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恨水笔下女性形象分析.doc_第1页
张恨水笔下女性形象分析.doc_第2页
张恨水笔下女性形象分析.doc_第3页
张恨水笔下女性形象分析.doc_第4页
张恨水笔下女性形象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张恨水笔下女性形象分析引言张恨水,原名张心远。“恨水”这一笔名取自南唐后主李煜的“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一句。张恨水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个通俗文学大师,是二三十年代国内最走红的作家之一,“他是国内唯一的妇孺皆知的老作家”。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和啼笑因缘这些在当时风靡全国的小说皆是张恨水的代表作品。他五十几年的写作生涯中,创造了一百多部通俗小说,以作品多产出名,总字数近三千万言的数字,堪称著作等身。在他大量的小说创作中,各式各样的女性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在众多女性当中,有金粉世家中的白秀珠及啼笑因缘中的何丽娜这样出身于富贵之家的时尚小姐,也有金粉世家中冷清秋这样饱读诗书的平民女性,有啼笑因缘中关秀姑这样充满侠气的传奇女子,也有金粉世家中白莲花姐妹这样出身低微的风月场女子。并且张恨水笔下的女性往往和婚恋联系在一起,或是婚恋的当事人,或是婚恋的旁观者。爱情与婚姻是张恨水作品的重要主题之一。在张恨水的长篇小说中,他着力塑造各种阶层各种类型各种年龄的女性形象,关注她们的日常生活、婚姻和恋爱,从各个方面或直白或隐晦的描述她们的社会境遇。“张恨水的小说向读者展示了一幅独特的男权社会的女性命运图。”我们知道,作家的作品与作家本身是有着密切联系的。张恨水笔下的女性形象,或多或少带着作家自身对女性的认知、期待以及作家自身的婚姻观念、作家身处时代的社会影响。在这里,我以金粉世家和啼笑因缘为例,浅析张恨水笔下的女性形象,以了解女性的生存状态。一、 张恨水笔下的“红颜”形象张恨水少年时便熟读红楼梦,红楼梦对张恨水的创作影响不可谓不深刻。早在40年代,有人就称誉金粉世家是“民国红楼梦”。如同红楼梦中出场的众多女性人物一样,张恨水很擅长女性的刻画,在金粉世家和啼笑因缘中塑造了大量身份性格各异的“红颜”。如同曹雪芹借贾宝玉之口说出的年轻女孩儿是珍珠,光滑美丽惹人喜爱。张恨水笔下的女子,不论身份背景,不论社会地位,不论性格特征大都是青春的,美丽的,富有生命力的。我称这些美丽的女子为张恨水笔下的“红颜”。(一)“不新不旧”的雅致女子冷清秋金粉世家中的冷清秋就是一个集古典淑雅和现代清新于一身的美丽女性。“不新不旧的女性”这是文中金燕西追求冷清秋时对她的一段评价。冷清秋无疑是小说中美丽的女性之一。首先,她的名字就颇具古典诗词美,冷清秋是取自柳永的雨霖铃中“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还是李煜的相见欢中“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呢?我个人偏向后者,清秋婚后并不幸福,她的人和幸福都被锁在了金家的深宅大院里,或者说是锁在了当时那个男权社会的牢笼里。