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文阅读语句类试题解答技巧-第一类/ t# D; N q: ?& O: J6 d& X$ v# J, X1 A: x考查方式:解释重要句子在文中的含意或如何理解文中重要的句子。) a6 D B& b1 v$ r, l% E5 d# Q. l0 d2 S- t思维误区:牵强附会;掺杂技巧;概括片面。; Y# c1 h, D: bE3 jR) T; n$ j& l8 V) K技巧点拨:5 b. 7 Q% m3 b3 k1 k4 P0 N0 X2 a; _, v0 q所谓“含意”是指言语含有的“意思”,应该是指内容方面,而且一般多指言语的隐含信息,而非明示信息(字面意思)。命题者常常选取的重要语句包括:语句短小但含义丰富的语句,多与文章中心、作者思想感情有极大关系的语句,在文章结构上有着重要作用的语句。, G$ + N/ t! bF) f% $ d4 3 Y1 v6 E$ k4 k3 O因此,考生做题时要主要采取语境分析法和比喻点染法。语境分析法是指根据语境来理解的方法,因为某一重要句子的意思可能在它前面的句子或后面的句子中找到充分的解释,如对这些句子进行重点分析,就很容易得到答案。有的重要语句仅靠上下文难以理解句子的含义,还需要结合文章的时代背景、主题等内容加以理解。比喻点染法就是通过理解比喻修辞格的对应关系来理解句子的意思,即可以用本体来解释喻体,也可以是用喻体来解释本体。运用这种方法的关键是要找准其对应关系。+ N3 J+ U3 z) f& ( S% c% H. Y# mC( K) ( y解题示例:% O8 d( B; X . u- Y! A9 5 n) _; n- - y; K6 l g( I) S. I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1)走一趟大西北,长不大的孩子会长大。(2)南方的天地太玲珑剔透了,太经不起摔打了。(2007年高考全国卷第15题) Xv, v0 x: U3 a! S( K# z( Y8 O& * M h8 f5 m3 相关段落:2 v V+ q6 # j) % p. w: DJ4 m7 5 h(1)在戈壁大漠中赶路,满目皆是巨大的悲壮。走一趟大西北,人会坚强几分;走一趟大西北,长不大的孩子会长大。(2)也许有那么一天,大家会猛然醒悟:南方的天地太玲珑剔透了,太经不起摔打了。那里挤满了人,矗满了楼,停满了车。人们会发现,大西北正在呼唤我们。尽管那里的风是干燥的,水是咸涩的,但那里有可以让鸟儿展翅翱翔的天空,那里有可以让生命茁壮生成的绿洲。* r8 * W D. y/ Q, x7 p5 V; O1 5 mB1 r0 R; Z$ I; d! J解题分析:- _3 R2 0 P5 M* G0 l4 o4 A: O) XU9 B3 VL+ g+ s1 7 2 J(1)语句所在的段落是作者在描写了大西北环境的恶劣后的一段议论,分两个层次,一是大西北充满悲壮,一是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坚强,学会坚强。分析“长不大的孩子会长大”一句,所谓“长不大”是指没有成熟、没有大西北的精神品格,“长大”指有了这些品格。其答案:大西北环境的艰苦恶劣、生命的顽强抗争,会强烈震撼来自其他地方的孩子,使他们学会坚强、早日成熟。, z0 ( g+ a/ V: T# x, . B8 C/ $ X/ J2 i( M; Q/ q(2)语句选自倒数第二段,这段通过大西北、南方的对比,表现北方有高阔天空、茁壮的生命绿洲等。由此推断作者认为南方没有北方的这种粗犷。1 # Q. h) u( C n$ J& m* N0 N9 c b. R5 g/ W h答案:南方过于精致纤巧,过于脆弱,远没有大西北粗犷坚韧。 D9 - o, j5 T+ X- Z2 l0 w; Z: |0 ?) M2 8 R; * s( X* N, ! 8 Q-第二类! X5 F6 |! ( Z: W$ Mh3 ( B) V/ E: u. k考查方式:赏析文中重要的语句或如何理解重要语句在文中的作用。. J4 ; 7 n. ( l& N/ D! 2 O# D5 t$ r1 U/ 0 U思维误区:答题片面,盲目扩充,妄加揣测。6 % W) j7 W6 B1 n: G9 x# Y X) y. u3 i技巧点拨:5 D. d# m2 l% v7 o- G d& f# |6 z( Z* ; I9 R6 : 题干中要求“赏析”重要语句,答题时就应注意从思想内容和结构上两个方面入手。( c: A/ I, u- p7 Fa9 c1 F* X: R6 G$ y6 V: T从“思想内容上”入手:$ Q: g8 y( x# $ U0 n$ i, e# E# r t+ K- g2 y(1)联系本句的含义。