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县第六中学2014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贵州省遵义县第六中学2014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贵州省遵义县第六中学2014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3页
贵州省遵义县第六中学2014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4页
贵州省遵义县第六中学2014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2013秋季学期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恹恹欲睡(yn) 倔(je)强 婆娑 (su) 澎湃(pi) 矜(jn)持 B、急不暇(xi)择 涸(h)辙 蕈(xn)菌 瞥(pi)见 秀颀(xn)C、揠(y)苗助长 璀(cu)璨 湛(zhn)蓝 羼(chn)水 虬(qi)枝 D、锲(qi)而不舍 狡黠(ji) 谄(chn)媚 哽咽(yn) 热衷(zhng)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点缀 挺拨 寂寞 含笑九泉 B、婀娜 主宰 淅沥 坦荡如底C、韶华 禀赋 荒诞 浮想联翩 D、皲裂 漫骂 挑剔 不屑置辩3.下列选项的内容,有误的一项是( )(3分)A、秋水庄子春秋庄子B、浣溪沙晏殊宋代珠玉集C、孔乙己鲁迅现代鲁迅全集D、白杨礼赞老舍现代老舍文集4.下列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3分)A、我们的两大敌人:鬼子和虱子。B、“怎么不是呢?”他说:“没有听队长说俺的屋里人跟小孩到哪儿啦?”C、“好!”二十个人的声音重新把原野震得一跳。D、“这是一个多么古怪的人物,”我心里说,“而且还粗中有细哩!”5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会笑话学生的_ ,而是告诉他们,文字的背后是一个人的人生。巴金的平和是在人生历练过后的_ ,冰心的童真和大爱是她的人格力量的_ 。人生如茶,有时_也是一种成全。A浅显 大功告成 表露 折磨 B浅薄 大彻大悟 流露 煎熬C浅易 渐入佳境 吐露 磨难 D肤浅 大梦初醒 透露 痛苦 6语言积累提取下列句子的主要信息,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负责人道主义事务的联合国副秘书长阿莫斯访问了叙利亚城市霍姆斯的巴卜阿姆鲁区。 阿莫斯访问了叙利亚巴卜阿姆鲁区 B杜兴成在北京为他的家乡绥阳出版了一张绥阳之歌专辑。 杜兴成在北京出专辑 C有“大自然鬼斧神工”之称的遵义县三渡镇的云门屯风景区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避暑胜地。 云门屯风景区比较理想 D遵义市新规划的新蒲新区将是一个宜业、宜居、宜游的“三宜”城市。 遵义市是宜业、宜居、宜游的城市7.默写句子(8分)(1)、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 。(2)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 。(3)泊秦淮 ,隔江犹唱后庭花。(4)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 。(5)使至塞上 ,归雁入胡天。(6)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 。(7)秋水野语有之曰:闻道百, ,我之谓也。(8)无题 ,夜吟应觉月光寒。8.篇段默写(4分)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 ,更不用说倒垂了, , 。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 。阅读理解(50分)(一)献你一束花(19分)冯骥才鲜花,理应呈送给凯旋的英雄。难道献给这黯淡无光的失败者? 她一直垂着头。前四天,她从平衡木上打着旋儿跌在垫子上时,就把这美丽而神气的头垂下来。现在她回国了,走入首都机场的大厅,简直要把脑袋藏进领口里去。她怕见前来欢迎的人们,怕记者问什么,怕姐姐和姐夫来迎接她,甚至怕见到机场那个热情的女服务员她的崇拜者,每次出国经过这里时,都跑来帮着她提包儿有什么脸见人,大败而归! 这次世界性比赛,她完全有把握登上平衡木和高低杠“女王”的宝座,国内外的行家都这么估计,但她的表演把这些希望的灯全都关上了。 两年前,她第一次出国参加比赛,夹在许多名扬海外的姑娘们中间,不受人注意,心里反而没负担,出人意料地拿了两项冠军。回国时,就在这机场大厅里她受到空前热烈的迎接。许多只手朝她伸来,许多摄影机镜头对准她,一个戴眼镜的记者死死纠缠着问: “你最喜欢什么?”她不知如何作答,抬眼看见一束花,便说:“花!”于是就有几十束花朝她塞来,多得抱不住。两年来多次出国比赛,她胸前挂着一个又一个亮晃晃的奖牌回来,迎接她的是笑脸、花和摄影机雪亮的闪光。是不是这就加重她的思想负担?愈赢就愈怕输,成绩的包袱比失败的包袱更重。精神可以克服肉体的痛苦,肉体却无法摆脱开精神的压力。这次她在平衡木上稍稍感觉自己有些不稳。内心立刻变得慌乱而不能自制。她失败了,并且跟着在下面其它项目的比赛中一塌糊涂地垮下来 本来她怕见人,走在队伍最后,可是当她发现很少有人招呼她,摄影记者也好像有意避开她时,她感到冷落,加重了心中的沮丧和愧疚,纵使她有回天之力,一时也难补偿,她茫然了。是啊,谁愿意与失败者站在一起。 忽然她发现一双脚停在她眼前。谁?她一点点向上看,深蓝色的服装,长长的腿,铜衣扣,无檐帽下一张洁白娴静的脸儿。原来是机场那女服务员。正背着双手,含笑对她说:“我在电视里看见了你们比赛,知道你今天回来,特意来迎接你。” “我真糟!”她赶紧垂下头。 “不,你同样用尽汗水和力量。” “我是失败者。” “谁都不能避免失败。我相信失败和胜利对于你同样重要。让失败属于过去,胜利才属于未来。”女服务员的声音柔和又肯定。 她听了这话,重新抬起头来。只见女服务员把背在身后的手向前一伸,一大束五彩缤纷的花捧到她的面前。浓郁的香气竞化作一股奇异的力量注入她的身体。她顿时热泪满面。 怎么?