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6 文言文阅读之断句和翻译基础勤梳理名篇名句不离口1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的情思,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发出了“ , ! ”的呼喊。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现杜甫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决心的那两句诗 , ! 3平时能引起人们美感的事物,却触发了深受安史之乱之苦的杜甫的与众不同的审美感悟: , 。3杜甫的望岳中写出作者襟怀之浩荡,眼界之空阔的主观感受,反衬出泰山的雄伟壮丽及其感人力量是: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4望岳中,“ , ”两句用虚笔写出了泰山的秀美,用实笔写出了泰山的高大。5望岳中“ , ”,借齐鲁大地来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6望岳中包含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具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点明全诗主旨并表达作者远大的理想和抱负)的诗句是: , 。易错成语勤温习65以文为是诗,自昌黎始,至东坡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大放厥词,原指铺张词藻或畅所欲言。现用来指大发议论,多含贬义。即使从原义角度,东坡也不以议论见长。) 66有些同学写的作文,文不加点,字迹潦草,阅读这样的文章,真叫人头疼。(文不加点,形容文章写得极快且毫无修改痕迹。这里误解为不加标点。) 67湖南湘潭市有人利用封建迷信行骗坑人,有关方面守株待兔,一举将行骗的人抓获。(守株待兔,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与语境完全不符。) 68便民箱、井盖板、金属垃圾桶被盗,名草名花,不胫而走,王大妈提起这事,就气愤不已。(不胫而走,比喻事物无需推行,就已迅速地传播开去。表示东西下落不明,用“不翼而飞”。) 69上了高中,英语课上老师只说英语,这让英语基础差的同学简直不知所云。(见12说明) 70近期来,有些商家打着“买一赠一”的旗号欺骗消费者,他们或是将手表带拆下,或是将音响与原配话筒分开,这种拉大旗做虎皮的做法,使消费者明明吃了亏还以为讨了便宜。(拉大旗做虎皮,比喻打着某种旗号以张声势,来吓唬人,蒙骗人。商家此举纯为欺骗,不是吓唬。)写作素材常积累备考话题:教育与未来经典素材: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然他小时候的天赋却不高有一天在家读书,对一篇文章重复不知道多少遍了,还在朗读,因为,他还没有背下来这时候他家来了一个贼,潜伏在他的屋檐下,希望等读书人睡觉之后捞点好处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见他睡觉,还是翻来复去地读那篇文章贼人大怒,跳出来说,这种水平读什么书?然后将那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贼人是很聪明,至少比曾先生要聪明,但是他只能成为贼,而曾先生却成为毛泽东主席都钦佩的人:近代最有大本夫源的人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那贼的记忆力真好,听过几遍的文章都能背下来,而且很勇敢,见别人不睡觉居然可以跳出来大怒,教训曾先生之后,还要背书,扬长而去但是遗憾的是,他名不经传,曾先生后来启用了一大批人才,按说这位贼人与曾先生有一面之交,大可去施展一二,可惜,他的天赋没有加上勤奋,变得不知所终时新素材:有三个人要被关进监狱三年,监狱长给他们三个一人一个要求。美国人爱抽雪茄,要了三箱雪茄。法国人最浪漫,要一个美丽的女子相伴。而犹太人说,他要一部与外界沟通的电话。年过后,第一个冲出来的是美国人,嘴里鼻孔里塞满了雪茄,大喊道:“给我火,给我火!”原来他忘了要火了。接着出来的是法国人。只见他手里抱着一个小孩子,美丽女子手里牵着一个小孩子,肚子里还怀着第三个。最后出来的是犹太人,他紧紧握住监狱长的手说:“这三年来我每天与外界联系,我的生意不但没有停顿,反而增长了200,为了表示感谢,我送你一辆劳施莱斯!”清词丽句背一点1也许,我们的人生旅途上沼泽遍布,荆棘丛生;也许我们追求的风景总是山重水复,不见柳暗花明;也许,我们前行的步履总是沉重、蹒跚;也许,我们需要在黑暗中摸索很长时间,才能找寻到光明;也许,我们虔诚的信念会被世俗的尘雾缠绕,而不能自由翱翔;也许,我们高贵的灵魂暂时在现实中找不到寄放的净土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可以以勇敢者的气魄,坚定而自信地对自己说一声“再试一次!”再试一次,你就有可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2有一个有名的三八理论:八小时睡觉,八小时工作,这个人人一样。人与人之间的不同,是在于业余时间怎么渡过。时间是最有情,也最无情的东西,每人拥有的都一样,非常公平。