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海上日出教学要求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赞美大自然的感情,陶冶学生爱美的情趣。学习按一定的顺序并适当展开想象的观察方法。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灿烂”“目不转睛”造句。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培养观察能力;图文对照,理解太阳从海上升起的过程。教学手段借助图片、投影、电脑等辅助教学。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在大自然的景象中,既有清新明丽的又有十分壮观的。今天,我们学习第一课海上日出,随着作家巴金的描写,领略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象。(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分别观察图画1和图画2,说说图上描绘了怎样的景象。从课文中把描写太阳升起景象的部分找出来。指名分段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后全班评议,正音。小黑板出示生字,检查读音。注意“范”、“辨”、“扩”。三、讲读课文。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想想:“我”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看日出,是看了一次吗,你是怎么知道的?讲读第二、三自然段。这天“我”早上起来看日出,看到了这样一番景象,出示图1,指导观察:按从天空到太阳再到海面的顺序观察,然后说说。图上画的是晴朗的天气里红日从海面上升起的一刹那间的景象。实际上,日出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图画没有也不可能把过程表现出来。那么作者是怎样描写海上日出的过程的?指名读第二、三自然段,全班边听边想象再看图,结合图来自由读课文,并理解词语“水天相接”“范围”“目不转睛”“一刹那”。日出前天空的景色有什么变化?默读第三自然段。太阳是怎样出来的?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请具体描述太阳升起的全过程,说说你读懂了哪句话。出示练习:按课文填空,想象一下句子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并说说用上所填词语的好处。A 太阳像()似的,漫漫儿,()地,()向上升。B 到了最后,它终于()云霄,完全(),颜色()。朗读二、三自然段,边读边想象这两段描写的景色。这两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太阳升起的全过程。四、作业朗读课文。抄写课后生字词。第二课时一、复习二、三自然段。快速阅读课文,说说二、三自然段讲的是什么。二、讲读四、五自然段。在有云的情况下,太阳出来后又是怎样的景象呢?出示图,指导观察:注意观察天上的云,太阳在什么地方,由于阳光的作用,云有什么变化。观察后说说。云薄时的日出是怎样的?指名读第四自然段。这一段讲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云厚时的日出又是怎样的?指名读第五自然段。出示课件,理解天边有黑云,云还很厚,太阳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的景象,还有太阳从云里出来后,太阳、云和海水呈现的景象。学生看看、读读,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一自然段的意思。三、出示练习: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后来,太阳(慢慢透出)重围,出现在填空,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换词比较“镶”“透”“染”,说说哪个词用得好,好在哪里。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朗读四、五自然段,说说这两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四、讲读第六自然段。自由读,理解“奇观”的意思。这伟大的奇观指的是什么?(作者在前边讲到的海上日出雄奇、壮丽的景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赞美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用“这不是么”的句式表达有什么好处?(使这种思想感情更加强烈。)练习朗读全文,试着背诵课文。指导用“灿烂”、“目不转睛”造句。五、总结:学了这一课,你有哪些收获。六、作业。背诵课文。听写生字词,练习用“灿烂”“目不转睛”书面造句。做一课一练。预习燕子。板书设计:1 海上日出冲、跳上升躲露半边黑云红霞透浅蓝光亮2、暴风雨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碾,眠”等12个生字,理解“窒息”“惊悸”等词语。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体会文中比喻句的好处,并会仿写比喻句。4.感受文中描写的暴风雨的景象,理解课文最后两段,懂得要全面看待事物的道理。教学重点:找出文中的比喻句,体会比喻句的好处,感受暴风雨的景象。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最后两段,懂得全面看待事物的道理。