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性详细规划--定稿.doc_第1页
控制性详细规划--定稿.doc_第2页
控制性详细规划--定稿.doc_第3页
控制性详细规划--定稿.doc_第4页
控制性详细规划--定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2013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总结 控制性详细规划 10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知识点汇总一、填空、选择、判断1、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特征: 控制引导性和灵活操作性; 法律效应; 图则标定; 开发导向;2、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作用n 承上启下,强调规划的延续性;n 与管理结合,与开发衔接,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n 体现城市设计构想;n 城市政策的载体3、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国外的区别:154、控制性详细规划组织编制主体包括:275、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审批,一般分三步:316、控规指标的确定方法:317、人口指标推算法分为:368、控规编制内容深度:389、控规成果应当包括 :规划文本、图件和附件。10、规划用地现状图的比例尺为:1:10001:200011、规定性控制要素:n 一.土地使用控制二.环境容量控制三.建筑建造控制四.城市设计引导n 五.配套设施控制六.行为活动控制13、规划控制线一览表:五线代表什么?6014、容积率可根据需要制定上限与下限。7118、建筑密度的影响因素: (1)住宅层数、地理纬度和建筑气候区(2)居住区环境要求、建造形式 (3)地块面积、使用性质、周边用地情况19、绿地率指标是以控制其下限为准。这里的绿地包括:8320、绿地率和公共绿地率、绿化率、绿化覆盖率概念的区别:85l 绿地率=(绿化用地总面积地块总面积)100%l 绿化用地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建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不包括屋顶、晒台和垂直布置的人工绿地。l 公共绿地率=(公共绿地总面积地块总面积)100%l 公共绿地内占地面积不大于1%的雕塑、亭榭、水池等绿化小品建筑可视为绿地。l 绿化覆盖率=(所有绿化植物覆盖的投影面积地块总面积)100%l 包括屋顶、晒台人工绿地和树冠覆盖的其他用地面积。l 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公共绿地率21、建筑物的面宽,除经批准的详细规划另有规定外,按以下规定执行:9522、日照间距:108l 老年人居住建筑不应低于冬至日满窗日照2小时的标准。l 在原设计建筑外增加任何设施不应使相邻住宅原有日照标准降低。l 旧区改建的项目内新建住宅日照标准可酌情降低,但不应低于大寒日满窗日照1小时的标准。建筑气候区划、气候区气候区、气候区大城市小城市大城市小城市日照标准日大寒日冬至日日照时数(h)231有效日照时间带(h)816915日照时间计算起点底层窗台面23、侧面间距:条式住宅:多层之间不宜小于6m;高层 与各种层数(低层、多层、高层)住宅之间不宜小于13m;24、公共交通组织:(1)与总规衔接; (2)公交线路网密度市中心应达到34km/km2;城市边缘区22.5km/km2; (3)平均换乘系数不应大于1.5;中小城市1.3; (4)非直线系数不应大于1.4; (5)公交、电车主要线路长度812km,快速轨道交通40k。25、城市设计之于控规:1.控规强于“量”的控2.城市设计强于“品质”引导26、街道空间DH值控制:12827、分级确定控制区域如何分区:136 28、公共服务设施性质界定类型:14429、排水工程:163分类: 生活污水、工业废水、 降水;30、编制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设计时,应减少管线在道路叉口处交叉,当工程管线竖向位置发生矛盾时,宜按下列规定处理:17731、管线共沟敷设应符合以下规定:17832、居住区:特指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000050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33、 居住小区一般称小区,是由城市道路或城市道路和自然界限(如河流等)划分,与居住人口规模1000015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能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物质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34、城市用地中,居住用地占2032%,人均用地指标为1828/人。规模:以人口和用地规模来表示,主要以人口规模为依据划分为三个等级。居住区小区组团户数(户)1000016000300050003001000人口(人)300005000010000150001000300035、停车设施要求: 居民停车场、库的布置应方便居民使用,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50m。 地面停车率居住区内居民汽车的停车位数量与居住户数的比率。居住区内地面停车率不宜超过10。 车位数大于50个时,应设置2个出入口,大于500个时应设34个出入口,出入口净间距大于10m。 停车库出入口应后退道路红线不小于10m。36、居住小区出入口:l 居住区、居住小区的主要车行道至少要有两个方向的对外出入口;l 机动车道对外出入口间距不小于150m;沿街建筑物长度超过150m时,应设不小于4mx4m的消防车通道。l 人行出入口间距不宜超过80m;当建筑物长度超过80m时,应在底层加设人行通道。l 居住区内尽端式道路长度不宜大于120m,并应在尽端设不小于12m*12m的回车场地。l 居住区道路与城市道路相接时,其交角不宜小于75。37.居住区内绿地,应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建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其中包括了满足当地植树绿化覆盖要求、方便居民出入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的屋顶绿地。