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刑法中的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行为浅析刑法中的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行为 一、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行为的概念及主要特征 新修订的刑法修正案(八)在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在提起公诉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行为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侵害的对象是劳动报酬。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报酬指因工人就业而由雇主直接或间接以现金或实物向其支付的常规的、基本的或最低的工资或薪金,以及任何附加报酬。主观上具有故意,并且是直接故意,一般而言,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行为人往往具有谋取私利之动机或非法占有之目的,但若因客观履行不能,如天灾人祸、生产经营不善导致亏损,而雇主并没有财产转移、隐匿行为,或者自己逃之夭夭,均不能认定为主观上具有故意。欠薪的目的在于侵占劳动者的工资以获得更大利益,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行为不同于一般的侵犯财产权的行为,其侵占的是本应发给劳动者的工资,而这些工资的所有权仍属于雇主所有。在手段和方式上必须采取不作为的方式。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包含两种表现形式:一是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二是本身有能力支付却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这两种表现形式均是不作为的方式,且属于纯正的不作为。构成犯罪的条件需以有关部门作出责令支付而不支付为前置条件。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行为在刑法修正案(八)颁布以前本身属于民法调整的范畴,我国民法、劳动法等均对其有规定,而要把它犯罪化自然不能单单认同其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行为。刑法作为社会控制的最后一道防线,其最大的严厉性毋庸置疑,因而其入罪的门槛也相应的应该提高,故而将有关部门作出责令支付仍不支付作为前置条件。 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行为的构造 犯罪客观方面,是指刑法所规定构成犯罪在客观上需要具备的诸种种要件的总称。犯罪客观方面是成立犯罪所必须具备的核心因素。为此,在司法实务中,要做到正确定罪量刑,就必须对犯罪行为的客观方面做出准确的认定,否则,则会引起错误定罪或量刑。 (一)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行为的行为方式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行为,是指行为人在有能力支付劳动者报酬的条件不支付劳动报酬或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且在受到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时,仍旧拒绝支付的劳动者劳动报酬的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行为方式:积极的不支付,主要是指行为人采取了逃匿,转移财产等方 式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属于刑法上的积极的不作为。消极的不支付,主要指的是行为人有能力支付而拒不支付的行为,但客观的履行不能除外。暴力的方式,主要是指行为人对于讨薪者采取殴打、辱骂、威胁等方式明确的向讨薪者表示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这种暴力的方式如果造成了更加严重的后果则可能构成其他侵害人身安全的犯罪。非暴力的不支付,具体是指行为人以各种其他理由恶意克扣劳动者工资,从而使其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行为变得名正言顺。 从以上行为分析可以认定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行为是典型的不作为。所谓不作为,陈兴良指出作为是违反禁止性义务法规,而不作为是违反命令性义务法规。因此凡是违反命令性义务法规,应为而不为的就是不作为。即负有特定法律义务,能够履行该义务而不履行,因而危害社会,依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在刑行为法修正案(八)条文中,已经明文规定了该种行为系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方式实现,即逃避支付或不支付的方式实现其犯罪目的,可以看出,在该条文中,既有关于行为人采取逃避或抗拒履行支付义务的积极不作为行为,也有直接不履行义务的消极不作为行为。在一般的情形下,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行为人在不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时,大多通过不作为的手段不履行该义务。但如前文所述,其行为方式还包括暴力和非暴力的方式,从表象上看,此种行为似乎是作为的方式,但是却没有注意到行为人采取暴力与非暴力的方式实施的行为仍然是为了不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这才是行为人实施此行为的核心。刑法上的作为的特有含义,是指犯罪行为的基本形态,不能把任何一种积极的动作,就叫做作为,否则就找不出什么纯碎的不作为犯罪了。在认定作为与不作为犯的时候应该把握住其核心,才能准确认定其是作为还是不作为,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行为核心是行为人有没有支付劳动报酬。因此,即使行为人采取了逃避、转移甚至暴力驱赶或威胁的方式,但是从其履行支付劳动报酬义务这一角度来看,其仍旧属于没有履行这一义务的不作为犯,只不过是采取了一种积极的不作为方式进行而已。 (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行为的对象 刑法学界传统、公认的观点认为:犯罪对象是指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犯罪行为所作用的客观存在的具体人或者具体物。亦即犯罪对象是指具体犯罪行为所直接指向的人或事物,是犯罪客体的客观表现。总体上说,包括具有价值与管理可能性的一切有体物、无体物与财产性利益。而作为以劳动报酬形式存在的债权,之所以也属于该罪的犯罪对象,原因在于,刑法分则第五章侵犯财产罪中的财产,是主体在物上的权利或加于其他人的非人身性权利,前者包括主体在物上的所有权或其它排他性权利,后者则包括债权和其他含有财产内容的请求权。 对于劳动报酬,是指因工人就业而由雇主直接或间接以现金或实物向其支付的常规的、基本的或最低的工资或薪金,以及任何附加报酬。劳动者的报酬,都属于该罪的犯罪对象,即使在其支付了劳动者工资、薪金或薪酬的前提下,如果其仍旧拖欠了应给付劳动者的其他劳动报酬,该行为仍有可能受到刑法的制裁。而本罪犯罪对象的特殊性也决定了它与其他罪名的区别所在。对此罪作为新罪入刑持反对意见的学者就认为此罪完全可以被侵占罪代替。那么从犯罪对象上来看,完全不行。本罪的犯罪对象是劳动报酬,而侵占罪的犯罪对象包括两类:一是行为人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二是行为人持有的他人的遗忘物或埋藏物。对于这方面的阐释,从两个概念上 来进行说明:首先,他人财物是指他人拥有所有权或占有权的财物。他人是相对于行为人而言,泛指行为人以外的其他单位与自然人。其次,财物是指存在于人身之外,为人力所能支配而且能够满足人力的某种需要的物体。