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熟话说得好:“春雨贵如油”“春雨细如毛牛”“春雨淅淅沥沥”可今天我们所见的春雨却是一场暴风雨,他和我们平日所见的春雨有什么不同呢?今天学习意大利作家拉法埃莱歇的暴风雨。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读通读顺。1.请自由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借助生字表和工具书读正确,遇到难读的多读几遍。2.指名分段读书,及时正音,重点点拨下列读音 “沉闷”,“囱”,“绮”“哽咽”3.再读课文,看看是否通顺流利,联系上下文重点理解下列词语。 窒息:因外界氧气不足或呼吸系统发生障碍而呼吸困难甚至停止呼吸。惊悸:因惊慌而心跳得厉害。哽咽:哭时不能痛快的发声。铿锵:形容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喷薄而出:形容水涌起或太阳上升的样子。绮丽:形容风景鲜艳美丽。无与伦比:没有什么可以同等匹敌。4.老师范读,学生跟读,选择读的好的段落学生互读。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在认真读课文,看看课文只要讲了什么?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主要写暴风雨的景象,是按雨前,雨中,雨后的顺序写的。2.指导学生划分段落。(1):雨前的闷热天气,闪电和闷雷。(26):狂风大作,飘波大雨下下来了。(711):雨后的美丽春景。(1213):抒发作者的感受,阐明哲理。四、学习第一部分1.指名读第一段,思考: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天气闷热,闪电大,闷雷响)2.重点理解“沉闷的雷声如同大炮轰鸣,使人惊悸”指名读,这是一个什么句子?把什么比做什么?齐读,体会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过度导入。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文章的写作顺序,初步感受了这场雨的大。这节课继续学习下文。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品读重点词句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26自然段,看看作者描写了雨中的那些景色?用“”划出,这些景色有什么特点?用“”划出。2、反馈学精。A、描写了闪电,雷,狂风,瓢泼大雨B、重点指导理解下列语句。第二自然段修辞手法是什么?把什么好处?(运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暴雨如注,倾盆大雨的特点)C、铿锵的乐曲仿佛把什么比做什么?有什么好处?(雨变小,淅沥,温柔甜蜜)3、总结学习方法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1、雨后写了那些景色?2、你觉得那种景色最美,读出你的感受。3、重点理解两个比喻句。绿叶上的水珠如同珍珠把什么比做什么?写出了水珠的美。四、你们能试着用“如同”“犹如”“宛如”说几个比喻句吗?五、学习最后一部分,领悟道理,深化主题。1、读后,说说你对最后两段话的理解。2、师生总结看事物要从多个角度全面地看,事物的弊端之处,往往隐藏着优点,正如狂暴的大自然似乎要把整个人间毁灭,而它带来的却是更加绚丽的早晨。3、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学目的:1、阅读课文,感受青海湖的粗犷、自然而质朴的美。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2、学习作者观察及表达的方法,想象文中所描述的画面。3、激发学生想象文中所描述的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的词句。 教学重难点:1、阅读课文,感受青海湖的美。2、学习作者观察及表达的方法,想象文中所描述的画面。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青海湖风光录象教学方法:启发法朗读感悟法自主性学习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谈话导入新课。1、导语:我国地域辽阔,有无数的名胜美景。在我国青藏高原的青海省东北部有一处令人向往的湖泊青海湖。齐读课题青海湖,梦幻般的湖。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文,找出文中与题目照应的句子。理解“梦幻”。(因为青海湖美,作者欣赏过后,有如在梦境中的感受。2、默读交流,文中分几个方面表现青海湖的美?3、师生交流板书:湖水清,环境美,鸟多。4、师指导学生理清课文段落,写出段意。三、熟读课文,质疑问难。1、通读全文,你有哪些不理解的词句?2、师生互相交流解答问题。四、小结师:我们了解到作者从三个方面来介绍青海湖的美。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青海湖是祖国大地上最大的内陆湖,也是一个咸水湖。它四面环山,景色奇特。这节课我们去领略青海湖的风光。二、学习全文,想象品味。1、分组研读,协作讨论。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喜好,组织小组学习,要求找到有关句子。读读想想,从那些描写中读到了美?为什么?师巡回指导,随机参与学生的讨论。2、课堂交流,汇报学习成果。3、朗读体味,想象描画。