无论是取自那种解释,冷清秋在名字上就被预示了其悲剧的命运。其次,我们再来看她的外貌。人如其名,冷清秋的出场和她的名字一样典雅清致。“只见那女子挽着如意双髻,髻发里面,盘着一根鹅黄绒绳,越发显得发光可鉴。身上穿着一套青色的衣裙,用细条白辫周身来滚了。项脖子披着一条西湖水色的蒙头纱,被风吹得翩翩飞舞。”“只见那雪白的面孔上,微微放出红色,疏疏的一道黑留海披到眉尖,配着一双灵活的眼睛,一望而知,是个玉雪聪明的女郎。” 张恨水,金粉世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第15-16页。 “如意双髻”,“青色衣裙”,“西湖水色蒙头沙”,单看这衣着打扮便知道是个典雅清秀的古典美人。正是这仿若江南水墨画中走出的女子,让金燕西惊为天人,一见倾心。冷清秋的美,是金冷二人爱情的起始。也正是这美丽的容貌高雅的气质成为她与金燕西悲剧爱情的引线。金燕西建立在爱慕冷清秋美丽根基上的爱情从根本上就是脆弱的。金燕西一旦遇到其他的美丽的女性,他的爱情就会动摇。这也为后来金燕西背叛冷清秋埋下伏笔。张恨水在对清秋的描写上向来是不吝赞美的,他目的性明确的将其塑造成一个具有古典气质的美女。我们可以从文中冷清秋的穿着打扮上清晰的看出。清秋的打扮多是素雅清淡,如文中清秋初次拜访金燕西五姐时的描写。“现在见清秋白色的纱袍,白色的丝袜,白色的缎鞋,脖子上挂一串亮晶晶的珠子,真是玉立婷婷,像一树梨花一般。看那样子,不过十七八岁,挽有坠鸦双髻,没有说话,脸上先绯红了一阵。” 张恨水,金粉世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第122页。“白色”“纱”“丝”“缎”,从色彩上和质料上看,都给人清雅纯洁的感觉,这样的搭配完全塑造了一个古典的小家碧玉。除了外貌上,在性格和思想上冷清秋也是典型的古典女子。冷清秋虽家境贫寒,可却是书香门第之后,她饱读诗书,能吟诗作对,写得一手好的蝇头小楷,会刺绣女红,虽有一种文人的清高,却也性格平和温柔,体贴孝顺长辈。见了陌生人会未语面先红。纵使处在不幸的婚姻中,她的悲哀也是通过“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这一类诗化的凄美语言来表达的。这些特质都是她旧式女子美丽一面的表现。如果说她的美貌是她不幸爱情的起因,那么她所接受的众多礼教上的教育行为上的规范则塑造了她“三从四德”的“美好”品质。这种对丈夫的放任则是她失败婚姻无可挽回的原因。在冷清秋身上,同样看得到新式女子的一面。她也会跟随潮流剪了当下时髦的短发,会独立思考,喜欢追求新鲜事物,接受新式思想,追求自由恋爱自主婚姻。这部分便是她属于新式女子部分。在她的身上可是很清楚的看到时代变革的痕迹。她的“新”要她追求独立自主的婚姻爱情,可不幸的是,冷清秋终究也不能拒绝嫁入豪门的诱惑。她还是没能拒绝金燕西的浪漫追求,身陷金家这个豪华富丽的牢笼。冷清秋是集新旧于一身的美丽女子。这样的女子,纵使身处不幸,大概也是作者心目中完美女性的代表。(二)现代摩登式女子如果说,冷清秋是更具有旧式女子气质的“不新不旧”的女子。那么白秀珠,何丽娜,乌氏姊妹,邱惜珍和金家姐妹等无疑是新式女子的典型了。她们进入西式学校学习,学习西方语言,学习西方人的穿着打扮,接受西方开放思想。无论是生活中,社交中还是思想上都能明显的看出她们的“新”。这些新式女性的塑造,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五四运动”后张恨水对与新文化以及女性解放的一些接受。