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考点强化练10第一次世界大战.docx_第1页
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考点强化练10第一次世界大战.docx_第2页
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考点强化练10第一次世界大战.docx_第3页
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考点强化练10第一次世界大战.docx_第4页
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考点强化练10第一次世界大战.docx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强化练10第一次世界大战一、选择题1.(2018浙江杭州高二第一学期期末)1892年,法国和俄国缔结军事协定,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到1907年英、法、俄三国协约正式建立。结合下面讽刺漫画,思考协约国集团之所以能够形成是由于英、法、俄等国()德皇威廉二世贪婪地吞食世界A.有共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B.有共同的政治体制和经济发展模式C.对德、奥集团的霸权野心怀有恐惧D.都是为了维持欧洲大陆均势格局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1882年,德、奥、意三国同盟正式建立,随着德国在殖民霸权、海上霸权两方面都对英国构成了挑战,英德矛盾就成为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主要矛盾,而法德矛盾由来已久,故C项正确;俄国信仰的是东正教,英国信仰的是清教,故A项错误;俄国是专制,英法是代议制,故B项错误;英国传统的外交政策是维持欧洲大陆的均势,随着德国在殖民霸权、海上霸权两方面都对英国构成了挑战,20世纪初,英国放弃“光荣孤立”的政策转而与法俄结盟,故D项错误。2.下图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欧洲列强之间的基本矛盾。图中“”处应填入()A.英国B.法国C.德国D.俄国答案:A解析: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可知,从“世界殖民地问题”可知英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且能做均势的平衡者,故A项正确;法国与“北非突尼斯问题”和“普法战争”有关,在上方,故B项错误;据材料“普法战争”“世界殖民地问题”“巴尔干问题”可知,对面的是德国,故C项错误;俄国与“巴尔干问题”有关,应在的下方,故D项错误。3.第一次世界大战又被称为堑壕战(是一种利用低于地面,并能够保护士兵的战壕进行作战的战争形式),双方都在试图打破这种格局,而新式武器的运用有利于打破战争的僵局。符合以上论述的典型战例为()A.马恩河战役B.凡尔登战役C.索姆河战役D.日德兰海战答案:C解析:马恩河战役使德军包抄法军的计划失败,德国在西线速决战略破产,与材料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破坏性最大、时间最长的战役,标志着德国军事进攻的能力已从顶峰跌落,战争主动权逐渐转到协约国手里,与材料信息不符,故B项错误;索姆河战役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把坦克投入实战中的战役,与材料信息相符,故C项正确;日德兰海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大规模的海战,与材料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4.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某战役的描述如下:“7时30分左右,远方地平线上突然出现了十几个运动着的黑点它们渐渐接近了,德军士兵们依稀听到了一种奇怪的轰鸣声,其间还隐约夹杂着钢铁的撞击声德军士兵在这突如其来的钢铁怪物面前,其抵抗意志顷刻间就彻底崩溃了。”该战役()A.宣告了德军“速战速决”战略的失败B.是大战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战C.由英法联军在法国北部地区主动发起D.促使战争的重心开始回到西线答案:C解析:联系所学,材料中的“钢铁怪物”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出现的新式武器坦克,坦克第一次亮相于1916年爆发的索姆河战役。宣告了德军“速战速决”战略的失败的是马恩河战役,故A项错误;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故B项错误;为牵制德国,支援凡尔登,英法联军在法国北部地区主动发起了索姆河战役,故C项正确;1918年德国企图在西线发动新的攻势,夺回战争主动权,随后协约国也源源不断把军队开往西线,促使战争重心回到西线,故D项错误。5.(2018浙江湖州高二第一学期期末)1917年3月,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其连任的就职演说中说:“我们不再是孤立的区域,经过那致命的骚乱所造成的30个月来的悲惨事件,我们已经成为世界公民。要想回头已经不可能,我们国家的命运就取决于我们是否愿意全力去保卫这个国家。”这表明威尔逊()A.明确表达了美国参战的想法B.对俄国的二月革命非常不满C.主张放弃孤立主义外交政策D.希望协约国取得战争的胜利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威尔逊认为美国成为世界公民,具备保卫世界和平的责任,表达了强烈参加国际事务的愿望,故C项正确;材料中“取决于我们是否愿意全力却保卫国家”没有明确表达参战的想法,故A项错误;威尔逊的演说是针对第一次世界大战而非二月革命,故B项错误;当时美国作为中立国,并未加入战争,故D项错误。6.(20181浙江台州高三上期末)有史学家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某一战役的历史叙述:“7月15日,德军集中优势兵力越过马恩河,楔入法军阵地310千米。7月18日,协约国联军夺取德军占领的马恩河突出部、亚眠突出地带和圣米耶尔突出部。德军遭受重大损失,退守兴登堡防线。”该战役()A.宣告德军速战速决战略的破产B.是大战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战C.首次投入了新式武器坦克D.是协约国在战争后期发动的反攻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同盟国集团的瓦解。根据材料中“德军遭受重大损失,退守兴登堡防线”并结合所学可知是第二次马恩河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协约国反攻德国的战役,故D项正确。7.(2018浙江嘉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2017年11月11日,英国首次在正式活动中纪念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中国劳工。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华工的事迹终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纪念日这天,被英国主流社会提及和铭记。中国劳工赴欧参战发生于()A.晚清政府时期B.南京临时政府时期C.北洋政府时期D.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答案:C8.(2018浙江“七彩阳光”联盟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题)第一次世界大战经历了两大军事集团相持到同盟国集团瓦解的过程。下列大事按照时序排列正确的是()索姆河战役开始中国北洋政府向同盟国宣战布列斯特和约签署凡尔登战役结束A.B.C.D.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1916年6月发生索姆河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1917年中国北洋政府向同盟国宣战;1918年3月苏俄同德意志帝国及其同盟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1916年2月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破坏性最大、时间最长的战役,故B项正确。9.全球通史中对一个条约描述如下:“放弃了芬兰、乌克兰和高加索部分地区,这使它不仅放弃了波兰和波罗的海沿岸诸省,割让包括6 200万人口和125万平方千米的领土使新生政权获得宝贵的喘息机会”该条约是()A.