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五十一中学2015_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五十一中学2015_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五十一中学2015_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五十一中学2015_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五十一中学2015_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五十一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一、积累运用(30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3分)A摩挲(su) 颓(tu)唐 遗孀(shung) 遴(lng)选B油蛉(lng) 觅(m)食 天堑(qin) 挑衅(xn)C摒(bng)弃 镶(xing)嵌 轶(y)事 参(cn)错D捋(lu) 倏(sh)忽 牌坊(fng) 竣(jn)工【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词词义和形声字中的声旁特点协助判断读音。要注意易错的声韵母,比如b与p,j、q、x的区别,n、l的区别,z、c的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前后鼻音的区别。A中“遴”为(ln);C中“摒”应为第三声;D中“竣”为(jn)。B全对,固选B。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2改正下列词语的错别字。(4分)大病初愈 朦朦胧胧 慷慨成词 鞠了一躬 可见一般初露头脚 蹑手蹑脚 鲜为人知 日益高涨 消毁鸦片【答案】成陈 般斑 脚角 消销【解析】试题分析: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仔细辨析各项中汉字,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词义字义辨析判断。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2分)A邹书记让我们不要再问为什么只安排六、八两个班去报告厅听道德讲座。B“明天第十四届运动会8点钟开始,”王老师说,“你的身体刚康复,能参加吗?”C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人们不禁要问:安倍政府究竟想干什么?日本未来要向何处去?D为了激励和教育学生,9月18日下午初三年级召开了以不忘九一八,保卫钓鱼岛为主题的班会。【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了解常用标点符号的用法,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判断标点符号的正误,尤其注意易错易混的标点符号。D中书名号改为双引号。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4下列句子加点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人类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B“最美新娘”李成环的事迹可歌可泣,她被兰州市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C阅读经典的文学作品,需要积累语言、深入理解,这种寻章摘句的方法值得大力提倡。D诵读经典对提升学生修养、陶冶学生性情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判断成语使用是否恰当,不仅要知道其含义,还要了解其用法和情感色彩,要根据语境从这三个方面判断正误。可使用排除法,先总观各项,把明显有错的先排除,缩小判断的范围,减轻判断的难度。C中“寻章摘句” 旧时读书人从书本中搜寻摘抄片断语句,在写作时套用。指写作时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与前面的积累语言、深入理解不符合,固选C。考点: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5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A马年春晚,著名歌手王铮亮的一首名为“时间都去哪儿了”的歌曲,让人听了感慨万千。B按照中央要求,各地出台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详细规定。C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我们中考能否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D“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对污染宣战”,表明了中国政府治理环境的决心。【答案】C【解析】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6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这个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AB CD【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阅读各个句子,准确判断它们共同表达的中心意思,再分析各句之间的关系,有时也可利用总写分写的写作顺序以及句式特点,注意其中的关联词、次序语、衔接语。本段描绘的是太阳升起的过程,可按时间顺序进行排序。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7填空与默写。(10分,每空1分)(1)在这四年里,我历尽艰苦,_,我咬紧了牙,哼都不哼一声。(2)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_,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_,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3)文中写赵普刻苦读书的语句是:。(4)杜甫的登岳阳楼中将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生动的诗句是: , 。