D项错误。3.(2018四川成都七中4月理综考试,3)下列对实验试剂及其实验效果的分析,错误的是()A.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所占的比例与固定液处理的时间有关B.茎段的生根数和生根长度与所使用的NAA浓度有关C.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黄的时间长短与二氧化碳的量有关D.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质壁分离的程度与外界蔗糖溶液浓度有关答案:A解析:由于加固定液之前,不同细胞所处的时期不一致,因此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所占的比例与固定液处理的时间无关,A项错误;NAA为生长素类似物,其低浓度会促进生长,高浓度会抑制生长,则茎段的生根数和生根长度与所使用的NAA浓度有关,B项正确;二氧化碳的含量越多,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黄的时间越短,C项正确;当外界蔗糖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且浓度差越大,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质壁分离的程度就越大,D项正确。4.(2018安徽皖南八校第三次联考,4)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及其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般炎热环境中机体的散热量少于寒冷环境中的散热量B.人体的脑组织细胞内液中O2与CO2的比值大于组织液中的C.动作电位时,神经细胞膜外Na+进入细胞需要消耗能量D.当人体免疫功能减弱时,可引起免疫缺陷病或过敏反应答案:A解析:由于炎热环境中,体温与外界环境温度的温差小,而寒冷环境中,体温与外界环境温度的温差大,因此一般情况下,炎热环境中机体的散热量少于寒冷环境中的散热量,A项正确;组织细胞能吸收氧气并释放二氧化碳,因此组织细胞内液中O2与CO2的比值小于组织液中的,B项错误;动作电位时,神经细胞膜外Na+进入细胞是由高浓度到低浓度,不需要消耗能量,C项错误;当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时,可引免疫缺陷病,而自身免疫病、过敏反应是机体免疫功能过强时引起,D项错误。5.美国弗吉尼亚州的ArcTech公司给白蚁喂食煤炭,然后在它们的消化道内寻找最擅长将煤炭转化成甲烷的微生物,再以煤炭为主要营养专门培养这些微生物,生产甲烷用于发电,这一方法消除了煤炭发电过程中产生的几乎全部温室气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白蚁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可用样方法调查白蚁的种群密度B.白蚁消化道内的全部微生物和白蚁的种间关系是互利共生C.气候变暖的主要气体是CO2,该项研究有可能成为解决气候变暖问题的关键D.温室气体影响生物种群变化,可能导致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分析可知,白蚁食用煤炭,在生态系统结构中属于分解者。其活动能力不强,可以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A项正确;根据题干信息“在它们的消化道内寻找最擅长将煤炭转化成甲烷的微生物”,只能说明最擅长将煤炭转化成甲烷的微生物与白蚁是互利共生关系,B项错误;引起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暖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该项研究能够消除煤炭发电过程中产生的几乎全部温室气体,有可能成为解决气候变暖问题的关键,C项正确;温室气体可影响生物种群变化,进而影响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复杂程度,可能导致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D项正确。6.(2018江西吉安一中、九江一中等八校4月联考,5)果蝇的灰身与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受等位基因A、a控制,红眼与白眼是另一对相对性状,受等位基因B、b控制。现有2只雌雄果蝇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灰身红眼雌果蝇灰身红眼雄果蝇灰身白眼雄果蝇黑身红眼雌果蝇黑身红眼雄果蝇黑心白眼雄果蝇=633211,不考虑其他等位基因且不含等位基因的个体均视为纯合子。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该亲本雌果蝇表现为灰身红眼,该亲本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YB.若验证灰身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则只能让其与黑身白眼雄果蝇交配C.子代黑身红眼中纯合子占2/3,子代灰身红眼中纯合子占2/9D.若该亲本雌果蝇与黑身白眼雄果蝇交配,则雌雄子代中均有4种表现型答案:B解析:依题意并分析统计子代的性状分离比可知,在雌雄果蝇中,灰身与黑身的比值均为31,说明灰身对黑身为显性,控制体色的基因A与a位于常染色体上,且双亲的基因型均为Aa;子代雌果蝇均为红眼,雄果蝇既有红眼又有白眼,说明红眼对白眼为显性,控制眼色的基因B与b位于X染色体上,双亲的基因型为XBXb、XBY。综上分析,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依次为AaXBXb、AaXBY,均表现为灰身红眼,A项正确;若验证灰身红眼雌果蝇(A_XBX_)的基因型,可让其与黑身白眼雄果蝇或黑身红眼雄果蝇交配,B项错误;子代黑身红眼果蝇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XBXBaaXBXbaaXBY=111,其中纯合子(aaXBXB+aaXBY)占2/3,子代灰身红眼果蝇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XBXBAAXBXbAAXBYAaXBXBAaXBXbAaXBY=111222,其中纯合子(AAXBXB+AAXBY)占2/9,C项正确;若该亲本雌果蝇(AaXBXb)与黑身白眼雄果蝇(aaXbY)交配,则子代雌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Xb、AaXbXb、aaXbXb,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Y、AaXbY、aaXBY、aaXbY,因此雌雄子代中均有4种表现型,D项正确。第2组(36分)1.下列有关细胞内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参与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受体蛋白一定位于细胞膜上B.细胞中的RNA具有催化、物质转运及控制生物性状等多种功能C.