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村镇实验中学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doc_第1页
高村镇实验中学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doc_第2页
高村镇实验中学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doc_第3页
高村镇实验中学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doc_第4页
高村镇实验中学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封线高村镇实验中学九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试卷总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 一、积累运用(26分)1、读下面一段话,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2分): 万盛米行的河b( )头,横七竖八地停泊着乡村里出来的敞口船。船里装载( )的是新米,把船身压得很低。齐船舷( )的菜叶和垃圾给白n( )的泡沫包围着,一漾一漾地,填没了这船和那船之间的空隙。 选自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河b( ) 白n( ) 装载( ) 船舷( )2、名句常识积累(10分)、晓战随金鼓, 。、羌笛何须怨杨柳, 。 ( 凉州词)、竹外桃花三两枝, 。、 ,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 ,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在水一方。(蒹葭)、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_ _ _。、捕蛇者说的“吾尝疑乎是”一句中“是”字指代: 。、醉翁亭记描写了“山间之四时”,其中写夏季景色的句子是“_”。3、名著阅读(4分)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所描述的利立浦小人国是用什么方法来选拔官员的?你认为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4、修改病句(3分)下面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有三处表达错误,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3分)2006年5月28日,200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带妹求学12年的大学生洪战辉来到南京,参加新书当苦难成为人生的必修课签名售书。据洪战辉讲,出名之后的他有一段时间很不能适应,经常失眠,这是因为当名人压力太大的原因。现在的洪战辉对自己的未来有了初步的设计,那就是多做实事,多学点知识。很有经商头脑的洪战辉已经用自己的名字开发了一个文具商标。他说,当他有钱的时候,对社会的贡献会更大。第 句,修改: 第 句,修改: 第 句,修改: 5、新闻阅读,请给下面这则消息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20字(3分)。新华网北京10月24日电(记者徐壮志 黄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副总工程师周建亮在中国首颗绕月探测卫星成功发射升空后向记者说,嫦娥一号卫星将于25日进行第一次变轨。24日18时29分,星箭成功分离之后,嫦娥一号进入近地点为205公里,远地点为50930公里,周期为16小时的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在这个轨道上“奔跑”一圈半后,预计于25日下午进行第一次变轨。变轨后,卫星轨道近地点将抬高到离地球约600公里的地方。标题: 6、语文活动探究(4分)在讨论“中学生是否需要课外阅读”这一话题时,有的老师认为“需要”,有的家长认为“不需要”。作为一名中学生,你是如何看待的?根据你的认识写一段话,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来说服他们。 二、阅读感悟(44分)(一)诗歌鉴赏(4分)相见欢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10、上阕的景物描写有何特点?(2分)_ 11、“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后人称此名句为千古妙笔,“妙”在何处,请简要分析一下。(2分)_ _ (二)文言文阅读(16分)(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乙)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官门今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涉之为王沉沉者”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注释:伙颐:伙,表示众多的意思;颐,通“矣”,叹词。 沉沉者:富丽深邃的样子。颛(zhun):独一,专擅。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1)比至陈( ) (2)皆来会计事( )(3)刑其长吏( ) (4)王陈( )10、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A、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 复立楚国之社稷 B、或说陈王曰 或以为亡C、故天下传之 扶苏以数谏故 D.、杀之以应陈涉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12、(甲)(乙)两段文字,都是选自司马迁的史记陈涉世家。(4分) (甲)段文字重点叙述的是: (乙)段文字重点叙述的是: 13、依据上述文字,你认为陈涉建立政权前后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各是什么?