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定区“大集体”备课九年级化学导学案学 段初中年级九年级学科化学单 元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课型新授课主备学校青岚初中主备人杜伟课时1课时终审人合作团队杜 伟、肖 军、任 芳、史瑞陈拥军、陈秀琴、王金桃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2)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3)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学习化学的紧迫感和热情。重点难 点重点: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 难点: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的学习方法。教学方法合作探究、自学情景引入1、小魔术:烧不坏的手帕。2、讲“死狗洞”故事,同学们仔细思考,你能说上是什么原因吗?3、课本插图:小猫在高温的火焰上坐得安稳等现象。导学目标1说出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2列举化学与人类的关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3. 知道化学学习方法。4.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及强烈的探究欲望,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导学流程预习导学 阅读课本P1,成以下问题1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什么?2化学有什么用?你能寻找出生活中与化学无关的实例吗?3填空:物质是由构成的,的破裂和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这就是说,在化学变化中, 会破裂,而 不会破裂,但会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4、什么是绿色化学?小组合作 交流感知 互助释疑1、用10分时间仔细阅读课本P 1-4页,用笔勾画出重点知识,结合课本,小组内可以交流讨论,认真完成导学案,用红笔做好疑难标记,准备后面进行讨论。知识点1 什么是化学化学是研究物质的 、 、 、以及 的科学。知识点2 学习和研究化学的意义化学在保证人类的生存并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1)利用化学生产 ,以增加粮食的产量;(2)利用化学合成 ,抑制 ,保障人体健康;(3)利用化学开发 和 ,以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4)利用化学综合应用 和 ,以使人类生活得更加美好。知识点3 化学发展简史1.古代化学(1) 的发现和利用,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并使人类变得聪明而强大。(2)人类利用物质的变化制得了具有实用价值的产品,如 、 、 、纸、火药、酒、印染等。2.近代化学(1) 和 创立的原子论和分子论学说,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2)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了 和 ,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3.现代化学(让学生阅读课本P4,感受化学的发展变化)绿色化学的提出,使化学生产工艺和产品向着 的方向发展。(1)绿色化学的提出,使化学生产工艺和产品向着 的方向发展。(2)用_做的鸟笼。(3)_为信息技术和新能源开发提供了基础材料。(4)用_材料制成的用品具有很奇特的性质。探究出招 班级展示 释疑解惑反馈矫正、总结提高化学的发展确实为人类的生存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点出课题1)但是化学、化工的生产也给人类环境带来了一些危害,如“白色污染”、三聚氰胺事件等,因此我们现在提倡和研究绿色化学。目前同学们要做的是学好化学,为未来研究化学、为人类造福打好基础。那么,如何能学好化学呢?【学生交流】1、勤思考、敢提问、善交流、常总结。2. 讲规范、勤动手、细观察、务求真。知识拓展 绿色化学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灭污染,是一门能彻底阻止污染产生的科学。它的主要特点如下: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向环境排放废物;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消纳,实现“零排放”。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友好的产品。当堂达标1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1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2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3物质的运动规律4生物体生命活动的规律A、 B、 C、 D、21869年, 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化学成为一门科学史于 3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请你分析下列四个选项中化学学科不涉及的研究领域是( )A开发新的能源 B合成新的物质C研究物体运动规律 D防治环境污染【点击中考】1、下列由美国科学杂志评出的2009年十大科学进展中的四项研究,主要属于化学探究领域的是( )A. 观测太阳系外行星 B. 绘制癌症基因图谱C. 研制高温超导材料 D. 计算物质世界重量2、.