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走进新天地第三课把握生命的节奏探究型导学案.docx_第1页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走进新天地第三课把握生命的节奏探究型导学案.docx_第2页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走进新天地第三课把握生命的节奏探究型导学案.docx_第3页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走进新天地第三课把握生命的节奏探究型导学案.docx_第4页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走进新天地第三课把握生命的节奏探究型导学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把握生命的节奏探究型导学案第1课时时间:生命的节奏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时间的重要性,学会珍惜自己所剩的时间。学习重点:生命的意义学习难点:人的年轮使用说明:课前各位同学自学课本2223页的内容并完成导学案,在有问题的地方用双色笔做好标注,准备小组讨论,做完后交给小组长,小组长负责检查评价后交学科班长,课前一天交给任课教师批阅评价。一教材导读:1.一切生物都应该有它们各自的;是生命的年轮。2.人的一生只有三天,即.;因此,要把握好人生的“三天”,特别是。二.导学指导:1.活动一:画出你生命的年轮(要求:画出你的年龄.生活经历的年轮。见教材23页。)活动二:看看我的生命还有多长(活动顺序见教材23页)。请回答:这个活动对我们的启示是什么?2.阅读教材24页的短文“人生只有三天”,回答:(1)你赞成文中的观点吗?从中你得到哪些启示?1. 请对你的“三天”进行反思.评价和简单规划。3.阅读教材25页的短文“人生最初的财富”,小组讨论:为什么时间是生命的最初财富?三当堂训练:1.“一个人一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昨天已经过去,永不复返;今天已经和你在一起,但很快就会过去;明天就要到来,但也会消逝。抓紧时间吧,一生只有三天。”这段格言告诉我们( )A.一个人的一生十分短暂,只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B.时间过得很快,一个人的一生在眨眼间就过去了C.我们每个人都应珍惜生命中的分分秒秒,不能虚度光阴D.人生太短暂,我们应抱着以无所谓的态度来看待人生2.对一切人都公正无私,在它面前,皇帝和乞丐同样富有。对于工人,农民,它就是财富;对于医生.护士,它就是生命;对于军人,它就是胜利;对于自学者,它就是知识。这里的“它”指的是( )A.金钱和地位B.时间C.良好的道德品质D.神奇的魔术3.“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这首真心英雄不少人都会唱,但是,要真正能够“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还要( )靠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脚踏实地的不懈努力靠每个人珍惜生活中的分分秒秒的时间把握好自己的人生方向,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件事情靠每个人能够轰轰烈烈地做几件惊天动地的大事A.B.C.D.4.简答题:思想品德课上,老师就让我们玩了个小游戏:老师给了一张白纸,让我们折成十格,以代表人生不过百年,每一格代表十年。但是根据中国人的平均寿命而言,大约是七十年,所以从下面撕去三格。然而,人的一生中大概有二十年在睡眠中度过,所以又撕去两格,然后吃饭占用六年,所以又撕去0.6格。然后需要再撕去每个人已经走过的时光。最后,让你看看自己的生命到底还有多长。这个游戏对我们青少年有哪些启示?四要点归纳及反思:第23课时做时间主人学习目标:教会学生如何科学地利用时间学习重点:利用时间的方法学习难点:用“一心二用”法抓住时间使用说明:课前各位同学自学课本2633页的内容并完成导学案,在有问题的地方用双色笔做好标注,准备小组讨论,做完后交给小组长,小组长负责检查评价后交学科班长,课前一天交给任课教师批阅评价。一教材导读1.是生命的刻度,是人生最初也是最重要的财富。但我们不能做的奴仆,而要做的主人。2.利用做一件工作的空闲时间,同时做另一件或几件工作,这是一种;合理地使用,同时做两件或多件工作,这也是一种。3.是一种美德。二.导学指导:1.既然大家都要做时间的主人,那么我们该怎样去做时间的主人呢?请大家迅速浏览教材后来回答这个问题。(阅读课本27页-33页)2.仔细阅读教材27页的“阅读角”。完成以下任务:(1)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些什么?(2) 活动:1分钟能干什么?看谁说的又快又好?3.假如吃完饭后,从7点到9点有十项工作必须完成,这十项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看电视,写日记,阅读书报或杂志,帮妈妈做家务.复习今天学的功课.做自己喜欢做的事,预习第二天的功课,和爸爸妈妈谈学校的事,给小学时期最要好的朋友打个电话。问题:你如何安排这十项,写出完成的顺序并谈谈自己的感想。4.阅读教材30页的案例,回答:什么叫时间统筹法?你能为课本中昌宁合理安排时间吗?5.活动:讨论发生在我们身边浪费时间的事例,并说明怎样才能做时间的主人6.“准时是帝王的礼貌”请一名同学阅读一下关于康德守时的事例。