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4分)原因: 启示: (三)、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4-18题。(13分)谦卑的人有福 鲍尔吉原野先民造出庙宇叩拜的理由之一,在于表达自己对造物主的谦卑。无论造物主是上帝,抑或就是大自然本身。他们谦卑,并非真的见过上帝,而是生活中的种种奇迹譬如土地上生长庄稼,清澈的河水可供饮用,孩子们健康成长这表明,人的存在并不仅仅只由人的力量完成。于是他们谦卑,伏在地上期望使庄稼明年继续生长,让孩子们的孩子依然健康。如果不讨论被膜拜的一方,即神,是否真的存在,我们所感动的,是先民对待周遭的姿态:虔诚、恭顺以及明智的位置选择。谦卑正是一种姿态。如果认识到人在自然环境中是一员而不是一霸,认识到自己在知识的疆域中的距离,认识到气象融和是别人最喜欢的一张名片,那就会选择谦卑。谦卑是找准了自己的位置。一个人在时代、事业与家庭中都有一个最合适的位置。聪明的人最清楚自己的位置在哪里,坐下来,像观赏电影一样展开自己的人生。而另一些人,终生都在找位置,而无暇坐下来做应做的事情。无论在什么样的际遇里,你只要谦卑,生活的位置就会向你显示出来。谦卑是一种睿智。许多人对牛顿晚年的一段话不解。他说,在科学面前,我只是一个在岸边拣石子的小孩。这并非故作谦逊,实为感叹。牛顿穷毕生之力,终于看到了宇宙的浩瀚无际,也看到了自己的局限性。爱因斯坦正是发现了牛顿古典力学在特定情形下的谬误后,才开创了相对论。这一点,牛顿即使活着也不会惊讶,因为他从不为创立了足称不朽的定律而狂妄。所有称得上大师的人,他们的创造力使他们谦卑。如果在乞丐面前不够谦卑,证明他是一个有钱人;如果在世界的壮美面前仍不谦卑,则证明他是愚人。谦卑是美。谄媚、奴颜、趋炎附势种种恶行与谦卑无关。谦卑是虚怀若谷所显示的平静,是洞悉人心之后的安然。谦卑不是让你向势高一头的人畏缩。它是心智的清明,在天地大美面前豁然醒悟之后的喜悦。谦卑使人焕发出美,不光彬彬有礼,也不光以笑颜悦人,它是一个人在历经沧海之后才有的一种成熟,大善盈胸之际的一份宽厚,物欲淘净之余呈现的一颗赤子之心。这种姿态超凡脱俗,使人心仪不已。这就是谦卑的力量。14、本文题为“谦卑的人有福”,文中从哪几个方面作了阐述?(2分) 15、将下面列举的三则表现人物谦卑的材料与文中画波浪线的三句话分别对应。(3分)链接材料:A、战国时期,赵国功绩显赫的名相蔺相如面对同朝武将廉颇咄咄逼人的为难,坚持避让,“不与争列”,化解了矛盾,维护了国家的安宁。B、从朝鲜战场载誉回国的彭德怀在一次参加招待会时,有记者说:“你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儿子。”他纠正说:“我是伟大的中国人民的儿子。”C、有人问球王贝利:“你对自己踢进的哪一个球最满意?”他回答:“下一个。”句 ( ) 句( ) 句( )16、说说你对文中画横线句的理解。(4分) 人在自然环境中是一员而不是一霸。 答: (牛顿说)在科学面前,我只是一个在岸边拣石子的小孩。答: 17、作者认为先民造出庙宇叩拜,是对造物主或大自然的谦卑,是明智的位置选择。你同意他的说法吗?说说你的理由。(2分)答: 18、再读全文,补充两点你对“谦卑”的理解。(2分)答:谦卑是 。 谦卑是 。(四)、阅读下面的半亩方塘,完成后面的题目(11分)有田的地方,就会有塘。往往蓄了半塘的水,摇曳着几柄荷叶,散着清香。像一面掉在田野里的镜子,照映着四季的时光。鸟从田野的上空飞过,它就照出鸟的影子,牛在塘堤上啃草,它就照出牛的模样。鸟从空中望见了自己俊巧的身影,斜斜地飞下来,掠过水面,用飞翔的微风轻轻地扇出几道涟漪,算是一番谢意;而那走上堤来的牛,并没有领会塘的美意,只是低了头一味地啃食着草,不停地甩转着尾,驱赶身上的蚊蝇。塘知道,还有更多的田等着吃了草的牛去耕耘。鸟从上空飞走了,水中仍是一方蓝天白云;牛从堤坝走过去了, 。一片落叶飘舞而下,像一只蝴蝶扑浮在水面上,那是告诉她春夏的逝去,秋冬的来临。 农人操心的是让田地长出丰收的庄稼,塘操心的是让自己四季满盈。下雨的时候,鸟也会躲进堤上的稻草垛里,对着潇潇幕雨怨声叽叽。但是塘却开放自己,拥抱每一颗雨滴。那来自四面八方的污泥水更是流归到这田野的大海。带泥的雨水流下堤来,污染了塘,清亮的一塘水一时浑浊不堪。但是塘知道,要获得就会有牺牲。不过不要紧,几天的风吹草动,波澜微惊,那一塘的水又会澄明如镜。她将污泥埋进心底,而将明净奉献田原。如果秋天的雨水还不能让她蓄满,还有冬天飞雪的晶莹。枯草上的积雪融化。冰凉而洁净的雪水又悄悄溶进了塘水中,涟涟的水波是清冷的光影。 班级 姓名 学号 命题、校对人:LCB)密封线正是这一塘的清水,浇灌了一亩又一亩的庄稼。春天到了, 。清亮的塘水就会一路歌声顺着沟渠流进田野,一块块水田就如一方方明镜,照映着人们一年之计的春耘。在干旱的日子里,天空中无一丝雨,禾苗枯焦,农人的心一如那枯卷的草帽,塘也不惜流尽自己最后一滴水。从干裂的塘底里流着的最后一脉水,就像她的血。 她不知道灌溉了多少庄稼,也不知养活了多少人,她只记得那挑了一担谷的人在塘边洗过几次脸,耕田的人来洗过几次脚,如果人们在冬天为她挖一次淤泥,她更会感激不尽,春天那淤泥会催青一堤的青草,夏天塘里会长出美味的菱角,冬天也会奉献出玉臂似的藕。 只有这半亩方塘,有着日的光亮,月的清阴。在那如梦的星辰里,晚风送来的蛙声是它为疲惫的人们准备的夜眠曲似的唱吟。 只要有田野,就会有塘,长着几朵青青的荷叶,映着一片明净的光影。如果有人路过,不可随意举一块泥土丢进方塘,因为那是田野的一颗明亮的心。 19、文中两处 内依次选填句子恰当的一项是:( )(2分)塘堤上是一处处踩跨的蹄痕 人们就会抽取她一年的积蓄一处处踩跨的蹄痕在塘堤上她就让人们抽取一年的积蓄A B C D20、注意对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简要分析每组两个句子间的关系。(3分)(1)像一面掉在田野里的镜子,照映着四季的时光。一块块水田就如一方方明镜,照映着人们一年之计的春耘。 (2)从干裂的塘底里流着的最后一脉水,就像她的血。不可随意举一块泥土丢进方塘,因为那是田野的一颗明亮的心。 21、阅读下面链接的材料,结合对文章第段的理解,你能发现方塘与松树有什么共性?写出你探究的结果。(不超过20字)(3分)只要有一粒种子,它就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热,随处茁壮地生长起来了。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夏天,它用自己的枝叶挡住炎炎烈日,叫人们在如盖的绿阴下休憩;在黑夜,它可以劈成碎片做成火把,照亮人们前进的路。(选自陶铸松树的风格) 22、 作者在第二段中说“她将污泥埋进心底,而将明净奉献田原”,请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感悟。(100字左右,3分) 三、表达、交流(50分)29、做一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