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修辞方法易考点分析.doc_第1页
常用修辞方法易考点分析.doc_第2页
常用修辞方法易考点分析.doc_第3页
常用修辞方法易考点分析.doc_第4页
常用修辞方法易考点分析.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用修辞方法易考点分析一、比喻与非比瑜的识别。比喻指用甲物来比拟乙物,有本体、喻体、比喻词三部分。因这三个成分的异同和隐现,可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种。比喻与非比喻的区分不看形式(比如有没有“像”“如”),而是看两者是不是比喻的关系。比如:1.“露似真珠月似弓。”(明喻)(本体:露、月。喻体:真珠、。)2.“那轻轻的潮声啊,是她睡熟的鼾声。”(暗喻)(本体:潮声。喻体:鼾声。)3.“我知道,我们已经隔了一堵厚障壁。”(借喻)(本体:没有直接写出来,是指“我”和闰土之间形成的感情距离。喻体:厚障壁。)甚至以下偏正短语也是比喻:1.有时,望着莽莽苍苍的大地,我骑着思想的野马奔驰到很远很远的地方(把思想比做“野马”。)2.有位作家说,要想使自己的生活之舟轻驶,务必要让它承载的仅限于必不可少之物,不然轻则徘徊无以进,重则可能压沉自己的生活之舟。(把“生活”比做“舟”。)而下面的例子就不是比喻:1.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不可能把奶奶比作“现在”。)2.她长得像他姐姐。(比喻是两种不同类事物的比较。)3.江上的轮船像一叶叶扁舟。(轮船和扁舟也是一类事物,不是比喻,而是比较。)4.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5.珊迪听了,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好像表示感激。6.我的心像刀绞一样。二、比喻和拟人的区别。拟人指将事物人格化,使物具备人的一些动作和感情。比喻是“物”(名词)之间的比较,而拟人是动词、形容词之间的比较。主要看一下有没有“喻体”(比喻可能没有本体,但必然有喻体),如果有,则是比喻。以下是拟人:1.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温柔”是形容词,无喻体。)2.大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打扮”是动词,无喻体。)稍作改变,即为比喻:1.每条岭都像慈母那样的温柔2.大兴安岭多么像少女那样会打扮自己呀三、借喻和借代的区别。借代指用甲物代指乙物,借代的方法多样,可用部分指代整体,如用“孤帆”指代“船”;也可用特征指代本体,如用“黄毛”指代“黄头发的人”;也可用具体指代抽象,如用“烽烟”指代“战争”;也可用专名指代普遍,如用“千万个雷峰”指代“好人”。借喻既有“借”的功能,又有“代”的功能,而借代只有“代”的功能,两者的区分是借喻可以改成明喻句,借代不可改成比喻句。借喻的例子有:1.看吧,狂风紧紧地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可以改成明喻句,把浪花比做“翡翠”。)2.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一日把它们消灭干净,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可以改成明喻句,把敌人比做“毒蛇猛兽”。)3.我似乎打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把隔阂比做“厚障壁”。)4.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把光明的未来比做“黎明”。)借代的例子有:1.先生,给现洋钱,袁世凯,不行么?(“袁世凯”指现大洋,上面有袁世凯的头像。无法改成把钱比做“袁世凯”。)2.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用一针一线代替群众财产,无法改成将“财产”比做“一针一线”。)3.留取丹心照汗青。(用“汗青”代替“史书”,无法改将“史书”化做“汗青”。)4.我们需要千千万万个雷峰。(用“雷峰”代替好人,无法将“好人”比做“雷峰”。)5.操场上有一群红领巾。(用“红领巾”代替“少先队员”,无法将“少先队员”比做“红领巾”。)6.他端起杯子,有滋有味地品了一口“龙井”。(用“龙井”代替“茶”,无法将“茶”比做“龙井”。)四、对偶和对比的区别。对偶主要是从结构形式上说的,其基本特点是“对称”,它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对比是从意义上说的,其基本特点是“对立”,它要求意义相反或相对,而不管结构形式。对比的例子有:1.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2.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3.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对偶的例子有:1.赤道弯弓能射虎,椰林匕首敢屠龙。2.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3.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以下例句既是对比,又是对偶: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2.敌人害怕您静若悬剑,人民信赖您稳如磐石。五、排比和对偶的区别。排比是三个或三个以上语言单位,排比要求结构大体相似,字数要求不甚严格;而对偶是两个语言单位,而且必须结构完全相同。排比句如:1.但见那满树繁花,一街灯光,四海长风2.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对偶句如: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2.