张恨水笔下的这些新式女性同样美丽。这里以白秀珠与何丽娜为例说一说这新式女子之美。金粉世家中,白秀珠出身于军阀富贵之家,接受的都是西式教育。这点从她甫一登场的服饰便看得出。“只见秀珠穿了一套淡绿色的西服,剪发梳成了月牙式,脖子和两双胳膊,全露在外面。背对着这面,正坐在钢琴边下。” 张恨水,金粉世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第82页。她穿的是简练的西装,头发是流行的月牙式短发,脖子和胳膊不像当时保守的旧式女性,是全露在外面的。并且这时正坐在钢琴边,可见连她的爱好也是当时刚传入中国的西方乐器。和当时新式女性一样,白秀珠是善于参加上流社交舞会这样的场合的。我们看一段张恨水白秀珠参加金家舞会的一段描写:“今天白秀珠也来了,穿着一件银杏色闪光印花缎的长衫,挖着鸡心领,露出胸脯前面一块水红色薄绸的衬衫。衬衫上面,又露出一串珠圈,真是当得艳丽二字。”穿着开放大胆,衣着色彩明艳。和冷清秋的清淡素雅的美丽不同,“艳丽”是张恨水对白秀珠这个美丽的新式女性的评价。在性格上,白秀珠虽有官家大小姐的娇蛮任性的一面,却也敢爱敢恨,敢作敢为。她追求自主的爱情,当恋情失败,被金燕西抛弃时由爱生恨,先是记恨燕西,后转为计划从清秋手中夺回燕西来证明自己的手段。从她的衣着,性格,思想等方面来看,这些完全符合她官家大小姐新式女子的社会地位。讽刺的是,金燕西最初抛弃白秀珠正是因为她的娇蛮的大小姐性格及身份。如小说中金燕西所想,“若说交女朋友,自然是交际场中新式的女子好。但是要结为百年的伴侣,主持家事,又是朴实点的好。” 张恨水,金粉世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第41-42页。而后来这身份虽一时为她追回金燕西产生一定的作用,可却最终没能为她赢回她的爱人及爱情。和白秀珠身份相似,何丽娜同样是有钱人家大小姐。作为一名新式女子,她操着英语,出入各大饭店舞会和各种男士交往,主动追求喜欢的男性,会为了自己的爱情来改变自身,追求自主的爱情婚姻。并且有自身独立的思考方式,并为之做出努力。但对于改变前的何丽娜,张恨水借樊家树之口给出了这样的评价,“以为这人美丽是美丽,放荡也就太放荡了”。 张恨水,啼笑因缘,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第24页。是什么样的何丽娜让樊家树得出了这样的评价呢?让我们看看樊家树眼中的何丽娜吧。“有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子,穿了葱绿绸的西洋舞衣,两只胳膊和雪白的前胸后背,都露了许多在外面。”,“左腿放在右腿上,那肉色的丝袜子,紧裹着珠圆玉润的肌肤,在电灯下面,看得很清楚。”。 张恨水,啼笑因缘,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第23页。这样的着装打扮在樊家树眼里是过分暴露的,放荡的,纵使美丽也不会是他心目中所追求的女性。这一点上,樊家树的观点同样也代表着张恨水对于时代变革的矛盾心态的。舞会、钢琴音乐会、小费、洋文、洋酒这些外来文化随着外来文化的流入而进入中国社会。张恨水在对这些陌生食物好奇的同时,却并未在内心身处加以完全的认同。在张恨水心中,沈凤喜最初那种淳朴的,俏丽的,会说拉弹唱的旧式女子才是美好的。樊家树最终选择了何丽娜,一是因为沈凤喜的清纯善良不再,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何丽娜为了他舍弃一切奢华作风他爱的那样的“古典朴素”的女性。