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的特殊句式.doc_第1页
古代汉语的特殊句式.doc_第2页
古代汉语的特殊句式.doc_第3页
古代汉语的特殊句式.doc_第4页
古代汉语的特殊句式.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 古代汉语的特殊句式 第一节 句子的类、型、式 讲句子,从内部讲结构,从外部讲分类。笼统讲,“类、型、式”都是对句子的分类。分类要按依据,依性质、特点、功用等等。依据不同的着眼点,就分出不同的类。如,着眼于句子的语气和用途,就分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着眼于结构,就分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主谓句下边,还可根据主、谓的结构材料,分为:名词主语句、谓词主语句或动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名词谓语句;根据主、谓之间的语义关系,分为:施事主语句(主动句)、受事主语句(被动句)、用事主语句,或叙述句、描写句、 判断句。至于句式, 总有某种特定语法格式,也可以根据不同的着眼点,分出不同的类。如着眼于某个标志性字眼,就有“把”字句、“是”字句、“被”字句、“有”字句等;着眼于结构成分及相互关系,就有连谓式、兼语式、双宾式、动补宾式、动宾补式等;着眼于语意表述关系,就有存现句式、判断句式、否定句式等。 语法学界,一般用“句类”指称按语气和用途分出的句子;用“句型”指称按结构分出的句子;用“句式”指称有某种特定语法格式的句子。 把句子属性放在分类系统中来认识,了解它的上下位关系及其左邻右舍关系,是很有好处的。即如判断句,从谓语的结构材料看,是以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从谓语对主语的语义关系看,是判断;只就现代汉语看,判断句的主谓联系,有“是”字作标志,正是在这点上,古今汉语判断句式表现出大的差异。而被动句,从谓语的结构材料看,是以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作谓语;从主语对谓语的语义关系看,是受事作主语;只就现代汉语看,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有“被(给、让)”字作标志,正是在这点上,古今汉语被动句式表现出大的差异。第二节 判断句 一、判断句的概念 用来断定主语所指和谓语所指同属一种事物(如:阿Q正传的作者是鲁迅。)或断定主语所指的人或事物属于某一性质和种类的句子(如:鲸鱼是哺乳动物。)叫判断句。 判断句以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联系主语和名词谓语以构成判断的词,叫判断词或叫系词。汉语中典型的判断词是“是”,现代汉语把它归入动词。“是”在先秦只作指示代词,汉代以后逐渐演变为判断词。有“是”作判断词的判断句,格式为“某是某”。这是现代汉语判断句最普遍的格式。古代汉语在先秦,基本上没有这种格式,汉以后出现并逐渐增多。判断句分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两种。否定判断,现代汉语用判断词“是”加否定副词“不”表示;古代汉语用在谓语前加否定副词“非”表示,如“公非长者”。(史淮阴侯列传) 二、古代汉语判断句的表示法 (一)“者,也”及其变化格式 这是古代汉语最典型的格式。主语后用“者”字提顿,谓语后用“也”字煞尾,表示判断或确认语气。“者”的词性,教材认为是代词,给复指,引出谓语;一般认为是助词,标明语音停顿。“也”字是语气词。在典型格式基础上,省掉“者”或“也”,或“者,也”,即为变式。 1.者,也。 ()陈胜者,阳城人也。(史陈涉起义) ()南冥者,天池也。( 庄子逍遥游) ()吾所欲者,土地也(韩非子五蠹) 2,也 ()王,人君也;斤蜀(chu4),人臣也(战国策 齐策四) ()张骞,汉中人也(汉书张骞传) ()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左.齐桓公伐楚) 3.者,。 (1)兵者,不祥之器。(老子) (2)陈轸(zhn)者,游说之士。(史张仪列传) (3)粟者,民之所种。(汉书食货志) 4.,。 (1)荀卿,赵人。(史荀孟列传) (2)刘备,天下枭雄。(资治通鉴) (3)农,天下之本。(史孝文本纪) (二)谓语前加副词“乃”、“即”和语气词“维”、“惟”,加强判断语气,可译为“就是”。 (1)是乃狼也。(左宣四年) (2)吾乃梁人也。(战国策赵策) (3)(项)梁父即楚将项燕。(史项羽本纪) (4)民死亡者,非其父兄,即其子弟。(左襄八年) (5)我马维骐。(诗小雅 皇皇者华) (6)淮海惟扬州。(尚书禹贡) (三)是(判断词) 。 (1)此是何种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2)(赵)襄子曰:“此必是豫让也”。(史刺客列传) (3)朱家心知是季布。(史季布列传) (4)夜梦见老父曰:“余是所嫁妇人之父也”。(论衡死伪) 三、 注意对判断句的鉴别 要用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相结合的原则来鉴别句子是否为判断句。判断句形式上要有上述标志,语意上要有判断确定的意义: (一)主语不出现的判断句(省略的主语,加括号加点表示) (1)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丈人),隐者也。”