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共育改善行为偏异幼儿的结题报告.doc_第1页
家园共育改善行为偏异幼儿的结题报告.doc_第2页
家园共育改善行为偏异幼儿的结题报告.doc_第3页
家园共育改善行为偏异幼儿的结题报告.doc_第4页
家园共育改善行为偏异幼儿的结题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家园共育改善行为偏异幼儿的结题报告苏州市市级机关公园路幼儿园一、 课题的提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在这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的孩子都朝着健康、向上、人格完美的方向发展着。我们总是会发现在一个集体中有那么两个“与众不同”的孩子,暴露出那些和普通幼儿的一般行为相比,所表现出的过度、不足或不恰当的行为。通常包括以下几种情况:社会行为问题:任性、攻击、破坏、过度反抗。不良习惯:活动过度、注意分散。生理心理发展问题:厌食、睡眠障碍、多动、冷漠等。这些问题行为不仅仅有可能阻碍幼儿正常的心理发育和发展,影响幼儿的生活和学习,而且也有可能是成年心理障碍和社会适应不良的先兆。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而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指出:“人类的动作十分之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习惯不好,则终生受其害。”因此,如在这个阶段不适时矫治幼儿的偏异行为,便会错失良机,给将来的发展带来难以弥补的缺憾。本课题力求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在实践中探索最佳的改善幼儿偏异行为的途径和方法,使存在偏异行为的幼儿能够得到及时的、正面的引导,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概念的界定:1、家园共育: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中,将“家园共育”界定为“幼儿园和家庭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幼儿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支持,密切配合,通过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幼儿行为习惯及素质的全面提高。”2、行为:在汉语大词典中,将“行为”界定为“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外表活动”。3、“行为偏异”:儿童心理疾病也称心理障碍,它是指儿童大脑功能发生故障,在言语、行为和情感上出现多种歪曲现实、无中生有的反常表现。儿童心理疾病分两类:一类是非精神病性心理异常,又称心理偏异;另一类是精神病性心理异常,又叫心理变态。心理偏异主要表现在智力(智力低下)、性格(依赖性格)、言语行为(放纵自己的行为,目中无人,为所欲为)、心理(逆反心理)和情绪(情绪低落)等方面。我们这里提出的“行为偏异”,是指那些和普通幼儿的一般行为相比所表现出的过度、不足或不恰当的行为,也就是幼儿心理偏异在行为上的表现。通常包括以下几种情况:社会行为问题(如攻击、破坏、嫉妒、过度反抗或任性等),不良习惯(如:习惯性吮手指、咬指甲、活动过度、注意分散、反应迟缓等),多动症,小儿自闭症等倾向。 三、研究内容:充分利用家长资源,通过家园互动合作共育,对36岁具有行为偏异倾向的儿童,运用录象、访谈、跟踪等手段,用边观察、边记录、边分析、边探索的方法,分析其行为偏异的主要特点和影响因素,研究改善幼儿行为偏异的教育策略,使其能形成一个比较稳定的发展倾向,并具有活泼开朗的性格,克服困难的勇气,认真做事的态度,待人热情,懂得宽容,富有独创精神和耐挫能力,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为一个人心理的终生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四、研究目标:总目标:(一)、依据幼儿园教育发展纲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研究身心健康发展有障碍导致行为偏异幼儿的主要特点。