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sternblot经验.doc_第1页
westernblot经验.doc_第2页
westernblot经验.doc_第3页
westernblot经验.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根据自己的实验体会,总结做好WB的一些心得,与大家分享,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叙述的思路就是围绕着实验的每个步骤展开,这样可能更具体些。1配胶: 该部分较为重要的是配制凝胶时要充分混匀,此外应保证试剂的新鲜。常出现的问题有:A.凝胶出现花纹:此时应检查原料中过硫酸铵(AP)粉末是否受潮B.凝胶聚合时间较长:聚合时间由AP以及TEMED决定,通常在30min左右,AP不新鲜会导致聚合变慢:此外还需注意环境的温度也很重要,气温较低时胶是会凝得慢一些,必要时可适当增加AP以及TEMED的量,但通常不会超过1h,若超过1h甚至更长仍未聚合,应检查配制的操作有无错误。2处理蛋白样品:该部分蛋白样品本身很关键,若蛋白提取过程存在问题或蛋白发生降解则很难进行好之后的实验,也就很难做出好的结果了;除此之外loading buffer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切莫使用不新鲜的上样缓冲液,同时在处理时将样品与loading buffer混合均匀也应注意。3电泳:首先在跑积层胶时应尽可能使样品压齐,若上样量较大(如细胞蛋白通常上样在20-30甚至40ul),可适当减小电压跑20-30min,待压齐后方可开始分离。4转膜:该环节电流的大小,转膜的时间决定是否能成功将蛋白转上,而具体的参数应取决于所要蛋白的分子量大小,应反复摸索,本人在实验中得出的经验为:10KDa:200mA 1h; 60KDa 70V,2h;90KDa 70V,4h;200KDa 70V,6h. 此外还有如下几个细节问题需要注意:A.膜的选择:PVDF还是NC,0.22m还是0.45mB.转膜液中甲醇的量:通常在10%-20%,蛋白分子量较大时可适当减少,蛋白分子量小时应适当增加,建议先从15%开始。5封闭:该步骤一般不易出现问题,常见的有室温2-3h,或者4度封闭过夜,但仍需强调一点的是有些抗体的使用需配套使用特殊的封闭液。6一抗孵育:通常购买到一种新抗体后,还是建议先按说明书推荐的浓度比例在室温孵育2-3h, 若该抗体效价较好,应该显带很漂亮,尤其是在抗体刚买时间不长,然而事情往往不能尽如人意,我们在遇到一个不好的抗体时该怎么办?可通过延长孵育时间(如:4度过夜孵育甚至室温过夜孵育),增大抗体浓度,如果你想尽了一切可能结果仍然很不理想,建议还是换抗体吧,不要再浪费时间与精力了。7洗膜: 个人认为洗膜液洗3遍,每遍10min足以,没有必要过多次数过长时间,膜的背景不好很多时候并不是没洗干净,更多的应该去考虑抗体浓度是否过高等其他原因,本人实验过程中曾经做过两个抗体,其他的条件一样(甚至是从一张膜上剪开的),背景却相差很大,你能说是没洗干净吗?洗二抗同样如此8二抗孵育:选择好一个合适的条件不要轻易改变,另外相比一抗,二抗作用的时间应严格控制,实践证明一抗时间长点可能没什么关系,而二抗时间若过长过短都将会直接影响结果。9扫膜:本人的实验室使用的是odyssey机器,该机器及相应软件操作简便,使用起来也很智能,这里就不多说了。