(1)学生再次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描写青海湖美的句子,练习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A 小组为单位练习朗读,看谁读得最美。B 学生自主选择,自由读给全班听,师生评议。(2)一小组为单位共同描绘一张青海湖的风景画,要求画出你印象最深刻的一处景色。A 学生自己作画。B 展示作品,并配以解说词。(3)欣赏青海湖风光录象。三、总结升华,迁移增效。1、假如你正面对青海湖,你会对它说什么?2、作者写青海湖美,表达的目的是什么?板书设计:4、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湖水蓝环境美青海湖鸟(世界)如梦境鱼(天堂)古诗诵读 江南春教学目标1、了解描写江南美景的诗词,从中感受江南的自然美。2、入情入境,读中感悟,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难点想象诗句描写的画面,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学生搜集描写江南美景的诗句、课件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理解诗题,感受美1、师揭示课题,板书课题。2、师:江南指的是长江以南,大家对江南应该并不陌生吧,能不能回忆一下,哪些诗人带我们游览过江南的美景?学生诵读有关描写江南的古诗,教师适时课件出示忆江南忆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师:读了这首诗,你从哪些诗句感受到了江南的美?生: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南到底美不美呢?师讲述故事:南北朝时,陈伯之叛梁北逃,他的好友丘迟竟以书信相劝,信中写到: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树生花,群莺乱飞。这句话引发了陈伯之的思乡之情,终于回梁。师:今天我们就跟随唐代诗人杜牧再次走进江南美景中,看看又会是怎样一番景象。二、品词析句,体会美1、出示古诗,是配乐朗读,学生边听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2、学生自读古诗,勾画诗中描写的景物。莺啼绿树红花水村山郭酒旗风寺庙楼台烟雨3、出示江南风景图,结合诗句说一说这是一幅什么样的江南春景图?江南地域辽阔,春景繁富。“千里”之内,处处杂花生树、红绿相映、黄莺歌唱;“千里”之内,水村山郭,处处酒旗飘扬;“千里”之内,“南朝四百八十寺”点缀于山水佳胜之处,金碧庄严,楼台隐现。霏霏细雨,淡淡轻姻,使无边春色在烟雨空蒙中更显出迷人的风韵,这正是“江南春”的典型特色。突出这一特色,就把“江南春”写活了。师板书:千里4、请大家用自己最喜欢或是最擅长的方式来展示这首诗所表达的意境,想用自己的话描绘诗句景象的,可以试着说一说,喜欢朗读的可以有感情地读一读,爱画画的可以画一画。5、学生分组练习、展示并进行评价。三、理解诗意,感悟情1、面对同一情境,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因为每个人的认识和经历都是不同的,你猜测杜牧当时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写下这首诗的呢?这种心情在诗中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呢?2、学生有的认为杜枚是愉悦的,有的认为他当时是有些伤感的,结合课文及当时的社会背景让学生展开辩论。3、(师)诗人在在赞美风景秀丽的江南时,暗含着对祖国命运深深地忧虑,他是借景抒情,这是古诗常用的表现手法。四、拓展诵读,表现美1、自由朗读,体会诗人的情感2、播放抒情地轻音乐,老师充满深情地诵读这首诗。3、配乐,男女生分别诵读4、配乐,师生共同诵读板书设计: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赞美江南忧虑祖国语文乐园(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通过自主认读学字学词,在互相交流中积累词语,并弄清词语的含义。2了解关联词在词语中的作用,并会正确运用。3 积累名言警句。4 通过读短文引导学生感悟读书的妙处,激发读书的兴趣。(二)过程与方法:给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时间,运用多种形式进行语言训练。(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和探索语言规律的勤于动脑的好习惯。教学重点:正确理解词语和句子。教学难点:理解关联词的作用,并能熟练运用。教学安排:1课时 1、 学习“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1、学生自由读词。2、指名读。3、在小组中说说这些词语的含义。4、全班交流,理解词语意思。5、谈谈你发现了什么。二、学习“读一读,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1.学生自由读句子。2.说说加点的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3.师讲解转折。4 用这些关联词写句子。三、学习“读一读,记一记”:1.学生读句子,指名读。2.你知道这些句子的意思吗?学生交流。3.回想句子的意思,尝试背一背。2、 四、学习“读一读”1 自由读短文。2 说说短文告诉了我们什么?3 学习了短文给你什么启发?