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房山区2012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试卷语文参考答案详解及评分建议.doc_第1页
北京市房山区2012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试卷语文参考答案详解及评分建议.doc_第2页
北京市房山区2012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试卷语文参考答案详解及评分建议.doc_第3页
北京市房山区2012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试卷语文参考答案详解及评分建议.doc_第4页
北京市房山区2012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试卷语文参考答案详解及评分建议.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房山区2012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试卷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一、(共15分,每小题3分)答案:1.C 2.B 3.D 4.A 5.B部分考题简要解说:1.A项,脍烩、xq;B项,中衷、td;D项,娇矫、xunxin2.A项,不明词义、不辨褒贬;C项,不辨褒贬;D项,望文生义(曲解词义)、不合语境3.A项,成分残缺,应在“营销”后加“价值”,“自律”后加“意识”;B项,语序不当,应为“崇尚模范、学习模范、争当模范的浓厚氛围”;C项,“对于上”句式杂糅4.A项中“编年体”应为“纪传体”文言文参考译文唉!五代之乱达到极点了,这就是易传上所说的“天地间的光明被封闭、高洁的雅士都去隐居”的时代吧!在这个时候,作臣子的杀害他的国君,作儿子的杀害他的父亲,而那些士大夫们却安享着国家的俸禄,占据着朝堂,心满意足地不再有廉耻之色的人到处都是。我认为自古忠臣义士,大多出现在乱世之中,却奇怪这个时候可以称道的人为什么这样少呢!难道果真没有这样的人吗?虽然说战乱兴起,学校教育被废弃,从而礼义衰败,风俗毁坏,到了这个地步,然而自古以来天下大乱之时未尝没有忠臣义士啊。我想必有洁身自好的义士,因愤时嫉世远离尘世而不能显见于世的。自古就有贤才把自己的志向才能蕴藏于内心而并不表现出来,有的人穷困地生存于简陋的小巷,寄身于荒野草莽之中,他们虽然有颜渊的品行,如果不遇到孔子这样的人也会不为世人所知。况且是世道多有变故,君子的高尚道德消沉的时候呢!我又认为必然还有怀抱才能,修炼节义,从而沉沦在社会底层而默默无闻的人。在传记中寻找这样的人,而乱世分崩离析,文字记载残缺不全,不能再找到了。这样找到的仅仅就是四五个人罢了。身处山林之中与麋鹿为伴,虽然不能称为符合中道,但是与其拿着官府的俸禄、低着头忍受羞辱地活着,哪能比得上无愧于心、自由自在地生活呢?我找到了这样的两个人,他们叫郑遨、张荐明。权势和财利不能使其内心屈服,去留取舍不违背道义,我找到了这样的一个人,他叫石昂。如果对君王有利,自己因为忠心而获罪,却不必自己明告于世、甚至于到死也不说出来的人,这就是古代所说的义士啊,我找到了这样的一个人,他叫程福赟。五代时期社会混乱,国君不像国君,臣子不像臣子,父亲不像父亲,儿子不像儿子,一直到兄弟间、夫妇间的人伦关系,没有不严重毁坏的,而天理几乎灭绝了。就在这样的时刻,能够以孝悌之礼修身于一乡,并且像风一样推行到天下的人,还是或许有的,但他们的所作所为不显露,也没有书籍记述编排,只有他们的姓名有的还能够在书中见到,我也不敢埋没他们,而大致可以写下来的人,我也找到了一个,他叫李自伦。于是我写了一篇一行传。二、(共12分,每小题3分)答案:6.A 7.B 8.D 9.B简要解说:6.A项,怪:以为怪,奇怪7.A项,助词,可不译/代词,这种人;B项,连词,表并列关系/连词,表并列关系;C项,助词,样子/连词,但;D项,代词,那/副词,将8.D项,“势利不屈其心”与“去就不违其义”为并列关系,第二句前应补出“而”9.B项,错在“乱世时代一定会出现许多忠臣义士”,原文是“自古忠臣义士,多出于乱世”三、(共30分)10.参考答案:略评分建议:10分。回答出欣赏哪类人(且有后文的),1分;结合文中内容阐述,3分;联系社会生活阐述,3分;语言表达,3分。回答欣赏哪类人,要简洁明确,不能啰嗦、含混;结合文中内容阐述,要从作品出发,清晰、明确地指出该类人“一行”的特质(自己欣赏该类人的原因);联系社会生活阐述,要求就社会生活现象展开,分析深刻,言之成理,阐述中举概括性例子或具体性例子均可;语言表达,要求结构合理,语言流畅,言之有序。字数不足扣分,少20字(含)扣1分,少20字以上扣2分;字数不足最多限扣2分,且限扣至0分为止,不能给负分。