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调研报告.doc_第1页
宜昌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调研报告.doc_第2页
宜昌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调研报告.doc_第3页
宜昌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调研报告.doc_第4页
宜昌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调研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宜昌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调查报告 摘要: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宜昌文化和旅游业资源丰富,但文化与旅游融合不够,必须通过培育文化旅游新品牌、整合文化旅游资源,在体制和机制上进行深度融合,使之成为宜昌支柱性产业。 关键词:文化旅游 融合 调查报告 文化与旅游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既有助于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为此,笔者对宜昌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进行了调研,情况如下:一、全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一)全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现状1、资源清查为融合奠定基础。在文化、旅游等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市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得到全面清查。在文化资源方面,拥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1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18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8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8处。在旅游资源方面,拥有各类旅游资源747处。全市生态文化、水电文化、巴土文化、宗教文化、名人文化、三国历史文化、军事文化、饮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资源富集,自然资源与人文景观水乳交融,地域特色十分鲜明,为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厚实的基础。 2、企业创新为融合探索了路子。全市一批企业在文化旅游融合上先行先试,积极探索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新路子。景区主打文化品牌,彰显文化特色。三峡人家景区原生态、场景式、体验型地展现峡江地域文化,在景区建设中注入文化元素,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和三峡影视外景基地,被国家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专家认定为长江三峡地区将民俗文化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做的最好的景区,受到游客一致好评。旅游企业深度挖掘文化内涵,精心编排文艺节目,增强产品竞争力。三峡大坝旅游区推出盛世峡江演出,集中体现了长江文化、三峡文化及水电工程文化,让游客在轻松与快乐的氛围中感受宜昌文化。车溪、九畹溪、昭君村等景区编排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艺节目,成为全市旅游文化宣传推广的主力军。3、 节庆演出为融合搭建了平台。文化搭台,旅游唱戏。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中国宜昌长江钢琴音乐节、长江三峡国际龙舟拉力赛、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清江画廊纵渡挑战赛、当阳关公文化旅游节、远安嫘祖庙会等节庆活动搭建了文化旅游融合的平台,彰显了文化渗透力,扩大了旅游影响力。一批文化演艺节目丰富了旅游内涵,获得第八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大奖的楚水巴山、夷陵区大型原创歌舞诗三峡我的家乡、三峡大坝旅游区大型生态情境剧盛世峡江,昭君古汉文化旅游区昭君别乡等演出形式多样,深受游客喜爱。这些节庆与文化演艺活动,对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进行了积极探索,提升了宜昌旅游的文化内涵。 (二)全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1、文化旅游融合不深,缺乏核心吸引物。一是全市文化旅游融合不深。我市旅游资源开发总体上还停留在观光旅游和浅层次休闲度假功能上,对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和地域文化价值发掘和创新不够。一些中小景区文化主题不鲜明,缺少核心吸引物的支撑,有说头、无看头,无法满足游客体验参与、感受独特文化的深层需求,未能将文化旅游资源优势有效转变为品牌优势和经济优势。二是全市缺少文化旅游融合的核心吸引物。旅游吸引物是根据各地资源优势开发出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旅游产品,核心旅游吸引物是旅游目的地建设的根基。目前,文化旅游融合卓有成效的城市,都成功打造了各自的核心吸引物,如主题公园类的核心吸引物,深圳有东部华侨城、开封有清明上河园、桂林有印象刘三姐。总体上看,宜昌市文化吸引物、旅游吸引物很多,但缺少文化与旅游成功对接的核心吸引物。2、 文化与旅游融合不广泛,产业链条偏短。文化与旅游融合目前更多表现在景区景点的开发中,在旅游其他要素如吃、住、购、娱等环节融合不够。地方特色风味餐饮开发不够,缺少文化演艺和特色餐饮为一体的剧院式餐厅;酒店文化氛围不浓厚,缺少文化主题酒店;旅游纪念品对本土历史文化内涵挖掘不够,缺乏接待大型团队的旅游购物商店和特色街区,缺少可以接待旅游团队的高档次、小规模演出场所。 