下列是我市要打造的百亿产业群项目,其中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A化学纤维的合成与加工 B钨的冶炼与加工C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D橡胶的合成与加工【作业布置】 完成配套练习册预习目标1、说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说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那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板书设计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1.什么是化学?研究对象:2.化学的发展史3.化学与人类的关系:人类离不开化学,化学无处不在。4.怎样学化学?课后反思安定区“大集体”备课九年级化学导学案学 段初中年级九年级学科化学单 元第一单元课题课题一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型新授课主备学校青岚初中主备人杜伟课时1课时终审人合作团队杜 伟、肖 军、任 芳、史瑞陈拥军、陈秀琴、王金桃教学目标1认识什么是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认识一些化学反应的现象2、认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熔点、沸点、密度3、培养学会观察、归纳、分析以此激励学习的兴趣点。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教学难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归纳总结、补充讲解、练习提高导学目标1、说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说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那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预习导学】阅读课本P6-10,自主、互助释疑。1.物理变化是指 变化。如水的三态变化,铝压成铝箔、抽成铝线等。2.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 ,化学变化常伴有 、 、 、 、 等现象。3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区别是什么?物质的化学性质,一定要在 中才能表现出来。例如石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铁锈等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 即能表现出来。例如 、 、 、 、沸点、硬度、密度、导电性、传热性等。【自主探究】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演示课本P6、7四个实验,认真观察 ,完成填写记录。【学习研讨】实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 (一)、物理变化【交流展示】1、概念: 叫做物理变化。2. 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态、液体、固体)的变化。实验3、4有什么共同特征?这两个变化都有 生成,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我们日常看到木材燃烧,铁生锈等都是化学变化。(二)、化学变化1概念: 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2特征: ,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点拨升华,总结提高 讨论 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应依据什么? 二、 物质的性质【自主学习】学生阅读P8-10,完成以下问题)(1)化学性质物质在 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2)物理性质 物质 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交流展示】小组交流自主学习内容。【点拨升华】(1 )化学性质如:蜡烛能燃烧;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在叙述物质的化学性质时,往往有下列字:能、会、可以、易、难等。例如: 木柴燃烧化学变化;木柴能燃烧化学性质 铁生锈化学变化; 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化学性质;铁(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化学性质(2)物理性质,这里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有两层含义:一是不需要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二是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课堂达标】1化学变化的主要特征是()A有颜色变化 B生成其它物质C有发光发热现象 D有气、液、固三态变化2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汽油易燃烧 B钢铁生锈C木材燃烧D水结成冰3成语被誉为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下列成语中,其本意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 A磨杵成针 B死灰复燃 C木已成舟 D积土成山4下列诗句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5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现象,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用来防蛀的卫生球消失B生米煮成熟饭C敞口久置的白酒没有酒味 D自行车胎炸裂6如何利用物质的性质鉴别下列物质(写出利用的具体性质)(1)酒精和水_,(2)厨房中的白糖和食盐_(3)酱油和醋_,(4)铜丝和铝丝_(5)铁块和铝块(同体积的)_(6)晴纶衣服与纯羊毛衣服_其中,必须利用化学性质不同加以区分开的一组是 _(填序号)。