但拥有资源的人不一定成功,善用资源的人才会成功。白天图生存,晚上求发展,这是二十一世纪对人才的要求。3积极的人,象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象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想法决定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想法,就有什么样的未来。 4世间许多事情就是这样:你若渴了,水便是天堂;你若累了,床便是天堂;你若失败了,成功便是天堂了;你若很痛苦,幸福便是天堂。总之,若没有其中一样,你断然不会感受和拥有另一样。5作为一个人,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他人更好的生活,作为读书人,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做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人只要拥有爱心,就一字胜千金,因为爱心无价。技能再提高一、文言断句给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因此断句前先要通读几遍,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在断句时,还应注意文章的体裁、语言风格、句意的完整与否。标点的使用要合乎规范,和现代汉语标点的用法相同。加强诵读,增强语感,对断句标点有很大的帮助。除此之外,断句大致还可以遵循如下几条规律:(1)、找名词(代词),定句读。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名词(代词)一般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2)、看虚词,定句读。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他们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标志。尤其是语气词和一些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如:夫、盖、凡、窃、清、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常常用在句首;也、矣、欤、焉、哉等语气词常常用在句尾;以、干、为、而、则等连词常用在句中。根据这一特点,找出虚词就有助于句读。(3)、找顶真,定句读。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做宾语的词,在后一句又作了主语。例如:“畏惧则存想,存想则目虚见。”(王充订鬼)根据这一特点,我们也可以确定句读。(4)、据排偶,定句读。一排比、对偶、对称是文言文中最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语言上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又为断句提供了方便。(5)、依总分,定句读。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分总的形式,据此也可以进行断句。(6)、对话、引文定句读。文言文中对话、引用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7)、察反复,定句读。反复,特别是间隔反复,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多次反复,这也为断句提供了有力的帮助。二、文言翻译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在高考答题中,由于阅卷时,主要是以得分点来计分,所以上面的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在具体的做题过程中,可用“六字法”即“留、删、换、调、补、变”进行具体操作。步骤如下:第一步,结合上下文语境,了解所译文句大体意思,做到心中有数,并找出句中需要着重翻译的重点词,一则为理清句意,二则为后面给重点词选择恰当的意思做准备。第二步,直译求字字落实留、删、换 “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主要有句首:“夫”、“盖”等发语词。句中:要把古汉语中的单音词变为双音词。第三步,意译求文从字顺调、补、变 “调”就是调整句式。需要调整的句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特殊句式,一是固定句式。需调整的特殊句式主要是指倒装句(特殊句式有有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等),翻译时,要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古汉语中还有一些固定句式,如“不亦乎”、“无乃乎”“孰与”等,翻译时,要把这些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的形式表达出来。 “补”,就是增补。