(二)、利用“家园共育”的方式,追踪这些个案,分析其行为问题产生的原因,对行为偏异的幼儿共同探索干预措施,以缓解症状表现,最终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为其一生心理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具体目标:(一)使这些行为偏异的孩子基本上能听从成人的合理嘱咐,学习或完成任何力所能及的任务时,能注意力集中;不经常无理取闹。(二)发展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其爱说话,语言表达能力同年龄相符, 能合群与同伴交往,对人有友好的行为,不随便打人骂人,不妒忌同伴;并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三)培养孩子乐意寻求新的生活体验,做事有信心和一定的耐心,力求做成功,不惧怕失败和挫折,有良好的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五、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运用观察法、访谈法、文献法、行动反思法和个案追踪法。运用观察调查法,访谈调查法,行动研究法等一般研究方法。在观察中调整观察,在访谈中学会访谈,加强研究方法的学习,提升研究的科学性,强调教师对自身行为的反思和批判,提高教师的行动研究的效能。在采用文献法和小组研讨法。在大量阅读文献资料和共同探讨的基础上,通过小组研讨,了解幼儿在自然状态下的表现性行为。 采用行动反思法进行培养策略的实证性研究,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这些孩子的行为是会改变的,并会越来越好的。个案追踪法:个案追踪是以一名幼儿为对象,详尽地对其问题加以分析研究,以期了解孩子行为的动机,然后针对问题的成因提出适当的处置方法,使其在行为上有所改善,从而获得有效的发展。六、基本的假设依据有关理论及资料的显示,我们综合分析出幼儿产生偏异行为的可能性原因:1、遗传因素。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某些不良行为与遗传有着很大的关系。我们常常会看到有些孩子在交往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而在与家长的沟通后得知,其父亲或母亲在小时侯也很胆小,特别是害怕与老师、长辈等成人交往。2、家庭因素。俗话说:家庭是“创造人类性格的工厂”,幼儿年龄小,分辨能力很弱,而他们的好奇心特别强,喜欢模仿,无论好坏兼收并蓄。有些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娇宠;有些家长注重孩子身体和智力方面的投资,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有些家长由于工作忙,顾不上管孩子,认为有幼儿园老师管就行了,看到孩子的偏异行为,只是简单地说两句,或者干脆视而不见、听之任之。3、教师因素。有些教师脾气暴躁,对幼儿的心理特点缺乏认识,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总是大声呵斥,殊不知,粗暴的斥责只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并不能达到教育效果。又有些教师自身行为不严谨,而老师在孩子的心目中是最神圣的,他们会把老师的言行作为自己的榜样。4、自身因素。幼儿的自控能力差,辨别是非的能力弱,常常会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占为己有,年龄越小的孩子越是明显。有的幼儿明明知道自己那样做是不对的,但是经不住诱惑,出现了“明知故犯”、“屡教不改”的情况。