【点击中考】1.列著名诗句中隐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 白玉做床,金做马 B.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C.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2列家庭实验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用少量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B用糯米、酒曲和水制甜酒酿C用75%的酒精杀菌消毒 D用木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3列在厨房中发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的是( )A榨取果汁 B冬瓜腐烂 C铁锅生锈 D煤气燃烧4下列各图所示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灯泡通电发光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湿衣晾干 D食盐水的蒸发 【拓展延伸】2010年5月18日,广州体育馆的爆破成为“中国爆破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一次城市控制爆破”,被称为“中国第一爆”。数次爆破共使用炸药300多千克,其爆炸属于化学变化。请例举两例你知道的属于物理变化的爆炸: 、 。【作业布置】 完成配套练习册【预习布置】1、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和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初步学会观察实验、表述实验现象的能力。2、说出实验探究的一般步骤。【板书设计】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物质的变化物质的性质物质的用途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决定决定反映反映课后反思:安定区“大集体”备课九年级化学导学案学 段初中年级九年级学科化学单 元第一单元课题课题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型新授课主备学校青岚初中主备人杜伟课时1课时终审人合作团队杜 伟、肖 军、任 芳、史瑞陈拥军、陈秀琴、王金桃导学目标1、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和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初步学会观察实验、表述实验现象的能力。 2、说出实验探究的一般步骤。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2、 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教学难点激发探究的情趣。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样题评价预习导学1、化学是一门以 为基础的科学,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 ,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 、 和 等,可以 ,学习 的方法并获得 。2、蜡烛是由和组成的,是色,味,体(填“液”或“固”),溶于水(能或不能),质(硬或软),切下一小块石蜡放入水中会(漂浮或沉入),说明石蜡的密度水(大于或小于)。3、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而且白色浑浊越多,说明气体中越多。氧气可以使燃烧的木条复燃,木条燃烧越旺,说明氧气的含量。4、人体的呼吸作用通常是将空气中吸入体内,通过呼吸作用产生和。二氧化碳在日常生活中常用做灭火器,说明二氧化碳支持燃烧(能或不能)。5、查阅有关资料,实验探究有哪些步骤?合作探究实验对现象的观察和描述点燃前燃烧时熄灭后1、 通过实验,比较蜡烛各层火焰的温度高低。2、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是什么?3、蜡烛燃烧后生成物是什么?探究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成分的探究作出猜想1、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多。2、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少。3、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多。制定计划收集实证:查阅资料,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探究提示:1、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3、二氧化碳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探究指导:1、收集两瓶空气做对照实验(如何收集?)2、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做实验。3、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同时做空气的对比实验。