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这就要求我们要对古汉语中的省略句要有所了解,并能判断一个句子中哪些成分省略了,以便补出;补出省略了的语句,古人用笔简约,往往前面说过的话,后面一般就不再重复,而在现代汉语,就要给出。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为相关文字。这主要是指文言文中比喻、借代、引用等意义及夸张的说法、委婉地说法、互文地说法等,直译时会不明确。如“秋毫不敢有所近”(鸿门宴),直译为“连秋天里野兽的毫毛也不敢接近”就显得不合道理,而应意译为“连最细小的东西都不敢占有”,才能明确。基础巩固练一、【2017届宁夏固原一中高三上第二次适应性训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小题。(15分)陆子隆字兴世,吴郡吴人也。少慷慨,有志功名。侯景之乱,于乡里聚徒。是时张彪为吴郡太守,引为将帅。彪徙镇会稽,子隆随之。及世祖讨彪,彪将沈泰、吴宝真、申缙等皆降,而子隆力战败绩。世祖义之,复使领其部曲。板为中兵参军。世祖嗣位,子隆领甲仗宿卫。天嘉元年,封益阳县子,邑三百户。二年,除明威将军、庐陵太守。时周迪据临川反,东昌县人修行师应之,率兵以攻子隆,其锋甚盛。子隆设伏于外仍闭门偃甲示之以弱及行师至腹背击之行师大败因乞降子隆许之送于京师四年,周迪引陈宝应复出临川,子隆随都督章昭达讨迪。迪退走,因随昭达逾东兴岭,讨陈宝应。军至建安,宝应据建安之湖际以拒官军,子隆与昭达各据一营,昭达先与贼战,不利,亡其鼓角,子隆闻之,率兵来救,大破贼徒,尽获昭达所亡羽仪甲仗。晋安平,子隆功最,迁假节、都督武州诸军事,将军如故。华皎反,以子隆居其心腹,皎深患之,频遣使招诱,子隆不从,皎因遣兵攻之,又不能克。及皎败于郢州,子隆出兵以袭其后,因与王师相会。进爵为侯。寻迁荆州刺史。是时荆州新置,治于公安,城池未固,子隆修建城郭,绥集夷夏,甚得民和,当时号为称职。三年,吏民诣都上表,请立碑颂美功绩,诏许之。太建元年,进号云麾将军。二年卒,时年四十七。赠散骑常侍,谥曰威。子之武嗣。之武年十六,领其旧军。随吴明彻北伐有功,官至王府主簿、弘农太守。明彻于吕梁败绩,之武逃归,为人所害,时年二十二。子隆弟子才,亦有干略,从子隆征讨有功,除南平太守,封始兴县子,邑三百户。太建十三年卒,时年四十二。(节选自陈书列传十六,有删减)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子隆设伏于外/仍闭门偃甲/示之以弱/及行师至/腹背击之/行师大败/因乞降/子隆许之/送于京师/B子隆设伏/于外仍闭门/偃甲示之以弱/及行师至/腹背击之行师/大败因乞降/子隆许之/送于京师/C子隆设伏于外/仍闭门/偃甲示之以弱/及行师至/腹背击之/行师大败/因乞降子隆/许之/送于京师/D子隆设伏/于外仍闭门/偃甲示之以弱/及行师至腹背/击之行师大败/因乞降/子隆许/之送于京师/13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字,又称为表字。古代男子成年后,由于其同辈或属下等不便直呼其名,便另取一与本名含义有某种关系的别名,称之为“字”。B参军,官名“参谋军务”的简称,最初是丞相的军事参谋,如出师表中的参军蒋琬,后来其范围逐渐扩大,如文中的中兵参军。C夷夏,夷指中国周边少数民族;夏指华夏,一般指代中国。夷夏是夷狄与华夏的并称,在古代常用来指中国境内的各族人民。D卒,多义词,文中指死亡。我国古代对不同地位的人的去世有不同的称谓。如“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不禄,士曰卒,庶人曰死”。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陆子隆坚守节操,受到重用。侯景叛乱时,他在家乡召集徒众,后随张彪镇守会稽。世祖讨伐张彪时,其余部将都投降了,只有陆子隆奋力作战。虽然失败了,却被世祖委以重任。B陆子隆足智多谋,战功卓著。二年,周迪造反时,修行师响应,攻击子隆,遭遇埋伏,大败;四年,子隆抓住战机,大破陈宝应;华皎在郢州战败,子隆出兵击其后背,亦胜。C陆子隆治理有方,深得民心。在治理荆州时,陆子隆积极修建城郭,安抚民众,与百姓和睦相处,当地百姓认为他很称职。后来当地官吏和百姓上表请求为他立碑,称颂其功绩。D陆子隆死后得到追赠,泽被后代。由于他生前功劳巨大,弟弟陆子才被任命为南平太守,儿子陆之武官至王府主簿、弘农太守。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9分)(1)华皎反,以子隆居其心腹,皎深患之,频遣使招诱,子隆不从。(5分)(2)三年,吏民诣都上表,请立碑颂美功绩,诏许之。(4分)【答案】12A13D14D15(1)华皎造反,因为陆子隆所居之处正是他心腹之地,华皎非常忧虑,一再派遣使者招求引诱,陆子隆不顺从 。(2)三年,官吏和民众到京城上书朝廷,请求立碑颂扬赞美陆子隆的功绩,皇帝下诏令许可立碑。【解析】12【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名师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此题“于外”作前句的状语,“闭门偃甲”并列词语不要断开,“腹背”作后句的状语,“行师”作后句的主语。