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实词练习专题.doc_第1页
文言实词练习专题.doc_第2页
文言实词练习专题.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淄博中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语文 高三一轮复习 文言文实词练习专题前置作业 编写人:乔丛滨 审核人:苏丽娟 使用日期:2013年 11月 日 总编号:文言实词练习专题班级_姓名 组别 代码 (A1,A2,B1,B2,C1,C2)教师评价: 【学习目标】1、理解常用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2、掌握古汉语中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偏义复词的现象。3、学会通过不同的推断方法,准确推断文言实词的意思。【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课前研究及达标练习所有学生都做。2、自主训练A1、A2层次学生完成,其他学生选做。【学习内容】第部分 课前研究【命题落点】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类实词:古今异义的实词,一词多义现象,偏义复词,常见通假字,单音词和复音词,异读词,实词的活用。常见误区:1、按照今义理解古义。如对“当尽力于斯文”一句中“斯文”理解为“文雅”。2、以常用意义来解释活用意义。如将“因怪时人之不道”一句中的“怪”理解为“责怪”。3、按照常用意义来理解偏义复词。如将“刺诸县短长”中“短长”理解为“短处与长处”。4、按照一般字的意义来理解通假字的意义。如“文字刻画颇精于今世俗本,而脱缪尤多”一句中的“缪”是通假字,通“谬”,谬误;而不能按“缪”的意义来理解。【复习方法及解题技巧】1、熟练掌握教学大纲规定的120个实词是做好文言文试题的关键。题目虽在课外,但答案却在课内。2、增加阅读量,培养自己的语感。每天至少必读一篇文言文,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试卷上的。3、培养对文言实词的推断能力。【自主探究】请认真阅读复习资料“析考点重难突破”部分的相关知识。第部分 达标练习南康直节堂记宋 苏辙南康太守听事之东,有堂曰“直节”,朝请大夫徐君望圣之所作也。庭有八杉,长短巨细若一,直如引绳,高三寻,而后枝叶附之。岌然如揭太常之旗,如建承露之茎;凛然如公卿大夫高冠长剑立于王庭,有不可犯之色。堂始为军六曹吏所居,杉之阴,府史之所蹲伏,而簿书之所填委,莫知贵也。君见而怜之,作堂而以“直节”命焉。夫物之生,未有不直者也。不幸而风雨挠之,岩石轧之,然后委曲随物,不能自保。虽竹箭之良,松柏之坚,皆不免于此。惟杉能逐其性,不扶而直,其生能傲冰雪,而死能利栋宇者与竹柏同,而以直过之。求之于人,盖所谓不待文王而兴者耶?徐君温良泛爱,所居以循吏称,不为皦察之政,而行不失于直。观其所说,而其为人可得也。诗曰:“惟其有之,是以似之。”堂成,君以客饮于堂上。客醉而歌曰:“吾欲为曲,为曲必屈,曲可为乎?吾欲为直,为直必折,直可为乎?有如此杉,特立不倚,散柯布叶,安而不危乎?清风吹衣,飞雪满庭,颜色不变,君来燕嬉乎!封植灌溉,剪伐不至,杉不自知,而人是依乎!庐山之民,升堂见杉,怀思其人,其无已乎?”歌阕而罢。 元丰八年正月十四日,眉山苏辙记。(元丰八年正月十四日,眉山苏辙记。)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岌然如揭太常之旗 揭:高举 B、观其所说,而其为人可得也 说:同“悦”C、然后委曲随物 委曲:屈曲变弯D、有如此杉,特立不倚 特立:与众不同2、下列各组加点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府史之所蹲伏 B、惟杉能遂其性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其孰能讥之乎C、与竹柏同,而以直过之 D、君以客饮于堂上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3、下列对文意的叙述或对文章的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徐望圣在南康太守听事堂的东面种了八棵又高又直的杉树,并在杉树旁建造了一座厅堂,命名为“直节堂”。B、作者认为树木刚生长时,没有不直的,然而经过风吹雨打,或受到岩石的挤压,往往不能保全自己直的本性,只有杉树可以。C、“直节”即本文核心所在,作者对杉树的“直节”之性作了由衷的赞美。巨杉之性即刚直豪杰之士的品格。表面状物,实则写人。