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字与汉诗英译 Repetitive Words and C-E Poetry Translation,张 智 中,重字与汉诗英译,2,汉语古典诗词中的重字 重字即字词的重复使用,在汉语古典诗词当中,重字时有运用,且极具美学效果。谈起重字,人们不免想起叠字,但叠字只是重字的其中一种情况。换言之,重字包括叠字,叠字却不能包括重字。在汉语古典诗词当中,重字的使用,概有如下几种情形。,重字与汉诗英译,3,简单重复。如: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重字与汉诗英译,4,一、三行两用“明”字,两用“月”字,三、四行“举头”、“低头”中,两用“头”字。在古诗绝句中,一般说来,因为篇幅短小,应该尽量避免字词的重复。但是,我们看到此诗中汉字的反复使用。虽是简单重复,却不显累赘冗余。何故?概因太白诗语出自然,一气流注,读之使人不觉也。,重字与汉诗英译,5,形成叠字。如: 漾漾带山光,澄澄倒林影。 那知石上喧,却忆山中静。 皇甫曾:山下泉 不是爱花即肯死,只恐花尽老相催。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叶商量细细开。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一),重字与汉诗英译,6,反复使用的字,不仅形式相连,而且意义相等,谓之叠字。“叠字、叠句,在诗、词、曲中并不少见。两字重叠,往往使原来平淡的句子,境界开阔,情趣横生。”(艾治平 1981: 329)“叠字,有的精微细致地描摹刻画了客观事物的动态,有的深切真挚地表露了诗人的思想感情,无论是状物还是抒情,均达到拟声、摹形、传神的境地,使诗句音节琅琅,形象栩栩欲活。”(谭汝为 1994: 75),重字与汉诗英译,7,汉语语言单字成音的特征,在叠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汉语的叠字,可位于诗行的行首、行尾或者行间,可使铿锵的越发铿锵、婉转的益见婉转、荡漾的更加荡漾,这就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由叠字而生的这种音律美,非西方文字所可企及。所以王力说:“大量运用叠字叠词以表示各种的意义乃是中国语的一个特色。”极而言之,有些汉语诗词作品,专仗叠字叠词而取胜。,重字与汉诗英译,8,形成顶真。如: 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 即遣花开深造次,便觉莺语太丁宁。 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一)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重字与汉诗英译,9,杜诗“眼见客愁愁不醒”中,按照节奏,读作“眼见客愁愁不醒”。这样,“愁”字就形成诗行内部的顶真。那么,毛诗中一个“俏”字,分置词的上下两阕,从而形成跨阕或跨节顶真。,重字与汉诗英译,10,形成叠词。如: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李白:山中与幽人对酌,重字与汉诗英译,11,前两个“一杯”,形成叠词,兼与后面之“一杯”,形成反复。嵎阳诗说云:作诗用字,切忌相犯,亦有犯而能巧者。太白诗“一杯一杯复一杯”,反不觉犯。夫太白先有意立,故七字六犯,而语势益健,读之不觉其长。此中工拙,细心人自能体会,不可以言传也。(陈伯海 1995: 716) 因此,诗篇写幽人对酌,情致栩栩欲活:诗情坦率,诗意诙谐,诗韵淋漓。,重字与汉诗英译,12,形成对比。如: 沙上见日出,沙上见日没。 悔向万里来,功名是何物。 岑参:日没贺延碛作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刘长卿: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在岑诗中,两个“沙上”,联缀的却是“日出”与“日没”,对比之意,自是昭然。关于刘诗,唐诗选云:两“自”字,有情、无情之别,最佳。(陈伯海 1995: 484),重字与汉诗英译,13,形成同异。 所谓同异格,就是在同一个语言环境中,字面上同中有异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互相对映出现。同异格在古典诗歌中运用很广,其词语安排如珠联璧合,相映成趣,读来节奏分明,和谐上口。另外,在句式句法上,林林总总,变化多端,体现出汉语诗律独特的修辞美与韵律美。(谭汝为 1994: 184-189)在中国古典诗词当中,同异词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重字与汉诗英译,14,今古河山无定据。 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 满目荒凉谁可语? 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 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 一往情深深几许? 深山夕照深秋雨。 纳兰性德:蝶恋花出塞,重字与汉诗英译,15,最后两行的“深”字,不可做一般的叠字看待。包含“深”字的词语单位,应该有“一往情深”、“深”、“深山”、深秋”。这四个词语,或一字,或二字,或四字;或为成语习语,或为常用字词;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如此一来,诗之意境、诗之情趣,大增矣。,重字与汉诗英译,16,若再深究,同异词语可分为两大类:一为虚词相同者,一为实词相同者。 虚词相同者,例如: 复阁重楼向浦开,秋风明月度江来。 故人故情怀故宴,相望相思不相见。 王勃:寒夜怀友杂体二首(其一) 后两句因三用“故”字三用“相”字,而诗韵酣畅,耐品耐嚼。,重字与汉诗英译,17,实词相同者,例如: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李白:宣城见杜鹃花。 