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生态产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ocx_第1页
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生态产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ocx_第2页
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生态产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生态产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摘 要: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的生态产业发展具有主体功能分区的定位优势、富集的资源优势、明显的政策优势等,同时生态产业面临着缺乏规模支撑、技术支撑、环境支撑等困境。必须摸清发展生态产业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找准发展生态产业的主要领域,形成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的生态产业发展体系,从法律、政策、技术、文化等方面构建该地区生态产业发展的支撑体系。 关键词: 渝东南片区;生态产业;发展困境;对策研究;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在全面深化改革总体部署中的地位,提出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生态产业是按生态经济管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产业。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位于渝、鄂、湘、黔隆起的褶皱带山区,生态环境脆弱,如何既能加快经济发展又能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的一个关键问题。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的发展必须寻求新道路,探求新模式,必须搞清发展生态产业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找准渝东南地区发展生态产业的主要领域,形成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的生态产业发展体系。 一、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发展生态产业的优势分析 (一)有主体功能分区的定位优势 2013年,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决定将全市划分为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五大功能区。五个功能区域是在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战略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区县功能定位,确定差异化发展战略,渝东南一区五县(即黔江区、酉阳县、秀山县、彭水县、石柱县、武隆县)定为生态保护发展区。渝东南地区一区五县中,无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仅黔江一区,其余五县都属于限制性开发区。这在产业发展方向上限制新建各类开发区和扩大现有工业开发区的面积,已有的工业园要改造成低消耗、可循环、少排放、零污染的生态型工业园区。限制不符合主体功能产业的扩张,大幅度提高生态友好型产业的比重,不断提升高效率、低污染的行业水平,这就引导和促进了渝东南地区生态产业的发展。 (二)有富集的资源优势 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水能资源富集,可开发水力蕴藏量达 340 万千瓦,重庆市 70%以上的水电资源分布在渝东南。矿产资源品种较多,分布较广,已发现煤、锰、铝、萤石重晶石、铅锌矿、石灰岩、炼镁白云岩、石英砂岩等 45 种矿产。秀山县平均品位高达 25%的锰矿,与湖南花垣、贵州松桃被齐称为中国锰矿的金山角,酉阳的汞矿蕴藏量极其丰富,被誉为全国五朵金花之一。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而且拥有众多的人文景观和民族文化遗产。民族风情、人文历史、古镇民俗等旅游资源十分富集。拥有世界自然遗产的武隆仙女山、天生三桥;赵世炎烈士故居、全国历史文化名镇龙潭古镇、西沱古镇、龚滩古镇和濯水古镇;地球上同纬度地区森林面积最大、生态植被保存最完好的原始森林;有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古地震遗址湖泊小南海;重庆四大精品之一的乌江画廊,有陶渊明笔下世外桃源原型桃花源。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个性特色,为培育生态产业创造了先决条件。 (三)有突出的区位优势 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交通便利束缚瓶颈基本打破、区位优势比较明显。渝怀铁路纵贯渝东南直达东南沿海,成为西南出海大通道,渝湘高速公路即将建成通车,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将成为重庆、长沙两个都市圈的郊区。多条出境干道与湖南、湖北、贵州等省和市内的周边区县相连。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是重庆与周边的重要连接地带,承担重庆市对武陵山片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发展生态产业的困境分析 (一)生态产业缺乏规模支撑 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一区五县目前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发展生态产业缺乏规模支撑。渝东南地区小企业在污染密集型和资源型行业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是不发达地区产业发展的典型特征。企业规模约束不仅直接体现在影响资源利用率以及废弃物的资源化程度上,而且污染监控成本和生态产业的技术推广成本也较高。实践表明,只有实现规模经济,生态产业的产业链构建和循环经济才能得以发展。 (二)生态产业缺乏技术支撑 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发展生态产业需要的污染治理技术、废物利用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研发投入不足,先进适用技术尚未得到普遍的推广。尤其是各产业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协调、相互配套的关系比较松散,在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结构优化和循环的作用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物质流动网络极其复杂,这需要政府建立一套科学的方法体系,以便能够对物质流进行监控和管理,并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调控政策。 (三)对发展生态产业缺乏科学认识 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属欠发达地区,长期以来都是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比较重视和强调经济增长,忽视人与自然生态的相互协调,对生态环境重要性与加快生态产业建设紧迫性的认识不足,重经济轻环保、重城市轻农村,农业面源污染、水体污染等环境问题严重,矿产资源开发与加工对矿区生态环境破坏大,对如何推进生态产业建设缺乏科学认识。 三、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生态产业发展的推进措施 (一)选准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生态产业的主要领域 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的产业发展的潜力和优势在于区域内的特色资源,其中以旅游资源和特色农产品最为突出。区域内相对特殊的自然环境孕育的特色农林产品及农副产品、中药材等应该挖掘成为区域的关键产业。渝东南地区第二产业比重较大,虽然生态方式粗放,但是由于其发展工业见效快,对经济增长贡献大,各区县政府都纷纷发展工业。基于这种情况,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的产业发展必须立足于绿色理念,建立以突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观念来进行矿产资源和水能资源的有序开发和利用,作大作强清洁能源产业,在矿产资源加工业的产业链中使用清洁生产技术,使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的工业集约化、清洁化、生态化。 (二)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代表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农村生产现状要求必须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目前农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传统生产运行层次,对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不高,生产不节约不经济,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废弃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既压缩了农业利润空间,又影响了农业发展环境。必须从以下方面着力。一是山地立体开发保护带,重点发展高效生态林和山地名优特产。二是低山丘陵林果粮畜复合带,重点调整种植结构、合理利用林下资源、发展林下经济。三是平坝综合生态农业带,应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效益、减少和治理污染为重点。四是增值型绿色产品加工业。在选择生态农业模式的基础上,发展具有地域资源优势、无污染的绿色产品加工业,实现农副产品的加工增值和农业产业化经营。 (三)积极发展生态工业 主要选择发展矿产品开发与加工业及能源产业。如秀山锰矿,酉阳和黔江及石柱铅锌矿,武隆铝土矿,石柱煤及铅锌矿有色金属,秀山、酉阳锰、铅、锌、镁、钒等四大矿物原料及加工等。一是实行清洁生产。将清洁生产贯穿于整个生产过程,从原材料一直到产品,每一个生产环节都离不开清洁生产管理。二是实施绿色管理。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尤其是针对高能耗、高物耗和高污染行业,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进行减量化与资源化,鼓励企业创造条件积极争取ISO环境管体系认证,达到清洁生产的要求。三是建立生态产业园。渝东南矿产资源丰富,以矿产资源粗放型加工的小企业为多数,所以应该建立以矿业为龙头的共生模式的生态产业园。 (四)协同发展生态旅游业 生态旅游产业是以生态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旅游设施为基础,为生态旅游者的生态旅游活动创造便利条件并提供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综合性产业。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地处三省交界处,应加强区域联合,共同整合资源,打造品牌,强化特色风情旅游、民俗旅游,促进渝东南地区的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强化渝东南地区的后发优势,更好的与市场对接,杜绝生态破坏,发展生态旅游,促进可持续发展。一是实行保护性开发。发展生态旅游业必须要实行保护性开发,实施环境动态监测,不断优化生态旅游系统,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建设环保服务设施。通过科技手段的运用和生态工程的方法,对废弃物进行再利用、资源化。在旅游业建设和旅游活动的全过程,减少物质和能源的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物排放,减轻对环境的污染。三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