问:你赞同康德的做法吗?为什么?你是否有不守时的经历?造成了怎样的后果?是否遇到过不守时的人?当时是什么感受?三课堂训练:1.某校七年级五班学生张权,平时勤奋好学,可是最近一段时间他不像以前那样积极主动回答问题了。原来,他正在模仿一本书中的“放松式学习法”,结果期末考试的成绩却下降了很多。张权同学学习成绩下降的原因是( )A.他遇到问题没有及时向老师请教B.他的学习效率比较低下C.他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D.他骄傲自满,自以为是2.在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些同学抱怨时间不够用。你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是( )制定的目标不切实际,达不到就朝令夕改 做事拖拖拉拉,没有一点计划性,管头不顾尾时间不垂青这些同学,故意和这些同学作对 不能合理安排时间,做事随意性太强A.B.C.D.3.2008年8月10日,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举重馆志愿者郑宇成是专职为记者服务的媒体运行志愿者之一,戴着眼镜的他,一边为记者服务,一边盯着记者桌上的电视画面,关注着举重场上的变化。这告诉我们( )可以利用时间统筹法,在同一时间内合理地使用不同器官 在一段时间内可以派两段时间的用场 利用时间统筹法,可以有效利用时间,提高办事效率 一心二用,往往收不到好的效果,反而顾此失彼A.B.C.D.4.请你看漫画,这幅漫画中的人物的言行告诉我们( )遵规守时虽是一种美德,但它不能体现尊重他人 如果你不尊重别人的时间,就别指望别人会尊重你的时间 如果你不守时,你就失去了诚信 遵规守时体现了一个人的良好道德素质,是与人交往的重要品德之一A.B.C.D.5.材料分析题:2008年2月12日,解放军报报道:前不久,在电视里看到胡锦涛总书记看望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吴文俊的新闻,有两个镜头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一个是在97岁高龄的钱老家里,有一个特制的活动工作台,上边摆放着一副眼镜,尽管年事已高.行动不便,钱老仍每天坚持看报.学习;一个是89岁高龄的吴老的狭窄工作间,放着一把旧藤椅.一张旧书桌.一台笔记本电脑,周围摆满了各种图书资料。两位科学家活到老学到老.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受到了胡总书记的赞扬。阅读上述材料,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从两位科学家的身上,我们品味出了什么?(2)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你打算如何做时间的主人?6.实践探究题时间是宝贵的,它对一切人都公正无私的,在它面前,皇帝和乞丐同样富有,对不同的人,它又奖罚分明,它给某些人带来硕果累累,予另一些人的却只是空虚和感叹。为了增强同学们的时间观念,学会珍惜时间,充分利用好每一分一秒的时间。某校七年级六班召开了一次以“珍惜时间”的主题班会。假如你也参加了本次的班会,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任务:(1)请你为本次主题班会拟订一个醒目的主题(2)在班会上,请你讲一至两个中外名人珍惜时间的故事。(3)请你列举:请你列举几句有关时间的名言。(4)请你谈打算:请你就今后如何向名人学习,珍惜有限的时间谈自己的打算。四要点归纳及反思:参考答案第三课生命的节奏第1课时时间:生命的节奏1.C. 2.B. 3.B. 4.启示:一个人的生命除去这些无效的时间和已经过去的时间,所剩已经无几。它告诉我们,人生短暂,且来去匆匆,只有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牵着时间的项圈走,我们才能使自己的人生更加亮丽,使自己的明天更美好、更灿烂。第23课时做时间主人1.C. 2.D. 3.C. 4.C. 5.(1)从两位科学家的身上,我们体会到时间是生命的刻度,我们不是时间的奴仆,而是时间的主人。只有珍惜每一分一秒的时光去工作、去学习,我们的生命才会延长,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亮丽迷人。(2)做时间的主人,就要做到需要对时间有一个科学的合理的安排和规划,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优先次序,力求做到事半功倍。珍惜生命赋予我们的时间,同时在有限的时间里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轻松的掌控自己的生活。要学会平衡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使之在一个良好的轨道内循环。6.(1)“做时间的主人,牵着时间的项圈走”、“珍惜时间就等于延长生命”(2)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回答即可。友情提示:如鲁迅先生珍惜时间的故事,鲁迅先生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是有的;再如举世闻名的“发明大王”爱迪生珍惜时间的故事。爱迪生常对助手说:“浪费,最大的浪费莫过于浪费时间了。”“人生太短暂了,要多想办法,用极少的时间办更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