4、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用燃着的小木条检验。同时做空气的对比实验。5、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同时做空气的对比实验。现象结论实验3实验4实验5由以上实验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堂达标1(1)石蜡的密度比水 。(2)蜡烛火焰的 层温度最高。(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人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石蜡燃烧生成了 、 ,此变化是 ,而蜡烛受热时先熔化,此变化是 ,故蜡烛燃烧既有 又有 。2人呼出的气体中的主要成分是( ) A、水蒸气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水和氧气 D、氧气3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水蒸气 D、石蜡作业布置完成配套练习册预习目标1、会说出一些化学实验室的规则。2、会说出常见仪器的名称和使用。3、练习加热、洗涤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课后反思安定区“大集体”备课九年级化学导学案学 段初中年级九年级学科化学单 元第 单元课题课题三 走进化学实验室课型新授课主备学校青岚初中主备人杜伟课时第一课时(两课时)终审人合作团队杜 伟、肖 军、任 芳、史瑞陈拥军、陈秀琴、王金桃导学目标1、会说出一些化学实验室的规则。2、会说出常见仪器的名称和使用。3、练习加热、洗涤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化学实验室的实验规则和常用仪器的名称、作用。2、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给物质加热的方法。教学难点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给物质加热的方法。教学方法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小组讨论预习导学1、认真阅读课本P151附录1和课本P21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给物质加热的方法填下表:常用仪器名称用途注意事项试管烧杯量筒集气瓶酒精灯滴管铁架台漏斗试管架玻璃棒学习记忆:(一)初中化学实验常用用仪器常 用 仪 器 反应容器 可直接受热的: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等 能间接受热的:烧杯、烧瓶(加热时,需加石棉网) 存放药品的仪器:广口瓶(固体)、细口瓶(液体)、滴瓶(少量液体)、集气瓶(气体) 加热仪器:酒精灯 计量仪器:托盘天平(称量)、量筒(量体积) 分离仪器:漏斗 取用仪器:药匙(粉末或小晶粒状)、镊子(块状或较大颗粒)、胶头滴管(少量液体) 夹持仪器:试管夹、铁架台(带铁夹、铁圈)、坩埚钳其他仪器:长颈漏斗、石棉网、玻璃棒、试管刷、水槽1 试管用途: 注意事项:a、加热时外壁必须干燥,不能骤热骤冷,一般要先均匀受热,然后才能集中受热,防止试管受热不均而破裂。b、加热液体时,盛液量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防止液体受热溢出),使试管与桌面约成45角(增大受热面积,防止暴沸),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防止液体喷出伤人)。 c、加热固体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且未冷前试管不能直立,避免管口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2 试管夹用途:夹持试管注意事项:从底部往上套,夹在距管口1/3处 不要把拇指按在试管夹短柄上。3 玻璃棒(1)用途:搅拌、引流(过滤或转移液体)。(2)注意事项: 搅拌不要碰撞容器壁 用后及时擦洗干净4 酒精灯(1)用途:化学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2)注意事项: 灯体内的酒精不可超过灯容积的3/4,也不应少于1/4(酒精过多,在加热或移动时易溢出;太少,加热酒精蒸气易引起爆炸)。 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 (防止酒精洒出引起火灾) 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酒精灯,应用火柴点燃酒精灯(防止酒精洒出引起火灾)。应用 加热(外焰温度最高)。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 盖灭,不可 。(防止将火焰沿着灯颈吹入灯内)不要碰倒酒精灯,若有酒精洒到桌面并燃烧起来,应立即 不能用水冲,以免火势蔓延。5 胶头滴管、滴瓶(1)用途: 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 滴瓶用于盛放少量液体药品。6、 铁架台(包括铁夹和铁圈)用途:用于固定和支持各种仪器,一般常用于过滤、加热等实验操作。7、 烧杯(1)用途:用于溶解或配制溶液和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2)注意事项:受热时外壁要干燥,并放在石棉网上使其受热均匀(防止受热不均使烧杯炸裂),加液量一般不超过容积的1/3(防止加热沸腾使液体外溢)。8、 量筒(1)用途:量取液体的体积(2)注意事项:不能加热,不能作为反应容器,也不能用作配制或稀释溶液的容器。 9 集气瓶(瓶口上边缘磨砂,无塞)10蒸发皿用途:用于蒸发液体或浓缩溶液。(二)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熟悉化学实验室药品的一些图标见第14页)1 取用药品要做到“三不原则”: 不能 接触药品 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 不得 任何药品的味道2 注意节约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取用 ,固体只需 。