过五关,斩六将。3.驿寄梅化,鱼传尺素。4.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六、反问和设问的区别。反问明确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内容,而设问则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一般是自问自答。反问的例子如下:1.池水涟漪,莺花乱舞,谁能说它不美呢?2.感谢情感,是它丰富了认识的内涵,是它浇灌了认识的清泉,为了认知,就算“不识庐山真面目”,又有何妨?3.钢琴笨重如棺材,小提琴要数十百元一具。制造虽精,世间有几人能够享有呢?设问的例子如下:1.谁是最可爱的人?我们的战士,我感觉他们是最可爱的人。2.甚么叫自律?自律就是自己管束自己的行为。3.这人是谁?不是别人,原来是大明。4.数学真的很难吗?我看不是。七、反复和排比的区别。排比是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近,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句子连接起来运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反复是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特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只需要两个即可。排比的例子如下:1.沙丘的移动虽然慢,可是所到之处,森林全被摧毁,田地全被埋葬,城郭变成丘墟。2.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3.而青松啊,决不与野草闲花为伍!一派正气,一副洁骨,一片忠贞,一身英武。反复的例子如下:1.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无耻啊!无耻啊!(两个“无耻啊”。)2.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两个“像你一样伟大坚强” 。)3.周朴园:我看过去的事不必再提起来吧。鲁侍萍:我要提,我要提,我闷了三十年了。(两个“我要提”。)八、夸张。夸张指用夸大的词语来形容事物。包括三类:一、扩大夸张,如“虽九死,其犹未悔”;二、缩小夸张,如“他的心眼比针鼻还小。”三、超前夸张,如“看见这样新绿的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其他夸张的例子如下:1.李杵头这人,盐水泡鹅卵石也能下酒,哪一顿桌上没酒眼睛就鼓起来了。2.肚子里一点油水也没有,馋的,连跑过去的猪都想啃一口。3.生怕这气大了,吹倒了姓林的;气暖了,吹化了姓薛的。4.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5.精妙世无双。6.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7.我的心像刀绞一样。十种非比喻“像”字句比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格,但不少同学一看到“像”“好像”“仿佛”“似的”,或可以加上类似词的句子,就确定是比喻句。但也有非比喻的“像”字句,归纳起来,大约有以下十种情况。一、形容、特别是同类事物的形容不是比喻。1.(鲁迅和内山老板)有时忽然一阵大笑,像孩子一样天真。(一面)2.我每次抬起头,总看见韩麦尔先生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走。(最后一课)二、摹形不是比喻。1.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星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老山界)2.他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一面)三、相仿不是比喻。1.就说那个野葱吧,香气和家葱一样,味道却像刚结出的李子,苦涩得使人难受。(草地晚餐)2.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像习字时的影写一样。(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四、猜测不是比喻。1.嘴张着,好像在那里喊“啊”!(古代英雄的石像)2.黄显声仿佛没有听见,把头转过去了。(挺进报)五、比较不是比喻。1.从这一天起,大家心里都有这位英雄做什么事都像比以前特别有力气!(古代英雄的石像)2.(闰土)眼圈也像父亲一样红肿着。(故乡)六、举例不是比喻。1.近年来,又出现了许多奇妙的书,像会说话的书,带香味的书等等。(从甲骨文到口袋图书馆)2.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我的老师)七、想像不是比喻。1.(醒了的波浪)渐渐向我们脚下的岩石掀过来,发出汩汩的声音,像是谁在海底吐着气。(听潮)2.“是,看明白了!”卢进勇高兴地点点头,心想:“这下可好办了!”他仿佛看见一个通红的火堆,他正抱着这个同志偎依在火旁(七根火柴)八、幻觉不是比喻。1.那不是狂暴的不测的可怕的神秘,而是幽静的和平的愉悦的神秘。仿佛我们的脚下轻松起来,平静地朝向红玉的琼台走了去。(听潮)2.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到更美的山的肌肤。(济南的冬天)九、有些夸张、拟人句不是比喻。1.魔鬼头像堡垒,手像钢叉,腿像桅杆,口像山洞(渔夫的故事)2.微黄的阳光斜射到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济南的冬天)十、词的比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