圣日耳曼条约 B.布列斯特和约C.纳伊条约D.色佛尔条约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放弃了芬兰、乌克兰和高加索部分地区”“新生政权”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苏维埃政府为了巩固政权而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故B项正确。10.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性质的非正义战争,但就局部来看,有些国家进行的战争是正义的、具有民族解放的性质。这些国家包括()塞尔维亚保加利亚比利时法国A.B.C.D.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塞尔维亚抗击奥匈帝国侵略、比利时抗击德国侵略的战争是出于保卫自己的主权和独立,是正义的、具有民族解放斗争的性质,故D项符合题意。保加利亚加入同盟国一方,法国属于协约国一方,两者都是战争交战国,故排除。11.法国的罢工人数在1916年为41 000人,1917年猛增至29万人,罢工工人提出了“打倒战争”的响亮口号。这一事实说明()A.欧洲不再是世界格局的中心B.法国工人为自身的自由而战C.大战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D.战后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时答案:C解析:从材料“1917年猛增至29万人”“罢工工人提出了打倒战争的响亮口号”可以看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故C项正确;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材料中“打倒战争”说明B项错误;材料中的时间点是19161917年,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没结束,故D项错误。12.一本史学著作中说:“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标志着曾在19世纪十分完全、十分反常地支配全球的欧洲的结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带来了深刻的经济和政治危机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第一次世界大战促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资本输出国A.B.C.D.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欧洲历史的消极影响,符合题意的是。二、非选择题13.(2018浙江杭州高二第一学期期末)2018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00周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有其必然性,也给中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今之战,殆全世界人类相互之战也,与一域中国与国相互之战既异,与一国中人与人相互之战更异。梁启超欧洲战役史论(1914年)材料二中国如仍守中立,即是孤立,无论战时战后,匪惟不能与各国立于同等地位,且一切不能与闻,受人处分而已为中国计,当自动参加,以取得在世界上之同情及国际上之地位。许田对德奥宣战(1)根据材料一,概括梁启超认为欧洲战役的最大特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类历史发展到20世纪初,为什么会出现“全世界人类相互之战”。(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政府“自动参加”(即对德奥宣战)的主要目的。请用史实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这一目的的达成情况。参考答案:(1)特点:世界性战争。原因:20世纪的世界已经基本上形成一个整体,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形成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变得空前激烈;生产力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为世界性大战的爆发提供了必要条件。(2)目的:取得与各国的平等地位,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达成情况:一方面,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以战胜国的身份出席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华盛顿会议期间签署中日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山东问题终获解决,这是当时中国取得的重大外交成果。另一方面,中国并未取得与列强的平等地位。巴黎和会上列强决定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转交给日本。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九国公约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参战、华盛顿会议的召开。第(1)问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一“殆全世界人类相互之战也”得出世界性战争;第二小问原因,据材料一“1914年”并结合所学分析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目的,据材料二“以取得在世界上之同情及国际上之地位”,得出取得与各国的平等地位,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第二小问情况,结合所学知识,从国际地位提升、并未与列强平等等角度回答即可。14.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但它也影响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面为19131918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表(单位:两;指数:1913=100)年份英国德国法国总值指数总值指数总值指数1913年96 910 94410028 302 4031005 299 5171001914年105 207 580108.516 696 94558.94 951 47193.41917年51 989 18553.62 309 16043.61918年49 890 29351.51 568 85329.6周秀鸾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材料二1914年7月底,酝酿已久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印度作为英国殖民地,被英国宣布参加对德作战,成了它的兵员、物资和财力的重要供应基地。大战造成的突然变化的形势对印度资本主义和民族运动发展带来双重影响。最初,印度经济和民族运动的发展进程骤然被打断,造成了很多混乱,但不久,客观有利的一面,在印度资产阶级和民族力量的积极作用下开始发挥作用。林承节殖民统治时期的印度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19131918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变化的总体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2)根据材料二,指出印度被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对印度社会造成的直接后果。参考答案:(1)趋势:英、法、德三国输华货物总值大大缩减。原因:欧洲各国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减少了对中国的商品输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减少了对外国商品的依赖;提倡国货运动抵制了外国商品的输入。(2)原因:作为英国殖民地,被英国宣布参加对德作战;印度成为英国的兵员、物资和财力的重要供应基地。后果:印度经济和民族运动的发展进程被骤然打断并引起很大混乱。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