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学道.doc_第1页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学道.doc_第2页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学道.doc_第3页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学道.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2第二节 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高一化学 编号:121030 主编人:卫志斌【学习目标】1. 知道环境污染的几种类型及防治,知道其危害。2. 能描述出绿色化学的含义,树立绿色化学的观念。3. 通过环氧乙烷制备讨论,认识化学反应在制造新物质方面的作用以及新物质的合成对人类生活的影响。、4.以酸雨的防治和无磷洗涤剂的使用为例,体会化学对环境保护的意义【情景链接】 含氮、磷的大量污水任意排向湖泊、水库和进海海域,会出现水华、赤潮等水体污染问题。你认为在农村和城市造成的这种水体污染各有什么特点,并查阅资料了解有关的污染及治理情况。 【问题探究】一、环境保护1、什么是环境问题?目前所讲的环境污染主要指哪些方面?2、在环境保护问题上,化学工作者面临的任务主要有哪两方面? 3、从目前遇到的环境问题: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水华(赤潮)来看,你能通过查阅资料,逐一分析成因吗?并重点以酸雨为例用所学的化学知识怎样治理? 二、绿色化学1绿色化学理念(防治优于治理)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_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又称为“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从学科观点看:是化学基础内容的更新。(改变反应历程)从环境观点看:强调从源头上消除污染。(从一开始就避免污染物的产生)从经济观点看:它提倡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降低生产成本。(尽可能提高 )2.热点:原子经济性反应物原子全部转化为最终的期望产物,原子利用率为 。 3.阅读课本102页思考与交流并回答:计算经典生产环氧乙烷工艺的原子利用率;用银做催化剂生产环氧乙烷工艺的利用率。由此可见为了实现原子利用率为100% ,总结常用哪种反应类型属于这种类型。特别提醒绿色化学提出的目标和任务不是被动地治理环境污染,而是主动地防止环境污染。只有从根本上切断污染源,才能真正做到保护环境。思考:1.请求出课本101102页 “思考与交流”中两种生产工艺的原子利用率分别为_、 _ 2.绿色化学的5R原则是什么?(请上网查阅)【实战演练】1.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上提出了“预防污染”的新概念。“绿色化学”是预防污染的基本手段,下列各项中属于“绿色化学”的是( )A.回收处理废弃物 B.杜绝污染源C.禁食有毒物 D.制定整治污染规章制度2.下列做法能改善空气质量的是 ( )A以煤等燃料作为主要生活燃料 B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氢能等能源代替化石能源C鼓励私人购买和使用汽车代替公交车 D限制使用电动车3.近年来,广州市的大部分公交车及部分出租车已采用LPG(液化石油气)作为汽车的燃料,其主要目的在于( )A防止石油短缺 B降低成本 C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D加大发动机的动力4.以下反应最符合绿色化学原子经济性要求的是( )A乙烯聚合为聚乙烯高分子材料 B甲烷与氯气制备一氯甲烷C以铜和浓硝酸为原料生产硝酸铜 D用苯制取溴苯5.广州于2010年承办第16届亚运会。下列措施有利于节能减排、改善环境质量的有( )在大亚湾核电站已安全运行多年的基础上,广东将继续发展核电,以减少火力发电带来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排放问题积极推行“限塑令”,加快研发利用二氧化碳合成的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加速建设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促进珠三角城市一体化发展,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推广可利用太阳能、风能的城市照明系统使用生物酶降解生活废水中的有机物,使用填埋法处理未经分类的生活垃圾A B C D6.随着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工业的蓬勃发展,淡水供应危机日益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海水约占地球现有总水量的97,海水淡化问题已成为科学家的主要研究方向,若实行海水淡化来供应饮用水,下列方法在原理上完全不可行的是 ( ) A.加入明矾,使海水的盐份沉淀并淡化B. 利用半透膜,采用反渗透法而使海水淡化C.将海水通过离子交换树脂,以除去所含的盐分D. 利用太阳能,将海水蒸馏淡化7.甲、乙、丙三名同学设计了制取Cu(NO3)2的方案:(甲)铜与浓硝酸反应;(乙)铜与稀硝酸反应;(丙)铜先在空气中灼烧生成氧化铜,再跟硝酸反应。从绿色化学的角度评价实验方案的优劣【课外小知识】“低碳环保生活”(low carbon life),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