唐宋诗醇评曰:如谣如谚,却是绝句本色。效之,则痴矣。(陈伯海 1995: 731)诗中,“一叫”、“一回”、“一断”,“三春”、“三月”、“三巴”分别形成汉语修辞之同异格。作者将这些同异词语用数字串起,“一”与“三”之间形成映照互文关系,再加上这两个数字虚指系统里面的联想功能,使得此二诗行变得越发耐品耐读,令人涵咏不尽、回味无穷。,重字与汉诗英译,18,同异词语在中国古典诗歌当中发挥着很好的表情达意的作用:它不仅能酣畅淋漓地表情达意、开拓意境,还能传神地摹声绘形,形成和谐的音调,带来鲜明的节奏。同异格的特征表现为: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在重复中变化,在变化中重复。同异格是一种非常有用的修辞格,它能够极大地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增进语言的表达效果。(张智中 2007: 11)同异词语在古典诗词当中的运用,非常普遍;观其美学效果,概有如下二端:,重字与汉诗英译,19,其一,重复使用,强调渲染。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徐渭:葡萄图 在此题画诗当中,一个“闲”字,两处使用;置于其后的动词“抛”、“掷”同义,经常联用。“闲抛”、“闲掷”,作为两个词语,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如此运用,强调之意凸显,正好渲染强化了诗歌的主题。,重字与汉诗英译,20,其二,盘缠交错,连缀语篇。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苏轼:琴诗 在此七言诗中,多有重言运用:“若言”、“何不”二用;“上”、“指头上”、“指上”,同中有异;“琴”、“琴声”、“声”,异中有同。在短短的七言诗中,词语重复兼同异格的使用,将诗歌语篇连缀得密不透风、浑成一体。,重字与汉诗英译,21,英语重词与汉诗英译 汉语当中有重字,英语当中同样有重词。而且,英语重词具有与汉语重字类似的美学效果:强调所描述事物的特点,加深印象,或者使描写更加生动、诙谐,使音韵更加悦耳、和谐。例如:,重字与汉诗英译,22,If you fail to prepare, you should prepare to fail. That shortcut nearly cut short his young life. If you are casual, you will suffer casualties. 两个prepare和两个fail的使用,使得句子具有一种反复美和警句美。shortcut, cut, short以及casual, casualties, 分别构成两组同源词语(paregmenon),从而使句子带上了机警、俏皮、诙谐的色彩。若细而察之,可知英语同源词语与汉语同异词语,从连篇构成到美学功效,都相仿相佛,相颉相颃。,重字与汉诗英译,23,因此,在汉诗英译的过程当中,可适当运用英语之重词当然包括英语之同源词语。察之,英语重词在汉诗英译中的美学作用,可做如下归类。,重字与汉诗英译,24,强化语义。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罗隐:雪 A bumper snow, a bumper harvest; It is universally said. But Some people are ill-fed and ill-clad In the capital, and they are cold. Tr. 张智中 “贫者”之“贫”,用ill-fed与ill-clad来译,极尽汉诗之语气与语义。,重字与汉诗英译,25,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 晏几道:鹧鸪天 Time and again with rainbow sleeves you tried to fill My cup with wine that, drunk, I kept on drinking still. Tr. 许渊冲 在原诗中,动词“拚却”表示作者喝酒之时的狂态,结果是酩酊大醉(“醉颜红”)。在译文中,这些词表面看来不见踪影。然而细品之下,才发现通过形容词drunk与动词的现在分词形式drinking, 译者已将原文中作者“拚却醉颜红”的状貌,描写得淋漓尽致。,重字与汉诗英译,26,形成对照。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李之仪:卜算子 I live upstream and you downstream; From night to night of you I dream. Unlike the stream, youre not in view, Though both we drink from River Blue. Tr. 许渊冲 在译文中,upstream与downstream形成对照,一如汉诗“长江头”与“长江尾”之间形成的对比。,重字与汉诗英译,27,美化意境。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And someone somewhere, playing a flute, Has made the soldiers homesick all night long. Tr. John Minford, et al. “不知何处”,译文未做字面翻译,却选用两个同源词语:someone somewhere(某人某地)。采用不定代词,纯用白描手法,译诗之意境大佳。汉诗中以名词堆砌而取胜者,如温庭筠之“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马致远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等,译界人士只叹其英译之难。此一英译,却采用汉诗此类意象堆砌之技法,而又颇耐咀嚼,不能不令人赞叹。,重字与汉诗英译,28,联缀语篇。