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竞赛试题2.doc_第1页
九年级语文竞赛试题2.doc_第2页
九年级语文竞赛试题2.doc_第3页
九年级语文竞赛试题2.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语文试题 第 1 页 九年级语文试题 第 2 页 九年级语文竞赛试题 总分 120 分,答题时间 100 分钟 一、 积累与运用(15 分) 1、 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 分) ( ) A田圃(f) 禁锢(g) 落枕(lo) 五行缺土(xng) B. 褒贬(bio) 侥幸(jio) 脚踝(hui) 一抔(pu)黄土 C枘凿(ru) 拮据(j) 狡黠(xi) 强聒不舍(gu) D. 朴刀(p) 桑梓(z) 抽噎(y) 人影幢幢(chu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改正在对应的方 格内。 ( 2 分 ) A.言行相顾 怒不可遏 刻骨铭心 根深缔固 B.无与伦比 重倒复辙 化为乌有 廓然无累 C.锲而不舍 袖手旁观 侍才放旷 吹毛求疵 D.郑重其事 万贯家私 舐犊之情 味同嚼腊 3、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 分)( ) A.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作者罗贯中是元末明初小说家。 B 唐睢不辱使命选自史记 ,它是汉朝著名历史学家司马迁的伟大作品。 C弗朗西斯培根是英国哲学家、作家;莫泊桑是法国著名短篇小说家。 D.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作者是吴敬梓。 4、 名句默写(4 分) _,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过尽千帆皆不是,_。 _,燕然未勒归无计。 _,西北望,射天狼。 5、 “愁”是一种抽象的情意,看不见,摸不着,而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艋 舟,载不动许多愁” 。语意新奇,是描摹愁思的绝妙好辞。请你从积累中写出 四句表达愁绪的古诗词。 (4 分) _,_。 _,_。 _,_。 _,_。 二、阅读与理解 (一)阅读文言文,完成 610 题。 (16 分)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 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 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之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 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目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 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 耳。 ”乃丹书帛曰 “陈胜王” ,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 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 王” 。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 分) 为天下唱( ) 卒中往往语( ) 7、下列各组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 分 二 题号一 (一)(二)(三) 三总分 得分 错 字 正 确 班级_ 姓名_ 考号_ 密 封 线 九年级语文试题 第 5 页 九年级语文试题 第 6 页 A、辍耕之垄上 怅恨久之 B、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秦灭韩亡魏 C、扶苏以数谏故 不以物喜 D、项燕为楚将 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 分) 9、陈胜、吴广为什么要鱼腹藏书、篝火狐鸣?对这种做法你是如何评价的? (3 分) 10、导致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最直接的原因是什么? 这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 1116 题。 (15 分) 尊敬大地 你知道吗?我为什么最爱到屋后的园圃去,那并非由于它是我早春以挖土施肥 来活动筋骨的地方,更不是因为它能提供我们半年所需的蔬菜,而是由于它充满着教训! 从小,我就爱种菜,也自自然然地学会了尊敬土地、尊敬自然,我觉得没有土 地,就长不出植物;没有植物,鸟兽就难以生存;没有鸟兽,食肉类的动物更无法存在。 所以这世上的每一种生物,都是由土地所孕育的。 一直到今天,我仍然相信,如果能常常光着脚,站在土地上,让我们的脚心, 像植物般吸取泥土的精华,感受那大地的脉动,会有益于健康。因为在人类史上,穿鞋 只是晚近的事,我们大部分的祖先,都是日夜与土地赤裸裸接触的。 所以你常看见我赤脚在园中穿梭。我仔细地观察每一棵的消长,由它们之中仿佛听到了 自 然的律动与大地的呼吸。更由它们之中,虔诚地获得了教育。 今早,黄瓜藤就给予了我极大的感动,我先是发现上个星期才开花结蒂的小黄瓜不见了, 经过寻找,才知道原来它已经改变了位置,落到瓜藤的下方,且成为一只大黄瓜。 其间最令我惊讶的是,那一整棵瓜藤,和它原来攀爬的小树,居然都改变了原先的样子: 小树的枝子因为黄瓜的重量而下垂,瓜藤随着倾斜,新的叶子为了求阳光而向上发展,在黄 瓜的四周则长出了许多须蔓,紧紧地攀住树枝。 直到此刻我才知道,原来那看来纤细的须蔓,竟然如此地_。尽管小树枝倾斜 得近于垂直的状况,而不易攀附,它们居然能够一支一支地伸出,紧紧缠住不放,使那比初 生时大上百倍的黄瓜,仍然能够安然地成长。 