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党员日志一座干群桥梁.doc_第1页
一本党员日志一座干群桥梁.doc_第2页
一本党员日志一座干群桥梁.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本党员日志 一座干群桥梁曲江街道太平村正生工作室有效调处民事纠纷在曲江街道太平村,提及老党员陈正生,村民都竖起大拇指,称赞陈老和他的调解队伍处理矛盾纠纷的能力呱呱叫。太平村太平组的董阿姨说,“和气待人”是陈老给大伙儿的一致印象。与陈正生一样,史德芬、李长生等老党员老干部也是太平村的调解能手,由他们五个人组成的正生工作室“农村经验多、人缘好、威信高”,深得村民信赖。“过去村民有矛盾来村部,二话不说就找支部书记”太平村党总支书记刘开方说,“有一次我们和外商洽谈引资办厂的事情,没想到一位姓张的村民闯了进来,一屁股坐在地上抱怨儿媳妇虐待她,哭着说不解决问题谁都别想开会。”虽然后来村民的问题得到了妥善处理,但是那个招商的项目却打了水漂。村两委会痛定思痛,集体研究认为“求助村民哭闹招商谈判”事件绝非偶然,而是村民遭遇民事纠纷后“病急乱投医”的必然后果,解决的方法在于实现“民事调解品牌化”,为村民创造一个协调纠纷和化解矛盾的专属平台。于是“正生工作室”便应运而生了。翻开正生工作室的民调日记,写的是处理家庭赡养、邻里打闹和土地承包纠纷的当事人笔录、情况说明和调解心得。尤其是调解心得,直接取材于太平村的群众生活,不是豪言壮语却是化解基层矛盾的生动素材。“村民陈霞(化名)因为担心自家地基受到损害就与正在打井的邻居王兰(化名)吵起架来,后来竟然大打出手直至被送进医院。调解这样的纠纷千万不可以当面说理,要背对背地各打五十大板。先在陈霞家指出动手打人的错误,再到医院看望王兰说明随处打井的危害,两家人才被说服不再计较了,经过一个下午的调解总算把这件事情弄清爽了。”陈老戏称自己的民调日志是“鸡毛蒜皮小册子”。一本民调日志记录了正生工作室工作的点点滴滴,事情虽不大意义却不小。当前的农村社会依然是熟人社会,只有经过长达几十年“品德体检”的人才具备集体信服的公信力。今年72岁的老党员陈正生是土生土长的太平人,他深得太平村民的信任,也深知农村“一代官司三代仇”的民风。正生工作室深入田间地头和村民家中调处纠纷的工作方法有效地转移了民事调解的工作重心,由原来的事后被动调解转变为预防预测在前的主动调解。陈正生老人还设立了“弹性”上下班制度,根据需要适当延长或缩短工作时间。如果群众想倾诉,就一陪到底,让群众畅所欲言;如果群众想离开,也可以提前下班,陪群众出去走走,拉拉家常话。正生调解室成立两年多来,共接待当事人300余人次,调处各类大小民间矛盾纠纷70起,调处成功63起,调处成功率90%。在化解涉及邻里纠纷、赡养纠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