13试题分析:应为“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名师点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宫殿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这类题目一般错误都比较明显,如此题应为“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14试题分析:原文“随吴明彻北伐有功,官至王府主簿、弘农太守”,选项“由于他生前功劳巨大,儿子陆之武官至王府主簿、弘农太守”错误。【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涉及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如此题选项D原文“随吴明彻北伐有功,官至王府主簿、弘农太守”,选项“由于他生前功劳巨大,儿子陆之武官至王府主簿、弘农太守”错误。15试题分析:重点词语:“居”“患”“诣”“诏”。【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名师点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居”“患”“诣”“诏”等实词,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参考译文】陆子隆字兴世,吴郡吴人。祖父陆敞之,梁朝时任嘉兴县令。父亲陆悛,任封氏县令。陆子隆少年时意气风发,有志于功名。侯景叛乱时,陆子隆 在家乡聚集徒众。这时张彪任吴郡太守,引用为将帅。张彪迁徙镇守会稽,陆子隆跟随着他。到世祖讨伐张彪时,张彪的部将沈泰、吴实真、申缙等都投降,而陆子隆奋力战斗失败了,世祖善待他,又让他统率自己的军队,委任为中兵参军。历任始丰、永兴两个县的县令。世祖继承帝位,陆子隆率领披甲执兵的卫士在宫中值宿警卫。接着随侯安都抗拒王琳于栅口。王琳被平定后,任命为左中郎将。天嘉元年,封为益阳县子,食邑三百户。调出朝廷任高唐郡太守。天嘉二年,任命为明威将军、庐陵太守。当时周迪占据临川造反,东昌县人修行师响应,率兵进攻陆子隆,他的势头非常盛大。陆子隆设埋伏于城外,于是紧闭城门偃旗息甲,表现出弱势。等修行师到达,腹背攻击他,修行师大败,因而乞求投降,陆子隆同意他投降,将他送于京师。天嘉四年,周迪引领陈实应又出临川,陆子隆跟随都督章昭达讨伐周迪。周迪退走,陆子隆因而随章昭达翻越东兴岭,讨伐陈宝应。军队到达建安,用陆子隆监理郡中政事。陈实应占据建安的湖边以抗拒朝廷军队,陆子隆和章昭达各据有一营,章昭达先和叛贼战斗,不利,丢失了军中的鼓角,陆子隆听到这消息,率兵来救援,大破叛贼徒众,全部收获章昭达所丢失的羽毛装饰的旌旗和兵器。晋安平定,陆子隆功劳最大,升任假节、都督武州诸军事,将军一职依旧担任。华皎占据湘州造反,因为陆子隆所居是他心腹之地,华皎非常忧虑,一再派遣使者招求引诱,陆子隆不顺从,华皎因此派兵进攻他,又不能取胜。到华皎战败于郢州,陆子隆出兵袭击他的后面,因而和帝王之师相会合。任命为持节、通直散骑常侍、都督武州诸军事,进封爵号为侯,增加食邑和以前的一共七百户。接着升任都督荆信佑三州诸军事、宣毅将军、荆州刺史,持节、常侍依旧担任。这时荆州新设置,治所设于公安,城池不坚固,陆子隆修建城郭,安抚异族和汉族,很能与民和睦相处,当时称作称职。三年,官吏和民众到京城上书朝廷,请求立碑颂扬赞美陆子隆的功绩,诏令许可立碑。太建元年,加封号云麾将军。太建二年去世,当时年纪四十二岁。二、【2017届内蒙古鄂尔多斯一中高三上第四次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程大昌,字泰之,徽州休宁人。十岁能属文,登绍兴二十一年进士第。主吴县簿。未上,丁父忧。服除,著十论言当世事,献于朝,宰相汤思退奇之,擢太平州教授。孝宗即位,迁著作佐郎。帝初政,锐意事功,问大昌曰:“朕治道不进,奈何?”大昌对曰:“陛下勤俭过古帝王,自女真通和,知尊中国,不可谓无效。但当求贤纳谏,修政事,不必他求奇策。”又言:“淮上筑城太多,缓急何人可守?设险莫如练卒,练卒莫如择将。”帝称善。除浙东提点刑狱。会岁丰,酒税逾额,有挟朝命请增额者,大昌力拒之。徙江西转运副使,大昌曰:“可以兴利去害,行吾志矣。”会岁歉,出钱十余万缗,代输吉、赣、临江、南安夏税折帛。六和塔寺僧以镇潮为功,求内降给赐所置田产仍免科徭,大昌奏:“僧寺既违法置田,又移科徭于民,奈何许之!”寝其命。权刑部侍郎,大昌言:“辟以止辟,未闻纵有罪为仁也。今四方谳狱例拟贷死,臣谓有司当守法,人主察其可贷则贷之。如此,则法伸乎下,仁归乎上矣。”帝以为然。江陵都统制率逢原纵部曲殴百姓,大昌因极论“自此屯戍州郡,不可为矣!”逢原由是坐削两官。累迁吏部尚书,言:“禁卫之士,祖宗非独以备宿卫而已,南征北伐,是尝为先锋。今率三年辄补外用违其长即有征行无人在选奈何始以材武择之而终以庸常弃之乎愿留三衙勿遣”出知泉州,汀州贼沈师作乱,戍将萧统领与战死,闽部大震。漕檄统制裴师武讨之。师武以未得帅符不行,大昌手书趣之曰:“事急矣,有如帅责君,可持吾书自解。”当是时,贼谋攻城,而先使谍者衷甲纵火为内应。会师武军至,复得谍者,贼遂散去。绍熙五年,以龙图阁学士致仕。庆元元年卒,年七十三,谥文简。(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九十二,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今率三年辄补/外用违其长/即有征行/无人在选奈何/始以材武择之/而终以庸常弃之乎/愿留三衙勿遣/B今率三年辄补外/用违其长/即有征行无人/在选奈何/始以材武择之/而终以庸常弃之乎/愿留三衙勿遣/C今率三年辄补/外用违其长/即有征行/无人在选/奈何/始以材武择之/而终以庸常弃之乎/愿留三衙勿遣/D今率三年辄补外/用违其长/即有征行/无人在选/奈何始以材武择之/而终以庸常弃之乎/愿留三衙勿遣/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丁父忧是指父亲去世,回乡守丧。