但无论在改变前后,何丽娜的美丽都是毋庸置疑的。和白秀珠一样,何丽娜的开放和美艳同样没能为她赢得爱情,这样的女子要改变自己迎合她爱的男子的喜好才能得到男子的青睐,这正是她们的悲哀。(三) 侠气女子关秀姑关秀姑算是啼笑因缘里一个很特别的女子。她是天桥耍把式关大叔的女儿,父亲曾经当过土匪,这样的父亲造就了这个身上充满英雄气的江湖儿女。她不像凤喜那样娇俏多姿能说会唱,也不像何丽娜那样出身富贵人家,出入奢华场所。她是朴素的,大气的,侠义的,正直的江湖女子,同时也有女儿家独有的小心思。我们同样看看她的出场,“这时出来一个姑娘,约摸有十八九岁,挽了辫子在后面梳着一字横髻,前面只有一些很短的刘海,一张圆圆的脸儿,穿了一身的青布衣服,衬着手脸倒还白净,头发上拖了一根红线,手上拿了一块白十字布,走将出来。”。 张恨水,啼笑因缘,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第10页。她梳着干练的发式,穿着朴实素气,没有什么多余的装饰品,乍看下是个普通的贫家女儿。和众多女孩儿一样,她也在开始对成为父亲好友并在父亲重病时伸出援手的樊家树产生了好感。可当她知道樊家树真正所爱时,便豪爽的放手,并多次涉险帮助樊家树。随着故事一点一点的发展,她身上的小女儿气息渐渐被江湖儿女的侠气所取代,最终她舍下儿女私情成为一个为国杀敌的侠女。在她身上,我们能看到武侠小说中知恩图报侠气四溢的美。就算是关秀姑,张恨水也并未将其塑造成一个相貌粗鲁的女性。张恨水在小说里写到,“见她的十指虽不是和凤喜那般纤秀,但是一样的细嫩雪白。那十个指头,剪得光光的,露着红玉似的指甲缝。” 张恨水,啼笑因缘,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第88页。“细嫩”、“雪白”、“红玉”这样的修饰让我们看不出这是个侠女的手。但就是这个美丽的侠女,救了沈凤喜,救了樊家树,最后还带领男人们保家卫国。关秀姑,是张恨水笔下的一个美丽的侠女。可是纵是这样一个英姿飒爽的女子依旧逃离不了其悲剧的命运。她可以为了樊家树赴汤蹈火却不敢开口询问确认他的心意。她为樊家树的爱与不爱烦恼着,惶惑着,痛苦着,甚至为了逃避这痛苦的爱情而诵经念佛,向宗教求助。她可以为国杀贼,却只能留给自己一份空白的爱情。即使她放手潇洒的笑,却仍改变不了她无奈的爱情。张恨水笔下的女子多为“红颜”“佳人”,这和他的经历是有很大关系的。张恨水挚爱的才子佳人小说在他心中造就了一个幻影,他憧憬着郎才女貌的美妙生活,希望找到一个才貌双全,温柔贤惠,富有生活情趣,能够理解他的伴侣。他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有着一种本能的抗拒。但他的第一次婚姻却是母亲包办的婚姻,且经历了“秀姑娘变大花脸”的“洞房变脸”,娶了一位相貌丑陋的姑娘。这和她心目中的理想妻子差了十万八千里。所以,在张恨水在很大程度上将自己对女子的理想,期望融合时代的变幻呈现在作品中。冷清秋这样贤淑清丽能吟诗作对的美丽女性,大概是张恨水心目中“红袖添香”的最佳人选。关秀姑抢走沈凤喜,将凤喜从丑陋粗鲁的军阀手中拯救出来。是否也暗蕴着张恨水希望有人能将自己从第一段不幸的婚姻中拯救的愿望呢?而白秀珠,金家姐妹,何丽娜这样的新式女子正是当时时代的真是写照。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女权主义开始觉醒。