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立体生态林业经营及经营模式研究.docx_第1页
广西立体生态林业经营及经营模式研究.docx_第2页
广西立体生态林业经营及经营模式研究.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立体生态林业经营及经营模式研究 摘 要:立体生态林业为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进行立体复合林业经营,并巧妙地借助模式内人工的投入,提高能量的循环效率、物质转化率及第二性物质的生产量,建立多元化的立体产业模式。对全国立体生态林业发展动态展开分析,阐述立体林业的经营模式类型,针对广西钦廉林场立体生态林业经营模式提出建议以及改进措施,为广西今后立体生态林业经营模式的发展提供理论科学依据。 关键词:立体林业;立体生态;经营模式类型;广西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6-0061-02 立体生态最早提出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J.R.smith教授,在20世纪初概括为:立体生态是“种植业、畜牧业与加工业有机联系的综合经营方式。”基于立体多层种植生态体系的前提下,农作物轮作、间作、套作在现代农业技术下的延伸和发展,由于概念边界过窄,局限性较窄,容易使立体生态同间作、套作混淆起来。立体的生态经营模式反映出当代中国立体生态的本质特征,它既有区域内垂直梯度的立体种养循环布局,又有单位面积(水体)立面空间的种养(加工)合理配置。如何利用好立体生态经营体系,提升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成为了国内外广泛关注的问题。 一、立体生态林业国内发展动态 早在1986年开始,黑龙江省东宁县生态林业建设利用不同层次地理环境的自然资源,进行了层次开发利用,取得了明显的效益。在林地中引水养鱼65亩,年均收益3万余元。在2008年,果化示范区的立体生态农业由粮食作物(玉米)经济作物(黄豆)牧草轮作模式、果树(火龙果、澳洲坚果)药材(金银花、苦丁茶)模式及水源林牧草畜禽模式等组成,充分利用了岩溶峰丛洼地自然环境提供的光、热、水和土壤等资源。四年来立体生态林业模式运行结果表明:立体生态农业使示范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良好改善,植被覆盖率由2000年的10%提高到2005年的50%70%。农民年均纯收入也由实施前的632元上升到2005年的1 524元。2012年广东省江门市采取了林禽农沼气一体化的循环林业立体生态经营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当地用电量问题,提升当地林地经济效益,提升了当地人民的总体生活水平,人均收入提升了32.4%。据新闻联播报道,广西马山县弄拉屯,大力发展立体生态,提升了当地森林覆盖面积,成为了全国立体生态林业的科技示范基地。因此,可以得出,立体生态林业的经营模式经历了多年来的发展与完善,这将有利于广西立体生态林业的发展。 二、立体生态主要方式 生态生态模式是一种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兼顾农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结构和功能优化了的农业生态系统。为进一步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2002年,农业部向全国征集到了370种生态农业模式或技术体系,通过专家反复研讨,遴选出经过一定实践运行检验,具有代表性的十大类型生态模式,并正式将这十大类型生态模式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农业部的重点任务加以推广,主要为以下几种:北方“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南方“猪沼果”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平原农林牧复合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草地生态恢复与持续利用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生态种植模式及配套技术;生态畜牧业生产模式及配套技术;生态渔业模式及配套技术;丘陵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及配套技术;设施生态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观光生态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 三、立体生态体系在广西的应用 广西国有钦廉林场成立于1963年,是自治区林业厅直属的大型国有林场,总场设在北海市合浦县,场内经营林地面积89.3万亩,场外造林面积21.5万亩,职工共2 905人,总人口约7 000人。广西国有钦廉林场加快发展林下经济、循环经济的决策部署,广西国有钦廉林场于2009年启动实施了林牧沼综合开发项目,探索了以林为主、林草结合、草饲牛羊、“三沼”综合利用的林业立体生态循环经营模式。目前,桉树林下套种林草达4 000多亩,存栏种牛肉牛1 000多头、种羊肉羊4 000多只,并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辐射带动分场职工及周边群众600多户参与种养,配套建设1 000立方米沼气池。2011年,项目实现经营收入1 300多万元,盈利220多万元。同时实现了,实现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发展低碳经济,扩展林下经济产业链,林场依托林牧沼综合开发项目,以牛羊粪便和沼渣等为原料加工生产生态有机肥。所生产的有机肥含有丰富的有机养分及植物必需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养分全面,肥效持久。项目全面建成后,预计每年可实现1 200多万元的经营利润,提供约230个岗位,带动种植业及运输等相关产业增收2亿元以上,“三大效益”明显。 钦廉林场林牧沼综合开发项目已经初具规模,可满足100多户职工生活需要钦廉林场依托林草牧沼循环发展模式,又进一步对林薯模式、林菌模式、林苗模式、林禽模式等模式进行探索和尝试。其中,各项立体生态林业获得成效如下: 四、立体生态体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地少人多矛盾激化。中国最大的国情是地少人多,全国历年平均每年减少耕地26.7万公顷左右,而人口增长率为14.6%。广西立体生态经营模式需要提升经营效率,解决当地人口密集的基本状况,同时还需要因地制宜,复合当地民俗民风,有效地符合当地人民的生态发展理念,才能有效解决人多、地少的社会问题。 2.农民务农思想淡化。由于工农产品价格差异大,农产品价格很低,农田纯收益低,农民因收益少而愿意到城市打工赚钱,务农思想日趋淡化。为了调动农民务农的积极性,只有从提高农田收益着手,才能调动务农积极性,立体农业是有效途径之一。 3.农村劳动力过剩 。目前我县有许多常年流动的外地务工人员。劳务进城和发展乡镇企业无法全部解决就业,相当一部分要靠农业自己的深度开发消化,而立体农业就是有效途径之一。 五、立体生态体系的措施 1.森林资源循环利用。广西国有钦廉林场为打造品牌,建设现代苗圃,林场近年来积极引进现代先进育苗技术,增加育苗科技含量。林场利用木屑、树皮、饲草渣等有机质剩余物及废弃物,制作轻基质原料;利用蜂窝式塑料营养袋代替常规塑料营养袋,实施轻基质育苗;并用半自动化喷雾式淋水系统取代原有的人工浇灌。目前,育苗成果显著,经济效益明显。2011年,实现苗木收入400多万元,预计今年可突破600万元。 2.结合工业完善立体化生态经营。广西国有钦廉林场现有纤维板生产线6条,其中硬质板生产线4条,年产能3万立方米 。产品绿色环保,广泛用于包装及房屋装修。林场纤维板生产线位于北海钦冠木材加工基地内,有效消化利用钦州、北海一带丰富的采伐剩余物及木材加工边角废料,并提供400多个就业岗位。广西国有钦廉林场为巩固林场第二产业的支柱地位,做大做强人造板产业,林场于2011年申报了年产15万立方米中(高)密度纤维板新建项目。项目占地300亩,目前已在灵山武利工业园区落实了建设用地,签订了设备订购合同,近期将开工建设。 六、展望与建议 广西立体生态林业需要引进国际现代农业的高新技术和新品种,提升了广西区内整体林业产业技术水平,使广西林业的发展道路上不断前进。同时,结合广西各地生态环境特征,需找合适的立体林业搭配模式,对广西进行区域划分模式,规划片区重点发展模式,提升各地立体生态经营水平,全面推动广西立体生态林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吴孔运,蒋忠诚,罗为群,覃小群.喀斯特峰丛山地立体生态农业模式实施效果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平果县果化示范区为例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5). 邓福春,覃德文,黄宝榴,等.基于灰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