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一节自然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教学案中图版.docx_第1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一节自然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教学案中图版.docx_第2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一节自然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教学案中图版.docx_第3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一节自然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教学案中图版.docx_第4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一节自然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教学案中图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 然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 情景导入先思考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同时也是粮食生产和消费大国。“中国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0%的人口”,这反映了我国人口对耕地资源的巨大压力,同时也反映了粮食安全对耕地资源安全的压力。思考探究:土地资源属于哪一类资源?为何我国耕地资源压力巨大?提示:土地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我国人多地少,耕地资源压力大。 基础知识要记牢 1自然资源的概念在一定时间、地点的条件下能够产生价值的,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的总称。2自然资源的分类(1)分类标准:自然资源能否更新或恢复。(2)非可再生资源:概念:主要是指那些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形成的、储备有限的、经开发利用后无法在现阶段再生的自然资源。主要非可再生资源:各种金属和非金属矿石、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等。(3)可再生资源:概念:主要是指那些被人类开发利用后能依靠生态系统自身的运行得到恢复或再生的资源。主要可再生资源: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等。 重点难点掌握好 自然资源的分类自然资源根据性质可分为非可再生资源和可再生资源两大类。比较分类概念特点举例合理利用非可再生资源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形成的、储备有限的、经开发利用后无法在现阶段再生的自然资源储量有限,现阶段无法再生矿产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寻找替代品可再生资源被人类开发利用后,能依靠生态系统自身的运行得到恢复或再生的资源可再生,循环利用保护、促进更新、加以充分利用 方法技巧很重要 判断自然资源的方法自然资源是指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生活的物质和能量,它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资源具有两个基本属性:(1)自然属性:就是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物质或能量,属于地理环境的组成部分。(2)经济属性:在当前的经济技术条件下人类可以直接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至于人类尚未认识或分布过于分散而无开采价值的物质与能量,都不属于资源的范畴。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并不排除它们很可能会成为未来的资源。 应用体验不可少 1读下图,指出其中符合自然资源概念的图例是()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自然资源的概念,要明确自然资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它是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的,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又不同于自然环境的其他部分,它是可以用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那部分物质和能量。2下列有关自然资源基本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各种可再生资源的分布,一般具有明显的地带性规律自然资源的地区分布,一般都具有均衡性的特征矿产资源的形成受地质作用的制约,它的分布无规律可循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但其生产潜力可不断扩大和提高ABC D解析:选D陆地自然资源,虽然数量是有限的,但其潜力是无限的;虽然分布是不均衡的,但其分布是有规律可循的,如可再生资源一般都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分布规律,而非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也具有地质规律性分布特征。3下列关于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海洋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B地面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C能源资源都属于非可再生资源D地下资源都属于非可再生资源解析:选B海洋资源中的矿产资源属非可再生资源;地面资源包括土地资源、地表水资源、气候资源、各种生物资源,它们都属于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一般埋藏在地表以下,不属地面资源。主要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情景导入先思考 思考探究:漫画中反映出的耕地减少的原因有哪些?提示:建筑用地占用大量耕地;耕地遭受破坏、灾害损失造成耕地减少;生态退耕导致耕地减少。 基础知识要记牢 1土地资源问题(1)日趋减少的耕地: (2)土地退化:2能源问题 重点难点掌握好 一、我国耕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措施我国耕地资源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到21世纪中叶,由于人口绝对数量增加,人均耕地还将减少。我国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遵循“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使土地供求关系向良性循环方向转变。1实行耕地总量不减少措施严格执行土地管理法,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提高土地利用率非农业建设必须节约用地,尽量利用荒地、劣地,不占用耕地、好地,禁止闲置、荒芜耕地。3提高耕地质量进行土地规划,综合整治田、水、林,改善农业生态条件和生态环境;改良土壤,提高地力,防治土地污染,防治土地退化。二、我国能源问题、原因及解决措施1我国能源问题的现状(1)浪费严重,能源短缺。(2)采煤引起地面塌陷、农业减产和地面植被破坏。(3)能源利用率不高,环境污染严重。(4)农村大量使用薪柴,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土壤肥力下降等。2产生的原因(1)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2)能源消费结构单一,水能、核能等所占比重较小。(3)人口多,人均能源资源不足。(4)经济发展快,能源消费量尤其是石油的需求量迅速增加(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原油消费国)。