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学的误区及思考.doc_第1页
文言文教学的误区及思考.doc_第2页
文言文教学的误区及思考.doc_第3页
文言文教学的误区及思考.doc_第4页
文言文教学的误区及思考.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教学的误区及思考误区之一:字字精准加寻章摘句 几乎所有的考试,凡涉及默写填空,多一字,少一字,错一字,概不给分,哪怕这一字改动无关紧要,哪怕改动后的这一字与原文相比毫不逊色。几乎所有的考试,凡涉及默写,都是摘取部分名篇中的名句填空。于是,从老师到学生都知道,背诵全篇课文远不如背诵部分名句来得划算,只要在临考前几天,把名篇中的名句死记硬背下来就可以了,就是高考也可以用这一法子,不就是一百来个名句嘛。 思考之一: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体察文本气韵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古人读书是为了“见义”,而今人却仅仅是为了考试填空,这是历史的倒退。 中国历代大学问家、大教育家都认为读悟相通。“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轼送安淳秀才失解西归) “心潜于一,久而不移,而所读之书,文章接连,血脉贯通,自然心与理会。”(程端礼程氏家塾读书今年日程)诵读的过程就是由口入心的过程,逐步深入理解作品的过程。诵读需体察文本固有的气韵,读准了,读多了,往往就会把握文言文的一般特点和规律,就会进入一个广阔而深邃的精神世界,就会让自己的思想逐步走向丰盈和深刻。 诵读的终极目的绝非为了考试。为了让学生真正学会读书,让文言教学朝着一个健康光明的方向前进,考试的形式也应该变一变。不要每次都是按原文填空,比如可以让学生写出含有“鸟名”的五个诗句,可以让学生将名句化用到一个语段中去,可以让学生模仿名句造句,可以允许学生在默写出错后有陈述理由的机会等等。出卷者应该打破思维定势,多想一些题型,让多种题型在一份试卷中并存,以供学生选择答题。 误区之二:词句翻译加章法讲解 文言文教学“解经”之风盛行,许多教师都认为教文言文用不着备课,只要拿着教师用书,将参考译文对着课文串讲一遍,然后稍带讲解一下文章思想内容和写作手法,最后让学生在作业本上将课文翻译一遍,就足够应付考试了。 思考之二:让学生在细嚼慢咽中咂摸原汁原味 文言白话一脉相承,在词汇、语法上有较多的相通之处,一个能读懂白话文的中国人,去读一篇浅易的文言文,应该并无大碍。即使是语言系统完全不同的外语教学,往往也反对课文翻译,赞成语感培养。 课文翻译并不能为学习文言文打开一条便捷的通道,有时反而是设置了一道厚障壁。我在教学诗经氓第三章时,让学生自读后谈感受。学生认为,“男人对爱情的不忠给女子带来极大的伤害,女主人公的痛楚更深刻地表现了她对爱情的忠贞和对美好婚姻生活的向往。”然而当我让学生看完课文的注解后再谈感受,答案居然让人大跌眼镜,“这位女子因为婚姻的失败对男人充满仇恨,有着极强的报复心理,极像金庸笔下那些因自己得不到爱情而不许别人谈情说爱的女魔头”。导致这样哭笑不得的误读,课文的注释难辞其咎。 最好的译文与原著相比,也只能算是三流的作品。试问,谁能翻译屈原的“披发行吟”,荆轲的“易水悲歌”,王勃的“秋水长天”,苏子的“清风明月”?与其让战国风云、汉唐气象、魏晋风度在变成白话后化为乌有,不如让我们像寿镜吾老先生一样入神地读,或许我们的学生也会像少年鲁迅一样“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然后在潜移默化中体悟章法,接受审美熏陶和文化浸濡。至于疑难字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自读过程中根据具体的语境利用工具书对号入座,然后在引导学生感受文言魅力的同时自然地带出所要落实的重点词句,这样就可以避免流失文本的原汁原味。 误区之三:动画观赏加空泛讨论 漂亮的多媒体课件声色俱全,色彩绚丽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现代版的近乎搞笑的动画,给学生的心理和感官带来极大的刺激和享受。但是,文本深远的意旨、醉人的情韵受到画面的框定,潜心读书被看图说话代替,语言的体验变成了脱离文本的空对空讨论,课文尚未捂热,就开始所谓的拓展、延伸、探究,可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思考之三:让学生在白纸黑字间完成个人解读 学生的语文素养主要是在接受言语信息的过程中形成的,我们只有引导学生潜心文本,阅读,思考,体验,感悟,才能跨越时空,进入作者的思想深处,情感深处,进行心灵的对话和精神的交流。 多媒体的应用必须关注如何帮助学生更方便、更形象、更准确、更深入地与文本亲密接触。由于事过境迁,文言教学用图像代替文字,只能给人“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之感,难以往事重现,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闭着眼睛听一遍孔雀东南飞的美读,与欣赏一曲屠洪刚演唱的孔雀东南飞的MTV,两者的心境是截然不同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只有亲历语文,学生才能真正体验到文字之美,这是多媒体技术无法包办和代替的。