(2)突出(强调)上下文的什么内容或者揭示段意。(3)联系(揭示)本文的中心(论点、特征)与作者的态度、感情。(4)注意是否运用了某种修辞或者表现手法,如果运用,一定要注意其表达效果。例如:比喻的作用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抽象的道理形象化,或者具体形象生动地突出本体的什么特点,从而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生动性。拟人,使物具有人的某种感情,便于抒发某种感情。如果在人称上将物说成“你”等,不仅具有使物具有人的某种情感,便于抒发某种感情,而且有显得亲切自然的表达效果。衬托,用相似或相反的事物作陪衬,烘托出主体事物特点或者烘托出所要表达的某种感情。对比,用什么与什么形成鲜明对比,从而鲜明形象地表现事物(道理)的什么特点,突出作者对这事物或者道理的某种感情。象征,是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意义,或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的形象以表现与之相似的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其表达效果是含蓄而形象地显示了被象征对象的什么特点。$ x/ u# ( l, 8 D* n- k0 f0 X; A$ j7 t从“结构上”入手:& N! 3 e. U6 A7 G* F3 V8 O- d* f$ a1 X(1)语句位于文章的开头:或“点明主旨,领起下文”,如余秋雨都江堰一文,第一段为:“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励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或“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如鲁迅的祝福一文,先写祥林嫂死了,然后追忆祥林嫂生前的事。再或者“蓄势(张本、铺垫),奠定感情基调”。不直接点明观点,而是为观点的出现服务,或者为下文的叙事与抒情奠定感情基调。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几天心理颇不宁静”为下文游荷塘做铺垫,并为下文抒发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相交织的感情奠定基调。还有的“点明思想感情变化的线索”,例如杨朔荔枝蜜从“被蜜蜂蜇了一下,从小怕蜜蜂”到对蜜蜂“有好感”到“作者在梦中变成了一只蜜蜂”,表明了作者的感情变化过程。0 g6 B( Q3 % B6 V5 f& _0 i; V$ Z: b, a(2)语句位于文章的中间:或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起“衬托作用”,在行文中,为了使叙述主体彰显而谈到其他事物,其他事物就有衬托作用;“渲染烘托气氛”,在行文中,为了使主体更加突出而对环境等加以描写,为人物的出场营造气氛。5 B; L5 b* J! n% q8 H8 q- a a$ x- Z 9 zg X3 T7 Q(3)语句位于文章末尾:“总结上文”,议论文中往往在结尾部分。“呼应上文”,前后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点明主旨”,升华感情,深化主题。“含蓄地表达主旨”,往往是借助象征性的景物描写。/ + w# s. A# ) B) * A2 h* k+ f$ N7 v/ J解题示例:- c. B DG! J0 y9 L4 m2 e+ y 2 C请赏析“看到如此众多的小生命,坚忍不拔而又蓬蓬勃勃地活在这雪地里,我的眼睛被染得灿烂起来”这句话。(2007年高考天津卷第19题)y0 L/ 3 o# A+ c9 t! M; T0 k3 l+ T7 W! a9 O! B. N相关段落:9 _; j* p) + Y& s ( w F* T* E/ c$ H A. 哨长在这绿毯边沿旁的一巨石前,小心翼翼地用双手扒开雪层,并唤我过去观看。当我走至巨石下,呈现在我面前的竟是一片美妍的小花。小花一株株、一簇簇,攒攒挤挤,比肩争头。这些小花仅比米粒儿稍大,白的、紫的、蓝的、红的、黄的,五颜六色,星星点点。看到如此众多的小生命,坚忍不拔而又蓬蓬勃勃地活在这雪地里,我的眼睛被染得灿烂起来。我惊异地看着这些小生命,它们也仿佛睁着深情的眼睛凝望着我这些米粒般大小的生命,像是在告喻我:希冀、渴望、追恋、向往,是一切生命的本质。