破除封建思想,追求女性独立,婚姻自由也是当时新女性的标志之一。张恨水接受新文化新思想并将这些在他的小说中一一展现,让我们可以通过小说对当时的女性生存状态做些许窥探。二、 女性的悲剧性命运(一)“红颜多薄命”自古红颜多薄命,正如同红楼梦中曹雪芹对笔下众美丽女子的命运判词是“千红一窟”和“万艳同杯”一样。张恨水笔下的女性人物同样无法挣脱她们必然的悲剧性命运。鲁迅先生曾说过:“悲剧是把美好的事物毁灭给人看。”中国古代小说是缺乏悲剧气氛的,才子佳人的大团圆结局更符合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张恨水突破这个“大团圆”模式的创作,突破了传统的中和之美,这对于当时而言是一种改变和创新。在金粉世家中,清新脱俗,静柔简淡的美丽女子冷清秋,她的美丽吸引了金燕西。金燕西为了追求佳人可谓是散尽钱财,体贴入微。可婚后,两人的生活却并不幸福。金燕西纨绔子弟的劣根性让他对自身及家庭极端不负责任。他游手好闲,没有丝毫的责任感进取心,面对女性只会花言巧语,时常是三分钟的热情却没有实际行动。在父亲去世家境没落时只会抱怨他人,热孝在身仍和女戏子频繁往来。清秋怀孕,他不但没有负起作为一个丈夫一个父亲应有的责任,却带经济拮据的境况下还花大量金钱来捧女戏子。这种游手好闲无一技之长又极度虚荣的没落富家子弟是造成冷清秋悲剧命运的重要原因。虽然,冷清秋的悲剧和她的自身性格,身处父权社会有着不可磨灭的关系,我仍认为金燕西才是造成冷清秋命运悲剧的最重要原因。白秀珠,是金粉世家中“被牺牲”的另一个女性。乍看下来,她的爱情悲剧是她蛮横任性的官家大小姐性格造成的。可是,白秀珠确确实实是在和金燕西的恋爱中被抛弃的可怜女子。她在和金的感情中也并非一直咄咄逼人,她也曾为赢回金燕西的爱情而选择过退让,选择委屈自己。事实上,是金移情别恋抛弃了白秀珠。白秀珠才是这段爱情的受害者。她后来的一切“报复”手段,都源于金的抛弃。我认为白秀珠最可悲的地方是,纵使金后来和冷情感破裂,回到白秀珠身边,为的也仅是白家的权利和金钱而非白秀珠这个人。白秀珠有用显贵的家庭,美丽的容貌,高贵的身份,可她却是个在感情里被负心男子抛弃,用尽手段也没能重得爱情的可怜女子。接下来,我们来看啼笑因缘中三位主要女性的悲剧命运。本书的女主角沈凤喜,是个依靠唱大鼓书为生的贫困女子。她在得到了樊家树的爱情和金钱资助后,拥有了一段短暂的幸福生活。她得到一个儒雅男子的爱情,她有了干净整洁的房子,她和时下有钱人家的女孩儿一样得以到学校里读书。在这一系列“得到”的过程中,凤喜的欲望也在不断的膨胀着。她要樊为她买平光眼镜和自来水笔,她开始和同学攀比。当欲望膨胀到樊不能满足时,她最终违背了爱情以换取物质上的满足。最终却被暴虐的刘将军毒打逼疯,后虽被关秀姑救出,却也失去了爱情、金钱和作为人的理智,最终悲惨的死去。何丽娜与关秀姑,可能有人会质疑:“这两个人并非是悲剧命运,她们一个是最终实现心愿和樊家树结成婚姻的女子,另一个是率领众多好汉保家卫国的女侠士,怎么会是悲剧命运呢?”可是,我们仔细阅读文本便可以知道,何丽娜为了得到樊家树的爱情而改变自己的爱好和习惯,甚至连性情都由原来的开放热情转为温和内敛。她为了这段爱人付出了女性作为一个人的“自我”却只得到了一段不知道有没有爱情存在的婚姻。这是何丽娜最大的悲剧。而关秀姑,她是一位带有传奇色彩的侠女,她武艺高强,侠肝义胆,嫉恶如仇,热血爱国。为了家树,她可以赴汤蹈火;为了除暴安良,她可以只身涉险;为了国家,她可以凭女儿身上阵杀敌。但在感情上,她确实懦弱的,退缩的。