以上是本人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总结得出的一点小小体会,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高深的理论,只是希望能对刚刚接触western blot实验的朋友有点帮助,可能真正接触了实验后才能更好的去思考去总结,其实不只是western blot,可以说很多实验真的是细节决定成败,也许当我们认真做好每一个环节好的结果自然就水到渠成了,还是做个有心人吧,天才来自勤奋,成功源于积累!有什么新的心得体会,我将会及时补充,同时也希望各位战友批评指正!1 转录因子或丰度较低的蛋白质或转录因子:在室温孵育3或4个小时发不出来时可以转到4度15个小时一定可以发出来。背景可能会深点(可以在发光时先垫一张用过的胶片挡一下背景,上面的爆光就会好不少)2碧云天的TUBLIN一抗释然液也会有过期的时候,为此耽误了近一个周的时间!一抗释然最好用新鲜的牛奶或负20度保存的BSA或PBS。3如果二抗加多了,或洗得不干净,荧光淬灭时间会非常短,此时可以一次拿出几张片子,连续压片,然后依次显影并定影。这样可以保证在荧光淬灭之前把其真实的比例记录下来。4 如果你的蛋白浓度不高,但需要加30ul才能保证目的条带发出来的话,可以浓度下面的方法:在梳子拔蓖麻出后直接加样品,然后用电流液补齐满,最后加电流液,这样也不会使样品被电流液冲出来。效果非常好。5 MARKER 最好别上在最边上,这样跑出来的条带非常不好看,也不容易判断蛋白质的位置。先分享这些有后有体会再分享1.准备各溶液。 小烧杯两个,5ml枪头6个,吸水纸,罐胶电泳设备。2.准备罐胶槽。 将玻璃板擦干净,放入短架子内,薄板靠门,两玻璃板及架子的底缘须在同一平面(否则漏胶);将湿润的垫片垫于长架子上并铺上密封膜;将短架子装在长架子上(短架子底缘须与垫片紧密接触,否则漏胶)。3.准备配胶。将各溶液(ddH2O,单体,Tris-HCl,SDS,TEMED,APS)依次摆好,5ml枪头插于长罐胶槽,调好取TEMED、APS的枪。4.配分离胶。在一小烧杯上装半杯ddH2O;另一小烧杯依次加上述各液(加TEMED、APS时要迅速),快速摇匀。 注:胶浓度由需要检测的蛋白大小决定。5.罐胶。 从玻璃板中间注入胶液,注胶速度均匀,不要产生气泡。罐胶后用ddH2O压胶。6.等待时: 将Tris-HCl换成pH6.8。换取Tris-HCl及罐胶用的枪头。调好各移液器。7.30分钟后。倒掉压胶水,用滤纸吸干残留水,注意不要触及胶面。8.配集成胶。参见步骤4。9.罐胶。 参见步骤5,灌满为止,不要有气泡。10.插梳。 梳柱下面不要有气泡。11.等待时。 A:配电泳缓冲液。B:将样本煮沸5分钟。C:水中冷却,短暂离心后依加样序排放好。D:等胶近凝时,将玻璃板装在电泳架子上,罐内槽液于槽中,检查是否密封。E:将上槽架子按于槽中。12.30分钟后。 罐上槽液超过短玻璃板,拔梳(注意力道适中,不能太快)。放置上样架子。13.上样30l。 枪头先伸入至快接近胶面时开始降将上样液缓缓打出,使样品液从胶面往上涨,枪头随液面上涨而上提。可以不把最后一滴样品打出,但是每个样品都须同样处理。14.加外槽液。15.电泳。转膜:1.准备。 分别准备泡膜和转膜用的试剂和用具,在电泳槽中倒好转膜液2.揭胶。 电泳结束后,将电泳槽移至水池中,倒掉电泳液,将内槽提起放在水池边,取出两边玻璃板。用纯水冲干净玻璃板,小心揭开短板,去掉集成胶,小心将胶转入转膜液在中。3.转膜。 将夹子打开,黑色在底,依次放置海绵、滤纸、胶、膜、滤纸、海绵,关好夹子(均在液面下进行,注意气泡)快速放入架子中。在电泳槽中放冰袋。4.电泳。封闭及孵抗体:1.转膜等待时准备封闭液(即Non-fat milk 5% in TBST)。2.转膜完毕后, 将膜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