因此,我们精选教学内容,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良好的物质环境和宽松的心理环境,使幼儿轻松愉快地成长;注意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渗透教育,在学习活动、生活活动、游戏活动中鼓励幼儿与同伴友好交往;用奖励的方法去改善幼儿的行为偏异,强化表扬,让幼儿感受到与他人合作的乐趣,感受集体的欢乐,这对改善幼儿的行为偏异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确定教师对行为偏异幼儿指导策略的主要框架如下: 1、营造良好环境,促进和谐发展。减少环境中易产生偏异行为的刺激;理解、倾听幼儿的心声。2、创造条件,让幼儿在自我实践、自我体验中学习控制行为。鼓励并指导幼儿从游戏活动、与同伴的交流活动中学习自制;设计专门性的情感教育活动,对幼儿进行行为控制的模拟或实际的训练。3、帮助幼儿学习以恰当的方式表达情感。4、使用正强化物来满足幼儿的需要,达到自我控制的效果。5、通过多种途径转变家长的教养观念七、研究的步骤:参与课题研究的各班,以自然观察法对班上幼儿的表现进行分析、统计和汇总,分离出具有典型偏异行为的一名幼儿作为研究对象。(一)日常行为表现及偏差行为的判定中一班:周辰宇小朋友,来园时无法适应集体生活,不会与同伴及老师交往,语言交流几乎为零;对老师的指令无法做出回应,注意力很难集中,不会正式对方,目光呆滞;语言发展滞后,答非所问,无法表达自己的情绪,高兴、难过时只会捂住耳朵大叫;午睡时会自言自语,无法入睡,喜欢看电视,语言中常会出现动画片中的台词。中三班:钱震烨小朋友,好胜,见到别人有的东西,自己也必须有,经常和小朋友抢东西;不讲道理,遇到不顺心的事就哭闹,常常对小朋友动手,甚至打长辈和老师。中四班:王梓阳阳小朋友,小脑的发育较迟缓,导致感统失调,走路不稳,经常摔跤;比较任性,在园没有规则意识,对于教师的引导不能很好的接受;游戏时基本不与同伴交流,常常独自一人玩耍,甚至脱离集体的队伍,跑到草地、灌木丛中捡落叶、玩泥土,完全沉浸在自己和植物的世界中。大一班:朱羿辰小朋友,由于过度肥胖导致行动不便,走、跑、游戏中常常摔倒,很难控制自己的行动;有自闭倾向,不愿与老师、同伴交流,对老师的问题常常做出错误的反应;活在自己的世界中,集体活动时常常脱离大家到处乱跑;喜欢电脑游戏,看书,思维活跃。大二班:吴曦昊小朋友,入园后的行为无目的性,自由散漫;好奇心强,但停留的时间短暂;注意力不集中,会不时的离开座位,爬到桌子上、桌子底下或爬到同伴的身边随意摆弄学具;课件活动时常自由出入各活动区域,喜欢去厕所玩,偶尔会玩自己或同伴的生殖器;无聊时会玩口水,吐在手上、鞋底、桌上等,也会吃自己的鼻涕和鼻屎,当老师指出他的偏异行为时,他会经常说:“妈妈给我买好吃的”;午睡时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玩自己的衣服、枕头、眼镜等,或拉同伴的袜子、衣服。综上所述,对照儿童行为偏异的一些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基本可以判定这些幼儿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偏异性。(二)行为偏异与家庭背景分析家庭是幼儿赖依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组织,家庭环境的教育功能会影响儿童的健康发展。这些孩子的父母多是工作繁忙,由爷爷奶奶全权照顾,溺爱、放任、缺乏及时有效的引导是导致孩子出现行为偏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有些家庭是父母离异,使孩子生活在单亲家庭中,为了弥补情感上的欠缺,家长对孩子重物质轻精神,重言教轻身教,这样就不利于儿童全面发展,易产生心理偏差和行为偏差。还有些教育在方法上表现为“家长制”,即“家长中心”。要求孩子沿着规定好的线路发展下去,这样会使家长与孩子关系疏远、冷漠、以至紧张、对立,孩子的感受得不到家长的考虑,易产生孤独感和其他心理变异现象。