即使天冷了地冷了宇宙的一切都冷了,它们也会顽强地举起美的萌芽,决不肯把生命的篷帆轻易降落。 o4 g* d: F4 f$ O& P# y, K- 7 H$ b% a. l4 _% Y( 解题分析:& R/ m0 a/ u) Fr& - N: 1 U0 L$ J. k: Y解答时要从对句子本身关键词含义的理解入手,要分析本句所采用的表达技巧以及本句所包含的作者情感。“坚忍不拔而又蓬蓬勃勃”采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的是小花的顽强生命力。“灿烂”一词则表明作者的心情是愉悦的。8 D. t+ O7 b3 J: j. F4 J- x7 / g% u) P答案: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小生命顽强的生命力。用鲜活生动的语言,写出了“我”见到这些小生命时的惊喜与感动之情。* g! d s5 K5 o5 r a. e( l$ r w( U. A. , C-第三类; F& M W4 u5 ?3 c* . |7 H. W& S- K3 S Q+ R/ I考查方式:分析作者说文中某一重要语句的原因。 C9 p+ % & cd/ x- + k! P8 |/ M, Z/ z1 Y b思维误区:东抄西摘,概括不全,总结失误。/ r* N5 |7 f2 Q/ + X* v! & l技巧点拨:) % u$ v# C* g! B+ + _# R: ; L2 z# J- Q( P+ g) * T5 所谓“重要句子”,一般是指:在篇章结构上,起总领作用的起始句,起收束、总结作用的收束句,起承前启后作用的过渡句;在句子内容上,能概括段落大意的中心句,能揭示文章主旨、论点的主旨句、中心论点句,内涵丰富、寓意深刻的寓意句。分析作者说文中重要语句的原因,一般情况下只从内容进行分析,不涉及艺术手法。/ L$ t$ Y- Q9 v+ R& y$ P8 w9 T/ W- X考生分析时要注意三点:(1)留心句中的修饰、限制成分,分析本句的结构,理解结构复杂的句子。(2)联系时代背景、创作意图以及作家的人生经历、作品的语言风格,领悟句子的含义。(3)关键是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和与文对应的解说句,结合段意和全篇中心理解把握。. 7 d& N$ o$ V8 H! e! 8 |1 w& y, K6 S0 T( T% J$ $ _9 解题示例:5 n+ |; T- * l# q y n- S1 I作者为什么说“我热爱这种浑然天成的泥泞”?请联系全文回答。1 q j/ c. J. W; E# ?7 F6 v0 D1 p / 2 7 Y(2007年广东卷第17题)% v, k+ K& e4 v: d 0 PY; M7 r8 2 % 9 m* b5 t3 6 _相关段落:( l. P9 L4 L7 ) gs( r$ p; m: u8 L( G& T小巷里泥水遍布;排水沟因为融雪后污水的加入而增大流量,哗哗地响;燕子在潮湿的空气里衔着湿泥在檐下筑巢我热爱这种浑然天成的泥泞。0 B8 c+ , , , s7 : c9 % Ab# 泥泞常常使我联想到俄罗斯这个伟大的民族,罗蒙诺索夫、柴可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蒲宁、普希金就是踏着泥泞一步步朝我们走来的泥泞诞生了跋涉者,它给忍辱负重者以光明和力量,给苦难者以和平和勇气。一个伟大的民族需要泥泞的磨砺和锻炼,它会使人的脊梁永远不弯,使人在艰难的跋涉中懂得土地的可爱、博大和不可丧失,懂得祖国之于人的真正含义。当我们爱脚下的泥泞时,说明我们已经拥抱了一种精神。! y+ : 2 J% p5 m% v0 U* c( M( ( : x+ O. Q7 q如今在北方的城市所感受到的泥泞已经不像童年时那么深重了但它仍然能使我陷入另一种怀想,想起木轮车沉重地辗过它时所溅起的泥珠,想起北方的人民跋涉其中的艰难的背影,想起我们曾有过的苦难和屈辱,我为双脚仍然能触摸到它而感到欣慰。$ R9 i3 2 M Q3 of8 H- D6 Z1 T2 . n# g; n( e9 q* OL解题分析: ?+ k- ?5 u7 X$ a, s) A/ IK, z6 G$ L通观全文,文章是围绕着“我热爱泥泞”这一思想感情来铺写行文的,因此“我热爱这种浑然天成的泥泞”一句显然是本文的主旨句。从篇章结构上看,第四段描写了早春时光泥泞不堪的山村生活场景,并以独立段抒发了“我热爱这种浑然天成的泥泞”的情感。然后,再展开联想(“泥泞常常使我联想到”),因此,这一句在篇章结构上又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 B1 n& C2 E8 7 j7 O% M8 y V% 7 ( q5 u d# x) j) M s2 i答案:因为泥泞带来了乡村质朴自然的生活气息;泥泞诞生了“跋涉者”;“泥泞”使人自然回忆起民族艰辛的历史;“泥泞”使人自然想起土地的广博和祖国的含义。