我们应该让学生面对白纸黑字,发挥充分的想象,涌动情感的急流,闪耀思维的灵光,触摸作者的心跳和灵魂,再现文本栩栩如生的形象和令人心旌摇动的情景,感受文本精妙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完成个人独特的阅读体验。 诗意朗读教学设计的基本手法之一教学警语:朗读教学,既是语感的、技能的,又是审美的。 一、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界定“朗读”: 朗读,语文阅读课常用的一种基本的语文实践活动形式。 朗读,让同学们认知文字、感受声律、体味词句、领会情感、品味意境、发展语感的充满情致的实践活动。 朗读,一种技能的训练活动,一种品味感受的阅读活动,一种充满诗意的文学活动,也是一种丰富细腻的情感活动。 朗读,是阅读教学的一种基本课型,是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一条常用教学线索,也是一种灵动多姿的教学细节。成功的朗读教学一定层次非常细腻,过程非常生动,形式非常活泼。 课标说: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 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 课标的说法,是关于朗读的教学要求;在落实这种教学要求时,我们要追求教学设计的诗意手法。 指导朗读,要灵动多姿。 设计朗读教学,要富有诗意,要具有美感。 如果在我们的教学中只是单一地让学生“读”起来而没有进行朗读指导,这样的朗读训练,可能只能教会学生“念书”。 所以,我们要力求用诗意的手法来引领这诗意的课中活动。二、诗意朗读的设计思路之一是:小步轻迈层次细腻。 运用这种设计思路,可以将朗读技能训练的某项内容进行切分,一步一步地向前推进;也可以从不同角度让学生对课文进行细腻的情感感受。 请看下面苏教版七年级的一篇课文七 颗 钻 石 很久很久以前,在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及动物都焦渴而死。 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亮新鲜的水。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又一想,这些水给妈妈还不够呢,就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她匆匆忙忙,没有注意到脚底下有一条狗,一下子绊倒在它身上,水罐也掉在了地下。小狗哀哀地尖叫起来。小姑娘赶紧去捡水罐。 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但是没有,罐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着,罐子里的水还满满的。小姑娘把水倒在手掌里一点,小狗把它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小姑娘把水罐带回家,交给了母亲。母亲说:“我反正就要死了,还是你自己喝吧。”又把水罐递给小姑娘。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从银的变成了金的。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凑上水罐去喝的时候,突然从门外走进来一个过路人,要讨水喝。 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过路人。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 而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大熊星座。 笔者在教学中请同学们这样来朗读: 第一次读:请大家用童声来读,语速要舒缓,语调要清新。 第二次读:请同学们带着表情朗读,语音要甜美。 第三次读:同学们,朗读的时候要有给孩子们讲故事的韵味呢。 第四次读:请用突出重音的方式,用上扬的语调,读好故事中的几次“变”。 第五次读:可爱的小姑娘感动着我们;让我们进行表演式朗读,来表达这种感动。 这样的朗读指导比较准确地把握了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比较准确地利用了课文的文体特点,教学立意有一定的高度且角度比较新颖,给学生一种没有厌倦、渐入佳境的朗读感觉。三、诗意朗读的设计思路之二是:角度精细过程生动。 这里的“角度精细”也含有“小步轻迈”的意思,也是要求在步骤细腻的朗读之中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课文中的情与景,人与事,理与趣,叙与议,等等。 下面口技“朗读课”的教学流程设计比上例更为精细一点。它不仅关照到朗读步骤的问题,还关照到对课文的分步处理的问题,还关照到师生共同活动的问题。每一次的朗读要求都有它的“表达目的”: 第一次读:读得流畅响亮人人出声,读得沸沸扬扬,以形成课堂气氛并初步感知课文。 第二次读:读得字正腔圆主要训练朗读第一段,教师示范,学生学读。这里的“字正腔圆”主要用于表现文中的气氛,为全文的朗读定下一个基调。 第三次读:读得层次分明从理解段落层次的角度训练朗读第二、三段,同时训练学生的段落分析能力。 第四次读:读得有情有境朗读第三、四段,老师示范,同学们体味文中情境并通过自己的朗读将其表达出来。 第五次读:读得有急有缓这里重点朗读第四段,先急后缓,读出文中情景,读出段中层次。