38、四种用地包括哪些? 住宅用地包括住宅建筑基底占地及其四周合理间距内的用地(包括宅旁绿地、宅间小路、家务院等)。 公建用地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的配建公共设施用地,包括建筑基底占地及其所属场院、绿地和配建停车场等。道路用地居住区内除宅间小路和公建专用车道以外的各级车行道、停车场、回车场等。包括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及除公建专属外的居民汽车地面停放场地。 公共绿地满足规定日照要求、适于安排游憩活动设施的、供居民共享的集中绿地。包括居住区公园、居住小区的小游园、组团绿地及其他块状带状绿地等。39、居住区规划整体布局四种方式:1.片块式布局 2. 轴线式布局3. 向心式布局4. 围合式布局40、住宅用地规划设计要点-群体布局三种方式及优缺点: 行列式 日照通风条件较优越,利于管线敷设和工业化施工;但形式单调,识别性差,易产生穿越交通。 周边式 具有内向集中空间,便于绿化、利于邻里交往、节约用地、防风防寒;但东西向比例较大,转角单元空间较差,有漩涡风、噪音及干扰较大、对地形的适应性差等。点群式 日照和通风条件较好,对地形的适应能力强,可利用边角余地,缺点是外墙面积大,太阳辐射较大,视线干扰较大,识别性较差。名词解释(5*3)1、控制性详细规划(我国):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以土地使用控制为重点,详细规定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它强调规划设计与管理及开发相衔接,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并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2、用地面积:573、代征用地:58画图说明4、用地边界:595、用地性质:626、土地使用兼容性:65 两方面涵义7、容积率:718、建筑面积毛密度:739、住宅建筑面积毛密度:10、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11、建筑密度:8012、绿地率:8313、建筑限高:8814、建筑后退:9515、建筑间距:10616、日照间距:10617、侧向间距:10618、居住人口密度(RD): RD=(地块内总人口数地块面积)*100%19、人口净密度:人口净密度=规划总人口/住宅用地面积20、人口毛密度:人口毛密度=规划总人口/居住区用地面积21、公共服务设施:保障生产、生活的各类公共服务的物质载体,包括城市的公共服务设施和村镇地区的公共建筑。22、管线综合:17723、居住区: 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特指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000050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24、 居住小区 一般称小区,是由城市道路或城市道路和自然界限(如河流等)划分,与居住人口规模1000015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能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物质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三、简答题(3*5=15)1、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特征: 控制引导性和灵活操作性; 法律效应; 图则标定; 开发导向;2.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作用:n 承上启下,强调规划的延续性;n 与管理结合,与开发衔接,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n 体现城市设计构想;n 城市政策的载体3、控规编制过程中,工作阶段一般分为五个阶段:284、规定性控制要素:n 一.土地使用控制二.环境容量控制三.建筑建造控制四.城市设计引导n 五.配套设施控制六.行为活动控制5、土地使用控制作用: (1)对土地利用的控制,土地性质与兼容性的规定应与总规一致并细化。若调整性质和边界,需及时反馈。 (2)控规中对总规有关土地利用的信息转译给修规,使二者不至于脱节。 (3)边界反映区域及面积,性质及兼容性决定土地及附属建筑使用用途,合理指标很重要。6、建筑限高、建筑层数、建筑密度、容积率的关系:947、用地性质的确定原则:62 (1)根据上位规划 (2)若需进一步细分,先确定主要用地性质。 (3)相邻用地不冲突、消除外部不经济,提高土地的经济效益。8、土地使用兼容性的意义:65 (1)为城市土地预留空间和弹性,适应市场经济。 (2)是对城市用地外部效应的反映,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 (3)给城市规划主管部门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9、容积率的确定因素: (1)地块使用性质(2)地块的区位(3)地块的基础设施条件(4)人口容量 (5)地块的空间环境条件(6)地块的土地出让价格(7)城市设计要求(8)建造方式和形体规划设计10、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体系图:56图11、为什么要保证必要的建筑后退?(1)避免城市建设过程中产生混乱;(2)保证必要的安全距离;(3)保证必要的城市公共空间和良好的城市景观12、从街道空间角度控制建筑高度:128(1)街道空间DH值控制(2)高层建筑投影面积控制(3)街道空间宽高比与建筑最佳高度协同控制 13、管线综合的布置次序排序:177各种管线的埋设顺序应符合下列规定:l 离建筑物的水平排序,由近及远宜为:电力管线或电信管线、煤气管、热力管、给水管、雨水管、污水管;l 各类管线的垂直排序,由浅入深宜为:电信管线、热力管、小于10kV电力电缆、大于10kV电力电缆、煤气管、给水管、雨水管、污水管。论述题1.土地使用兼容性的意义?65 (1)为城市土地预留空间和弹性,适应市场经济。 (2)是对城市用地外部效应的反映,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