(三)教师干预实施改善孩子的行为偏异根据之前确定的指导策略主要框架,结合个案的实际情况,我们拟定了一些具体的指导方案用于实践之中:1、在游戏空间相对狭小,游戏玩具种类和数量又相当有限时,幼儿间的相互争夺现象就会比较突出,也容易导致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产生。所以改善条件,为幼儿提供合适的活动空间,足够的活动材料,安排合理的活动场地,并与幼儿共同制定活动的规则,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摩擦与冲突,有助于从客观上减少幼儿的偏异行为。潜移默化的影响会起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在教室的墙饰上粘贴大家一起玩玩具、吃东西等分享的图片,你帮我扣扣子,我帮你梳梳头等团结互助的图片,给幼儿树立榜样,利用自由活动时间给幼儿简单说一说,针对幼儿的表现组织幼儿讨论,与环境的互动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2、环境,除了我们生活的外部环境,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也会无形当中形成一个重要的心理环境和心理暗示,无时不刻的影响着幼儿,这种发自内心的自主性,能使幼儿更好的自我调节,自我约束,只有这样,才会起到最好的教育效果。(1)循序渐进,反复强化。个性的形成与巩固,技能的培养与提高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绝非一日之功。孩子的问题行为不是一两天形成的,自然也不会在短时间内消失,所以,矫正幼儿的偏异行为也需要循序渐进地进行。成人在看到幼儿不断进步的同时,也发现他的情绪和行为时有反复,所以我们对幼儿的要求应坚持由低向高逐级提高,积极引导,对孩子的点滴进步注意巩固,不断强化。好的行为习惯,是在不断地反复中得到巩固,不好的行为在不断地出现后被反反复复矫正,才能戒除。(2)耐心引导,及时表扬。对幼儿的偏异行为,我们应更多地强调爱、平静、温和的教育,特别要注意平时培养他们的爱心及善良、谦让、合作等良好品格,积极、鼓励的话语会像框架,规范着孩子成长的方向。当孩子出现了我们期望的行为时,应及时表扬其行为,而不应含糊其辞地表扬其整个人。因为对于儿童来说不能分清行为与整个人的关系。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常常是“我不说谎就是好小孩。”实际上,小孩只是在不说谎方面是好的,其他方面未必好。所以,当孩子出现了我们期望的行为时应马上予以表扬,表扬不只是语言上的表达,也包括非语言的表达。不同年龄的儿童应用不同的方式表扬,训练他们知觉的精确性,提高他们协调动作的能力,帮助他们在意识内建立起正确的行为判断标准。这种方法具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能够减轻这些儿童的心理障碍和对抗情绪,潜移默化之中使儿童进步,恢复自尊心和荣誉感,形成是非观念,增强抗诱惑能力。(3)尊重幼儿,树立信心。与幼儿交往,成人始终要抱着平等相待的心态,哪怕幼儿犯了错,成人也不能因此呵斥他们,而应正面引导,充分尊重幼儿。成人可以告诉幼儿,在特定情况下自己要他做什么或不做什么,但要避免冗长的教训。幼儿会从成人的声调中以及从成人说的话中意识到成人的不高兴,但是成人要把自己的不赞成表达清楚。反之,冗长的教训和可怕的言语通常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孩子的实践活动是多方面的,应该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中,引导孩子和其他幼儿相处,努力挖掘孩子友好交往的潜在能力,支持孩子通过多面方的努力,纠正缺点,这对于培养孩子独立纠偏的信心都是大有益处的。对于我园中一班周辰宇小朋友的某些情绪表现,如捂住耳朵大叫、自言自语等,尽管我们并不表示赞同,但我们必须承认幼儿有按自己意愿表达情绪的权利,理解并真诚接受孩子的情绪表现,这是帮助幼儿学习情绪控制的前提条件。只有我们面对孩子的情绪冲动,对孩子的过激行为多一份理解,少一些责怪,为幼儿创设一个理解、支持、信任的良好心理环境,才能引导幼儿把某些消极情绪表达出来,而不是隐藏起来,带到家里或别的场合以更具破坏性的方式发泄。