(5)沁园春 雪中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句是 , 。(6)卜算子 咏梅(毛泽东)中运用夸张修辞手法,表明梅花开放的环境非常残酷,突出梅花傲雪斗霜难能可贵的句子是 , 。【答案】(1)受尽非人的虐待 (2)紫红的桑葚 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 (3)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4)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5)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6)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解析】。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8为了补充更多的知识,你一定经常区图书室吧?面对众多的世界名著,许多同学不知从何下手,你能否为你的同学推荐一些好书呢?请填写以下这张推荐卡,好吗?(4分)好作品推荐卡作品名称:作者:国别:推荐原因:【答案】略【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自己平时的所学所记,回顾名著的相关内容和知识点,进行填写作答即可。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识记文学名著内容。能力层级为识记A。二、阅读理解与分析(40分)(一)阅读古诗,完成后面问题。(5分)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9古人评诗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那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3分)10诗的尾联动静关系处理得很巧妙,请结合诗句分析。(2分)【答案】9 “诗眼”分别是“悦”“空”。“悦”是说秀美的山中景色使鸟的性情欢悦。“空”是说潭水清澈,临潭顾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或杂念)消除净尽。“悦”“空”两字表现了环境的幽静,写出了人的心情与山光水色相映。10“静”是指“万籁俱寂”,“动”是指“钟磬音”,用钟磬音的悠扬不绝衬托环境的幽静,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意思对即可)【解析】9试题分析:“所谓“诗眼”, 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这类字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往往用“以动写静”和“比喻拟人”等方法,来突出景物的奇特之处,表达作者情感。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10试题分析:仔细阅读诗句,“静”是指“万籁俱寂”,“动”是指“钟磬音”,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用钟磬音的悠扬不绝衬托环境的幽静。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二)阅读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4分)【甲】黄鹤楼阎伯理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巃(lng)嵸(zng),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乙】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11解释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1)返憩于此 (2)遂以名楼 (3)四闼霞敞 (4)白云千载 12 用“/”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划两处。(2分)州 城 西 南 隅 ,有 黄 鹤 楼 者 。1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坐窥井邑,俯拍云烟。14【甲】文主要说明了黄鹤楼怎样的外形特点?请结合典型语句分析。(2分)15 两文如何使黄鹤楼具有“神话”色彩?分别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案】11(1)休息(2)命名或取名(3)门(4)年(每空1分,计4分)12州 城 / 西 南 隅 ,有 / 黄 鹤 楼 者 。(2分)13坐在楼上,可以远眺城乡景色,低下头伸手可以拍击云气和烟雾。(意对即可,计2分)14示例:高大雄伟;从“上倚河汉,下临江流”可见。(每点1分,计2分)15示例:【甲】文引经据典说明仙人费祎曾到过黄鹤楼,更能表现作者热爱山川胜迹和追求闲适安逸生活的思想感情;【乙】文“昔人已乘黄鹤去”的首句就增添了黄鹤楼的神话色彩,充分表达了诗人怀念故乡的思想感情。【解析】11试题分析:先要梳理文字,读懂文章,根据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自己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比较判断各项字词释义。本题中:名:名词当作动词,命名。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12试题分析: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判断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分析其结构,按照现代汉语的阅读习惯判断停顿,比如“主谓”之间要停顿,修饰语与中心语之间可停顿。关键是要弄懂句子的意思。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13试题分析:疏通甲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翻译要要做到三点,原意不能改变,关键字词要译准确,句子要通顺。本题要解释清楚关键词语有:“窥”“俯”, 翻译后要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14试题分析:疏通甲文,把握文章内容,找出描写岳阳楼外形的句子“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巃(lng)嵸(zng),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分析作答。