她爱家书,却不敢大胆说出来,以致丧失了明明可以和家书成就爱情的机会。她没有凤喜的娇俏可人,也没有何丽娜的主动执着,只能在爱情受挫时向宗教寻求安慰。她的一切行动都符合一个“侠”字,却始终不能为了自己,这就是关秀姑的悲剧。(二)女性悲剧的必然性张恨水笔下的众多女子的悲剧性命运看似源于际遇的巧合,但却是当时在男权社会生存女性悲剧的必然。虽然,她们的悲剧也源于自身性格的缺陷。但我认为前者才是根本原因。下面我就针对人物简略的谈一下。冷清秋性格孤傲冷淡,可也有每个女孩都做过的嫁入豪门的梦想。她与金燕西的爱情是建立在金钱的基础上的,她虽然知道“齐大非偶”的道理,却还是败在了金强大的物质攻势下。婚后她虽然看不惯金的纨绔子弟奢侈作风,却还是选择了沉默,偶尔的劝解也都是浅尝辄止的。当这段婚姻出现危机时,她没有站起来努力捍卫自己的爱情和婚姻,而是消极的对待。她和金之间没有沟通,没有理解,她只是在对婚姻绝望时将自己禁锢在自己的空间里。她认为“夫妻是完全靠爱情维持的,既然没有了爱情,夫妻结合的要素就没有了,要这个名目上的夫妻何用?凡是彼此加了一层束缚。” 郭志刚,章无忌,孙犁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0年,第58页。正是她的这种消极态度极大程度的加速了她与金燕西婚姻的破裂。新式的浪漫的爱情观促就了冷清秋的婚姻,而知识分子孤高清傲的性格决定了她消极对待婚姻的态度。清秋在与金燕西的相处中一直在退让,妥协,直到退无可退的境地时,她终于学会了反抗。最终冷清秋选择离开,独自带着孩子走出金家这个牢笼,无疑也包含了对男权统治下的社会的无声反抗。法国女权主义作家波伏娃曾说:“女人是被变成女人的”。女性在男权社会处于“从”的地位。“妇人,从人者也,幼从父兄,嫁从夫,夫死从子”(礼记)。妇女在家庭中的从、服是她社会生存处境的统称。冷清秋嫁入金家,经济上受制于人,便也失去了人格上的发言权。她虽不习惯金家的奢华生活却也只能服从金家的生存规范。她只有“从”才能得以在这个家庭中生存,正如女子只有“从”才能在男权社会里生存。啼笑因缘中三位女性的悲剧均源自爱情,这种将自身的悲喜建立在男性基础上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无奈,一桩悲剧。首先,这三个女性的性格决定了她们各自悲剧的必然。沈凤喜出身下层穷苦人家,她以唱大鼓书勉强支撑生活。这样的生存环境是她深刻的了解金钱的重要性。而过惯贫苦的日子是她变得贪婪虚荣,最终她因为她对金钱和权利的贪婪而出卖了爱情。可金钱和美色的交易仅仅是没有感情基础的交易。最终,她不单失去爱情,而且还未好好享受富贵的生活就被摧残致疯。小说中唯一得到樊家树爱情的女子,就这么疯癫至死。而何丽娜的悲剧在于她性格中的偏执。她是有钱人家的千金,受新思想教育,不缺钱财也不缺男人的爱慕。这样的她是几乎没有体验过是想要而不可得的。这造就了她执着的性格。当她爱上了樊家树,明知他心有所属,仍旧偏执的追求这份感情。为了樊家树,她不断迎合樊家树的喜好来改变自己。最后由一位现代女性变为隐居西山的传统女子。她改变了自己失去了自身本来的特质,却到最后只得到了一份可能得到的爱情。甚至可能成为沈凤喜的替代品。她的偏执是她爱情悲剧的主要原因之一。关秀姑成长在一群江湖儿女中,她的成长环境是她没办法像凤喜那样有着小女儿家的娇俏甜美依赖人的性格,也不会有何丽娜的开放大胆执着个性。关秀姑不善于表达自己的爱意,更不敢大胆追求自己的爱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