守丧有一定的时间规定,这在古代是一种孝顺行为,表明对已故之人的崇敬和不 舍。B吏部尚书,中国古代官名,吏部最高长官。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C绍熙,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名号,汉武帝时正式创立并形成。如“贞观”是唐太宗的年号。D致仕,交还官职。古代的官员因为年龄或别的原因辞官不做了,也指官员退休。同“致仕”意思相近的有“乞骸骨”、“填沟壑”等。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程大昌积极建言,受到皇上称赞。他认为求贤纳谏,修明政治,不必另外寻求奇方异策;设置险要不如训练士兵,训练士兵不如选择好将领。B程大昌关注民生,体察民情。有人以朝廷的命令为由请求增加税额,大昌坚决拒绝;他认为不应该答应六和塔寺僧的请求,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C程大昌尽心国事,见识卓远。代理刑部侍郎时,他认为纵容罪犯不是仁道,应用法律阻止犯罪;担任吏部尚书时,他认为应该充分发挥宫廷警卫的长处。D程大昌处事果断,敢于担当。汀州逆贼沈师作乱,裴师武因为没有得到帅符不肯出兵征讨,程大昌写信命令讨伐,并愿承担责任,于是裴师武及时出兵。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大昌奏:“僧寺既违法置田,又移科徭于民,奈何许之!”寝其命。(2)今四方谳狱例拟贷死,臣谓有司当守法,人主察其可贷则贷之。【答案】10D11D12D 13(1)大昌上奏:“僧寺已经违法置办田产,又将赋税徭役移加给百姓,为什么要答应他们呢!”皇帝中止了命令。 (2)现在各方面审理案件依例打算赦免死罪,我认为有关部门应当信守法令,皇上审察可以赦免就赦免他。【解析】10【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名师点睛】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找虚词、察对话 、依总分 、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抓虚词看位置:“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放在句首;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放在句尾;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放在句中。(2)对话、引文标志: 文言文的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第一次对话出现人名,以后就用“曰”而省略主语。如本题如“今率三年辄补外”中“补外”就是“补以外任”的意思,所以“外”的后面停顿,排除AC。1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本题D 项填沟壑是指死亡。【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名师点睛】填沟壑,典故名,典出战国策卷二十一赵策四赵太后新用事。左师公“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意思是希望自己没死之前,让自己的儿子有个着落。后遂以“填沟壑”作为死的婉辞。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提前。官员以何官称致仕,致仕后的俸禄数目及是否朝见等待遇,与其原官品、功绩及皇帝的恩宠程度有关。也称“休致”。平时需要注意积累。12【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D项结合文本内容“漕檄统制裴师武讨之。师武以未得帅符不行,大昌手书趣之曰:事急矣,有如帅责君,可持吾书自解。”可知,程大昌亲笔致信催促,不是命令。“趣”通趋,催促的意思。13试题分析:主要重点词语的翻译:(1)称呼保留“大昌”,“置”译为置办,“移”译为移加,“寝”译为停止。(2)“四方”译为多方面,“狱”译为审理案件,“拟”译为打算,“贷”译为赦免,“守法”译为信守法令,“察”译为审察,“贷”译为赦免。【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技巧点拨】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移”“狱”“贷”等词语的落实,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建议翻译时打草稿。【参考译文】程大昌,字泰之,徽州休宁人。他十岁就能写文章,绍兴二十一年进士及第。任吴县主簿,还未赴任,遭父丧。服丧完毕,他撰写了十论论说时事,献给朝廷,宰相汤思退对他称奇,提拔为太平州教授。孝宗继位后,提升他为著作佐郎。