在寒冷的冬季,农作物细胞内的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增大D.脂质中的磷脂和动物细胞中的胆固醇都能参与细胞膜的构成答案:D解析:激素是参与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信号分子”之一,性激素的受体蛋白位于细胞内,A项错误;具有催化作用的酶,少数是RNA,在翻译过程中,tRNA运载氨基酸,DNA控制生物性状,B项错误;在寒冷的冬季,农作物细胞内的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减小,C项错误;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D项正确。2.(2018天津和平第一次质检,5)如图为某动物(体细胞染色体为2n)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个细胞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数量关系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丙和戊丁所发生的主要变化均为着丝点分裂B.丙可以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甲只能代表精子或卵细胞C.基因重组可发生在戊时期,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丙戊过程中D.处于丁和戊时期的细胞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答案:B解析:乙丙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戊丁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它们所发生的主要变化均为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A项正确;丙可以代表体细胞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甲可以代表精子或卵细胞或极体,B项错误;戊可以表示有丝分裂前、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基因重组可以发生在戊时期;基因突变发生在丙戊过程中,即细胞分裂间期,C项正确;丁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戊可以表示有丝分裂前、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所以处于丁和戊时期的细胞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D项正确。3.(2018吉林吉林第三次调研测试,2)下列有关基础实验的操作,准确无误的是()A.用苏丹染液给花生子叶染色后,还要用70%酒精洗去浮色B.用碱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叶肉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颜色为灰绿色C.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最适合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D.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黄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液的CO2产生情况答案:D解析:用苏丹染液给花生子叶染色后,还要用50%酒精洗去浮色,A项错误;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叶肉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颜色为灰绿色,B项错误;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细胞液呈现紫色,最适合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C项错误;CO2可以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因此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黄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液的CO2产生情况,D项正确。4.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获得者以果蝇为模式生物,成功分离出控制生物钟的per与tim基因,这种基因在白天能够分别表达出PER和TIM蛋白,由这两种蛋白质构成的异二聚体会在夜间抑制per与tim基因的表达。下列相关叙述或推理,不合理的是()A.细胞的分化导致果蝇体内per与tim基因结构发生改变B.经常失眠的人可能与控制生物钟的基因在夜间表达有关C.per与tim基因的表达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表达产物会降解D.PER和TIM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后并不能直接具有生物活性答案:A解析: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会导致果蝇体内per与tim基因结构发生改变,A项错误;根据题意分析,正常人晚上per与tim基因被抑制,不能表达,说明经常失眠的人可能与控制生物钟的基因(per与tim基因)在夜间表达有关,B项正确;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基因per和tim表达产生的两种蛋白质,会抑制其自身的转录,说明其存在负反馈调节,而白天两种基因又能够表达了,说明两种蛋白质被降解了,C项正确;根据题意分析,PER和TIM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后,需要结合构成异二聚体才能发挥作用,说明两种蛋白质合成后还需要加工才具有生物活性,D项正确。5.负反馈调节是维持生命系统平衡或稳态的重要调节机制。下列不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A.长期服用睾酮会导致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含量减少B.大量猎杀草原食肉动物,导致食草动物的数量先升后降C.在酶促反应中,反应终产物过量致使酶的活性下降D.湖泊受污染后鱼类数量减少,鱼体死亡腐烂进一步加重污染答案:D解析:负反馈调节是指某一成分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系列变化抑制或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正反馈调节是指某一生成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系列变化促进或加强最初所发生的变化。