: + 4 a( _6 M; ) E* C3 O# S$ x! E. l. k2 h+ c( c9 L/ N4 r1 m, R-第四类: b3 Z1 I9 Oa+ V, R! r8 H) I0 S% R8 K ) z% D考查方式:解释文中语句的重要词语。R3 o( Ox3 ?9 c8 M2 o% O/ M, X. s, M- g( P8 S思维误区:望文生义,断章取义,照抄原文。/ L8 ) P: Q: h9 t. h$ F7 ) d6 f+ H( m+ t6 S0 H技巧点拨:1 e, y+ R+ o% a* A2 l4 w8 N8 n8 Z5 X4 h( X解答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这类题,需借助有关词语知识,根据特定语境,对考查的词语加以揣摩、辨析。一般不涉及表现手法。具体说来:8 i9 3 f% C0 + d& g, C) X- B# C E6 M2 C: w XH1、从词语的本义出发,结合语言环境确定词语特定的临时义。3 j# a: e0 X- ?% 9 o! & m R2 G6 x1 x% d8 o/ 2、确认相关语境的范围,分析相关语境的内容,揭示词语的含义。3 U6 X- C3 0 N% ?/ S+ NSp% O o- u& I( B) 5 w u! p3、利用上下文辨析词语的指代义。要辨析代词的意义,应该从代词的上下句入手,由近及远地从上句或下句中找到它指代的具体对象,从而理解它的指代义。辨析那些非代词类词语的指代义,也应该利用上下文。一般说来,在这类词语的上下文里,一般会有阐释这些词语的句子,找到了这些阐释性语句,答案也就出来了。- $ W. m6 Q! 4 H5 B( Z4 o6 P4 j: Y2 S p+ g1 |! F: C总之,理解词语含义不要总停留在某个词上。要仔细把句子读完,根据全句的意思、邻近句子的含义甚至前后段落的段意确定语言环境,然后从这些语言环境中找出与词语相关的关键性词语或句子来推知词语含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肾脏内科护理专业培养体系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南-湖南客房服务员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南-湖南农机驾驶维修工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北-湖北放射技术员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系统2025年智能交通法规与标准研究
- 2025年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技术挑战与金融创新解决方案全解
- 建筑信息模型(BIM)在2025年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保证体系构建应用研究报告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浙江-浙江水工监测工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河南-河南堤灌维护工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河北-河北农机驾驶维修工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拼多多实操培训课
- 征地拆迁工作总结汇报
- 有管网气体消防灭火系统设计方案
- (医学课件)肾盂癌
- 2023综合基础知识题库及解析(500题)
- 生活区、办公区安全检查表
- 国际反洗钱师cams考试真题中文版题库汇总(含答案)
- 2023新教材高中数学第5章三角函数微专题5三角函数中的最值问题课件新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
- 入厂新员工安全知识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水厂原水水质污染处置应急预案
- 仲夏夜之梦英文话剧剧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