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15试题分析:疏通两文,把握文章内容,找出两文中表现神话色彩的句子,进行分析概括作答。【甲】文引经据典说明仙人费祎曾到过黄鹤楼,更能表现作者热爱山川胜迹和追求闲适安逸生活的思想感情;【乙】文“昔人已乘黄鹤去”的首句就增添了黄鹤楼的神话色彩,充分表达了诗人怀念故乡的思想感情。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翻译】 【乙】黄鹤楼昔日的仙人已乘着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返回这里,千万年来只有白云飘飘悠悠。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看江面烟波渺渺更使人烦愁!(三)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12分)父亲,一个尊贵的称呼在塞北农村老家,父亲叫“大大”,多少年了,一直这么叫。然而有一天,我突然觉得,这个叫法是那么土气。事情还得从邻居家说起。邻居家的男人在城里上班,妻儿都跟着去了,平时很少回来。我9岁那年,中秋节前夕,邻居一家回来了。父母过去,嘘寒问暖说了好长一阵子话。我怯生生地站在他家门口,往里张望。那家的儿子同我一样大,只是长得白,一副城里人的模样。当时,他的手里拿着一串晶莹黑亮而又水灵的东西,正一颗一颗揪着吃。什么东西呢?我不住地咽着口水。我走前一步,怯怯地问:“你吃的是啥?”那儿子眼皮也没抬,说:“葡萄,我爸爸给我买的。”平生里第一次知道,有一种水果叫葡萄,也第一次听到“爸爸”这个称谓,就像那串葡萄一样,水灵,润泽,剔透,浑身透着香气。在一个小孩子看来,“爸爸”可以为自己买来从未见过的葡萄,“爸爸”有城里人的洋气和富贵,“爸爸”才是父亲最好的名字。后来,我疯狂迷恋小人书。恰好父亲到后草地换粮,要路过县城。我央求父亲:大,你给我买一本小人书吧。我故意把“大”叫得亲切些,好让父亲高兴。父亲没说什么,随口就答应了。每天,我站在村口的高坡上盼着父亲回来。好容易熬到了,我小心翼翼帮着父亲卸了车,喂了牲口,然后,心怀忐忑,问父亲小人书的事情。哪料,他很生硬地扔出一句“回来的时候,书店关门了”,然后头也不回,就进屋吃饭去了。院里,只剩下我,两眼蓄着泪。高考后的那一年暑假,我一个人去大同打工,说好一个月后就回来,但是一直到秋天,迟迟不见我回来。母亲急了,说把我丢了,一天到晚惶恐得不知道该怎么好。父亲却显得很轻松,说,没事,你就放心吧,准是包工头还没给他算了账,一时半会儿回不来。说归说,父亲晚上睡不着,不停地翻身。白天,没事就到坡顶上望一望,看大路的尽头,会不会有一个瘦小单薄的身影突然出现。有时候,太阳快落山了,他还要去望一趟。回来后,他和母亲谁也不说话,只是不停地叹气。那一年,我回来后,母亲抱着我哭了好长一阵子。父亲呢,在一旁看着我,只是傻傻地笑。很少做饭的他,那天破天荒地对我说:“儿啊,你想吃什么,大大给你做!”仿佛是第一次做父亲,他把“大大”两个字拉得长长的,洋溢着说不清的骄傲、自豪和幸福。然后,他捋起袖子,和面,做饭,进来出去,把锅碗碰撞得叮当作响,那是一种说不出的悦耳。父亲最后的那一年,病重不治,从医院回来,完成一个穷人对生命的最后仪式:等死。那时候,家里穷得一分钱也拿不出来,而我还在上学。在父亲的心底里,他觉得,把更多的可能和希望留给他的儿子,才是必要的选择。于是,直到他死,尽管疼得不断呻吟,也没有向我抱怨过一句。老家有一个说法,人去世的时候,儿女若都守在身边,叫“有儿有女”。临终,父亲看着我和姐姐守在他身边,他说:“大大也算是有儿有女的命,这一辈子,知足了。”说完,他苦笑了一下,眼角淌出豌豆大的两滴泪来。那一刻,我感觉,我的心里潮水一般涌过一样东西,那是我的泪水。泪,淹了心。现在,我的儿子管我叫爸爸。当然了,还有好多孩子,他们并不管父亲叫爸爸。但,这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渐渐学会明白,这个抚养你长大的男人,人生背后有着说不完的苦辣酸辛。无论是大大,爹,爸爸,还是其他称谓,其实,他们都属于一个尊贵的名字:父亲。16文章段围绕着父亲及其称呼,写了哪三件事?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3分)17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画线句子所蕴含的感情。(3分)父亲最后的那一年,病重不治,从医院回来,完成一个穷人对生命的最后仪式:等死。18文中第五段写道“说归说,父亲晚上睡不着,不停地翻身。”请用第一人称写出爸爸此刻的心理活动。(不少于30字)(3分)19这篇文章写的是一位儿子眼中的父亲,请你分别结合人物品质、身份地位及文章主旨对文中“父亲”这一人物作赏析。(3分)【答案】16(3分。答到1点得1分)看邻居家孩子吃爸爸买的葡萄;请求“大大”买小人书,但是没买;“大大”亲自下厨给我做饭。17(3分)死亡,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可怕,谁不想在这个美丽的世界上继续存在着。而父亲,却在生与死之间放弃了生存的机会,他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他的孩子,他用生命诠释了他对子女的爱。(2分)也表达出了我的无奈、酸楚、心痛。(1分)18(3分)要求:第一人称,不少于30字,还要写出父亲对孩子的担忧、思念之情。19(3分)分三个层级赋分:第一层级:只有品格分析,如父亲是一个勤劳朴实、坚强隐忍、将对子女的爱深埋在心里、甘愿为家庭无私 奉献牺牲自己的人。(1分)第二层级:结合人物身份地位分析。如;父亲是一个勤劳朴实的农民,他把对子女的爱深埋在心里;为了家庭,他坚强隐忍,不惜奉献和牺牲自己。(1分)第三层级涉及到文章主题的。如:父亲是个勤劳无私、任劳任怨的农民,他身上有着中国传统农民的坚强隐忍,也是天底下所有父亲的代表。从辛酸的生活中走来的父辈,他们的愿望、追求,在儿子的眼里,可能不是耀眼、精彩的,但却是实实在在的。他们血管中流淌着那份坚强隐忍 的生命因子,是撑托家庭的砥柱。(1分)【解析】16试题分析:通读段,理清故事线索,梳理情节,根据主要人物的活动,从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有什么结果这个方面概括,不要遗漏主要情节,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17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句子所表达的情感。阅读文本,把握文章内容,结合相关的语境分析,死亡,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可怕,谁不想在这个美丽的世界上继续存在着。