花,理应呈送给凯旋的英雄,难道也要献给黯淡无光的失败者?9选文主要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4分)10选文第段画线句采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11选文第、第两段在记叙顺序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12选文第段中“奇异的力量”指什么?(3分)13选文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回答。(4分)(二)幸福的香气(20分)益名 记得小时候一个人偷偷躲着喝汽水,忘记了人间的烦恼,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一直到今天我还记得那时的情景,当我重复地说“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喝汽水更幸福的事了吧”时,心里百感交集,眼泪忍不住就要落下来。 贫困的岁月里,人也能感受到某些深刻的幸福,像我常记得盛一碗热腾腾的白饭,浇一匙猪油、一匙酱油,坐在厅门的石阶前细细品味猪油拌饭的芳香,那每一粒米都充满了幸福的香气。 有时候这种幸福不是来自食物。我记得当时我们镇上住了一位卖酱菜的老人,他每天下午的时候都会推着酱菜摊子在村落间穿梭。他沿路都摇着一串铃铛,在很远的地方就可以听见清脆的铃人每次他走到我们家门前的时候,都在夕阳落下之际。我一听见他的铃声跑出来,就看见他浑身都浴在黄昏柔美的霞光中。那个画面、那串铃声,使我感到一种难言的幸福斯像把人心灵深处的美感全唤醒了。 有时幸福来自于自由自在地在田园中徜徉了一个下午。 有时候幸福来自于看到萝卜田里也留下来做种的萝卜,开出一片宝蓝色的花。 有时幸福来自于家里的大狗突然生出一窝颜色都不一样的、毛茸茸的小狗。 生命的幸福原来不在于人的环境、人的地位、人所能享受的物质,而在于人的心灵如何与生活对应。因此,幸福不是由外在事物决定的,贫困者有贫困者的幸福,富有者有富有者的幸福,位尊权责者有其幸福,身份卑微者也有其幸福。在生命里,人人都有笑有泪;在生活中,人人都有幸福与烦恼,这是人间世界真实的相貌。从前,我在山间、城市穿梭做报道访问的时候,常常能深刻地感受到这一点。坐在夜市喝米酒配猪头肉的人们,他感受别的幸福往往不逊于坐在大饭店里喝XO的富豪。蹲在寺庙门口喝2O元一斤粗茶的农夫,他得到的快乐也不逊于喝几百上千元一斤的昂贵的龙井茶的人。这个世界原来就是相对的世界,而不是绝对的世界,因此幸福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由于世界是相对的,使得到处都充满缺憾,充满了无奈与无言的时刻。但也由于世界的相对性,我们不论处在任何景况中,都还有遭遇幸福的可能,能在绝壁之处也见到缝中的阳光。我们幸福的感受不全然是世界所给予的,而是来自我们对外在或内在的价值判断,我们幸福与否,正是由自我的价值观来决定的。14.请概括本文的主旨。(4分)15.文中加点的词语“这一点”指的是什么?(4分)16.谈谈你对文章划线句子的理解。(4分)17.作者开头叙述自己小时候喝汽水的事,好像与本文关系不大,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4分)18.你对幸福的感受是怎样的?请以“有时幸福来自于”为开头写两句话,表达自己独特的生活体验。(4分)有时幸福来自于_ _ ;有时幸福来自于 。(三)秋水(11分)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2)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3)河伯始旋其面目( ) (4)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2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21.本文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3分)(四)诗歌赏析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22、从内容和修辞的角度对颔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进行 赏析。(4分)三.综合性学习 (10分)手机作为现代通讯的重要手段,日益走进普通百姓的生活,渐渐成为了人们联络感情、互通信息的必需品。手机也悄然走进校园,成为了中学生的喜爱品。据调查,目前有6070%的中学生佩带了手机,80%多的中学生主张带手机。那么,中学生究竟应不应该带手机进入校园,成为我们青少年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针对这种现象,某中学初三(1)班召开了主题班会,请你完成以下任务:【材料一】对某中学150名中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统计用 途玩游戏听歌攀比发短信聊天便于和父母联系问同学作业所占比例38%20%39%2%1%【材料二】据了解,北京市一所中学曾做过一个调查:在学生发送接受的手机短信息中,70%是与正常学习和生活无关的信息,10%以上是黄色短信息,部分学生甚至把相互转发“黄段子”当作一种时尚。学生攀比成风。每到课余时间或放学以后,一些学生就会围在一起,相互“切磋”手机的款式和功能。校园里的手机越来越多,档次也越来越高,对那些没有手机的学生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今年全国人大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市外国语学校副校长任美琴代表建议:国家应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禁止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带手机进入校园。23 为了让同学们对能否将手机带入校园有个清醒的认识,请根据上面两则材料,用一句话概述你提取的信息。(4分)你提取的信息: 。24、 据统计,80%以上的老师和家长认为中学生不应带手机进入校园。针对这种情况,请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