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师话语分析.doc_第1页
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师话语分析.doc_第2页
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师话语分析.doc_第3页
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师话语分析.doc_第4页
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师话语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选自: /articles/44310 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师话语分析摘要:本研究以四节农村初中课堂教学为例,对农村初中英语教师课堂话语进行分析研究,以便了解农村初中教师话语的质量和数量以及教师的提问方式、提问策略和反馈形式。文章总结归纳出农村初中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的特点,以期引起广大教师对课堂话语的重视,并为改进课堂话语提供建议。关键词:农村初中;英语课堂;话语分析 一、引言教师话语是指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和实施教学时所使用的语言(张强, 2007),包括课堂用语、教学用语、交际用语和反馈用语等。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话语既是促进互动和传递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又是针对教学内容的一种语言输入(刘旭东,2009),是学生接触所学语言的重要途径, 因此它在组织课堂教学和学习者的语言习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Nunan,1990,转引自许峰,2003)。在某种程度上, 教师话语的数量和质量会影响甚至决定课堂教学的成败。本研究以四节农村初中课堂教学为例,对农村初中英语教师课堂话语进行分析研究,以便了解农村初中教师话语的质量和数量以及教师的提问方式、提问策略和反馈形式,从而总结出农村初中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的特点,以期引起广大教师对课堂话语的重视,并为改进课堂话语提供建议。二、研究目的、对象和研究方法(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1)了解农村初中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的质量和数量,以及教师话语和学生话语的比例;2)了解教师提问的类型、方式和策略;3)了解教师的课堂反馈形式。(二)研究对象和方法本研究以江苏省某农村初级中学四位老师的英语课堂为研究对象。四位老师均负责八年级的英语教学,授课内容为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8A Unit 6 Natural Disasters。其中一位教师是学校的英语教研组长和英语教学骨干,教龄为15年;两名年轻英语教师的教龄不足10年;另一名教师教龄为20年。笔者在该校听课时采用的是自然观察法。笔者对四位教师的英语课堂情况进行了随堂观察、记录和录音,并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对四个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了访谈。在把录音材料转成文本之后,笔者对四位教师的课堂话语进行了统计和定量、定性分析,并以部分课堂教学片段为例进行了深入探讨。三、研究结果分析(一)教师话语质量和数量1教师话语和学生话语比例笔者根据录音对四节课中教师和学生话语的比例进行了统计。因为教师和学生话语交替进行,时间统计较为困难,所以计量单位以话语词数为准(见表1)。表1 教师话语和学生话语比例T1T2T3T4课堂话语总量(词数)3,8753,9624,0564,134教师话语(词数)3,0653,3453,4983,726所占比例79.10%84.43%86.24%90.13%学生话语(词数)810617558408所占比例20.90%15.57%13.76%9.87%从表1可以看出,教师话语远远超出学生话语。四位教师都习惯于重复学生的答案,这是造成教师话语比例过大的原因之一。教师4花了近10分钟时间讲解本课知识点和语言点,因此学生话语最少,只占课堂话语总量的9.87%。在教师1的课堂上学生话语比例最大,但也只占课堂话语总量的20.90%。教师2和教师3的话语量分别占课堂总量的84.43%和86.24%。在分析录音转写的文本时笔者发现,学生话语主要是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语言输出质量不高,内容简短。比如:对话1:T: Whats the weather like? S: Rainy. 对话2:T: If it keeps raining for a long time, what natural disaster may happen? S: Flood.2教师话语质量教师2和教师4以“What day is it today?” “Whats the date today?” “Whats the weather like?” “How are you?”导入新课。笔者在对学生进行访谈时了解到这两位老师平时大多以这些问题导入新课。教师2和教师3较多通过“Understand?” “Clear?” “Yes or no?” “Right?” “Do you agree?”来询问学生是否已理解所学内容。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输出很有限,一般只使用“Yes.” “No.” “Sorry.” “I dont know.”等回答来回应教师,教师的提问不能引发学生有意义的语言输出。教师4在课堂上较多地使用汉语,笔者在在对学生进行访谈时了解到,该教师习惯于在课堂上讲解语言点和语法,课堂上做得最多的是汉译英练习,大多数时候是教师讲解、板书,学生记笔记。 (二)课堂提问王笃勤(2002)指出“教师提问的目的、问题类别、问题的准备、问答过程的控制、问题的反馈等对提问的有效性都有着制约和影响”。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加学生的输出量,给学生提供更多思考和交流的机会,使课堂更具有交互性(Tsui,1995,转引自洪珍,2005)。1展示性问题和参考性问题所占的比例教师在课堂上的问题通常分为两类:展示性问题和参考性问题。展示性问题是提问者已经知道答案的问题,学生通常只需要对问题有表层理解便可作答。教师利用此类问题来考察学习者是否已掌握某类知识。而参考性问题是提问者并不知道答案的问题。这类问题的目的是力求让学习者扩展已知信息。学习者要积极地启动创造性思维才能作答(Richards & Lockhart,2000,转引自洪珍,2005)。录音转写的文本材料显示:四位教师课堂上展示性问题的比例远远高于参考性问题(见表2)。表2 展示性问题和参考性问题比例教师问题总数展示性问题所占比例参考性问题所占比例T1454088.89%511.11%T2353188.57%411.43%T3343294 .12%25.88%T4262596.15%13.85% Brock(1986,转引自俞燕明,2009)建议教师应增加参考性问题,这可促使学生提供更长更复杂的语言输出,从而促进语言习得。笔者在对四位教师进行访谈时了解到,他们在课堂上大多使用展示性问题,因为展示性问题更能调动课堂气氛,激发学生主动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而参考性问题经常会形成冷场,没有学生主动回答。笔者在课上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形。