而父亲,却在生与死之间放弃了生存的机会,他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他的孩子,他用生命诠释了他对子女的爱。也表达出了我的无奈、酸楚、心痛。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18试题分析:此题为开放性题目。阅读文本,把握文章内容,结合相关语境分析父亲的心理。第一人称,不少于30字,还要写出父亲对孩子的担忧、思念之情。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19试题分析:赏析人物形象,要根据文中故事情节及人物的言行描写具体举例,从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品质方面分析概括。父亲是个勤劳无私、任劳任怨的农民,他身上有着中国传统农民的坚强隐忍,也是天底下所有父亲的代表。从辛酸的生活中走来的父辈,他们的愿望、追求,在儿子的眼里,可能不是耀眼、精彩的,但却是实实在在的。他们血管中流淌着那份坚强隐忍 的生命因子,是撑托家庭的砥柱。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目。(9分)竹子的“私密生活”近年来世界森林面积正迅速减少,可竹林的面积却不降反升,被称作第二森林。竹产业作为绿色黄金产业,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关于竹产业的一句话也十分有趣:“年产十亿竹产品,不少竹海一根竹。”竹子究竟怀有怎样的绝技,才能吸引越来越多的注目与期许?答案都藏身在这些青翠植物鲜为人知的“私密生活”中。超快的生长速度,便是竹子令人感兴趣的“私密”之一。一棵树长成10米高,可能需要50年,而同样高的竹子却只需约50天。特别的生长方式,是竹子的另一“私密”。竹子虽然看起来很像树,但它的生长方式和树截然不同。打个形象的比方,如果把植物生长比喻成修建大楼的话,那么普通的树木就只有顶层一个施工点,可竹子却有很多施工点,每一个竹节都是一个生长基地,这些工地一起施工,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把竹子这座大厦建立起来。不过,一个有趣的疑问是,同为禾本科的小麦、玉米也都有类似的生长方式,那么为 什么这些植物不能像竹子那样,最快时一昼夜长高2米左右呢?2012年,中国林业科学院的科学研究者们找到了其中的重要秘密竹节间分生组织的细胞不仅分裂快,而且生长的速度也快。这意味着竹子要在短时间内消耗更多的能量,对植物来说是巨大的挑战。有趣的是,竹子是天生的伟大战略家,深谙“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竹节间不仅云集了大量的植物激素,还聚集着大量的糖以及分解糖的催化剂酶,这些能量像是骆驼的驼峰,汽车的油箱,为竹子的“狂飙生长期”提供了充足的后援。此外,竹子还具有强大的繁殖能力。其秘密“靠山”就埋藏在苍翠竹林的地下,那就是少为人知的竹鞭(地下茎)。它们不仅为快速生长的竹林储存和提供大量养料,也是扩张竹林领土的核心力量。据统计,在适宜条件下,种植一株竹子,通过其地下茎的延伸及发笋成竹,不需要耕地播种,一二十年就能发展到数万根,这真是令人吃惊的数字。竹子的这些小小“隐私”,展示了它的巨大潜力在森林资源日益减少、木材稀缺的今天,“以竹代木”已被视为一条光明坦途。竹林作为“第二森林”,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阅读本文,简要概括竹子的“私密生活”中有哪些“私密”。(3分)21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22第段画线句中加点的词语能删去吗?为什么?(2分)23下列不属于“竹子的私密生活”的一项是( )(2分)A绿色的黄金产业。B超快的生长速度。C特别的生长方式。D强大的繁殖能力。【答案】20生长速度超快,生长方式特别,繁殖能力强大?21第段运用了作比较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直观、准确地说明了竹子的“私密”,突出强调了竹子生长速度超快。22不能删去。 因为“左右”一词表示估计,用在这里表示竹子最快时一昼夜长高可能超过2米或少于2米。也可能正好是2米删去后就成了正好2米,这不符合实际,显得太绝对了,所以不能删去。“左右”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23A【解析】20试题分析:阅读文本,把握文章内容,从文章的的首句可作答。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21试题分析: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根据文段内容从说明了事物什么特征,说明什么问题方面来表达其作用。第段运用了作比较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考点: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22试题分析:这种题型一般不能去掉,从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思考作答。答题模式“解释词语的意思+解释句子的意思+如果去掉,则不符合文意(过于绝对化、不符合事实)+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不能删去, 因为“左右”一词表示估计,用在这里表示竹子最快时一昼夜长高可能超过2米或少于2米。也可能正好是2米删去后就成了正好2米,这不符合实际,显得太绝对了,所以不能删去。“左右”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考点:分析说明性语言的语言特色。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23试题分析:阅读文本,把握文章内容,根据选项从文中找出相关的段落句子判断作答。BCD分别在文中的段,A错,故选A。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三、作文生活是七色板,其中蕴含着追梦的艰辛,成功的喜悦,挫折的苦痛,孤独的寂寞此时,你需要看看周围甜蜜的微笑,听听身旁温馨的话语。请以“生活需要_”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和要求: (1) 在题目横线上可填上适当的词语(如互助、欢乐、掌声、阳光、理智、感动)使题目完整,并将题目抄写在正文第一行。 (2)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 (3)文中若需出现真实校名、人名,可用化名代替。【答案】例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