3解决措施(1)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开发利用率。(2)积极开发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3)加强能源资源的勘探、开发与调配工作。(4)开发清洁煤技术,发挥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的优势。(5)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保证油气供应稳定可靠。 方法技巧很重要 图示法记忆土地资源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应用体验不可少 图甲为2000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图,图乙为2002年2007年我国各类土地面积变化情况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2000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的特征是()2000年2007年耕地面积先增加后减少2000年2007年耕地面积保持在1.2亿公顷以上2002年2003年耕地面积减少最快2003年2007年各年耕地面积减少幅度相同A BC D22002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有()建设用地增加粮食播种面积增加退耕还林效果显著未利用地增加A BC D解析:1.C2.B第1题,由图可知,2000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一直在减少,但总量始终保持在1.2亿公顷以上,其中2002年2003年耕地面积减少的速度最快。第2题,由图可知,我国耕地面积的减少,最主要是由于退耕还林工程效果显著,大量的耕地变成林地;此外,居民点及工矿等建设也占用了一部分耕地。3(山东高考)我国西南地区自古就与内地联系密切。如今,这一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了重要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西南地区能源资源丰富,区域内的重庆市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下图为重庆市19992008年主要能源消费量变化和单位GDP能耗变化图。(1)判断重庆市能源消费总量变化和单位GDP能耗变化的趋势,并分析单位GDP能耗变化的主要原因。(2)指出重庆市能源消费结构特点;结合西南地区能源资源优势,说明该市今后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方向。解析:第(1)题,从图上可以直接读出重庆市能源消费总量和单位GDP能耗的变化趋势。单位GDP能耗呈下降趋势说明能源利用率提高,再就是能耗多的产业减少,在分析时一定要抓住“单位GDP能耗”来分析。第(2)题,根据图例和各年份能源的比重,描述出重庆市能源消费结构特点。煤炭、石油的大量消费会产生大量粉尘和酸性气体,导致雾和酸雨发生频率增加,重庆市深受其害,针对这种情况,重庆市应改善能源结构,增加清洁能源的比例。西南地区多江河,地势落差大,有发展水电的良好条件;四川盆地天然气十分丰富,应因地制宜增加水电和天然气的比重。答案:(1)能源消费总量呈上升趋势;单位GDP能耗呈下降趋势。提高能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2)以煤为主,石油、天然气和水电的比重较低。增加水电、天然气的比重,降低煤的比重。P21思考提示中国近50年来人口逐渐增加;中国近50年来人均耕地迅速减少,20世纪末减少趋势变缓。人口增加、城市的扩张和工矿道路的建设等非农建设用地增长迅速。一、选择题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右图中黑块所在地是世界某种资源的主要分布区。读下图回答12题。1该资源的分布()低纬度地区缺失范围有季节变化主要在高纬和高山地区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广ABC D2这种资源()A近年来数量逐渐减少B被人类大量开发利用C取之不尽,用之不竭D大多数国家需要进口解析:1.B2.A第1题,该资源主要分布在南北两极地区和世界主要高山地区,为冰川,其分布范围有季节变化。第2题,由于全球气候变暖,部分冰川融化。读我国可利用风能时数分布图,完成35题。3下列是我国风能资源开发重点地区的是()A甲地 B乙地C丙地 D丁地4图中显示我国风能资源的分布特点是()A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北方地区及沿海地区B主要分布于我国温带大陆性气候区C主要分布于我国的高寒气候区D我国广大的内陆地区均是风能贫瘠地区5山东半岛是我国最早进行风电建设的地区,其发展风电最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是()A临海,风能资源丰富B经济发展快,能源匮乏C经济基础雄厚,科技力量强D人们的环保意识强解析:3.C4.A5.C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丙、丁四地的可利用风能时数比较,只有丙地是大于6 000的,位于内蒙古地区,风能资源丰富,又靠近能源需求市场,应是重点建设的风电基地。第4题,图中看出我国的北方地区及沿海地区风能资源丰富。第5题,风电的开发需要较高的技术和雄厚的经济实力,山东半岛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科技发达,具备发展风电的条件。 读我国甲、乙两地区(北方、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土地面积、人口及耕地分布对比图,回答67题。6关于甲、乙两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代表北方地区,乙代表南方地区B甲地区水资源总量比重大的主要原因是降水多,蒸发少C乙地区人口比甲地区少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低D乙地区耕地面积比重大与平原面积广阔有关7有关甲、乙两地区的对比分析,正确的是()A甲地区以旱地为主B乙地区的石油、煤炭资源均不如甲地区丰富C甲地区能源供应充足,可以满足工农业生产的需要D乙地区需进行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来缓解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缺水状况解析:6.D7.D第6题,从水资源总量就可以推断出,甲代表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比北方大,南方地区降水量大,蒸发量也大;乙代表北方地区,人口总数比南方少,主要原因是南方经济发达;北方地区平原面积广,耕地比重大。第7题,甲地区(南方地区)以水田为主;北方煤炭、油气资源比南方丰富;南方地区能源供应不足,需要从北方运进大量煤炭;南水北调是为了缓解北方水资源的紧张状况。二、综合题8(全国卷)坡耕地上的切沟由流水侵蚀而成。下图为切沟景观。指出切沟对坡耕地的危害,并提出防治措施。解析:切沟对坡耕地的危害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加大土壤侵蚀量,降低土壤的肥力;二是使耕地起伏加大,不利于机械化耕作。防治措施可从调整耕作方式、修建引水排水设施、填埋等方面分析。答案:危害:切沟分割土地,损坏耕地,妨碍耕作(严重时可阻断交通);加大土壤侵蚀量(切沟形成后,水流集中,冲刷能力增强,水土流失加剧)。防治措施:调整耕作方式,防止水流集中(如等高耕作、间作、修地埂等);修建引水排水设施(如修建排水沟等);(在水流集中区域)设置障碍(如草地,灌丛等);在切沟中修建拦水坝(谷坊);切沟填埋。9.在根据联合国公布的世界主要国家能源生产与消费统计资料绘制的柱状图中(右图),纵坐标表示该国能源生产量减去能源消费量所得的差值相对量。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世界能源的地区生产、消费极不均衡,从图中分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能源生产、消费的差异主要表现。 (2)2014年2月4日,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在网站上发文称,2014年中国石油消费将达1 110万桶/天,石油净进口660万桶/天,而美国2014年原油进口将为550万桶/天,中国将在年均进口量上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原油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