3 用剩药品要做到“三不一要”: 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 也不能随意丢弃 更不能拿出 要放入 4 实验中要要注意保护眼睛。(三)连接仪器装置 ( 见第22-23页) 1 玻璃导管插入塞子2 玻璃导管插入胶皮管3 塞子塞进容器口【课堂达标】1在坩埚烧杯烧瓶蒸发皿量筒试管集气瓶试管等仪器中,不能加热的是_,能直接放在火焰上加热的是_,要放在石棉网上加热的是_。2.酒精灯火焰分 、 、 三层, 焰温度最高。加热应该用 焰。3实验时,不宜用作反应容器的是( ) A、烧杯 B、烧瓶 C、试管 D、量筒4用酒精灯给试管内溶液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可能原因是: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加热前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被加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1/3;加热时没有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内液体的中下部。其中 与之相关的是( )。A、B、C、D5.下列仪器,能够用来溶解固体、配制溶液、加热较大量液体的是( ) A、试管 B、量筒 C、烧杯 D、广口瓶【作业布置】完成配套练习册【预习目标】1、练习一些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2、说出仪器的选择和操作的原理。【课后反思】 安定区“大集体”备课九年级化学导学案学 段初中年级九年级学科化学单 元第三单元课题课题三 走进化学实验室课型新授课主备学校青岚初中主备人杜伟课时第二课时(两课时)终审人合作团队杜 伟、肖 军、任 芳、史瑞陈拥军、陈秀琴、王金桃导学目标1、练习一些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2、说出仪器的选择和操作的原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药品的取用。2、实验练习-基本操作。教学难点实验练习-基本操作。教学方法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小组讨论导学流程【预习导学】认真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固体药品一般分为和两类取用的方法分别是取用固体的仪器有 和 .液体的取用方法是 a、细口瓶的塞子为什么要倒放在桌子上?b、倾倒液体时,瓶口为什么要紧挨着试管口?应该快速倒还是缓慢倒?c、拿细口瓶倒液体时,为什么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朝向手心处?d、倒完液体后,为什么要立即盖紧瓶塞,并把瓶子放回原处?酒精灯火焰分 、 、 三层, 焰温度最高。加热应该用 焰。【学习研讨】一、药品的取用(一)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熟悉化学实验室药品的一些图标,见第18页图)1、取用药品要做到“三不原则”: 不能 接触药品 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采用招气入鼻法)。 不得 任何药品的味道注意节约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使用最少量,液体取用 ,固体只需 。2、 用剩药品要做到“三不一要”: 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 也不能随意丢弃 更不能拿出 要放入 内。3、实验中要注意保护眼睛。(二)固体药品的取用(存放在 中) 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的取用(一横二放三慢竖)仪器: 粉末状或小颗粒状药品的取用(一横二送三直立)仪器: 注:使用后的药匙或镊子应立即用 擦干净。(三) 液体药品的取用(1)少量液体药品可用 取用(2)大量液体药品可用倾倒法。(一倒二向三紧挨)步骤: 瓶盖 在实验台(防止桌面上的杂物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 倾倒液体时,应使标签 (防止残留的液体流下腐蚀标签), 瓶口紧靠试管口,缓缓地将液体注入试管内(快速倒会造成液体洒落); 倾倒完毕后,立即盖上瓶塞(防止液体的挥发或污染),标签向外放回原处。练习氯化钠溶液的取用 一定量的液体取用仪器:量筒、胶头滴管 步骤:选量程、慢注、滴加 注意:量筒使用“一选二平三不”。注意事项:使用量筒时,要做到: 接近刻度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 读数时,视线应与对应刻度线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若仰视则读数偏 ,液体的实际体积 读数;俯视则读数偏 ,液体的实际体积 读数。二、物质的加热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演示并讲解第21页的活动与探究)仪器:试管、试管夹、酒精灯注意事顶:(1)加热试管内的液体时,不能将 ;防止沸腾的液体冲出试管烫伤人。(2)若试管壁有水,加热时必须擦干净,防止试管受热不均,引起试管爆裂。 (3)刚加热过的试管,不能立即用 ;(因为一冷一热,试管容易爆裂)。(4)给试管中液体预热的方法:用试管夹夹住试管在外焰来回移动便可预热。(5)预热后,集中加热盛有液体的中部,并不时来回移动试管,以防止液体受热暴沸而喷出。三、固体试剂的称量仪器:托盘天平、药匙(托盘天平只能用于粗略的称量,能称准到0.1克)步骤:调零、放纸片、左物右码、读数、复位使用托盘天平时,要做到: 左物右码:添加砝码要用镊子不能用手直接拿砝码,并先大后小;称量完毕,砝码要放回砝码盒,游码要回零。药品的质量= ,若左右放颠倒了,药品的质量= 任何药品都不能直接放在盘中称量,干燥固体可放在 称量,易潮解;药品(如氢氧化钠)要在( 等)玻璃器皿中称量。注意:称量一定质量的药品应先放砝码,再移动游码,最后放药品;称量未知质量的药品则应先放药品,再放砝码,最后移动游码。