皇帝刚刚执政,锐意建功立业,问大昌说:“我治国没有长进,怎么办呢?”大昌回答说:“陛下勤俭超过古代帝王,自从女真与我们互相往来和好,他们知道尊重中原,不可以说没有效果。只要求贤才,纳谏言,修明政事,不必另外寻求奇方异策。”又说:“淮上筑城太多,发生紧急情况什么人可以守卫?设置险要不如训练士兵,训练士兵不如选择好将领。”皇帝称赞他说得好。授予他浙东提点刑狱。适逢丰年,酒税超过了规定的数额,有人以朝廷的命令为 由请求增加税额,大昌坚决拒绝。调任江西转运副使,大昌说:“可以兴利除害,实行我的志向了。”适逢荒年,他拿出十多万缗钱,代交吉州、赣州、临江、南安等地折合为丝织品的夏税。六和塔寺僧认为镇伏江潮有功,请求皇上下旨把已置办的田产赏赐给他们仍旧免除赋税徭役,大昌上奏:“僧寺已经违法置办田产,又将赋税徭役移加给百姓,为什么要答应他们呢!”皇帝中止了命令。大昌代理刑部侍郎,说:“法律是用来防止犯法的,没有听说纵容罪犯是仁道。现在各方面审理案件依例打算赦免死罪,我认为有关部门应当信守法令,皇上审察可以赦免就赦免他。这样,就使法律在下面得到伸张,而仁道归于皇上了。”皇上认为他说得对。江陵都统制率逢原纵容部下殴打百姓,大昌于是极力说“从此屯驻戍守州郡,不可以做了”! 率逢原因此被治罪削减两官。大昌多次升迁为吏部尚书,说:“担任宫廷警卫的士兵,祖宗之法不只是用来预备宫中警卫,南征北战,禁卫军都曾是先锋。现在一般三年就要补以外任,用非所长,即使有征伐之事,也没有人得到选用。为什么刚开始是选择有才略武艺的人,而到最后把他们像平常人一样地抛弃呢?希望将他们留在衙内不要派遣。”离开京城主持泉州政务,汀州逆贼沈师作乱,戍守将领萧统领与沈师作战而死,闽部受到很大震动。漕司发檄文命令统制裴师武讨伐乱军。裴师武因为没有得到帅符不肯出兵,大昌亲笔致信催促他说:“事情很急,如果将帅责怪你,你可以拿我的信自己辩解。”这时候,贼兵谋划攻城,先派遣间谍披上铠甲放火作为内应。正赶上师武的军队到来,又抓住了间谍,于是贼兵散去。绍熙五年,以龙图阁学士退休。庆元元年去世,终年七十三岁,谧号文简。三、【2017届宁夏中卫一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古代诗文阅读(35分)杨维桢,字廉夫,山阴人。少时,日记书数千言。父宏,筑楼铁崖山中,绕楼植梅百株,聚书数万卷,去其梯,俾诵读楼上者五年,因自号铁崖。元泰定四年成进士,署天台尹,改钱清场盐司令。狷直忤物,十年不调。会修辽、金、宋三史时,维桢著正统辩千余言,总裁官欧阳元功读且叹曰:“百年后,公论定于此矣。”将荐之而不果,转建德路总管府推官。擢江西儒学提举,未上,会兵乱,避地富春山,徙钱塘。张士诚累招之,不赴,遣其弟士信咨访之,因撰五论,具书复士诚,反覆告以顺逆成败之说,士诚不能用也。又忤达识丞相,徙居松江之上,海内荐绅大夫与东南才俊之士,造门纳履无虚日。酒酣以往,笔墨横飞。或戴华阳巾,披羽衣坐船屋上,吹铁笛,作梅花弄。或呼侍儿歌白雪之辞,自倚凤琶和之。宾客皆蹁跹起舞,以为神仙中人。洪武二年,太祖召诸儒纂礼乐书,以维桢前朝老文学,遣翰林詹同奉币诣门。维桢谢曰:“岂有老妇将就木,而再理嫁者邪?”明年,复遣有司敦促,赋老客妇谣一章进御,曰:“皇帝竭吾之能,不强吾所不能则可,否则有蹈海死耳。”帝许之,赐安车诣阙廷,留百有一十日,所纂叙便例定,即乞骸骨。帝成其志,仍给安车还山。史馆胄监之士祖帐西门外,宋濂赠之诗曰:“不受君王五色诏,白衣宣至白衣还”,盖高之也。抵家卒,年七十五。维桢诗名擅一时,号铁崖体,与永嘉李孝光、茅山张羽、锡山倪瓚、昆山顾瑛为诗文友,碧桃叟释臻、知归叟释现、清容叟释信为方外友。张雨称其古乐府出入少陵、二李间有旷世金石声宋濂称其论撰如睹商敦、周彝云雷成文而寒芒横逸诗震荡陵厉鬼设神施尤号名家云。维桢徙松江时,与华亭陆居仁及侨居钱惟善相倡和。两人既殁,与维桢同葬干山,人目为三高士墓。 (节选自明史杨维桢传)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张雨称其古乐府出入少陵、二李间有旷世金石声宋濂称其论撰如睹商敦、周彝云雷成文而寒芒横逸诗震荡陵厉鬼设神施尤号名家云B张雨称其古乐府出入少陵、二李间有旷世金石声宋濂称其论撰如睹商敦、周彝云雷成文而寒芒横逸诗震荡陵厉鬼设神施尤号名家云C张雨称其古乐府出入少陵、二李间有旷世金石声宋濂称其论撰如睹商敦、周彝云雷成文而寒芒横逸诗震荡陵厉鬼设神施尤号名家云D张雨称其古乐府出入少陵、二李间有旷世金石声宋濂称其论撰如睹商敦、周彝云雷成文而寒芒横逸诗震荡陵厉鬼设神施尤号名家云5下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九品中正制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B国子监的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进国子监读书的统称为监生。C“六部”中吏部主管的事有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及科举取士。D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得60组,古代既可用来纪年,也可用来纪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杨维桢朋友甚众甚杂,在松江居住时,经常与朋友饮酒赋诗属文,吹弹伴奏咏唱中,宾客皆翩翩起舞,以为是神仙中人。B杨维桢淡泊名利,张士诚多次聘请他,他坚持不就;太祖召集诸儒士编纂礼乐书,维桢辞谢,并赋老客妇谣一章进呈,以明其志。