当学生遇到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时,由于受到词汇量和思维的限制,课堂气氛受到很大影响,有时会出现较长时间的沉默。所以教师设计问题时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与学校生活和社会时事有关的话题,提高学生运用语言和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在提出参考性问题以前,教师要为学生扫清语言障碍。在下面的教学片断1和2中,教师1以参考性问题引发了学生精彩的回答。教学片断1:T: What will you do if you see an accident?S1: I will call the 110 hotline.S2: I will make myself calm down and make the others calm down, too.S3: I will send the victims to the hospital.S4: I will take the victims to safety.教学片断2:T: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traffic accidents? S1: We should walk, ride or drive on the right.S2: We should cross the road at the zebra crossing. S3: We shouldnt drive after drinking. Its too dangerous.S4: We should wait until the traffic light is green. We mustnt cross the road when the light is red.S5: Dont make phone calls while driving.S6: Dont carry anyone on a bike. S7: Remember to drive carefully and not to drive too fast.在教师提问有关课文理解的展示性问题的时候,如在教学片断3中,笔者观察到学生积极性很高,全班有近一半学生举手主动回答。笔者认为在初一和初二,展示性问题对促进学生内化所学内容、促进语言输出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展示性问题促进学生对目标词汇的循环使用和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同时教师也应适当增加一些参考性问题,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促进有意义的语言输出。教学片断3:T: What was the weather like?S1: It was rainy.T: Good. It was a rainy day. What happened to Hobo?S2: His house was all wet.T: Yes. It was all wet. Then what was Hobo doing when it started to rain?S3: He was sleeping when it started to rain.T: Very good. He was sleeping. When did Hobo hear the rain?S4: Not until half an hour later.T: He didnt hear the rain until half an hour later. What happened to Hobos house?S5: The floor was all wet.T: Why didnt he want to go home alone?S6: Because he wanted Eddie to go home with him and mop the floor for him.2提问策略 俞燕明(2009)指出:提问中最常见的策略为解释、促发、探论和重复。解释是指教师在叫学生回答以前对所提问题进行一番解释说明,以扫清学生的理解障碍;促发指教师给学生提供恰当的提示来引导学生把握问题、找对思路、得出答案;探论指教师在前一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更深一层的问题,促使学生作更深入、更全面的思考;重复指教师重复所提问题,唤起学生注意,使学生明白所提问题。笔者在分析录音转写的文本和访谈中了解到教师最常用的提问策略是重复。在教学片断4中,教师通过重复,引导学生推测cover在句子中的词义。教学片断4:T:(展示图片)Whats the weather like?S1: Its snowy.T: Snow covers the road. What does “cover” mean?S2: (学生不知道答案)T: Snow covers the road. Snow covers the car. Snow covers everything. What does “cover” mean?S2: I see. Cover means “覆盖”.T: Good. 在教学片段5中,教师设置问题情境,“假如你的车在暴风雪中撞到树上,你被困在车上,你会怎么做?”在学生回答“打电话报警”后,教师继续追问“你将对警察说什么?”“你需要提供更多细节吗?”,来引导学生作进一步的思考和回答。教学片断5:T: If your car crashed into a tree in a snowstorm and youre trapped in a car, what will you do?S1: I will call the police.T: What will you say to the police?S1: Im trapped. Please help me.T: Do you need to tell them more details?S1: Yes. I will tell them what happened, where I am, who is together with me and how we are.T: Very good. Im sure the police will come to help you soon.3教师的提问方式教师的提问方式主要有:学生自愿回答、指定学生回答、学生集体回答以及教师自问自答。笔者在课堂观察中注意到,四位教师使用最多的是学生自愿回答和指定回答(见表3)。表3 教师提问方式情况统计表教师问题总数自愿回答次数集体回答次数指定回答次数教师自问自答次数T143158191T232128102T33417692T42611573(三)教师的反馈方式反馈最常见也是最简单的分类是积极反馈和消极反馈(Nunan,1991,转引自俞燕明,2009)。笔者分析四位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的对话发现,四位教师基本上都采用积极反馈,但是在教学片断6中,教师4采用了消极反馈。教学片断6:T: If it rains a lot, what natural disaster will it cause?S1: It will cause flood.T:(很快打断学生回答)No, not flood. S2: Rainstorm. T: Good. It will cause rainstorm.从上面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预设的问题答案是下雨很多引起“暴风雨”,当学生回答“洪水”时,教师很快使用了消极反馈。其实教师完全可以这样反馈:“Not so serious. Guess again.”,引导学生修正自己的答案。从表4中可以看出,反馈形式比较单调,四位教师都过多使用了表扬加重复,教学片断3中也很明显。表4 教师课堂反馈形式统计表教师T1T2T3T4反馈总数43323426简单表扬8476表扬并点评6352表扬并重复19151410请其他学生回答2323引导学生订正错误4333追问4432四、结论与建议笔者在本研究中发现:1课堂中教师话语比例过大。教师要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