11.参考答案:太祖与侍臣论用人之道谓之曰金石之有声击之而后鸣舟航之能运操之而后动贤者之有才用之而后见然人之才智/有长于彼而短于此者若因其短而并弃其所长则天下之才难矣。评分建议:5分。“”为必断之处,“/”可断可不断之处。必断之处,只断对一处不得分,断对两处或三处得1分,断对四处或五处得2分十处全断对得5分;不应断而断者,只出现一处忽略不计,出现两处或三处倒扣1分,出现四处或五处倒扣2分出现十处或十处以上倒扣5分;如果出现倒扣分数的情况,限扣至0分为止,不能给负分。断句题标点及参考译文太祖与侍臣论用人之道,谓之曰:“金石之有声,击之而后鸣;舟航之能运,操之而后动;贤者之有才,用之而后见。然人之才智有长于彼而短于此者,若因其短而并弃其所长,则天下之才难矣。”太祖与大臣们谈论用人的方法,对他们说:“金石有声音,(是因为有人)敲击它而发出声音;船之所以能航行,(是因为有人)操纵它而前行;贤明的人之所以有才华,(是因为有人)使用了他们然后才显现出来。然而一个人的才智有在某些方面见长、在另一些方面见短的,如果因为他的短处而同时放弃他的长处,那么天下有才能的人就难找了。”12.标准答案:门庭若市时时而间进 旌蔽日兮敌若云 矢交坠兮士争先 气息奄奄朝不虑夕 好雨知时节 随风潜入夜 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看万山红遍 百舸争流评分建议:8分,每句1分。出现错别字或其它错误则该句不得分;要求从6个小题中任选4个小题作答,不是从12个空中任选8个空作答;答5个或6个小题的按其前4个所答评阅。乞食 陶渊明 译文饥肠辘辘驱我出穷家破庐 茫然四顾不知要去往何处 走着走着来到了这个庄子 叫开门儿才觉得难于启齿 幸好主人和气又善解人意 慷慨送我想要的各种东西 谈得投缘不觉已夕阳欲下 筛酒举觞频劝道干了它吧 相互为了能结识分外开心 话长情浓写就了这篇诗吟 感激先生如漂母急难施惠 可我不是韩信而唯有抱愧 白吃白拿这叫我用啥报答 诚祷神灵长佑护锦上添花 写作背景 陶渊明辞官归里,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他的晚年,生活愈来愈贫困,有的朋友主动送钱周济他。有时,他也不免上门请求借贷。这首诗就是他生活最艰难时的真实写照. 中心思想 乞食一诗,即表现出陶渊明真实、率真、丝毫不做作,也不为自己乞讨的行为而羞惭的坦荡个性. 乞食便乞食,难堪便难堪,写进诗里,也要交代个明明白白。 赏析 一个驱字,说明本能的需求有如长鞭加身,迫使他出门求食以果腹。出得门来,却挪不开双脚,不是不知路,而是耻辱、难堪的感觉缠住了他的脚。 走了,却是行行而至斯里。行行,走啊走啊。倒不是行程遥远,而是举步维艰,一方面因为饥饿而身体乏力,更重要的是因为去乞食而难为情。到了一个可以行乞的地方,面对开门相迎的主人却口将言而嗫嚅,到口的话却怎麼也说不出。 由驱而去,既去又不知竟何之,至却拙言辞,诗人乞食时的形象、神情已是活灵活现,恍 然在人目前。 大概是从诗人忍饥挨饿的痛苦,那副难堪、窘迫的神态中,善解人意的主人主动替诗人解了围。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两句看似在说诗人因主人的慷慨相赠而感到满意,其实透过诗歌至此一变而转轻快的语调,我们彷佛看到诗人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心中的一块大石落了地。难堪没有了,窘迫消失於无形。 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一经交谈,却发现原来是志同道合的知己,於是,酒兴未阑,诗兴又发。移居二首说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又说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这主人必是又一个素心人,足与言咏赋诗、谈文析理的。当此之际,物质生活的困乏,乞食路上步履的沈重,皆已忘怀,唯有其乐也融融,乐也陶陶。诗人之乐,除了情欣新知欢外,当也与他任真自得的思想相关吧。 似乎到临走了,诗人才想起自己乃是乞食而来,话题才又回到了这一题目上: 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 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 主人的礼待与厚赠,让诗人感愧不已。虽然说愧非韩才,但诗人援用这一典故,再联系他少年时代猛志逸四海的抱负,却可看到诗人心有所不甘、不平。衔戢知何谢?抱负无法实现,才干无法施展,隐居以终老,所以就只能冥报以相贻。虽是答谢主人的殷勤之辞,却也隐含了诗人生平遭际的几分沈痛。13.C(应为“谈谐终日”,并无“醉卧当场”)(3分)参考答案:这首诗的情韵主要体现在于朴素的描写中蕴含饱满的情感(1分),传神地展现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1分)。