口语交际:有意思的地名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 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2 培养学生倾听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明确交际内容掌握交际方法创设情境,互动交流(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清楚表达的能力和认真倾听的好习惯。教学难点:清楚表达,并能说得生动有趣。课时划分: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读题,明确交际内容1 今天张老师来给你们讲个故事古琴台的来历2 读题,读书中的故事。 二.读交际要求,掌握交际方法1 你们知道那些有意思的地名呢?今天我们来分组交流一下2 交流要求:(1)比一比谁说得生动有趣。(2)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后评一评,推选最好得全班交流。 三.创设情景,进行口语交际1 参照上述方法,小组内进行交流。2 教师巡视,适时指导、鼓励。3 小组推荐代表向大家交流。4 全班评议。习作我喜欢的季节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能运用具体的描写来表现这个季节独特的美。2 能从看到听到闻到摸到?等方面来写,让大家从你的描绘中感受季节的美。3 表达具体通顺,能运用一些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4 能够修改自己的文章。(二)过程与方法1 课前观察了解:课中,交流、梳理所搜集的素材,独立习作,师巡视辅导:交流习作,修改提升。2、观察、体验生活法、合作探究法等。(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3、培养学生抓住特点写景的方法。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抓住特点写景的方法。课时划分: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1 同学们一年有四个季节,分别给你什么感受?2 生用简洁的词语慨括3 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独特的美?你最喜欢那个季节?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喜欢的季节。二、知道具体描述1 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它最吸引你的是什么?2 学生具体描述3 在这个季节里,你获得过哪些快乐?4 学生在小组里交流。三、指导书写。1、把内容写具体,将你感受到的美写下来。2、可以从听到闻到摸到多种方式去感受。3 学生独立作文。第二课时一、讲明习作的修改要求,强调修改的方法、符号。二、交流习作,互相提升。1、组内互相交换看对方习作,组内互评。2、共同评议是否写出了“喜欢的季节”。- 3、共同修改。4、推荐组内同学读习作,大家欣赏。5、针对某些情况,有目的讲评。6、集体修改。三、自我修改,延伸课外。1、动笔尝试自我修改,使文章更精美。2、回家后读给父母听,让他们给你写的内容提出修改意见,再次修改。四、把修改定稿的习作抄写在课堂作业本上。4、背课文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点了解作者小时侯背课文的经历和感受。二、能力训练点1理解文章主要内容,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理解文中关键句子的含义。2培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三、德育渗透点培养主动积累语言材料的兴趣和习惯。教学重难点1、了解作者小时侯背课文的经历和感受,从中领悟到读书的方法和背课文的好处。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表达事物的方法,培养自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3、培养有感情地朗读,表达情感的能力。课时安排 两课时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个人、小组等)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三、 合作交流1、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2、说一说课文写了“我”背课文的哪些经历和感受?四、 重点品读、感悟。学习课文第二部分1过渡:通过初读课文,我们知道作者对背课文一直是充满热情和兴趣。第一部分中,因为所背内容简单有趣,在作者看来背书就像唱歌一样。可随着课文越学越多,越来越长,背书的难度不断加大,又是什么使作者对背书仍然充满热情呢?请自由读文章的第二部分,思考这个问题。2生自由读第二部分,自主思考。3全班交流。(以下为预设的教学板块,不分先后顺序。)(1)所背课文隽永有趣。品读义小引用的句子:“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厂,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结合文中描写作者感受的句子,体会作者对匆匆的喜爱。指导学生把感受带进朗读。 (2)教师的示范激发了“我”背书的兴趣。扣住“一字不差”体会作者当时的惊奇、佩服。教师可以适当介绍匆匆,让学生认识到一字不差地背下匆匆并不容易。指导朗读,突出“一字不差”。 (3)妈妈的激励。“妈妈拿着课本,很平静地说:你学的都是白话文,念起来就像说话,不难背啊!”引导学生关注妈妈的语气,体会到“平静”的语气说明妈妈的分析理智客观,还要体会到妈妈的责备之情。