四、连接仪器装置 ( 见第152153页) 4 玻璃导管插入塞子 2. 玻璃导管插入胶皮管 3.塞子塞进容器口五、仪器的洗涤A、玻璃仪器的洗涤倒尽废液-加入自来水振荡洗-试管刷刷洗-放指定位置B、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留下。六、整理实验桌和实验室。【当堂达标】1、下列试剂中氧化铜粉末石灰石块锌粒试剂瓶中的盐酸液体。可以用药匙取用的是 ,可以用镊子取用的是_ _,可以用滴管取用的是_2、现有下列仪器:25ml量筒;试管;胶头滴管;酒精灯;100ml量筒。量取25 ml 液体,应该选用的仪器是( ) A、B、C、D、 3.下列操作或做法正确的是( )A把实验室的仪器和药品带回家做家庭小实验 B用滴管滴加液体完毕,把它横放在桌面上C在实验室中用尝味道的方法鉴别葡萄糖和食盐 D实验完毕把仪器洗涤干净,排列整齐,并整理好实验桌4某学生俯视量筒内液体读数为20ml,则实际液体体积为()A.大于20mlB.小于20mlC.等于20mlD.无法判断.5使用前,天平指针向左偏,未经调零即用天平进行称量,当天平达到平衡后,其读数与被称量物质的真实质量比较()A.偏小B.偏大C.相等D.无法判断6既可用于给液体加热,又可用于给固体加热的玻璃仪器是()A.试管B.烧瓶C.烧杯D.蒸发皿7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时,误将药品和砝码位置放颠倒了,待平衡时,称得药品质量读数为9.5g(1g以下用游码),则药品的实际质量为() A.9gB.10g C.8.5gD.8g8指出右下图所示倾倒盐酸的操作中的主要错误:(1) ;(2) ;(3) 。 作业布置: 课本习题1、2、3 , 完成配套练习册【预习目标】1说出空气中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2阐述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3会分辨混合物和纯净物(常见物质)【课后反思】第一单元复习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仅是形态的变化。 化学变化:变化时都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又叫化学反应)。特征:有其他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变化、放出气体、生成沉淀 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变化中是否有其它物质生成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溶解性、挥发性等。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酸性、碱性等实验探究步骤现象结论1、观察蜡烛的制作材料烛心:棉线 外壳:石蜡(质较软)2、点燃前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气味白色、半透明、固态、圆柱状,有轻微的气味用小刀切下一块放入水中易切,浮于水面,不溶解硬度较小密度小于水而且难溶于水3、点燃蜡烛用火柴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火焰火焰上方有黑烟,火焰分三层,上层黄色且明亮,中层较暗,内层底部淡蓝色。石蜡有可燃性取一根火柴,迅速平放在火焰中,1S后取出外焰最先碳化变黑,中间无明显变化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外焰温度最高加热时应用外焰用一干燥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片刻,取下火焰上方的烧杯,迅速向烧杯中倒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干燥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生成水和二氧化碳4、熄灭时熄灭蜡烛,观察所发生的现象有白烟生成蜡烛燃烧时先由固态变成液态,再蒸发成石蜡蒸汽,而后燃烧。点燃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火顺白烟将蜡烛重新点燃滴瓶里的不可清洗磨沙面向下【文字表达式】 :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滴液时应垂直悬空,防止玷污胶头滴管使试剂玷污胶头滴管不能平放或倒放,防止液体倒流,玷污试剂或腐蚀橡胶帽需清洗洗 1、可直接加热的容器:试管、蒸发皿2、隔石棉网加热 :烧杯、烧瓶、锥形瓶3、不能加热的:量筒、细口瓶、广口瓶、集气瓶(一)实验室药品的取用规则1、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2、药品的取用原则应该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按最少量取用:液体(1ml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3、剩余药品的处理:不能放回原瓶,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二)固体药品的取用1、盛放:广口瓶2、仪器:药匙、纸槽、镊子3:方法:块状的固体一斜二放三慢竖 粉末状的固体一横二送三直立注意:()药匙和镊子在使用前和使用后都要擦拭干净。()白磷存放在水中,钠存放于石蜡油或煤油中。(三). 液体药品的取用盛放:细口瓶、滴瓶 体积:不超过试管的1/3口诀: 瓶塞倒放口对口,缓慢倒液签向手 。轻刮残液塞紧塞,放回原处签朝外。讨论:1. 细口瓶塞为什么要倒放?防止污染瓶塞防止瓶塞药品腐蚀桌面2. 倾倒液体时,为什么细口瓶标签朝向手掌心?防止液体不慎流出腐蚀标签3. 倒完液体后,为什么立即盖紧瓶塞? 防止液体挥发防止吸水防止液体变质(四)量筒1.量筒必须放平稳,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底处相平。2.量筒底无“0”刻度。俯视读数会使测量值偏大,实际量取的量偏小仰视读数会使测量值偏小,实际量取的量偏大3.