如:开篇“饥来驱我去”,一个“驱”字说明了“饥”的程度和身不由己的情状(1分)。“不知竟何之”中的 “竟”字,透露出反复思忖的心理,既见得当时农村之凋敝,有粮之家太少,告贷几乎无门;亦见得诗人对于所求之人,终究有所选择的心理(1分)。“行行至斯里”的“行行”是重言,走了又走,明写路途的遥远,暗写诗人羞愧的心理(1分)。评分建议:举其它体现诗歌情韵的例子进行分析也可,意思对即可得分。四、(共8分)14.C(A项,“其体系是由伏羲和黄帝创建的”错;B项,因果关系不存在;D项,不能说“只要了解了中原文化,就完全了解了中华文化”)(3分)15.答案要点: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和源(根源、起源、根脉)。中原文化代表着中华文化的正统。中原文化一直在与其他文化交流、融合(兼容并蓄、远播海内外)。中原文化世代相传,绵延不绝。评分建议:5分。共4个要点,答对13个要点,每答对1个要点得1分;4个要点都答对得5分。意思对即可得分。五、(共25分)16.A D(A项,“统摄全文”理解有误,应为“引出下文”;D项,“表现自己对小公主的同情心”有误)评分建议:4分。只选对一个得2分,两个都选对得4分。如果所选答案超过两个,每多选一个倒扣2分;如果出现倒扣分数的情况,限扣至0分为止,不能给负分。17.参考答案:“向着太阳飞升”是海的女儿中触发作者感悟的精彩的结尾(出自海的女儿)(1分);它暗含了本文的主旨,赞美了充满爱和善的灵魂(1分);这一题目形象、生动,具有浓郁的文学色彩(1分)。评分建议:意思对即可得分。参考答案:故事表面上已经结束(1分),但还有精彩、感人的下文(1分)。评分建议:意思对即可得分。18.参考答案:“点睛的一笔”是指安徒生给海的女儿所写的赋予小公主向着太阳飞升的永生的灵魂的结尾(2分)。因为作者认为这个结尾表达了对巫婆规定的残酷的法则的彻底蔑视(1分),并以永生诠释了善(1分),以向着太阳飞升的灵魂诠释了美(1分),升华了童话的主旨,使这部传世之作摆脱了平庸(1分),所以称之为“点睛的一笔”。评分建议:意思对即可得分。19.参考答案:略评分建议:10分。结合文本答出海的女儿对作者产生的影响,2分;指出阅读优秀作品的意义(提出观点、见解),1分;结合自己的体验阐述,4分;语言表达,3分。回答海的女儿对作者产生的影响可从作者的内心、精神、情感世界入手,可从作者的体悟、思考、行动等方面展开,只就一点回答即可;指出阅读优秀作品的意义,要明确、精到;结合自己的体验阐述,要从自身出发,要有例子、有分析,例子要典型,分析要充分;语言表达,要求结构合理,语言流畅,言之有序。字数不足扣分,少20字(含)扣1分,少20字以上扣2分;字数不足最多限扣2分,且限扣至0分为止,不能给负分。六、(共60分)20.(略)(60分)附:文言文参考译文唉!五代之乱达到极点了,这就是易传上所说的“天地间的光明被封闭、高洁的雅士都去隐居”的时代吧!在这个时候,作臣子的杀害他的国君,作儿子的杀害他的父亲,而那些士大夫们却安享着国家的俸禄,占据着朝堂,心满意足地不再有廉耻之色的人到处都是。我认为自古忠臣义士,大多出现在乱世之中,却奇怪这个时候可以称道的人为什么这样少呢!难道果真没有这样的人吗?虽然说战乱兴起,学校教育被废弃,从而礼义衰败,风俗毁坏,到了这个地步,然而自古以来天下大乱之时未尝没有忠臣义士啊。我想必有洁身自好的义士,因愤时嫉世远离尘世而不能显见于世的。自古就有贤才把自己的志向才能蕴藏于内心而并不表现出来,有的人穷困地生存于简陋的小巷,寄身于荒野草莽之中,他们虽然有颜渊的品行,如果不遇到孔子这样的人也会不为世人所知。况且是世道多有变故,君子的高尚道德消沉的时候呢!我又认为必然还有怀抱才能,修炼节义,从而沉沦在社会底层而默默无闻的人。在传记中寻找这样的人,而乱世分崩离析,文字记载残缺不全,不能再找到了。这样找到的仅仅就是四五个人罢了。身处山林之中与麋鹿为伴,虽然不能称为符合中道,但是与其拿着官府的俸禄、低着头忍受羞辱地活着,哪能比得上无愧于心、自由自在地生活呢?我找到了这样的两个人,他们叫郑遨、张荐明。权势和财利不能使其内心屈服,去留取舍不违背道义,我找到了这样的一个人,他叫石昂。如果对君王有利,自己因为忠心而获罪,却不必自己明告于世、甚至于到死也不说出来的人,这就是古代所说的义士啊,我找到了这样的一个人,他叫程福赟。五代时期社会混乱,国君不像国君,臣子不像臣子,父亲不像父亲,儿子不像儿子,一直到兄弟间、夫妇间的人伦关系,没有不严重毁坏的,而天理几乎灭绝了。就在这样的时刻,能够以孝悌之礼修身于一乡,并且像风一样推行到天下的人,还是或许有的,但他们的所作所为不显露,也没有书籍记述编排,只有他们的姓名有的还能够在书中见到,我也不敢埋没他们,而大致可以写下来的人,我也找到了一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