而这两个罪名犯罪对象的重合点就是侵占罪的第一类犯罪对象,即行为人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也就是说将劳动报酬等同于行为人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从这个意义上看,劳动报酬则是劳动者享有所有权的物,这显然是不正确的。未支付的劳动报酬的所有权应该属于雇主所有,而并不因为劳动者劳动,从而当然的使雇主口袋里的钱变成所有权属于劳动者,而雇主只是代为保管,这明显是不合情理的,因而侵占罪与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犯罪对象是完全不同的。 三、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行为的认定 (一)行为人有能力支付而拒不支付的认定 行为人有能力支付而拒不支付是指行为人负有合同义务应该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并且其有足额的资产支付的情况下,在过了应该支付劳动报酬的法定期间内,拒绝支付给劳动者报酬的行为。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行为人有能力支付而拒不支付是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成立在行为上的重要方面。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行为既可以是采取明确拒绝的方式,也可以是采取间接隐晦的方式,既可以明示的方式表示,也可以默示的方式表示。一般来说,对于行为人银行有存款,或者有其他不动产、动产而行为人对其财产不承认或谎称该物已赠与或转移至他人等其他虚假的理由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即可认定为行为人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但行为人确属在无能力支付以前实施的赠予或转移所有权,且没有证据证明行为人有拖欠工资的故意的情况除外。在客观上,由于企业破产、工厂倒闭、经济危机或自然灾害造成无能力支付劳动报酬而拖欠工资的,而雇主并未突然消失的,一般不认定为有能力支付而拒不支付。而客观上并非不能支付劳动报酬,同时也明确向工人表示不支付,或雇主突然消失的,仍可认定为在有能力支付而拒不支付?在客观履行支付劳动报酬不能的情况下,行为人采取以物品作价补偿,原材料分配或者机器拍卖等作相应对价给付劳动报酬的,不能作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认定。无论采取何种方式表示,当且仅当在主观上足以表现其有能力支付而拒不支付的意思,客观上实施了逃避支付的行为时,方可认定有能力支付而拒不支付。 (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行为的时间因素的认定 行为人在到期应该支付劳动报酬的情况下,在是否支付的问题上,态度可能会有所反复。那么,在行为人表达拒不支付的意思后是否还存在一个时间上的考察呢?这个问题其实在最开始的刑法修正案(草案)中是认为只要最终行为人仍不支付的,才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最初拒不支付,而在法庭审理前又足额支付并交付罚款的,则认定不构成犯罪。从这个草案来看,就是不在乎时间的问题,无论欠薪多久,只要最后支付了劳动报酬就都可以不构成犯罪。但问题在于如果交付了就认定无罪的则必定造成司法资源的浪费,并且也有损法律的威严,从而使法律具有反复性。从另一个方向来看这就是隐形的在鼓励雇主 欠薪,反正一拖再拖,只要最后支付了就不构成犯罪,但这显然是行不通的。所以最后公布刑法修正案(八)就规定为:有前两款行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在提起公诉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也就是说并不一定能免除处罚,那就自然需要讨论前面提到的欠薪的时间问题。至于欠薪时间的长短,我们可以参照恶意透支的司法解释。恶意透支的两个限制条件就是:发卡银行两次催收。超过3个月没有归还。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也可以作出类似的限制条件来认定: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超过三个月仍没有支付报酬。把三个月作为限制条件,也就排除某些犯罪人以未经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为抗辩理由,从而逃避法律制裁。 (三)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的认定 长期以来解决拒不支付劳动报酬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渠道:一是双方协商;二是由调解组织进行调解;三是农民工申请劳动仲裁,由劳动仲裁庭做出先予执行裁决后交人民法院先予执行或待做出裁决后再凭劳动仲裁裁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四是由劳动监察部门做出支付工资的行政裁决,然后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五是劳动者对劳动仲裁裁决不服可向人民法院起诉。由此可以看到劳动仲裁庭、劳动监察部门以及人民法院均可作出责令支付的决定。笔者认为有关部门具体指的就是包括劳动仲裁庭、劳动监察部门和人民法院,也就是说只要以上三个部门责令支付而雇主仍不支付的都符合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前置条件。这样既不违反劳动争议应先仲裁后诉讼的规定,同时也能排除某些犯罪人采取不正当手段与政府某些部门勾结从而以政府部门未作出责令支付的决定而逃避法律责任。 刑法是调整社会关系最后的一道屏障,调整社会关系的任务不可能也不应当完全由刑法来承担,解决恶意欠薪问题,入罪只是手段之一,仍然需要强化现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凉拌豆腐》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专业(护理)外科护理学(一)-内科护理学(一)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专业(护理)儿科护理学(一)-社区护理学(一)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功能性饮料在体育场馆中市场推广策略分析报告
- 2025年农村电商直播基地直播带货与农业现代化研究报告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专业(建筑工程)结构力学(一)-结构力学(二)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护理健康科普案例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专业(工商企业管理)国际企业管理-质量管理学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专业(学前教育)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幼儿文学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专业(学前教育)学前心理学-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港口和码头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美容外科安全应急预案范文(3篇)
- 水利工程拦水坝建设方案实例
- 新学期+心动力+课件-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
- 6G多维度切片QoS保障-洞察及研究
- 老年人能力评估师考试题能力模拟题及答案
- 2025-2026学年外研版(三起)(2024)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高考3500词汇表(完整版)
- 应急第一响应人理论考试试卷(含答案)
- 2009石油化工行业检修工程预算定额说明
- 五年级上册英语课件-Unit1 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第四课时|译林版(三起) (共18张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