C杨维桢年少时,他的父亲在铁崖山中修筑一楼,然后拿走楼梯,让维桢在楼上读书,时达五年。维桢因此养成了急躁耿直的性格,易与人不合,以至于十年都没有升职。D杨维桢是元末明初著名的文学家,诗风奇谲瑰丽,独步一时,诗体被称为“铁崖体”,其古乐府诗、论文等被当时大家如宋濂等高度称赞。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 具书复士诚,反覆告以顺逆成败之说,士诚不能用也。(5分)(2) 以维桢前朝老文学,遣翰林詹同奉币诣门。(5分)【答案】4B5C6B7(1) (杨维桢)详细复信给张士诚,反复讲述顺应时势、违背时势,成功和失败的理论,张士诚没有采用。(2) 因维桢是前朝有声望的文学之士,(太祖)派遣翰林詹同带着礼物去登门聘请。(5分) 【解析】4【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名师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此题“出”和“二李间”不要断开,“商敦、周彝”作“如睹”的宾语。5试题分析:“科举取士”有礼部主管。【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名师点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宫殿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这类题目一般错误都比较明显,如此题“科举取士”有礼部主管。6试题分析:少年在楼上读书与性格无因果关系;“不调”指与人合不来。以至于十年不能与有矛盾的人和好。【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涉及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如此题选项B少年在楼上读书与性格无因果关系;“不调”指与人合不来。以至于十年不能与有矛盾的人和好。7试题分析:重点词语:“复”“反覆”“告”“用”“以”“老文学”“币”“诣”。【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名师点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复”“反覆”“告”“用”“以”“老文学”“币”“诣”等实词,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参考译文】杨维桢,字廉夫,山阴人。母亲李氏,梦见月亮上的金钱坠入怀中,遂生下杨维桢。小时候,一日能记诵书数千言。父亲杨宏,建楼于邀崖山中,绕楼种梅一百棵,聚集书籍几万卷,去掉梯子,让他在楼上诵读了五年,因而自号邀崖。孟双麦室四年进士及第,代理丢盒尹,改任钱清场盐司令。狷介刚直,与人多违忤,十年没有调职。适逢辽、金、苤三史修成,杨维桢写了篇一千余言的正统辩,总裁官欧阳元功读罢赞叹道:“百年之后,公论将定于此了。”将推荐他而没有实现,转任建德路总管府推官。提升任江西儒学提举,未上任,适逢兵乱,避乱于直春山再转徙到钱塘。张士诚多次招请他,不上任,便派他的弟弟张士信咨询他,于是撰作五论,写信答复张士诚,反复告以顺逆成败之说,张士诚不能采用他的意见。又得罪达识丞相,迁居于松江之畔,四方搢绅大夫与东南才识俊拔之士,登门拜访者每日不断。酒酣之后,笔墨纵横。有时头戴华阳巾,身披羽衣坐于船屋之上,吹奏铁笛,作梅花弄曲。有时叫侍儿唱白雪之辞,自己用凤琶伴奏。宾客们都蹁驩起舞,自以为是神仙中人。 洪武二年,太祖召集诸儒编纂礼乐书,因尘维桢是前朝文学老儒,便派翰林詹同备礼登门招请,杨维桢辞谢道:“哪有老妇行将就木,又再次治妆出嫁的呢?”第二年,又派主管官员敦促,杨维桢赋老客妇謡一章进献给皇帝,说:“皇帝若能尽用我之所能,而不勉强我作所不能就可以,否则我惟有蹈海一死而已。”皇帝答应了他的条件,赐给安车乘坐到朝廷,留住一百一十天,编纂的叙例大略定下,就请求退休。皇帝成全他的心愿,仍让他乘安车回山隐居。史馆胄监之士设帐饯行于西门之外,宋濂赠诗给他,说:“不受君王五色诏,白衣宣至白衣还。”很尊崇他。到家后就去世了,享年七十五岁。杨维桢诗名独盛一时,号称铁崖体,与永嘉李孝光、茅山张羽、锡山倪瓒、昆山顾瑛为诗文朋友,与碧桃叟释臻、知归叟释现、清容叟释信为世外朋友。张厘称他的古乐府出入少陵、二李之间,有絶代金石之声。宋濂称赞他的论著,如同阅读茴敦、周彝,云雷成文,而寒光四射。他的诗歌摇荡陵厉,如鬼神设辞施文,尤其号称名家。杨维桢迁居松江时,与华亭陆居仁以及桥居松江的钱惟善互相唱和。号云松野衲。两人去世后,与杨维桢同葬于干山,人们称为三高士墓。四、【2017届山西怀仁一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贾铉,字鼎臣,博州博平人。性纯厚,好学问。中大定十三年进士,调滕州军事判官、补尚书省令史。章宗为右丞相,深器重之,除陕西东路转运副使。上疏论边戍利害,上嘉纳之,迁左谏议大夫兼工部侍郎。铉上书曰:“亲民之官,任情立威,所用决杖,分径长短不如法式,甚者以铁刃置于杖端,因而致死。间者阴阳愆戾,和气不通,未必不由此也。愿下州郡申明旧章,检量封记,按察官其检察不如法者,具以名闻。内庭敕断,亦依已定程式。”制可。复上书论山东采茶事,其大概以为“茶树随山皆有,一切护逻,已夺民利,因而以拣茶树执诬小民,吓取货赂,宜严禁止。仍令按察司约束。”上从之。泰和三年,拜参知政事。