长期服用睾丸酮会导致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含量减少,属于负反馈调节;大量猎杀草原食肉动物,导致食草动物的数量先升后降,属于负反馈调节;在酶促反应中,反应终产物过量致使酶的活性下降,属于负反馈调节;湖泊受污染后鱼类数量减少,鱼体死亡腐烂进一步加重污染,属于正反馈调节。6.若控制小鼠某性状的D、d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中某基因纯合时能使胚胎死亡(XDY或XdY也能使胚胎死亡)。现有一对小鼠杂交,F1雌雄小鼠数量比为21,则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若致死基因为d,则F1雌鼠有2种基因型,1种表现型B.若致死基因为D,则F1雌鼠有2种基因型,2种表现型C.若致死基因为D,则F1小鼠随机交配,F2存活的个体中d基因频率为5/7D.若致死基因为D,则F1小鼠随机交配,F2雌鼠中的显性个体隐性个体=13答案:C解析:若致死基因为d,F1雌雄小鼠数量比为21,说明亲本基因型为XDY和XDXd,则F1雌鼠有基因型为2种,分别为XDXD和XDXd,只有1种表现型,A项正确;若致死基因为D,说明亲本基因型为XdY和XDXd,F1雌鼠有基因型为2种,分别为XDXd和XdXd,只有2种表现型,B项正确;若致死基因为D,F1雌性基因型为XDXd和XdXd,雄性基因型为XdY,随机交配后代雌性个体比例为:XDXdXdXd=13,雄性个体只有XdY,且:XDXdXdXdXdY=133,因此d基因频率=(1+6+3)11=10/11,C项错误,D项正确。第3组(36分)1.蓝球藻和小球藻在细胞结构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下列对于这两种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均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B.均在叶绿体基质中完成二氧化碳的固定和还原C.细胞膜均有控制内外物质交换的作用D.有丝分裂过程中均会以一定方式形成细胞壁答案:C解析:蓝球藻属于原核生物,细胞内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不含类胡萝卜素;小球藻属于真核生物,细胞内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A项错误。蓝球藻中没有叶绿体,B项错误。不管是原核细胞还是真核细胞,它们的细胞膜都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C项正确。原核细胞不能行有丝分裂,有丝分裂是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之一,D项错误。2.促红细胞生长素(EPO)是一种糖蛋白类激素,主要由肾脏合成,被国际奥委会确定为兴奋剂。注射EPO可以促进造血干细胞分化为红细胞,但也会抑制自身EPO的产生。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造血干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红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大,其物质运输效率越高C.肾脏细胞中参与合成并分泌EPO的具膜细胞器有4种D.长期使用超剂量EPO的运动员,在停用后更容易出现贫血症状答案:C解析: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A项正确;红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就越高,B项正确;促红细胞生长素(EPO)是一种糖蛋白类激素,合成与分泌过程为: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细胞膜,上述过程需线粒体提供能量,故参与肾脏细胞合成并分泌EPO的具膜细胞器有3种,C项错误;EPO可以促进造血干细胞分化为红细胞,长期服用EPO可能导致肾脏自身产生EPO机能下降,停用后,红细胞数目较少,更容易出现贫血症状,D项正确。3.(2018陕西高三第一次大联考,2)图甲为某生物(2n=16)正常的细胞分裂图,图乙为该生物细胞分裂某些时期染色体组数的变化曲线,其中为同源染色体,分别为X、Y染色体,A、a是染色体上的基因。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处于图甲所示分裂时期的细胞中含有32个核DNAB.图乙c段时期的细胞可形成四分体和发生基因重组C.图甲细胞中A基因的碱基数量大于a基因的碱基数量D.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总是和性别相关联答案:C解析:图甲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的着丝点已经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形成的染色体正在移向细胞两极,说明图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和DNA数都是体细胞的2倍,A项正确;图乙中c段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在该段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可形成四分体,四分体时期发生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都属于基因重组,B项正确;A基因和a基因是基因突变形成的等位基因,而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所以A基因的碱基数量可能大于或小于或等于a基因的碱基数量,C项错误;分别为X、Y染色体,性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总是和性别相关联,D项正确。4.(2018吉林长白山质量监测,4)下列对健康实验小白鼠进行的处理,对其机体功能产生的相应影响分析,不正确的是()A.损伤脑干,会影响小鼠生物节律的控制、呼吸及运动的平衡B.仅破坏反射弧的传入神经,刺激感受器,无相应感觉、效应产生C.切除其胸腺,体液免疫会减弱,细胞免疫将全部丧失D.注射灭活的乙肝病毒,引起细胞分化产生相应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答案:A解析:下丘脑与生物的节律性的控制有关,呼吸中枢在脑干,小脑与运动的平衡有关,A项错误;仅破坏反射弧的传入神经,刺激感受器,兴奋不能传到神经中枢,因此不能传到大脑皮层产生感觉,也不能传到效应器产生效应,B项正确;切除其胸腺,导致不能产生T细胞,则细胞免疫将全部丧失,体液免疫也大部分丧失,C项正确;注射灭活的乙肝病毒,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相应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D项正确。5.关于捕食者在进化中的作用,美国生态学家斯坦利(S.M.stanley)提出了“收割理论”: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