而最令我震动的是,是发现在那许多须蔓之间,有些已经因为苍老而完全干枯,但是当 我试着拉动它们的时候,竟仍然无比_而强有力地缠绕着. 生命是多么伟大啊!它的尊贵与光辉,是不仅为今生而存在,且为着下一代的繁衍而支 撑,甚或在死后,都不放下自己的责任。 同样,每一个生命的成长,都不是它单独的事情,就像那个黄瓜,从土地萌芽,孕育出 它的母体,攀上篱墙,再转到旁边的小树上,而后在开花时,用它艳黄的花瓣,吸引了蜜蜂 的虫媒,再于受孕后,在母株极力的维护下,一日日成长 11孩子!当我们晚餐的盘中,有着鲜嫩的凉拌黄瓜时,请别忘了:谢谢种黄瓜的人、谢谢 土地、谢谢篱墙、谢谢牺牲自己至死不懈的须蔓、也谢谢那棵曾被压弯的小树吧! 11、从“坚强” “坚韧” “坚持”三个词语中选择两个词填入选文两段的横线上,依次 是 _。 (2 分) 12、作者为什么从小对大地怀有“尊敬”之情?(3 分) 答:_ _。 13、 “今早” ,黄瓜藤令我感动的原因是什么?请做一下概括。 (3 分) 答:_ _。 九年级语文试题 第 5 页 九年级语文试题 第 6 页 14、读11两段,你会想到些什么呢?请写一写。 (3 分) 答:_。 15、本文是当代著名作家刘墉写给儿子的一篇书信体文章。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所 流露的情感,引发你什么思考?(4 分) 答:_ _。 (三)阅读下文,完成 1720 题。 (10 分) 华语情结 说得真好,语言像山岳一样伟大。不管哪一种,堆垒到 20 世纪,都成了山。华语无疑是 最高大幽深的巨岳之一了,延绵的历史那么长,用着它的人数那么多。一度与它一起称雄于 世的其他古代语言大多已经风化、干缩,唯有它,竟历久不衰,陪伴着这颗星球上最拥挤的 人种,跌跌撞撞地存活到今天。就是这种声音,就是这种语汇,就是这种腔调,从原始巫觋 (x 古代指男性巫师)口中唱出来,从孔子庄子那里说下来,从李白杜甫苏东坡哼出来,响 起在塞北沙场,响起在江湖草泽,几千年改朝换代未曾改掉它, 二十五史中的全部吆喝、 呻吟、密谋、死誓、乞求都用着它,这么一座语言,还不大吗? 但是,山一大又容易让人迷失在里边。苏东坡早就写好一首哲理诗放着呢:“横看成岭侧 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终身沉埋在华语圈域中的人很 难辩识华语真面目,要真正看清它,须走到它的边沿,进出一下山门。 我揣想最早进出山门的比较语言学家是丝绸之路上的客商。那时唐朝强盛,华语走红,种 种交往中主要是异邦人学华语。这就是两种溶液相遇,低浓度的溶液只能乖乖地接受高浓度 溶液的渗透。在这种情况下,华语对于别种语言,不太平等。 到得明清时期,华语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往就再也不能气韵安详了。欧洲文明的崛起使曾 经极为脆响的华语稍稍变得有点嗫嚅。另一种不太平等的态势出现了,而且越到近代越甚, 在国内国外有些地方,华语简直有点“虎落平阳”的景况了。 一个苍老而疲惫的母亲常常更让儿女们眷恋,于是,就从华语在国际交往中逐渐不大景气 的时候开始,在中国的文化漂流者心中,一种“恋母怀结”产生了。 这些年在华语圈边沿上晃荡进出的人数之多,可能已达到历史之最。青年知识分子中很少 有完全不理会外语的,这实在是中国走向世界、走向现代、走向未来的吉兆,一点也不应该 抱 怨。从趋向看,进出华语圈的人还会多起来。几乎所有大城市里的父母亲,都在关注着孩 子的外语成绩。至于华语学的好不好,反而已不是关心的重点。前不久听一位中年学者演 讲,他讲到自己曾默默与一个外国同行作过对比,学得除了英语,其他都可超过。 “我英 语不如他,但他华语不如我呀,扯平了!”学者说到这里引得全场哄笑。大伙儿不能不笑, 他们似乎已经不习惯把华语放在与英语平等的地位上。据说,产生笑的机制之一是把两个 完全没有可比性的东西比到了一起,酿发出一种出人意料的不谐调感。难道华语在世界语 言丛林中真已变成了这样的角色?笑容只能有脸上凝冻,心底卷来绵长的感叹。 16、结合具体语境,解释文中的加点词语。 (2 分) 跌跌撞撞: 嗫嚅: 17、文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华语情结”?(2 分) 18、我们每天都在学习自己的母语,你喜欢上语文课吗?说出你的理由。 (2 分) 19、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举一个具体事例,说说你在课外学习语文的收获。 (2 分) 20、综合探究:请你任意组合至少两则材料(上文也可算一则) ,提取材料中的关键信息, 从一个或多个角度思考,谈谈你对母语现状的认识。 (60 字以上) (2 分) 相关链接: 目前,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许多国家掀起了学习汉语的热潮。 外国人中学习汉语的人数已超过 2500 万,35 个国家的 87 个城市开设了汉语课。 人民日报 九年级语文试题 第 5 页 九年级语文试题 第 6 页 有一种声音:语言是用来交流的,应该讲求实用性,越简单越便于学习就越好,主张汉 语拼音取代方块字,因为方块字太难学了。 新华文摘 很难从“bai ri yi shan jin,huang he ru hai liu”(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 29 个字母上读出唐诗的韵味,应该更好地进行汉语汉字的教学与传承。 新华月报 某汉语言学家说:当前人们对外语的关注程度前所未有,已经对母语的学习造成了巨大 的冲击。花大量时间学习外语究竟作用何在?对此,国人应深思。 文摘周报 争论要不要花那么多时间学习外语,可能是有意义的。从根本上说,学习母语是进修外 语的基础,外语则是学好母语、用好母语不可或缺的参照。中国的语言大师林语堂、钱仲书 就是深谙汉语、精通外语、学贯中西的典范。王蒙为了汉字的伟大复兴 三、交流与表达(50 分) 21、 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是时代的需要。有人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改为“天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