当听到周辰宇大哭大叫时,我们并没有急于批评他,而是询问他“你怎么了,能告诉我们这是怎么一回事吗?”通过对他的询问、观察、发现他的问题:到底是想画好一幅画但是不小心画坏了;还是好不容易搭起来的积木楼房被小朋友撞倒了;等等,并教给他解决的方法。在一日生活中我们总是耐心和他交谈,让他的不良情绪得到释放,同时教给他正确的交往方法,当他有小小的进步时在全班表扬他、奖励他小红花,他从老师的鼓励中感受到了老师的信任与理解,在这以后的日子里,周辰宇越逐渐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与老师和同伴的交往也渐渐多了。3、创设游戏环节,利用实物来控制自己的动作和行为。我园中四班的具体做法是:首先指导王梓阳阳粘贴比较大的正方形,帮助他学会控制自己的动作。王梓阳阳一开始粘贴正方形时没有按照要求,满纸粘贴得上上下下,极不整齐,以至失去控制。此时,要提醒他不能太过兴奋,必要时还可手把手地教他,来约束他的动作,以使他平静下来。经过一段时间,王梓阳阳能够有意识地控制动作了,这时,我们再让他根据铅笔画好的轮廓进行粘贴。等到他也能较好地控制时,再把大正方形替换成小正方形。此时,随着难度的加大,王梓阳阳遇到了困难,不太容易粘贴了,有了急躁情绪。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及时引导鼓励他,让他循序渐进地慢慢来,以此达到游戏的目的。4、积极营造一个有利于孩子交往的宽容、合作、接纳的环境和氛围。根据行为学派的观点认为:个体的行为是由于外在刺激引起的,如要改变个体行为则需借助外来刺激加以改变,并使之逐渐削弱不当行为,增强正确行为。而且行为的形成是具有相互性的。如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往往会使其和同伴之间的关系不太和谐,其他幼儿常常出于害怕而疏远他,满足不了交往需要的他便只好以新的攻击行为来引起同伴的注意,这样就形成“恶性循环”。所以,改善同伴关系对减少其焦虑情绪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我园中三班的钱震烨小朋友的任性、霸道行为,我们首先通过一个面对面的谈话交流活动,使孩子们对于钱震烨形成一个较正确的评价意识。再通过小朋友和钱震烨间的真诚地交流,不仅使钱震烨本身明确的意识到了造成不良后果的具体原因,而且使小朋友也对钱震烨有了一个重新地、比较客观地认识,经历了一个从害怕他正确认识他愿意帮助他慢慢接纳他的过程。我们认为只有形成一个宽容、接纳、互助的集体环境,才能有利于钱震烨从心里到行为的彻底转变。5、通过多种形式让幼儿学习掌握交往与合作的技能技巧,为能与同伴顺利开展交往活动提供必要的基础。交往技能对人际交往具有重要的作用,孩子只有较熟练地掌握必要的技能,才能顺利加入群体的活动以及恰当的解决交往过程中出现的矛盾。(1)让孩子有交流的愿望。我们要关注幼儿的兴趣,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当我们发现孩子想看图书却又不愿与幼儿一同游戏时,我们会先给他描绘投入游戏所带来得愉悦感觉,而后鼓励他去参与,给他支持。(2)让孩子有交流的对象和学会交流的方法。我们应帮助孩子寻找交流对象,并逐步引导幼儿由介入式交流向自主式交流发展。孩子由慢慢地挪步走向小朋友,到开心地融入同伴们的游戏,就充分的体现了交流对象的重要性。(3)让幼儿有交流的内容。充分挖掘幼儿周围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把语言学习与幼儿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很重要,让幼儿“言之有物、言之有味”。孩子们活动中的分工合作,就来自于在生活中看见父母做饭的情景及周围生活中看见的大人抱孩子的样子。(4)让孩子体验交流带来的快乐。一次的成功交流,会积累一些谈话的经验,更会让孩子感受到交流带来的乐趣。“一吐为快”之后孩子得到了成功感和满足感,这为他下一轮的交流注入了新的活力。当然只有一次成功的交流经验是不够的,我们应多帮助孩子体验成功的乐趣。6、用榜样激励幼儿,培养自制力。幼儿模仿力强,他能通过模仿去学习攻击性行为,同样也可以通过模仿去学会谦让、互助、分享和合作等社会行为。