D、文章写堂而写杉,写杉而实写徐望圣,借写徐望圣又将自己的政治品格和人生态度抒发无遗,纡徐曲折,极尽含蓄之妙。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君见而怜之,作堂而以“直节”命焉。译文: (2)吾欲为直,为直必折,直可为乎?译文: (3)庐山之民,升堂见杉,怀思其人,其无已乎?译文: 第部分 自主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 4题。王霸字符伯,颍川颍阳人也。汉兵起,光武过颍阳,遂从击破王寻、王邑于昆阳,及光武为大司马,以霸为功曹令史,从度河北。 宾客从霸者数十人,稍稍引去。光武谓霸曰:“颍川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努力!疾风知劲草。” 及王郎起,光武在蓟,郎移檄购光武。光武即南驰至下曲阳。传闻王郎兵在后,从者皆恐。既至信都,发兵攻拔邯郸。霸追斩王郎,得其玺绶。封王乡侯。 从平河北,常与臧宫、傅俊共营,霸独善抚士卒,死者脱衣以敛之,伤者躬亲以养之。光武即位,以霸晓兵爱士,可独任,拜为偏将军。 四年秋,帝幸谯,使霸与捕虏将军马武东讨周建于垂惠。苏茂将五校兵四千余人救建,武恃霸之援,战不甚力,为茂、建所败。武军奔过霸营,大呼求救。霸曰:“贼兵盛,出必两败,努力而已。”乃闭营坚壁。军吏皆争之。霸曰:“茂兵精锐,其众又多,吾吏士心恐,而捕虏与吾相恃,两军不一,此败道也。今闭营固守,示不相援,贼必乘胜轻进;捕虏无救,其战自倍。如此,茂众疲劳,吾承其弊,乃可克也。”茂、建果悉出攻武。合战良久,霸军中壮士路润等数十人断发请战。霸知士心锐,乃开营后,出精骑袭其背。茂、建前后受敌,惊乱败走,霸、武各归营。贼复聚众挑战,霸坚卧不出,方飨士作倡乐。茂雨射营中,中霸前酒樽,霸安坐不动。军吏皆曰:“茂前日已破;今易击也。”霸曰:“不然。苏茂客兵远来,粮食不足,故数挑战,以侥一切之胜。今闭营休士,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茂、建既不得战,乃引还营。 十三年,增邑户,更封向侯。三十年,定封淮陵侯。永平二年,以病免,后数月卒。(后汉书 王霸传,有删节)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和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郎移檄购光武 追购又急(后序)B、方飨士作倡乐 旦日飨士卒(鸿门宴)C、死者脱衣以敛之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D、乃开营后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廉颇蔺相如列传) 2下列各组句子分别表明王霸“善抚士卒”和“有谋略”的一组是( )A、死者脱衣以敛之 追斩王郎,得其玺绶 B、伤者躬亲以养之 不相援,贼必乘胜轻进C、客兵远来,粮食不足 贼兵盛,出必两败,努力而已 D、方飨士作倡乐 中霸前酒樽,霸安坐不动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慨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霸跟从光武渡过黄河之后,当初跟他一起投靠光武的几十个宾客,都渐渐离去了。只有他矢志不移,因此光武对王霸感慨道:“真是疾风知劲草!”B、王霸与马武一起讨伐周建。马武没有倾力应战,被苏茂、周建打败,马武的军队奔跑到王霸的营垒,大声呼救,王霸没有立即出兵救援。C、王霸手下将士争相要求出战,甚至几十名壮士断发请战,此时王霸认为贼兵精锐,人数众多,而马武又过于依赖王霸,出兵容易失败,王霸没有出兵。D、王霸对光武帝一片忠心,对将士们抚爱有加;他作战勇猛,机智沉稳;一生战功显赫,屡受封赏。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9分)以霸晓兵爱士,可独任,拜为偏将军。译文: 如此,茂众疲劳,吾承其弊,乃可克也。译文: 今闭营休士,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译文: 【参考答案】1 C(A、均为悬赏捉拿;B飨:犒劳;C前一个“以”相当于“而”,表目的,可解释为“来”,后一个“以”是“以身份”的意思;D,均表承接关系,表两事在情理上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于是”)2B(A中后一句是写王霸作战英勇;C中前一句是写王霸与其部下分析敌兵的现状;D中后一句是写王霸处变不惊)3C(C项概括的意思在时间上存在错误,“部下几十名壮士断发请战”并非在王霸的此番解释之时,而是下面“合战良久,霸军中壮士路润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