3、文化与旅游复合型人才不足,创意发展不够。目前,全市文化领域和旅游领域都有一批专业人才,在各自的领域中发挥着带头作用。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需要精通文化、旅游等各方面的专业人才,更需要同时精通文化、旅游,能将两个专业领域打通融合的复合型人才。全市主要缺少旅游文化创意人才、经营人才,尤其是缺乏既熟悉历史文化,又懂文化创意、市场营销的复合型人才,文化旅游的创意缺失成为我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短板。二、宜昌文化旅游业跨越式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一)大项目引领,培育文化旅游新品牌以宜昌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丰富的自然山水资源、充满魅力的民族民俗风情等为基础,重点引进、建设一批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项目,实现文化旅游产业提档升级,形成核心旅游吸引物,培育文化旅游新品牌,提高我市文化影响力和旅游竞争力。一是建设一批文化旅游综合体。整合两坝一峡文化旅游资源,增加娱乐、休闲、康体、运动、理疗等度假休闲设施与服务,建设一批演艺、特色酒吧、棋牌、互联网、歌舞厅等文化项目,将该区域整体创建成宜昌三峡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并成为生态文化旅游综合示范区。在宜昌主城区规划建设特色历史文化街区,形成集名人雕塑、文物复原、文化展示、特色休闲、美食购物、城市观光、市民游憩、商业地产为一体的城市大型综合体,让特色文化街区成为市民及海内外游客触摸宜昌历史,体验民俗风情、品尝特色美食、购买本地名优产品和特色旅游商品的聚集地。 二是打造一批文艺精品品牌。实践证明,旅游必须要有人气,而人气要靠文化来聚集。依托宜昌丰厚的文化底蕴,整合优势文化资源,提升文化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以特色化、精品化、品牌化为指导,力求民族性与地域性、峡江文化与民俗文化相融合,在提升完善楚水巴山等优秀剧目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挖掘宜昌历史、文化内涵,倾力推出一台既反映宜昌文化内涵,又符合旅游市场需求的大型文艺精品节目。将三峡大坝、三峡人家、昭君村等景区的节目精心打造,突出特色性,增强体验性、参与性和趣味性,使之成为游客到景区不可不看的经典演出节目。三是启动宜昌夜游项目,将宜昌夜游项目打造成宜昌旅游新品牌。先期启动宜昌城区夜游项目,然后向两坝一峡(三峡大坝、葛洲坝、西陵峡)延伸,与建设中的宜昌三峡旅游度假区项目实施对接,丰富游客夜间文化娱乐生活。(二)大手笔包装,塑造文化旅游新形象一是重新梳理旅游景区文化发展思路。宜昌三峡旅游度假区突出水电工程文化、山水旅游文化、峡江民俗文化,重点开发水电工程游、名山胜水游、峡江民俗游、体育探险游等旅游项目。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以屈原文化、自然生态文化为主打,重点建设凤凰山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九畹溪、三峡竹海等景区。昭君故里文化旅游区以昭君文化为品牌,以香溪河为纽带,打造成长江三峡对接神农架的节点型旅游服务基地。清江巴土风情旅游度假区突出土家民俗风情体验、滨湖休闲度假特色,整合开发清江画廊、天龙湾两大片区,加快完善休闲度假和文化娱乐项目。三国文化体验旅游区突出三国故地、宗教圣地特色,以武圣关公为品牌,加强三国文化的主题化、系列化开发,推进文化旅游产品创新。对景区周围、旅游道路沿线房屋进行民居综合改造。二是大力发展文化主题酒店、文化主题酒吧、文化主题餐饮。遵循旅游饭店主题化的发展方向,适应文化体验消费的需求,以三国文化、荆楚文化、屈原文化、峡江文化、移民文化、民俗文化、水电文化等为主题,建设一批度假型、商务型、会议型的主题文化酒店。支持星级饭店、星级农家乐发展特色餐饮业,以研发“名宴”为重点,开展主题文化餐饮推广活动,以举办美食节为载体,推动餐饮产品研发。通过特色餐饮、主题酒店等使文化要素渗透到旅游产品链中。三是鼓励特色旅游商品研发,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开发特色旅游商品,形成三峡工程纪念品、三峡名人纪念品、三峡土特产、三峡奇石盆景、三峡书画美术品、三峡图书音像品、三峡邮票画册、三峡矿产玉石、三峡民间工艺品、三峡特色工业产品等十大系列特色旅游商品。提升旅游商品设计水平,加强旅游商品的文化、技术和工艺包装,提高商品的文化含量。规划发展旅游商品购物体系,依托重点景区、旅游集散中心(游客中心)、都市旅游休闲购物区开展主题旅游购物。近期重点研发生产三峡文化艺术品、三峡民间工艺品、三峡音像书籍制品、三峡土特产品、三峡根雕奇石等五大系列商品,让宜昌文化伴随旅游商品、纪念品走向五湖四海。四是对文化要素进行包装。按照旅游理念,推动文化要素旅游化,文化产品市场化,提升文化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增强旅游项目的吸引力。包装文化休闲和娱乐项目,将特色酒吧街区、演艺场所、洗浴休闲等纳入旅游线路,丰富游客夜间生活;包装会展服务项目,举办各类会展活动,开展商务会展专项旅游;包装文化产品生产企业,重点将宜昌钢琴之城纳入旅游产品线路进行推介,设计宜昌钢琴音乐之旅线路,参观钢琴生产车间、聆听钢琴讲座,欣赏钢琴演奏等,配套建设钢琴博物馆、宜昌大剧院、钢琴主题酒店。(三)大智慧策划,提升文化旅游新高度一是创意策划,提升宜昌历史名人新高度。自古以来,名人文化和旅游一直结合紧密,利用名人文化开展寻根、朝拜、探访等活动是旅游活动中的一项主要内容。宜昌历史名人文化资源拥有自身的独特优势,在众多的历史文化名人中,以屈原、昭君、关羽、嫘祖、廪君、杨守敬最具有代表性。中华母亲之神嫘祖,应与炎黄并列,让全世界华人寻根拜谒。这些名人都是宜昌文化和旅游发展的优势资源。通过文化旅游融合,让旅游借历史名人旺丁旺财,让历史名人借旅游名扬四海。二是宣传策划,提升宜昌城市品牌新高度。旅游文化产品宣传工作是我市外宣工作的重要内容。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单位与旅游、文化部门相互配合,建立健全“政府主导、企业唱戏、联合营销”的全方位、宽领域、多渠道客源市场促销机制。旅游、文化部门共同宣传推广我市文化旅游产品,增强宜昌城市旅游形象影响力。三是节庆策划,提升文化旅游新高度。创新现代主题节庆活动,使节庆活动变成组织规模大、集中度高的旅游活动载体,营造浓厚的旅游文化氛围。办好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中国宜昌长江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