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互动关系对我国的启示.docx_第1页
国外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互动关系对我国的启示.docx_第2页
国外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互动关系对我国的启示.docx_第3页
国外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互动关系对我国的启示.docx_第4页
国外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互动关系对我国的启示.docx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外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互动关系对我国的启示 摘要:我国的职业教育目前与西方先进国家的职业教育水平存在不小的差距。国外的职业教育社会地位较高,也得到政府较多的资金支持,而我国的职业教育长期不被重视,这是传统官本位的思想影响所致。我国职业教育的模式较为单一,与普通教育的衔接不够顺畅,缺乏健全的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的各层次发展不太均衡,忽视了终身教育的重要性,对职业培训的力度仍然欠缺。 下载 关键词:职业教育 劳动力市场 互动关系 一、国外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发展模式 (一)美国职业教育的社区学院模式 美国自60年代颁布职业教育法案以来,职业教育如何有效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成了很现实的问题。美国社区学院是实施职业教育的主体机构,通常一个城市就有一个社区学院,职业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这种办学模式极大地促进了美国的经济发展;同时,美国的职业教育非常重视校企合作,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优化教育资源,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美国的职业教育主要有三个部分,分别是中等职业教育、大学和学院职业教育以及企业职业教育。美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形式是综合中学,学习课程既要为学生直接就业提供帮助,也要为升入大学深造提供学术性教育;其次是职业技术中学,学制一般为4年,以培养熟练工人、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为目标,学校重视实践技能训练,强调生产实习。还有区域职业教育中心,主要接纳本地区范围的学生,集中培养职业技能,学校负责一般课程的教学。在大学和学院职业教育方面,主要是培养更高层次的技术人员,为学生就业做好准备,同时,强调教育的实用性,承担社会职业教育职能,强调高等教育要为学生就业服务。在企业职业教育层面,政府已积极参与,从很早就介入,并以立法手段推动企业职业教育,强调与企业的互动。企业自身也有很大的热情参与职业教育,包括升级培训、入职培训、业务进修等,企业职业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有企业自身办学、联合学校办学、高校参与企业职业教育等等。 美国的职业教育具有四个特点:一是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比较健全。政府每出台有关职业教育的法规,都会明确规定专项配套经费的数额及其分配办法,使得职业教育发展有可靠的物质保障;二是企业积极参与,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美国企业对职业教育表现出很大的积极性。随着美国经济的全球化,这种热情越来越高;三是社区学院是主要特色。以社区为依托,大量聘用兼职教师,使得社区学院这种职业教育模式遍及全国,确保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更加实际,有利于培养高素质学员的实际技能,为毕业生的高就业率奠定坚实的基础;四是多种职业教育模式之间高度互通。美国社会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融合,中高等教育的互通,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美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备性和系统性。 (二)英国职业教育的职业证书模式 英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它是自18世纪工业革命后逐步发展起来的,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方面主要是综合中学、现代中学和技术中学三类组成,其中综合中学是其中职教育的主要形式,在校生占全部中学生总数的85%以上,其课程设置分为两个阶段,前三年学习基础课,之后一部分学生可以通过考试进入各类大学学习,另一部分继续学习两年的实用型的选修课后走向社会就业;二是现代中学,完全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实用技能培训,课程设置贴近社会需求,但目前现代中学所占比例不高;三是技术中学,是技术学院的附属学校,其数量更少,在英国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已经无足轻重了。英国高等职业教育方面,主要是继续教育学院,主要针对不同的工作岗位需要开设相应的职业教育课程,学生通过培训学习,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进入劳动力市场,其发展规模很大,目前大约有500所,学生数量是大学生的两倍以上。 英国职业教育实行的是三级管理体制,是由中央控制、地区协调、地方实施,包括各方参与、纵向通达、横向联系的管理体制。其职业教育的特点概括为四点: 一是具备健全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从1918年教育法到1992年继续教育和高等教育法,从不同角度对职业教育做了明确的规定;二是建立了比较合理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英国政府在全国建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从1986年开始的,目前,约占全国96%的英国人获得了各种职业资格证书,这些人占据了90%以上的工作岗位;三是职业教育与企业紧密合作。促进企业发展,同时提升职业教育的实践质量;四是政府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支持力度较大。英国政府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充足的经费,英国学生在19岁以前接受国家教育都是免费的,鼓励全民终身学习,并针对青少年的职业咨询服务,对失业者进行技能培训,帮助其再次就业。 值得一提的是,英国职业证书制度在教学过程上,体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起到引导的作用,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在这种职业教育模式的引导下,逐渐树立了能力本位的考核思路,打破传统知识本位的学科教育模式,废弃传统的文化考试模式,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成长,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新型人才的培养开辟新途径。 (三)德国职业教育的双元制模式 职业教育在德国占有重要地位,19世纪初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备的体系,其职业教育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学校职业教育和校外职业教育。其核心就是“双元制模式”,指以职业学校和企业为并列培训主体的双重职业训练体系,学生在学校接受理论培养,同时也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培训,两者完美结合的教育形式。这种模式的职业教育学制一般在两年至三年半,无入学条件,主要是针对中学毕业生,培养目标为技术工人。学生在校期间不但不需交学费,还可以得到企业每月提供的补贴,而且至少70%的时间都是在企业接受实践教育。学校职业教育,主要是职业学校面试,也是法定的义务教育方式,学制一般为三年;还有学制一年以上的职业专科学校,和作为继续教育形式存在的专科学校,学习年限则更为灵活。