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高二《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半棵树》课件_第1页
人教新课标版高二《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半棵树》课件_第2页
人教新课标版高二《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半棵树》课件_第3页
人教新课标版高二《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半棵树》课件_第4页
人教新课标版高二《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半棵树》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半棵树,牛汉,原名史成汉,1923年生,山西定襄县人。40年代开始诗歌创作,是“七月诗派”的重要成员。1955年由于受胡风事件的牵连,遭到两年的拘捕囚禁。“文革”期间,又被关入“牛棚”,从事强制性劳动。70年代初,创作了不少诗歌作品,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华南虎悼念一棵枫树半棵树等。已出版诗集彩色的生活祖国爱与歌温泉海上蝴蝶及自选集蚯蚓和羽毛等。,走近作者,诗中意象的象征意义,主意象一:半棵树。,特点:令人惊诧的不只是半棵树的残损的身躯,而更是它依旧“挺立”“高”“伟岸”。 象征:这个意象颇为耐人寻味。被雷电劈掉了半边,命运遭受了重大的打击,但残损的身躯却依然挺立,春天到来的时候,依然“长满青青的枝叶”,依然把日子过得生气蓬勃,毫不随便,毫不颓废。,主意象二:雷电。,全诗就只有两个意象。雷电是作为树的对立物而出现在诗歌中。一共出现三次,一次比一次可怕。结合写作的时间,我们不难想象,雷电象征什么。那是恶对人性、天性的践踏和蹂躏,恍如邪恶之幽灵!,探究问题,(1)如何理解“人们说/雷电还要来劈它/因为它还是那么直那么高/雷电从远远的天边就盯住了它”的意味? 注意“人们说”这三个字,“人们”可能一样也遭受着侮辱与损害,但他们传布的信息、制造的舆论,也是一种威胁的力量。这一句似乎与前面几节淋漓纸面的凌厉张扬的刚健之气不甚协调,或者说是有点消退了那种强悍的战斗的雄心;其实,这种不甚协调就真实地反映出处在一个高压恐怖的时代之中的抗争者对自己的逼仄艰难的处境,对自己的抗争的脆弱是有着清醒的认识的。,诗歌的前面一大半,我们感受到了半棵树的可贵可敬,我们甚至已经被它直面险恶命途的从容和生命的热情所感动。按一般情况,诗歌到此即可结束,情感的抒发(赞美)也已经十分饱满;但作者却异乎寻常地把诗歌再往深处拽上一笔半棵树的悲剧并没有结束,因为它的“直”和“高”,它被雷电劈去了一半;因为它以半棵树的残躯,却依旧“直”和“高”,所以,雷电还要来劈它,而且早就在远处盯死了它这真是悲剧命运难以抗拒!此时,我们的阅读,就不仅是感动,而更是震撼了!我们迫切地希望的是什么呢?,(2)结合本诗,如何理解艺术的“打击力要放在最后”?,语言品味 一、以描述式的语言入诗 诗人用描述式的语言入诗,增强形象的表现力,表现在他以第一叙述者的身份交代地点、环境,以及事情发生变化的时间、原因等,还以富有戏剧性变化的“雷电从远远的天边就盯住了它”一句作结,强化读者对“半棵树”的印象。,二、修饰语的准确生动 全诗语句看似平静,实则沉郁顿挫,如急湍冲撞涧石,似猛浪怒拍礁岩,又像悬瀑飞击峭崖,气势雄浑,激荡人心。这主要得益于诗人用词的准确生动,特别是修饰语的使用更渲染了诗歌的情境。如开头“真的”,意在突出虚拟形象的真实感,“荒凉的山丘”,渲染了一种压抑沉闷的气氛,使人想见半棵树生命之艰难。“从树尖到树根”这个短句,将这棵树遭受戕害之深重作了形象的概括,“齐楂楂”这个富有画外音效果的叠音形容词状语,以及“劈”这个冲击力极强的动词,都突出地表现了外在的恶势力的强横凶残。“仍然”这个副词强调它的执著,“直直”“青青”这两个叠音词细化了半棵树的战斗的姿态与饱满的自信,一个“满”字,透露出多么乐观、昂扬的精神。 两个“还是”句式的复沓运用,把诗人对“半棵树”的景仰与礼赞的感情提升到一个高潮。,知识链接,悬崖边的树 曾卓(当代诗人) 不知道是什么奇异的风 将一棵树吹到了那边- 平原的尽头 临近深谷的悬崖上 它倾听远处的森林的喧哗 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 它孤独地站在那里 显得寂寞而又倔强 它的弯曲的身体 留下了风的形状 它似乎即将倾跌进深谷里 却又像是要展翅飞翔 A.第一节首句“不知道是什么奇异的风“中的“不知道“,不一定就是真的不知道,但也可能是的确不知道,这种“两重性”,即矛盾而复杂的感情交错,是那令人困惑的荒唐年代人的自然反映。 B第二节诗中,运用“远处”与“深谷”二词,目的是更好地突出这“树”的孤独寂寞。 C第一节中的“那边”和第二节中的“那里”意思相同。 D第三节最末句“却又像是要展翅飞翔“,对应第二节开头句“它倾听和歌唱“,都表示树 的愿望。,(C),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诗歌以“悬崖边的树“作为一个悲剧形象,那“弯曲的身体“的形象,体现着时代风云所加给“树“的命运和遭遇。 B诗中的“树”为什么要倾听那些喧哗和歌唱?是它热切向往到森林中去,渴望得到小溪的滋润。 C诗最后一节给读者以感情的积蓄,通过那“弯曲的身体,留下了风的形状”,“即将倾跌进深谷”,而“ 又像是要展翅飞翔”的树的形象,让读者深思并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