老师通过故事里的好形象去感染幼儿,给幼儿树立好榜样,在日常生活中善于发现同伴间的好人好事,通过谈话等方式使幼儿形成正确的是非、道德观,引导幼儿模仿加以学习,通过强化去形成固定的亲社会行为模式。孩子最好的朋友就是孩子,同伴间的好榜样往往能起到最好的教育效果。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帮助幼儿“选择”朋友,在室内活动中让他们坐一起,在自由活动中让幼儿两两结伴玩耍,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最终会由量变上升到质变。在我园大一班的个案记录中有这么一个小故事:周宇凡小朋友是班上比较全面发展的孩子,虽然也很活泼好动,但由于父母教育得当,在与小朋友游戏发生不愉快时他表现出良好的自制力君子动口不动手。有一次和小朋友一起搭积木,房子上的三角形积木被朱羿辰拿走了,他马上跑上前说:“这是我的。”朱羿辰身子一扭把积木藏到身后不给周宇凡,气急败坏的周宇凡提高嗓门:“你再不给我就告诉老师了。”懂事的丁丁也在一旁帮腔:“你拿别人的积木是不对的。”朱羿辰最后很不情愿的把积木还给了周宇凡。老师把这件事提出来组织幼儿讨论,鼓励幼儿学习周宇凡,并教育幼儿遇到事情学会商量而不是动手打人。7、通过移情练习,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学会善解人意。移情是幼儿亲善行为的心理基础,不会转移自己偏激的情绪和缺乏同情心容易使幼儿产生攻击性行为。近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培养幼儿的移情能力,是有效地降低攻击性的有利因素。教师帮助幼儿想象受伤害者的情感,用换位角色的感受方式,在假设的情景中让攻击性幼儿扮演受害者的角色,进行移情换位,设身处地地体验受害者的感觉和心情,从而在同情受害者的基础上抑制自己的攻击性行为。比如,幼儿打人的行为,他打了别人,人家疼,就要让他体验到疼的滋味。当然不能打他,让他通过换打来体验疼痛,也可以让他通过回忆摔倒的疼痛来体验别人的不舒服。再如玩玩具,要教给他一些知识和方法,别人在玩的时候,你如果想玩,应当和人家商量:“咱们轮流玩吧,我玩一会儿给你。” 教给他一些办法,同时,还让他体验到,“人家总是在玩,你在这时看着多难受啊,如果你总在玩,人家也同样有多难受啊!”8、设置情境对幼儿进行专门的挫折教育。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一些让幼儿经受挫折的活动,使幼儿亲身经历一些困难,碰钉子,能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如:组织幼儿进行唱歌比赛,游戏比赛,绘画比赛,手工比赛等,赢的幼儿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输的幼儿经受失败,没有奖励还要找出原因和承认失败。9、心理学家认为,攻击是宣泄紧张、不满情绪的消极方式,对幼儿的发展极其有害,必须加以纠正。年龄再小的幼儿,都有想发泄情感的时候。只有设法消耗其“过剩能量”和“不满情绪”,才能平衡幼儿的心理。经验表明:幼儿得不到充足的体育锻炼,“攻击性”行为就可能发生。因而当幼儿情绪紧张和怒气冲冲时,可以带他去跑步、玩球或玩简单的跳棋,以消耗其“能量”。适量的体育锻炼不但可以增强幼儿体质,促进幼儿成长,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生。另外,还可培养幼儿的文化兴趣,如绘画、音乐等,以陶冶情操。思想觉悟的提高是消除不良行为的可靠措施。10、正强化法是指当一操作性行为在某种情况或刺激下出现后,即时得到一种强化物,如果这种正强化物能够满足行为者的需要,则以后在那种情景或刺激下,这一特定的操作性行为的出现机率会升高。我园大二班的老师就采用了正强化法来矫正吴曦昊行为自由、玩口水的行为问题。我们选择了吴曦昊喜欢的正强化物,并按由弱到强的顺序排列为看电视、玩具、讲故事、拥抱、妈妈带他出去一起玩等等,并据此准备好实物强化物,以供需强化时及时使用。此后每当吴曦昊出现玩口水的情况时,我们就及时的向吴曦昊出示强化物,引导他不将口水吐在手上、鞋底或桌上,当他做到以后,我们就用他所喜欢的强化物来鼓励他,刺激他做出正确的行为。