“妈妈接着说:我小时候,学的是古文。还不懂啊,就让背。说完,她就背起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师可以以结合作者引用的妈妈背的孔子名言展开教学:指名读读孔子的这句名言;教师给出这句话的译文;比较古文和译文,体会背古文的难度较大。 “我听着很新鲜,看看妈妈,她容光焕发,背得那样起劲。”理解“容光焕发”,说说为什么妈妈背得容光焕发,那样起劲。再指导朗读,读出作者的感受。4小结:虽然背书是个艰难的过程,但作者多找积极因素,不断树立背好课文的信心,童年的学习生活也因此变得趣味横生。第二课时一学习课文第三部分1指名读第三部分,想想这部分写了“我”背课文的哪些经历和感受。2全班交流,重点指导理解两个重点句子。 “书读千遍,其义自见。”(1)文中哪些语句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句话,请把它们画下来。(2)交流,教师相机介绍桃花源记,帮助学生理解“在我们的脑海中,渐渐地活画出那个捕负人有趣的经历”(3)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4)指导朗读第17自然段,注意感情的变化。“多背一些名篇,储存在记忆里,在一次次的重温中,不断地加深着理解,就好像牛儿吃下草,经过多次反刍,慢慢地消化,慢慢地吸收。”,(1)指名读该句,说说“反刍”的意思。(2)这卫把温习背过的课文比成牛儿反刍好在哪里?从两个“慢慢”你读懂了什么?(3)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说说“背课文”给自己带来的乐趣。3小结:在背课文的过程中,作者掌握了科学的读书方法,从背书中获益颇多。二、你原来对“背课文”持什么态度?学习课文后,你有什么新的看法吗?【板书设计】背课文轻松不轻松(课文长)行云流水简单妈妈激励我体会背书的好处5、钟楼读书教学目的一、知识教学点了解在钟楼读书的经历,分享读书的乐趣,感受爱读书、乐读书的感情。二、能力训练点1了解反复的写法在感情达意方面的作用。2培养正确、流利地朗读。三、德育渗透点培养主动主动读书的兴趣和习惯。教学重难点1、了解在钟楼读书的经历,分享读书的乐趣,感受爱读书、乐读书的感情2、培养主动主动读书的兴趣和习惯。课时安排 两课时第一课时一、 导入新课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个人、小组等)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三、合作交流1、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2、说一说“我”在钟楼读书,享受到了那些乐趣?四、学习课文第46自然段1指名读第46自然段,交流最感兴趣的地方。2教师相机教学下列句子:“小刺猬弟弟、小白兔弟弟、小青蛙弟弟,都坐在幼儿园的小椅子上了帅:能不能把这句改成“小刺猬、小白兔、小青蛙都坐在幼儿园的椅子上了”?指导学生比较、体会作者对书中小动物们的喜爱之情后感情朗读。“看见小松鼠弟弟背起书包,从澳洲大沙漠跑来了;随后,看见长颈鹿小弟弟从非洲坐一条独木舟来了”师:熊猫生活在哪卫?看见从澳洲和非洲来的小动物,生活在中国的小动物心情会怎样?作者的感情呢?指导朗读该句,读出作者的喜悦。“我看见熊猫阿姨向长颈鹿小弟弟看了一眼,长颈鹿小弟弟马上踏着舞步在草地上跳舞厂。”师指导学生休会动物们之间的默契,感受幼儿园小动物们的快乐心情。3说说作者从这个故事中享受到哪些乐趣。相机指导学生从下列句子中体会作者的心情。“我赶紧把书翻下去。”“我好像听见书里有一阵音乐传来了”“我非常喜欢我们学校的阅览室,它原是一座钟楼。”感情朗读。4小结:在钟楼里读书,作者认识了好多可爱的动物,被小动物们的快乐情绪感染着,这就是作者读了这本书的乐趣。第二课时一、学习课文第1617自然段1默读第16门门然段,说说作者有哪些美好的愿望。2结合前文说说,为卜么作者想到奥登赛去看看,为什么还想到爱斯基摩人的渔村去看看? 3师述:读书:作者的视野不仅仅停留在家乡的大海和兴化湾;读书,使作者能够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读书,使作者拥有一个又一个美好的梦想坐在钟楼里,看着周围那么多的书籍,对这座钟楼的喜爱之情怎能不喷薄而出?让我们一起齐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读出作者由衷的喜爱。4齐读文章第17自然段。5浏览全文,想一想作者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读书的乐趣。从全文来看,先介绍学校、学校阅览室;再写自己读书享受到的乐趣;最后写我的理想。6读写三本书乐趣的语段,说说它们在段落组合上有哪些特点。仿照“有一天,我看到本书,里面有我好像”写一段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二读书给你带来了那些快乐?请模仿课文的写法,鞋一段话。有一天,我看到一本书,里面有我好像6、意外教学目的一、知识教学点感受高尔基平易近人,关心青少年的优良品质。二、能力训练点1理解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写作方法。2培养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的基础上,分角色朗读课文。三、德育渗透点继续培养爱读书,读好书的兴趣,逐步养成主动阅读的习惯。教学重难点1、感受高尔基平易近人,关心青少年的优良品质2、理解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写作方法。3、培养有感情地朗读,分角色朗读课文。