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七点意见.doc_第1页
关于如何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七点意见.doc_第2页
关于如何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七点意见.doc_第3页
关于如何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七点意见.doc_第4页
关于如何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七点意见.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如何提高校园公众科学素养的七点意见由于此次公众科学素养调查问卷调查主要在校园内,我只能提几点关于如何提高校园同学们科学素养的意见了。端正态度,合理利用互联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在学校中当之无愧成为主流,除了每个宿舍都有几台电脑外,庞大的手机上网群体也不容忽视。我们在欣慰同学们通过网络获取新闻时事、科技创造的同时,也应该忧虑他们上网的时间和用于各个用途的比重,我们不应再鼓励,反而需稍加纠正,倘能端正态度,用好互联网,也就再好不过了。促进交流 互相学习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分解吧。校的结构:左边是木,右边是交。这就是说:校是一个交流的地方,是在一个有木的地方交流。校的本质就是交流,是精神的沟通,这样的沟通在有花草树木的地方是最佳的,所以,学校是精神校园与物质校园的组合。学校的这种交流包括三种:学生之间的交流,老师之间的交流,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如果假定三种交流同等重要,则把学校理解为传道授业解惑,显然是不太够了,它只解释了学校三分之一的功能。而据外国专家调查,学生在校获得知识的70%并不是来自于老师,而是来自于同学。学校在交流上有师生之形,无师生之实,学校之实就是交流,平等的交流。而师生的交流,多不涉及新闻时事与科学技术,多以学术专业为主,当然,除了关于政治文学道德类的老师,如马哲老师。另一方面,正如孔子所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生之间人人都是师,人人都是生。而同学之间,除了专业学术的交流,有一大部分的交流还是日常饭后关于时事科技的讨论,有时竟争得面红耳赤这是一种积极的交流。在学校里,最好能建立一个关于新闻时事评论的社团,将那些有思想有见解或感兴趣想要产生思想的志士集合在一起,他们互相学习交流,共同关注国家大事,分析社会时政,为将来发展中国改造世界做好准备。记得在恰同学少年中,毛泽东就是团结了这样一群有志之士,迈出了挽救中国的第一步。出了组建社团,学校、辅导员、近代史马哲等老师应大力支持并鼓励班长团支书积极分子应带头组织一些班级甚至班级之间的关于新闻时事科技创新的讨论,哪怕每周四十五分钟,让同学们人人参与,同学们不仅增长了见识,结交了朋友,还激起了一腔报国之志。免得终日在宿舍趴在电脑前一日比一日堕落下去。让科普新奇有趣科普有时候就像一场国家运动,在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地点组织成百上千次的科普活动,灌输式的给公众提供大量的科学知识,与其叫科普活动,不如称之为科普集市或科普聚会,而我们更喜欢把它们叫做科普盛宴,这种满汉全席式的科普饕餮到底谁来品尝,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举个例子来说吧。上海黄浦瑞金社区开办健康科普系列讲座。他们选择了“感冒时需要抗生素吗?抗生素是不是越贵、越新就越好?服用抗生素时能饮酒吗?”这些市民们都关心的问题作为讲座的主题。瑞金社区请来了临床医药师学会的瑞金医院临床药师方洁,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向瑞金社区的市民进行了讲解,从而拉开了“合理使用抗生素”健康科普系列讲座的序幕。在学校举行科普活动,当然也要考虑大学生这一对象了。在大学,有号称与校学生会平级的校科协,与各院级学生会平级的院科协,号称与学生会平级,当然应该多组织一些有影响力的像样的科普活动了。然而,如何让科学新奇有趣,才是问题的关键。(一) 从“走进科协”到“走进科学”。科协工作人员希望通过营造典雅的科学氛围,引导同学们走进科协,走进科学殿堂,在感受科学随历史发展的同时,理解科学与生活、科学与社会、科学与自然的关系。然而与其让同学走进科协走进教室或展馆了解科学,倒不如让同学来到自由开放、环境适宜的餐厅门口或操场上,在绿地蓝天下鸟语花香中,以互动体验的方式分享科学的快乐。