大于2/3,酒精蒸汽过多,引起灯颈起火,少于1/4,易烧焦灯芯,或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五)、物质的加热1、酒精灯的使用酒精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或少于1/4不宜吹灭还会把火沿灯颈压入灯内着火或爆炸 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支酒精灯平衡灯帽内外压强用灯帽盖灭,然后轻提灯帽要用外焰加热酒精灯引起的小火灾用湿抹布扑盖。2.支持仪器 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应在离试管口1/3处。手持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套上、取下。3.加热液体预热,试管外壁不能有水珠。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口和桌面呈45角,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和有人的地方。 外焰加热,不能与灯心接触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4.加热固体防止生成的水回流引起试管炸裂预热 (可移动酒精灯)固体平铺在试管底部,加热盛药品的部位。铁夹夹于试管中上部(或离试管口1/3处),试管口略朝下倾斜。加热完毕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五)洗涤仪器(倒废液再注入1/2水,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示仪器已洗干净。试管洗涤干净后,要倒插在试管架上晾干。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评价试卷班级: 姓名: 一、我会选(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在表格中。315=45分)1、2008年6月14日是我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以下是我省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制作过程主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徽州石雕 B.阜阳剪纸 C.铁锻制的芜湖铁画 D. 松枝烧制的徽墨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燃烧 B、玻璃破碎 C、冰块融化 D、铁丝变曲3、医院给病人氧时用到类似右图所示的装置。关于该装置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Bb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料管C使用该装置用来观测是否有氧气输出D使用该装置用采观测氧气输出的运率4、古人曾将铅锻打成细细的铅条,作为笔来写字,这也是“铅笔”名的由来。铅条能像铅笔一样写字,这一现象与铅的下列性质有关的是( )A、硬度小 B、熔点低 C、密度大 D、能导电5、李明同学在做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时,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他惊奇地发现蜡烛又能重新燃烧起来。由此,他大胆地做了一个推测,此白烟是(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棉线 D、石蜡的固体小颗粒6、“民以食为天”。下列过程主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碾米 B、淘米 C、洗菜 D、酿酒7、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 )A、发出强白光 B、放出大量热 C、镁条减少 D、有白色固体生成8、“全球变暖”列为“汉语盘点2007”年度国际关键词第一位,与此相关的环境问题是( )A、酸雨 B、温室效应 C、白色污染 D、臭氧层衰竭9、下列对蜡烛燃烧过程中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火焰分为三层 B、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C、蜡烛逐渐变短 D、生成了气体二氧化碳10、某些金属工艺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和铁一样,有磁性。在讨论时,有的同学提出“我们可以拿磁铁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智能制造面试预测题
- 2025年文化旅游策划师高级笔试预测题
- 2025年心理健康师初级面试常见问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河道保洁员面试问题及标准答案集锦
- 2025年物业空调工笔试模拟题库
- 2025年香席师高级考试模拟题库
- 2025年城市运行客服面试模拟题库大全
- 养老院服务协议
- 2025年礼宾接待笔试模拟题集
- 2025年暑期消防安全题集及答案
- 2025云南昆明巫家坝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招聘2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会务服务考试试题及答案
- 《心系国防 强国有我》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第一课国防教育主题班会
- 《创伤失血性休克中国急诊专家共识(2023)》解读课件
- 私募基金份额代持协议范文
- 资料管理方案5篇
- 《退役军人保障法》知识考试题库(含各题型)
- 现代智力七巧板赛前培训
- C型钢检验报告
- 国航特殊餐食代码表
- 人教版高中美术《书法》选修第一课“汉字与书法文化”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