课时安排 两课时第一课时一、 导入新课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个人、小组等)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三、学习课文212自然段1自由独第2-12自然段2读后自主思考,全班集体交流。陌生人主动搭话,碰到钉子后仍不放弃。师: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这个人就是童年的作者,苏联伟大的文学家高尔基。让我们揣摩一下高尔基当时的内心。为什么他要主动和作者搭活,在碰到钉子后仍然不停地追问呢?启发学生结合作者看书的急切心情和剧院这个特殊的场所来思考。体会高尔基对青少年的关心。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不同的情感。在作者大声哭了起来的时候,陌生人安慰“我”。指导学生把描写高尔基的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分别画下来,认真读一读,说说从这些词句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全班交流,教师小结:从刚才大家的交流中,我们知道高尔基体察作者的内心感受,适时地安慰使作者走出了悲伤,他对青少年的无微不至的关怀,让人对他不由得产生崇敬之情。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第10自然段。“我”和陌生人成了好朋友。扣住“微笑”一词,引导学生讨论:从高尔基的话语中,可以看出这是对作者在剧院中读书的批评。既然是批评,为什么还要带着微笑说?从“一同欣赏”这个词你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感悟高尔基刘?作者真诚的帮助和平等友好的态度。指导感情朗读。第二课时一揣摩作者的写作特点1同学们,文章在最后才交代“我”遇到的是高尔基骨高高的,又非常面熟的人就是高尔基呢?为什么作者不一开始就点明这个颧2学生自主思考,全班交流,教师总结:作者这样安排确实独具匠心。既符合事情发展的顺序,使事情更真实可信;又使文章跌宕起伏,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使文章耐人寻味。3教师拓展:简单介绍用了类似写法的一些作品,并向学生推荐这类作品阅读。二“我”读童年时大声地哭了,这也是读书地乐趣吗?你怎么看这个问题?古诗诵读 江畔独步寻花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蹊”、“恰”等词的意思。2、读懂诗句,体会诗的意境和思想感情。3、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这首诗。4、利用学校园艺景点资源引导学生创作。教学重点:理解词语,读懂诗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时安排:1板书设计: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黄师塔前东水流,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1、启发谈话:我们学过许多古诗,谁来背一首,指名学生背诵。本课我们学习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师板出课题,学生挤读。2、释题;题目什么意思,你能说说吗?不行的话,请看诗后注释,指名学生说说诗题意思。二、学习江畔独步寻花1、学生自读古诗3分钟左右,然后指名说说读懂了什么?2、精读第一句:黄师塔前东水流,春光懒困倚微风。指名读这一句问:读了这一句你知道什么?“懒”是何意?哪些写出了春光美?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3、精读第二句: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指名读这一句问:桃花开得很多了,这些花怎么样,你如何知道的?想家:如果蝴蝶黄莺会说话,它们看见这么多这么美的花,会说些什么?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4、品味、赏析;你最喜欢诗中的哪句或哪词?说为什么?5、感情朗读古诗三、迁移、应用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写出了春天美丽的景象,也写出了诗人高兴的心情。写得妙极了,同学们,看看窗外的植物园,想想我们美丽的校园,你能将本诗换何字变成你的吗?四、作业抄写古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晋商银行考试题及答案
- 民生银行舟山市普陀区2025秋招信息科技岗笔试题及答案
- 农发行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2025秋招笔试性格测试题专练及答案
- 浦发银行衡阳市雁峰区2025秋招笔试热点题型专练及答案
- 浦发银行烟台市芝罘区2025秋招金融科技岗笔试题及答案
- 监利地理中考试题及答案
- 尖子班考试题及答案
- 浦发银行安阳市龙安区2025秋招信息科技岗笔试题及答案
- 农发行南平市浦城县2025秋招笔试综合模拟题库及答案
- 农发行沧州市河间市2025秋招结构化面试15问及话术
- 血管导管使用指征、置管方法、使用与维护
- 工程项目挂靠协议书
- QB/T 2660-2024 化妆水(正式版)
- 围手术期病人管理
- 垃圾中转站运营管理项目整体服务方案
- 血常规报告单
- 电路检查记录表
- 前牙黑三角的树脂充填
- 华为质量管理评估模型(31个评估要素和评估报告)
- 模具凸凹模工艺文件工序卡
- 储备店长培训工作流程-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