为了让科普盛宴色香味俱全,科协工作人员应辛勤忙碌地联系全校范围内一个又一个有特色、有趣味的科普项目。(二) 带着问题去体验,抗生素、食品安全、节能减排、低碳行动怎样才能让观众在众多的展览项目中有一个理想的体验效果、有效的理解科学呢?可以为同学设计任务卡,在卡中提出一系列可想、可玩、可用的问题岂不是更好?这样,再结合会场实际,精心设计出丰富多彩的活动任务。当同学们完成相应的任务后,还可到“领奖处”领取礼品一份。任务卡可采用“迷你小脚丫”等可爱实用的造型。上面清晰地印刷着“到食品安全区获取两条食品安全的小知识”“在我的科普日专区填写一张调查表”等多项任务。这既会提升观众的参与热情,又寓教于乐。科技传播学会理事、“科普大师”、著名的天文学家卞毓麟,开讲追星族的乐趣:为什么叫“球星”不是“球花”,为什么叫“歌星”不叫“歌花”?电影明星为什么不称为“明花”呢?人类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追星的?常说的十二星宿是什么?有什么误传?研究现代星座有什么意义?卞教授绘声绘色、深入浅出、海阔天空地娓娓道来。科协可以以此为鉴,组织“长安大学科普大师”比赛,设立多个科普主题,如“地心温度”“宇宙大爆炸”“呼吸氧气”“基因”“激光”“电子原子等微粒”,然后供参赛的“科普大师”们抽签决定主题,各有一周的准备时间,到比赛那天,吸引同学们前来听取演讲,讲完后请同学们投票,谁讲的精彩能吸引人,讲的易懂形象,由同学们决定谁是本届“科普大师”,最后再邀请老师给与点评。如此一来,演讲手们演讲能力提高了,也提高了同学们的科普知识,重要的是提高了同学们对科技的兴趣,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让报刊杂志进宿舍在无互联网之前,报刊是最受欢迎的获得新闻时事的媒介,然而互联网的发展,并不能完全取代报刊。然而在校园里,除了图书馆供借阅的报刊外,恐怕很难再看到任何一种报刊,更何谈各种各样的报刊。同样的方法,各级学生会有新闻社有记者团,却很少见得他们的工作结果,除了几张照片,校网站上几篇文章。而他们能够做的也是应该做的,不该这么少。他们可以收集当周的各种报纸,从中选取好的新闻时事,同时从科技时报上海科技报北京科技报等选取贴近生活的有用的报道,剪切编辑成某某大学或某某学院自己的一份报纸,同时上面还可以每期刊登同学们投稿的优秀的作品,强制性卖给每个宿舍(一个宿舍一份,周刊最好,花不了几个钱),同学们从中获取了新闻时事,获取了科学技术创新发展报道或家庭小妙招,也使得有想法有文采的同学们有了展示自己的舞台,同样的一举多得啊!笔者认为,这真是一个很好的想法,不动笔墨不读书嘛,读书后写点东西,可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激励自己继续努力,这总比一些作文比赛强吧。餐厅电视大用途同学们接触电视的唯一场所就是餐厅了吧,然而,有很多时候,我见餐厅电视要么关闭着,要么播放着什么步步惊心等电视连续剧,浪费得紧啊!中午就餐时间恰好中央新闻播放,这是获取最新时事的最佳时机了,早上晚上,可以放一些人与自然Discovery科技密码科技2011等科技纪录片,实为良策,这些都吸引人着呢!公共场所大搜索西安是个很大的城市吗?还是因为大部分是外地学生,感觉陌生?正如调查问卷结果显示,什么动物园、科技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示范点都不知道在哪里怎么去,这的确是个很关键的问题。那为什么不上网搜一下呢?借口罢了!学校的学长或者学生会(记得当时竞选学生会干事时,学生会的宗旨就是:有困难,找学生会!)应组织一些西安本地的同学作为助手,帮忙在西安地图上找一下,然后再重新制作一个西安地图,上面只有学生们才会关心的地方,就是那些个公共场所了,同时把公交车也注释在右下角上,分发到每个宿舍(这是我的观点,宿舍应该是一个家,出行一般也一块,一宿舍一份,足矣)。这样,最关键的问题就解决了,出行方便多了吧。改革教育方治本科普会影响青少年的未来,调查中显示,学生中将来愿意当科学家的并不多。在现实中各种科技周、科普日、宣传车等并不少见,然而大多数人听说后只会有一种与自己不相干的态度,本质上就是当代青少年对科普知识的不重视,以及对中国未来科技的不负责任,他们不会在行动上去追求思想的解放与科技知识的提升,这种当代的堕落与不负责任,实为可悲;在现实生活中,互联网似乎无所不能,可同学们却把它用在娱乐这一颗树上吊死,哪怕用来搜索一下西安地图去各种博物馆,一句不知在哪里的F选项便应付了一切,实为可恨。我们的科技发展还很不够,而现代科技涉及面广且非常复杂没有广大科学技术人员共同投入肯定不行。科技工作是职业更是事业。如果青少年对科技不感兴趣,那么我们将来还是要落后于人家。如何从根本上改变青少年科学素养低下的状况,那就是要改变当下的价值观,对于大学生更是如此。让我们再回到“校”字的解构上来:由校字的解构,把学校作为附属政府的地方,把校长作为有官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