这样做了一段时间,效果挺不错的。有时我们还采用口头赞扬,当他有正确的行为时,我们就会立刻用拥抱、点头、微笑等等来鼓励他,同时让他明白是自己不玩口水的行为得到了表扬。从正面强化他的正确行为,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四)多种途径转变家长的教养观念在本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家长如果改变对孩子的教养态度以及自己在家庭里的榜样作用时,对一些原本出现行为偏异的孩子,有很大的帮助和改善,使孩子在集体活动中,逐步学会了调节自己的行为,在研究之初,我们就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宣传和提倡:1、向家长宣传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知识我们定期通过召开“家长会”、“家长沙龙”、“班级网页”、“幼儿成长档案”、“家长园地”、“家校路路通”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对家长宣传有关幼儿和家长心理的知识,向家长介绍这种行为对其健康成长及未来发展的危害,逐步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从孩子的行为习惯以及家长如何应对做了深入的分析。比如:家庭成员之之间的关系应当是和睦的、平等的、互相关心和互相爱护,家长给予孩子充分的爱,使幼儿得到“爱”和“安全感”,满足幼儿精神上的需要。孩子在良好的情感环境中生活、成长,他们会感到自由、舒畅、温暖、幸福,从而形成健康的人格;又如:中四班的王梓阳阳小朋友本来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小男孩;在小班的时候,他妈妈一直以为阳阳还小对他的影响不会很大,但阳阳不表达,并不表明他内心没有自已的想法,所以在幼儿园,我们看到了一个不懂事、顽皮、甚至有点叛逆、孤独的孩子,可是,阳阳很孝顺妈妈,幼儿园好吃的点心,他会偷偷藏一块,等放学了给妈妈吃,那是因为他比其他的小孩更知道亲人的意义。他体会了没有父亲,所以更会珍惜母亲。班主任老师和阳阳妈妈进行了反复的沟通,发现父亲对阳阳来说很重要。但阳阳对父亲的理解,只是空洞的。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永远都无法感受什么是真正的父爱,因为没有!只要家里有一个爸爸,阳阳就像有了一个主心骨,进入中班下学期,终于阳阳有了一个新爸爸,开学的第一天,阳阳对老师说:“老师,这学期我有爸爸了,我不是没爸爸的孩子了。我爸爸是工程师,他会造小高层。”对小小的阳阳来说父亲是一个多么重要的角色,有父亲使他骄傲;他不再沉默、不再自悲、他可以和其他小朋友一起论自已的老爸!他不用害怕上课老师问起爸爸的事;慢慢的,阳阳在幼儿园中,渐渐开朗了、活泼了、学会了和同伴交往,良好的行为习惯在逐步的养成。2、参与亲子活动,提高家园共育的质量我们幼儿园对开放亲子活动极为重视,比如:每学期的“亲子游”,“亲子迎新”“亲子六一”等活动,家长通过这些亲子活动,能多方位地了解自己孩子,同时也能看到与其他孩子在行为上的差异,对孩子存在的行为偏异现象有了初步的了解;比如:中四班的“亲子迎新”活动中,所有的孩子都能按照原先在家里练习的内容表演,但是阳阳这个孩子却在表演前大发脾气,一会不肯参加,一会儿又要最后一个参加,不停的给一起前来参加活动的妈妈出难题;在集体表演的环节,他也不肯做操,只是手随便甩甩胳膊踢踢腿;针对这类现象的发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老师和家长就共同关心孩子的全部生活行为,不让孩子感到生活单调,同时,再多组织一些有益的活动,邀请家长参与,使那些原本出现行为偏异的孩子,感受到来自外界的温暖,陶冶情操,逐步改善自己的行为;老师和家长再不断根据幼儿的行为变化,及时调整教育的策略,经过双方努力,几个学期来,孩子进步了。现在很少无缘无故的发脾气、咬人、打人等现象几乎没有了。在集体活动中,他能在出现问题后,根据教师的提示,努力和其他孩子做到一致。在课堂活动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