在校外职业教育方面,主要是从20世纪20年代以来,快速发展完善的学徒制,在企业接受学徒训练,进而掌握实践技能。 德国职业教育的特点主要有三点:一是独特的国家职业教育制度。德国的职业学校大多是公立的,通常推进半日制教学,主管权在属地州政府;二是以学徒制为主,以企业和学校双重职业训练模式进行,这种“双元制”是职业教育的主体和核心;三是重视职业教育的终身性,由低级到高级、由一般到专门、由广博到精深逐步深入。同时,对转业和扩大职业技能的训练等继续教育已成为德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德国的职业教育一直强调对实践能力的培养,以严谨细致著称,其职业教育证书得到整个欧洲的承认,德国的工人素质被公认全世界一流水平。源于徒工培训的“双元制”模式是德国职业教育成功的关键,1938年德国颁布帝国学校义务教育法,从法律上规定了企业与学校合作的“双元制”培训的根基,强调职业学校的教育要作为企业培训的必修课。学习者具有学校学生和企业学徒的双重身份,一方面在学校接受理论和文化知识教育。另一方面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训练。学校的教师和企业的师傅通过分工合作完成对学习者的教育。德国的初中毕业生,绝大多数都直接进入职业院校接受双元制教育,学制一般为三年,法律也保证了职业教育证书和普通学历证书的互通和平等,职业学生毕业既可以进厂当工人,也可以继续深造提升学历。这种教育模式,为企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高技能的工人,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二、国外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互动关系对我国的启示 (一)我国职业教育不够发达,对劳动力市场的推动作用有限 我国人口最多,经济不够发达,面临人口多、底子薄、起步晚等困难,高等职业教育近10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城镇化进程加速,我国三种产业的从业人员比例会发生较大变化。要实现人人安居乐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职业教育的发展,迫切需要加快从业人员转岗和农民工转移培训。在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过程中,我国职业教育面临一系列新情况和新挑战。面对新形势,必须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采取有力措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 我国的职业教育经历了曲曲折折的漫长历史,目前与西方先进国家的职业教育水平存在不小的差距。国外的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较高,也得到政府较多的资金支持,而我国的职业教育长期不被重视,这是传统官本位的思想影响所致。而且我国职业教育的模式较为单一,与普通教育的衔接不够顺畅,缺乏健全的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的各层次发展不均衡,忽视了终身教育的重要性,对职业培训的力度仍然欠缺。虽然我国也颁布了一些职业教育方面的相关法规,但缺乏可操作性,也没有建立起合理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从实际来看,我国的职业教育仍依赖传统的知识培养,与企业的关联度较低,处于封闭办学的状态,培养的人才缺乏实用性。 (二)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强化职业教育对劳动力市场的助推力 德国和日本经历二次世界大战的失败,能够快速崛起、重新进入世界经济强国序列,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其不可忽视的推动力,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固然离不开科学家的培养和成长,也离不开高素质高技能工人的现实生产力,两者的结合才能推动企业发展,进而推动经济发展。 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都建立了一套适合本国实际的较为完善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依法治国,推动本国职业教育健康有序发展,进而推动经济发展。当然,我国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也已初步形成了以职业教育法为核心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但仍需进一步扩充和完善,比如1996年颁布的职业教育法,并没有突出强调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要推动应用型本科等更高层面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在法律层面加以完善和发展,另外,该法叙述过于原则性,缺少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缺少配套的辅助法规支持,十几年来,该法并没有根据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情况做出修订。还有,必须从法律层面统一我国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以此来约束劳动者,提升其职业素养。 德国的职业教育体制,有两次分流的机会,小学毕业的学生,大概有1/4进入职业中学,为直接就业或者进入高等职业院校做准备。初中毕业的学生,大概有3/4的学生选择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和我们国家正好相反。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获得了巨大成功,德国发达的职业教育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日本教育从初中结束时分类,一部分进入高中再读大学,一部分进入职业学校,同样的约有2/3以上的学生会选择职业学校,基本和德国的比例差不多,日本人认为,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与发展,推动了日本现代化的发展。 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模式强调职业院校和企业的紧密合作,职业学校的学生要与企业签订学徒合同,一边在职业学校学习,一边在企业当学徒。美国的职业教育也高度重视与企业合作,职业院校与相关行业企业签订合作合同,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评定学生的成绩,企业还要给学生学徒一定的劳动补贴,指导学生的岗位实践操作。英国的职业教育是工读交替的三明治模式,职业院校的学生先到企业进行实践,然后回职业院校理论学习,最后再去企业实践锻炼,这样的反复学习训练,让学生学以致用,达到较好的效果。日本的职业教育重视产学合作,企业向职业院校进行投资和科研交流等多种合作方式。而我国职业教育和行业企业的联系不够紧密,当然,这与我国劳动力人口众多、企业不够发达也有关系。 (三)校企合作是加强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结合的最佳模式 学校职业教育有许多难以克服的缺陷:职业院校的教学内容、教学师资、教学设备都与生产一线有着不小的差距,这些问题的根本解决,有赖于校企合作模式。职业教育要紧跟企业发展、紧密联系企业,职业教育才有活力、才有生命力。校企合作模式是职业教育培养技能人才的最佳模式,体现了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两者之间的合作关系,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和特长,给予学生较大的发展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从学历教育转向能力培养,使得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 校企合作,有利于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准确发展,企业与职业院校的深度合作,能有效促进职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来自于企业的兼职教师,能有效提升实践教学效果,弥补职业院校实践性师资队伍不足的缺陷,增强职业教育的实用性。校企合作模式不能停留在纸上谈兵的层面,必须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