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提优测试卷及答案.doc_第1页
综合提优测试卷及答案.doc_第2页
综合提优测试卷及答案.doc_第3页
综合提优测试卷及答案.doc_第4页
综合提优测试卷及答案.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综合提优测试卷(十四)一、语言知识(12分 ,每题2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脑髓( su) 亘古(gn) 污秽(hu) 叱咤风云(ch)B.归省(xng) 谰语(ln) 悲怆 (chung) 锲而不舍(qi) C.疮痍(chung) 冗杂(rng) 剽悍(bio) 义愤填膺 (yn)D.凛冽(ln) 吞噬(sh) 遒劲(qi) 戛然而止(ji)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荒缪 杂乱无章 眼花缭乱 迫不急待告罄 变换多姿 荒草萋萋 略胜一筹讪笑 浑身解数 迥乎不同 慷慨淋漓斑斓 孜孜不倦 语无轮次 姗姗来迟3、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1 )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 的人物,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一个忠厚平实的人。(2 )河流浅浅地流过,柳条像一阵烟雨似的 出来,空气里都有一种欢喜的声音。(3 )他的脸上呈现出悲剧,一张 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4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 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A 瞩目 冒 包含 而且 B. 瞩目 窜 包含 并且C. 注目 窜 含蓄 而且 D. 注目 冒 含蓄 并且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关汉卿是一位杰出的语言艺术大师,他汲取大量民间生动的语言,熔铸精美的古典诗词,创造出一种生动流畅、本色当行的语言风格。B.每个名人的背后都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C.五班小明弄不懂,为什么平日他那些可歌可泣的行为不被人重视,而一些不值得一提的小事却被当成了不起的大事。D. 每到夜幕降临,小吃街便人声鼎沸,那场面十分壮观。5、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此前华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也已建成甲型H l N l流感疫苗毒种库,并正式进入疫苗的生产。B各省已有23座存在质量问题可能影响度汛安全的水库得到整修、重建,消除了安全隐患。C这次武隆山体滑坡的抢险人员,除本地区的有关人员外,还有来自其他省、市、自治区的消防战士、医务人员和科技工作者也参加了抢险救灾。D只要认真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失败者也可以是英雄。谁敢否认斯科特、刘连满和“挑战者号”的宇航员们不是英雄呢?6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人生就像一次旅行,每个人都是匆匆的行者。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 ,以及 。人生在世,各有各的生存状态,各有各的心路历程,各有各的价值观念:这都是不能强求的。在物欲横流的世界,如果注意调适自我,对物欲的追求少一些,对精神的追求多一些,就可以 , ,就可以从容地欣赏沿途的景色。A沿途的风景 看风景的心情多一种闲云野鹤的生活少一种尘世的俗累B沿途的风景 看风景的心情多一些闲云野鹤的生活 少一些尘世的俗累C沿途的风景 看风景的心情少一些尘世的俗累多一些闲云野鹤的生活D看风景的心情 沿途的风景少一些尘世的俗累多一些闲云野鹤的生活二、课内外文言文阅读(8分,每题2分)炳烛夜读与孙权劝学的比较阅读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注释】炳烛:点烛。 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 昧行:在黑暗中行走。7、下列句子停顿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卿/今/当涂掌事 B. 但当/涉猎C 何不/炳烛乎 D.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8、下面句子中的“于”和“晋平公问于师旷”的“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B.于厅事之东北角 C.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D.饮于河渭9、加点词含义不正确的是( ) A.恐已暮矣 傍晚 B. 盲臣安敢戏君乎怎么 C.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再次、重新 D.及鲁肃过寻阳 到了.时候10、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 A.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年纪大;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事务多。B.两文都是谈学习的,共涉及四个人。 C.读完两篇短文,我们可以获得热爱学习、珍惜时间、善于引导、虚心听取他人的合理建议等方面的启示。 D、师旷让晋平公点燃蜡烛学习。三、课内外文言文翻译,诗词赏析,古诗文默写(15分)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12、诗词赏析(4分)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1) 作者用什么修辞手法写自己“龙钟泪不干”?“龙钟”是什么意思?