亳州医者孙士明辄用黄纸大书“敕赐神针先生”等十二字及于纸尾年月间摹作宝样朱篆青龙二字以诳惑市人。有司捕治款伏。值赦,大理寺议宜准伪造御宝,虽遇赦不应原。已奏可矣。铉奏:“天子有八宝,其文各异,若伪造,不限用泥及黄蜡。今用笔描成青龙二字,既非八宝文,论以伪造御宝,非本法意。”上悟,遂以赦原。明日,上谓大臣曰:“已行之事,贾铉犹执奏,甚可嘉也,群臣亦当如此矣。”久之,铉与审官院掌书大中漏言除授事。上谓铉曰:“卿罪自知之矣。然卿久参机务,补益弘多,不深罪也。”乃出为安武军节度使,改知济南府。致仕。贞佑元年薨。 (节选自金史贾铉传)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亳州医者孙士明辄用黄纸大书“敕赐神针先生”等十二字/及于纸尾年月间摹作宝样朱篆/青龙二字以诳惑市人B亳州医者孙士明辄用黄纸大书“敕赐神针先生”等十二字及于纸尾/年月间摹作宝样朱篆/青龙二字以诳惑市人C亳州医者孙士明辄用黄纸大书“敕赐神针先生”等十二字及于纸尾/年月间摹作宝样朱篆/青龙二字以诳惑市人D亳州医者孙士明辄用黄纸大书“敕赐神针先生”等十二字/及于纸尾年月间摹作宝样朱篆青龙二字/以诳惑市人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进士是古代殿试及第者之称,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B“除”是授予官职,“拜”是用一定的仪式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C“上疏”和“上书”都是在朝官员专门上奏皇帝的一种文书形式。D大理寺是掌管刑狱案件审理的机构,长官名为大理寺卿,位九卿之列。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贾铉入仕以后,积极向皇上建言,论述边防利害,得到皇帝赞许,采纳其建议,并升其为左谏议大夫兼工部侍郎。B贾铉上奏,要求下诏于州郡,申明法纪,对州县官员非法用刑加以节制和管理,皇上采纳了他的建议。C贾铉不顾皇上对大理寺上奏案件决定的应允,坚持上奏,推翻了大理寺的决定,并获得皇上的夸奖。D贾铉在济南知府职位上退休,因病去世。对他私下谈论朝廷官员升迁的罪,皇上没有过分追究。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 因而以拣(检查)茶树执诬小民,吓取货赂,宜严禁止。(2) 有司捕治款伏。值赦,大理寺议宜准伪造御宝,虽遇赦不应原。【答案】4D5C6D 7(1)于是用检查茶树作为理由拘留诬陷百姓,从中获取钱财,应该严厉禁止。(2)官吏逮捕治罪,(孙士明)诚恳伏罪。正赶上大赦天下,大理寺议定应当核准他伪造玉宝罪,即使遇到大赦也不应该原谅。【解析】4【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名师点睛】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找虚词、察对话 、依总分 、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抓虚词看位置:“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放在句首;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 “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放在句尾;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职大的新质生产力
- 建筑设计中的新质生产力
- 初中学校庆祝教师节主题班会方案年
- 圆轴扭转横截面上的内力
- 2025年康复医学康复方案设计验收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感染性疾病防控院内感染防治模拟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肿瘤放疗后护理指导案例分析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放射治疗技术操作规范模拟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全科医生每日一题模拟考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影像学磁共振成像基本原理考核答案及解析
- 振动型式试验报告范本
- 草木染色的工艺及步骤
- 网络传播概论(彭兰第5版) 课件全套 第1-8章 网络媒介的演变-网络传播中的“数字鸿沟”
- 蚂蚁搬家游戏活动方案设计
- 配电终端功能构造
- 融资风险评估报告
- 画法几何及土木工程制图课件
- 第2课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哲学与人生》(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2023免拆底模钢筋桁架楼承板图集
- 云计算技术基础应用教程(HCIA-Cloud)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成人学士学位英语1000个高频必考词汇汇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