上述朗读教学要求具体,层次明朗,覆盖周全,活动充分;加上形式的变化与调控手法的运用,场面的活泼可以想见。四、诗意朗读的设计思路之三是:有引有读重点突出。 所谓“引”,就是教师以“主持人”的身份出现,有意地“引导”着学生朗读课文中最精彩或者最重要的内容,同时略去对课文中其他内容的朗读,这样就形成了一种连贯的“跳读”的课中情境。请见笔者在鹤群翔空中的教学实录片断: 同学们,咱们先把课文读起来。课文这样读:老师当主持人,把你们的朗读串起来。好,开始了。 师:(当主持人串读)“南侧群山的上空深处,浮现出一排黑芝麻粒般小斑点”,鹤群映入了我的眼帘。请大家读第段,读这一段要注意,有些字音要咬准,你们看,“这些鹤都是灰白色的,它们一律将长颈伸向前方,双足向后方笔直延伸,悠然翱翔太空的美姿,实在是无可言喻”。“一律”、“笔直”、“实在”这些重音要读好,这幅很美的画面,要通过重音把它表现出来。好,请读。 生:(齐读第段) 师:读快了一点,重音读得还不够。继续往下看,可能是由于山太高了吧,鹤群在那里转弯了,改变了飞行的方向,它们这时候飞行的景观是多么的壮丽呀!请读第段、第段。读这两段要注意处理好停顿,你们看,“这种景观多么壮丽啊!”后面一定要停一下。为什么?后面的句子都是来解说“壮丽”的。因此,“壮丽”这个地方是一个中心句,在这里要停顿一下。好,开始读了。 生:(齐读第段、第段) 师:但是,生活的平静被打破了,一只苍鹰“飕”地一下以极快的速度插到鹤群之中,一场鹤与鹰的激战在长空展开。下面读13、14、15、16段。注意要读出速度,表现战斗的激烈。好,开始读。 生:(齐读1316段) 师:鹰逃走了,留下了一只伤鹤,那么后面是怎么回事呢?下面读21、22、23三段。在这要读出情感,你就像那只大鹤来救死扶伤的朋友。好,开始读。 生:(齐读21、22、23段) 师:刚才咱们读的是课文中最精美的部分! “有引有读”的教学设计思路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艺术地处理比较长的课文,同时形成课堂上波澜起伏的朗读场景,师生的活动都很专注。五、 诗意朗读的设计思路之四是:读中有析动脑动口。 这种教学设计的思路不仅强调朗读,而且巧妙地在朗读之中增加学生感悟分析的活动,因而这种设计及教学过程不仅表现出一种立体的美感,一种错综的美感,还表现出一种高效率的教学设计艺术。 请见笔者纪念白求恩教学实录片断: 师:同学们,我们对白求恩这个名字是很熟悉的。多少年来,这个名字作为一种力量、一种象征,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我们今天来学习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我们学习的步骤是:感知一篇,精读一段,背诵一节。我们主要的学习方法就是:朗读。 师:下面我们开始进入第一个步骤:感知一篇,也就是感知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感知它的写法。请大家各自大声地、快速地朗读课文,在朗读的时候注意:课文中叙述了白求恩医生哪些方面的情况。 学生读全文,读了将近分钟。有学生已开始在书上动笔做记号。 师:下面我们就来感知一下课文对白求恩事迹(情况)的介绍、叙说。 下面看第一段,大家把介绍白求恩的内容一起朗读出来。注意:朗读的时候不要读到议论的方面去了。 生齐读:“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50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 师:这里介绍了白求恩在中国的经历。好,看第二段,读出文中叙述的部分。老师提示一下,就是从“从前线回来的人”到“无不为之感动”。 生齐读:“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是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师:好,第三部分自己判断,读出叙述部分。 生读:“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 师:再看第四段,作者在这里叙述了与白求恩的关系,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心情,读的时候,要注意停顿。 生齐读:“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很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 师:刚才我们读的都是叙述部分,但是,这篇文章叫做纪念白求恩,是一篇悼词,因此在叙述白求恩的生平、事迹、精神的同时,作者一定会加以评议。下面我们把评议的部分读出来。 我们来读第一段,男生读叙的部分,女生读议的部分。男生读:“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50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 女生读:“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这就是我们的国际主义,这就是我们用以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 师:刚才同学们读的这个段落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