(论语子路从而后) (2)酣战之时,司马子反渴而求饮,竖谷阳操觞酒而进之。子反曰:“嘻!退,(此)酒也!”谷阳曰:“(此)非酒也。”(韩非子十过) (3)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客乃)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史鸿门宴) (二)“是”字处在句子开头,往往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主语,指代前文的事物,而不是判断词,应译为现代汉语“这”。 (1)公曰:“是吾宝也。”(左僖二年)(这(是)我的宝物。) (2)是社稷之臣也。(论语季氏将伐颛臾)(这(是)国家的臣子。) (3)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荀子天论)(这(是)夏禹和夏桀相同的。) (4)臣闻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左哀元年)(这(是)它的福;这(是)它的祸。) (三) “为”字是动词,不是真正的判断词,个别情况下和判断词“是”相当: (1)晋为盟主,诸侯或相侵也,则讨之。(左襄二十六年)(作为,担任) (2)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论语子路从而后)(算作) (3)余为伯儵(tiao2又you2),余而祖也。(左宣三年)(叫,名,是) (四)用判断句的形式,表达非判断的内容: 1.表比喻: (1)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荀子.王制)(国君就像舟;百姓就像水。) (2)曹公,豺虎也。(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七)(曹公犹如豺虎) 2.表因果: (1)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庄子养生主)(因为他用割除的方式;因为他用砍折的方式 。) (2)轻辞天子,非高也,势薄也;重争士橐(托),非下也,权重也。(韩非子五蠹)(不是因为清高,是因为权利薄弱;不是因为卑下,是因为权利重多。) 3.表其他复杂语意: (1)夫战,勇气也。(左庄十年)(打仗凭借的是一股勇气。) (2)百乘,显使也。(战国策齐策)(带百辆车乘的是显赫的使者) (3)朱绂皆大夫,紫绶悉将军。(白居易轻肥)(佩带朱绂的都是大夫,佩带紫绶的都是将军。)第三章 古代汉语的特殊句式 第一节 句子的类、型、式 讲句子,从内部讲结构,从外部讲分类。笼统讲,“类、型、式”都是对句子的分类。分类要按依据,依性质、特点、功用等等。依据不同的着眼点,就分出不同的类。如,着眼于句子的语气和用途,就分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着眼于结构,就分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主谓句下边,还可根据主、谓的结构材料,分为:名词主语句、谓词主语句或动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名词谓语句;根据主、谓之间的语义关系,分为:施事主语句(主动句)、受事主语句(被动句)、用事主语句,或叙述句、描写句、 判断句。至于句式, 总有某种特定语法格式,也可以根据不同的着眼点,分出不同的类。如着眼于某个标志性字眼,就有“把”字句、“是”字句、“被”字句、“有”字句等;着眼于结构成分及相互关系,就有连谓式、兼语式、双宾式、动补宾式、动宾补式等;着眼于语意表述关系,就有存现句式、判断句式、否定句式等。 语法学界,一般用“句类”指称按语气和用途分出的句子;用“句型”指称按结构分出的句子;用“句式”指称有某种特定语法格式的句子。 把句子属性放在分类系统中来认识,了解它的上下位关系及其左邻右舍关系,是很有好处的。即如判断句,从谓语的结构材料看,是以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从谓语对主语的语义关系看,是判断;只就现代汉语看,判断句的主谓联系,有“是”字作标志,正是在这点上,古今汉语判断句式表现出大的差异。而被动句,从谓语的结构材料看,是以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作谓语;从主语对谓语的语义关系看,是受事作主语;只就现代汉语看,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有“被(给、让)”字作标志,正是在这点上,古今汉语被动句式表现出大的差异。第三节 被动句和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法 一、被动句的概念 主语是动作行为的承受者,谓语表示加于主语的行为或动作,简单说,就是主语是受事,谓语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叫做被动句。与之相对,主语是施事,谓语表示主动意义的句子,叫做主动句。 被动句,从形式上分为两类。一类是没有语法标志,只是语义上的被动句,如“碗打破了”、“树砍倒了”、“金石可镂”、“兔不可复得”。一类有语法标志,有某种格式或结构特点。