(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3、默写填空。(5分)(1) _,云从窗里出。(吴均山中杂诗)(2 _,上有黄鹂深树鸣。(韦应物滁州西涧)(3)_,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4). 春夜洛城闻笛中写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一句是:_,_。(5)赵翼论诗一诗中有两句诗可以用来说明人才辈出,各个时代都有有才华有成就的新人出现,这两句诗是 , 。四、现代文阅读(一)文学作品阅读(15分) 韭菜饺子 徐立新 儿子回乡下的老家看父母,但只能在家待一天一夜,第二天早上5点半就要走,临走的前一天晚上,儿子跟母亲坐在老房里一直聊到深夜。临睡前,儿子有些遗憾地说:“妈,这次太匆忙,等下次有空,我一定在家多待几天陪陪您,还要吃小时您亲手包的韭菜饺子,那个味道太好了,我一直都想着呢。”之后,儿子便到里屋睡觉了,可母亲却没了睡意,她走到另一间屋,叫醒已经睡下的父亲,说:“老头子,你赶紧起来,去问问谁家菜园里有韭菜,跟他打个招呼,割点儿回来,娃想吃韭菜饺子了,我得给他做。”躺在床上的父亲一听,立即明白,连说:“好,好。”然后迅速穿上衣服,下了床。母亲又说:“老头子,你动静小些,别吵醒了娃,他明早还要走呢。”父亲再次“嗯”了两声,然后别上一把菜刀,悄悄打开大门,出去了。此时,正是初冬的深夜,外面很寒冷。父亲开始在村子里挨家挨户敲门,借割他们菜园里的韭菜,冬日,菜园里韭菜很少,好在敲了数十家门后终于找到了。村里各家各户的菜园都离村子很远,加上夜路不好走,等父亲割完韭菜回家已是夜里11点多了。接下来,两位老人开始择韭菜,把两斤多韭菜择完、洗净后,差不多已经是凌晨了。接下来是擀饺子皮,然后包馅。这一切如果是在明亮的灯光下完成,不需要太长时间,但事实上他们都是在手电筒的光亮下完成的两位老人怕开灯惊扰了儿子的好梦。这一切都做完是凌晨3点多,两位老人想了想,还有一会儿得煮饺子了,干脆别睡了,给儿子烧点儿热乎的水,这样,他一起来就有热水洗脸。5点30分,儿子的手机闹铃准时响了,儿子从睡梦中醒来,一睁开眼睛,便隐约闻到一股似曾相识的香味,这香味越来越浓,最后在厨房里达到了鼎盛一大锅韭菜饺子在翻滚呢。看到儿子,母亲连连说:“娃快趁热吃了吧,你最喜欢的韭菜饺子,吃过再刷牙。”“是呀,先吃,先吃。”站在一旁的父亲帮母亲的腔,并立即将饺子盛进碗里,双手递到儿子的面前。儿子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随口说出的一句话,父亲和母亲就当真了,两位六十多岁的老人,竟然为了饺子一夜未眠。那是一碗滚烫的韭菜馅饺子,很香,很香,吃得儿子想哭。1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3分)15.文章标题有什么作用?(3分)16.文中描写了怎样的一对父母?请简要概括。(3分)17.文中最后一段写到“那是一碗滚烫的韭菜馅饺子,很香,很香,吃得儿子想哭”,儿子想哭的原因有哪些?(3分)18. 读完选文后,你的内心一定用所感触,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3分)五、综合性学习(10分)19、仿照例句写一句话要求:形象具体,句子形式基本一致。(2分)示例: 成长的足迹,像装着调味料的五味瓶。小小的五味瓶,却记录着我的酸甜苦辣咸。20、戏曲大舞台综合性学习,我们了解到了一些戏曲知识(2分)中国戏曲,源远流长。 被称为“中国戏曲之母”; 被称为“东方歌剧”。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戏曲。每个的地方的戏曲,有独特的地域文化风情。说出至少两种地方戏曲的剧种: 、 。21、在“马的世界”综合性学习中,老师布置每人出一期以“马”为主题的手抄报。(1)请你仿照栏目一、栏目二的标题为这份手抄报再设计两个栏目标题。(2分)栏目一:点击马的成语 栏目二:吟诵马的诗作栏目三:_ 栏目四:_ (2)请你写出两句吟诵马的诗句。(2分)(3)请你至少用上两个带马“马”字的成语,给自己写一句激励性的话。(2分) 六、名著阅读(10分) 22、判断题(正确打勾,错误打叉)(3分)(1)昆虫记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鲁迅把他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2)、童年这部小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小说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昆虫记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作者是法国的布封。( )、片段阅读 片段一“我也开始挣钱:我逢休息日,一大早就背着口袋走遍各家的院子,走遍大街小巷去捡牛骨头、破布、钉子。一普特破布和碎纸卖给旧货商可以得二十戈比,烂铁也是这个价钱,一普特骨头得十戈比或八戈比 谢谢你,好孩子!咱们俩养活不了自己吗?咋们俩?有什么了不起的!有一次我偷偷地看她,她把我的五戈比放在手掌上,瞅着它们,默默地哭了”以上语段出自名著 ,文中加点的“我”是 ,“她”是 。 (2分) 片段二石蚕靠着它们的小鞘在水中任意遨游,它们好像是一队潜水艇,一会儿上升,一会儿下降,一会儿又神奇地停留在水中央。它们还能靠着那舵的摆动随意控制航行的方向。 我不由想到了木筏,石蚕的小鞘是不是有木筏那样的结构,或是有类似于浮囊作用的装备,使它们不致于下沉呢? 我将石蚕的小鞘剥去,把它们分别放在水上。结果小鞘和石蚕都往下沉。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当石蚕在水底休息时,它把整个身子都塞在小鞘里。当它想浮到水面上时,它先拖带着小鞘爬上芦梗,然后把前身伸出鞘外。这时的小鞘的后部就留出一段空隙,石蚕靠着这一段空隙便可以顺利往上浮。就好像装了一个活塞,向外拉时就跟针筒里空气柱的道理一样。这一段装着空气的鞘就像轮船上的救生圈一样,靠着里面的浮力,使石蚕不致于下沉。所以石蚕不必牢牢地粘附在芦苇枝或水草上,它尽可以浮到水面上接触阳光,也可以在水底尽情遨游。 不过,石蚕并不是十分擅长游泳的水手,它转身或拐弯的动作看上去很笨拙。这是因为它只靠着那伸在鞘外的一段身体作为舵桨,再也没有别的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