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李煜:相见欢 Unbreakable, Uncontrollable, Is the sorrow of parting, To my heart aforetime unknown. Tr. 陈君朴 译文中,unbreakable, uncontrollable, unknown三语同源,具有强大的连缀语篇的美学功能。译诗之情韵,也随之大增。,重字与汉诗英译,29,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石灰吟 Flesh and bone to smithereens crushed, It still is unafraid, unflushed. For all it desires from its birth, Is leaving whiteness to this earth. Tr. 王知还 译诗中,unafraid与unflushed, 在连缀语篇的同时,也强化了语义。,重字与汉诗英译,30,汉诗英译小结 强化语义、形成对照、美化意境、联缀语篇,都构成英语重词的美学功效。因此,在汉诗英译的过程当中,可充分运用英语之重词,以提高译诗之质量与美学效果。英语重词在汉诗英译中的运用,概有如下几种情况。,重字与汉诗英译,31,以重词译重字。 当汉诗中出现重字时,译文自然应当以英语之重词译之。唯如此,译诗方能与汉诗铢两悉称。比较如下两种汉诗英译: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译文一: All alone in a foreign land, I am twice homesick on this day. Tr. 文殊,重字与汉诗英译,32,译文二: Alone, a lonely stranger in a foreign land, I doubly pine for my kinsfolk on holiday. Tr. 许渊冲 在原诗中,“异乡”、“异客”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形成同异修辞格,情趣大佳。第一个译文于此未传,韵味流失殆尽;第二个译文选用Alone与lonely两个同源词语,令人反复玩味,译诗情趣顿增,直追原文。,重字与汉诗英译,33,添加使用重词。 有时,即便汉诗不使用所谓重字,其相应的英译也可采用重词,此谓发挥译文语言优势之一手段。比较如下两种汉诗英译: 爱好由来下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 袁枚:遣兴 译文一: It is always difficult to do an enjoyable poem; Only through improving the lines countless times can one feel content. Tr. 王晋熙等,重字与汉诗英译,34,译文二: Its hard to make a verse which could afford delight; I cannot feel at ease till I write and rewrite. Tr. 许渊冲 比读可知,王译countless times总感失却平淡寡味。许译采用重词write与rewrite, 极写原诗“千改”之内蕴。,重字与汉诗英译,35,运用假重词。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杜牧:秋夕 The steps seem steeped in water when cold grows the night; She sits to watch two stars in love meet in the skies. Tr. 许渊冲,重字与汉诗英译,36,在译文中,steps与steeped前半部分非常形似,从而给人一种重词的感觉,其实两者不存在任何关系。运用假重词的最大优势,像大部分真正的重词一样,是可以押上充分的头韵,从而增强译诗的节奏与韵律。,重字与汉诗英译,37,普通名词与专有名词所形成的重词。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秦观:鹊桥仙 Her yearning in th clouds the Girl Weaver subtly weaves, While the shooting stars display how th Cowherd grieves. Across the Milky Way the Cowherd meets the Maid. Tr. 许渊冲 在译诗中,普通动词weave与专有名词the Girl Weaver(织女)中的Weaver形成重词,从而使译诗别具情趣。,重字与汉诗英译,38,译者的尴尬。 汉语之重字与英语之重词,虽然具有如此诸多的美学效果,虽然译者可以发挥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aed投放管理办法
- 人民币开户管理办法
- 乡镇国土所管理办法
- 生产概预算管理办法
- 深圳隔断间管理办法
- 瑜伽训练室管理办法
- 上海土方车管理办法
- 相关方消防管理办法
- 从化区路政管理办法
- 省培训工作管理办法
- 2025年保密知识在线学习测考试试题及答案指导
- 农村家庭农场蔬菜种植合同
- 导游技能高考题目及答案
- 2025年浙江省金华市金华十校物理高一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2025年高中教师(数学学科)招聘考试测试卷及答案(共三套)
- 烤烟栽培技术课件
- 2025至2030中国一次性拖鞋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
- (高清版)DB32∕T 5133-2025 电动工具安全风险评估规范
- 新动物防疫法执法培训课件
- 2025年乌鲁木齐市中考物理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
- 企业残疾职工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