如 现代汉语,被动句的典型格式就是: 受事主语+介词“被”+施动者+动词,如“树被我们砍倒了”。 被动句可以转换为主动句,既可转换为一般的施事主语句,也可转换为处置式的“把”字句,如“树被我们砍倒了”“我们砍倒了树”“我们把树砍倒了”。有语法标志的被动句也可转换成没有语法标志的被动句,如“树被我们砍倒了。”“树,我们砍倒了。”“树砍倒了”。 二. 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法 古代汉语有语法标志的被动句,其被动表示法有: (一)“于”字式:受事主语+动词+介词“于”(“乎”)+主动者 (1)欲克伤于矢,流血及履。(左 安之战)(被箭射伤) (2)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孙子兵法行军篇)(被别人擒) (3)闵王毁于五国,桓公劫于鲁庄。(荀子王制)(被五国毁灭,被鲁庄劫持) (4)然而兵破于陈涉,地夺于刘氏者,何也?(汉书贾山列传)(被陈涉攻破;被刘氏夺取。) 这类句子,“于”字对区分被动、主动语义很重要。如(3) 闵王毁于五国(被动)闵王毁五国(主动) 桓公劫于鲁庄(被动)桓公劫鲁庄(主动) 因此,有些对比性句子就用“于”字显示主动和被动的差异: (1)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汉书项羽传) (2)劳心者治人,劳力者制于人。(孟子许行) (3)通者常制人,穷者常制于人。(荀子荣辱) “于”字式被动句,“于”和它的宾语组成的介词短语,古代汉语放在动词后作补语,译为现代汉语要放在动词前作状语:后发制于人后发被别人制服。 (二)“为”字式:“受事主语+介词“为”+主动者+动词”及其变式: 1.受事主语+介词“为”+主动者+动词 (1)止,将为三军获。(左襄十八年)(被三军虏获) (2)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五蠹)(被宋国人讥笑) 2.受事主语+介词“为”+动词: (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战国策燕策)(被杀戮) (2)诚令成安君听足下计,若信者亦巳为禽矣。(史韩信破赵)(被擒) 3.受事主语+介词“为”+主动者+助词“所”+动词: (1)夫直议者,不为人所容。(韩非子外储说左下)(被人所采纳) (2)卫太子为江充所败。(汉书霍光传)(被江充所打败) 4.受事主语+“为所”+动词: (1)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史鸿门宴)(被俘虏) (2)(于)嵩将诣州讼理,为所杀。(韩愈张中亟传后叙)(被杀) (三)“见”字式: “受事主语+助动词见+动词+介词于+主动者”及其变式: 1.受事主语+助动词“见”+动词+介词“于”+主动者: (1)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被大方之家讥笑) (2)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史廉蔺列传)(被秦王欺骗) 2.受事主语+助动词“见”+动词: (1)故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荀子非十二子)(被污辱;被信任;被任用) (2)臣闻武帝使中郎将苏武使匈奴,见留二十年。 (汉书燕剌王旦传)(被扣留) (四)“被”字式:“受事主语+助动词被+动词”及由助动词“被”演变为介词“被”的被动句: 1.受事主语+助动词“被”+动词: (1)国一日被攻,虽欲事秦,不可得也。(战国策齐秦)(遭受攻打) (2)兄固被召诣校书郎。(后汉书班超传)(接受召唤) 2.受事主语+介词“被”+主动者+动词: (1)今月十三日,臣被尚书召问。(蔡邑被收时表)(被尚书召问)(2)吾被皇太后征,不知所为。(三国志高贵乡公传)(被皇太后征召)第三章 古代汉语的特殊句式第四节 双宾语句式 一、双宾语句概念 同一动词后面带两个宾语的句子叫双宾语。靠动词最近的叫“近宾语”或“间接宾语”,多指人,也指物;离动词远的叫“远宾语”或“直接宾语”,多指物也指人。 如“公赐之食。”(左郑伯克段于鄢) “后稷教民稼穑”。(孟子许行) 现代汉语带双宾语的动词仅限于具有“获取”义(“收、赚、赢、占、抢、借、拿、分、麻烦”等)和“给予”义(“送、教、赏、还、托、卖、输、交”等)方面的词。如“借老师一本书”、“教孩子读唐诗”。古代汉语双宾语句的范围比现代汉语更广,除了像上面所说的一般动宾关系外,还包括前面“词类活用”中所说的特殊动宾关系。特殊动宾关系的双宾语句是现代汉语没有的。 二、古代汉语的一般双宾语句 古代汉语常见的带双宾语的动词有: “赐、与、予、赠、为、语、告、示、教、问”等。 (1)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左郑伯克毁于鄢) (2)公赐之食。(同上) (3)文公与之处(孟子许行) (4)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史廉蔺列传) (5)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同上) 三、古代汉语特殊动宾关系的双宾语句 (一)使动双宾语句: (1)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左郑伯克段于鄢)(使民生二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