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八(下)第四单元 备课人: 审核人: 总课时数: 口技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注释和工具书正确朗读翻译全文,重点理解表示时间的词语。2了解我国口技艺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能力。 3体会文中对口技表演者高超技艺的生动逼真的描写,并注意本文层次清晰、有条不紊的特点,以及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4能品味分析课文中精练、形象的语言,通过想象,关键抓住口技表演的艺术构思,深入思考,体会文章的精彩片断。5熟读、背诵课文学习重点体会文中对口技表演者高超技艺的生动逼真的描写,并注意本文层次清晰、有条不紊的特点,以及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学习难点体会文中对口技表演者高超技艺的生动逼真的描写,并注意本文层次清晰、有条不紊的特点,以及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方法指导1. 阅读理解,找出表示时间的一些词语,归类解释识记;2. 小组讨论文中的正面侧面描写。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作者林嗣环,明末清初人。虞初新志是清代张潮编写的一部笔记小说,以铺写故事记叙人物为中心。全书20卷,所收多为明末清初访拟传奇故事之作,形式近于搜奇志异,并加评语,实际上是一部短篇小说集。2.关于口技口技,它属杂技的一种,是我国很早就在民间流行的一种由演员运用口腔发声来摹拟各种声响的技艺。由于表演者多隐身在布幔或屏风的后边,俗称“隔壁戏”。早在春秋时期,就曾经演绎过鸡鸣狗盗的故事,所谓的鸡鸣其实就是口技的一种表现。第一课时基础过关1.朗读全文,注意划出不会读、读不准的字,并标上注音。 哗(hu) 林嗣环(s) 中间(jin) 几(j)欲先走 叱(ch) 呓语(y) 犬吠(fi) 齁(hu)撤(ch) 曳屋许许声(y)(h h) 惊觉(jio)欠伸 2.认真阅读课文注释,口译课文。查找.理解下列几个疑难词语。 厅事” _ “欠伸” _ “指” _ “毕” _ “呓语” _ “屏障” _ “名” _ “战战” _ “侧目” _ “作作索索” _ “曳” _ “施” _ “力拉崩倒” _ “齁” _ “绝” _ “意” _3.掌握活用的词 “妇抚儿乳”中的“乳”是(喂奶),作(动词)讲。 “善口技者”中的“善”是(擅长)(原为形容词词),作(动词)讲。 “不能名其一处”中的“名”是(说出)(原为名词),作(动词)讲。 “会宾客大宴”中的“宴”是(摆宴席)(原为名词),作(动词)讲。 4.先让学生找出表时间性的词语,掌握它们的不同用法(结合完成“练习二”) 既而当是时未几一时未几忽俄而忽然(可以让学生根据这几个表时间的词的意思归类理解)5.讨论本文古今异义词,比较古今不同含义。 虽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闻古义:听今义:用鼻子嗅股古义:大腿今义:屁股 但古义:只今义:表示转折的连词走古义:跑今义:步行 会 古义:适逢 今义:会议是 古义:这、此 今义:判断动词少 古义:稍微 今义:数量小6.找出本文表示事物的数量的词,比较古今的不同用法,并填上适当的量词。 一(个)人 一(张)桌 一(把)椅一(把)扇 一(根或把)抚尺 两(个)儿百千(个)人 百千(只)犬 百(只或双)手百(个或条)舌 百(张)口文本整体把握7:了解全文大意及结构。全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进行记叙的。也就是按“表演前”、“表演中”、“表演后”来叙事的。 全文可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1)交代口技表演者和表演的时间、地点、设施、道具,以及开演前的气氛。第二部分(24)写表演者的精彩表演和听众的反应。第三部分(55)写表演结束时的情景。8.讲读课文第一部分(第一段)。 1、朗读第1段找出表演的地点、道具、气氛。地点:厅事之东北角 道具: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 气氛:满座既然,无敢哗者。2、思考: 第一段中写表演的场地在“八尺”屏障中,道具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这些数字的运用有何作用? 四个“一”字,列数道具,以道具的简单衬托表演者技艺的高超。“满坐寂然,无敢哗者”,“满坐寂然,无敢哗者”一句说明了什么? 一个“满”字,一个“无”字,点明人人如此。八个字既衬托了表演者的口技之善”,表现宾客对这位名噪京城者的向往之情,表明他那令人叹服的艺术魅力,又为即将开始的演出创造了静谧的氛围,是下文写精彩表演的烘托和伏笔。3、注意掌握本段中重点词句。 (比较简单,让学生自己解决,课堂展示可跳过)善:() 厅事:()施:() 会:() 但:()闻:() 坐:通()() 9.学生熟读,背诵第一部分。 巩固练习 辨析下列表示时间的词语,将它们分别填在横线上。然后以这些词语为线索,背诵全文。 1表示突然发生:忽,忽然 2表示同时发生:一时 3表示相继发生:既而 4表示在特定的时间内发生:是时5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俄而,少顷,未几解释下列多义词。 众宾团坐(坐着) 手有百指(手指) 满坐寂然(坐席) 不能指其一端(指向) 第二课时教学要点: 文章的第2、3、4段。文本局部探究这三个文段是全文的中心部分,形象而逼真地描述了口技艺人精心摹拟的复杂而多变的声响,听读这一部分, 1、找出口技人表演了哪三个场景?(1) 第一个场景:一家四口人由梦而醒。(2) 第二个场景:一家人醒而梦。(3) 第三个场景:火起后众人的慌乱惶恐2、作者按什么顺序描摹的?描摹了哪些声音? 这一部分,作者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描摹,请同学们划出表示时间的词语 第一个场景的声音:由远到近,由外到内;第二个场景:突出鼠倾盆器的声音来烘托屋内的静; 第三个场景情形急转,声音由少而多,应接不暇。写得有生有色,达到高潮。 从三个场面总体来看,声音变化的情形是:“小一大(第一个场面)一小(第二个场面)一大(第三个场面)”的顺序来写的。另外,声音有的是单独相继而出,有的是同时发出。3、这三个文段中,除了描写口技艺人的表演外,还描写了其他方面吗?如果有,请找出来。 提示:三个文段都描写了听众的情绪变化。 比较第2、3、4段中听众的反应,看看有何不同并加以品味。 第2段中听众的反应是:“伸颈”、“侧目”说明听得入神,被深深吸引,“微笑”、“默叹”表明对表演者的赞赏,观众初人情境,尚能自持;第3段中听众的反应是:“意少舒,稍稍正坐”,几个字已说明观众已渐渐融入表演情境,开始随表演内容而变化心态了; 第4段写听众的反应是: “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恨不得赶紧逃脱这场火灾,说明已完全进入到表演者创造的生活情境中,都失去了自持能力。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这三处侧面描写,层层深入,生动而细腻地刻画出听众的心理变化过程。4、温馨小结 以上三个场景,既从正面突出描写了“善”,又从侧面反衬与赞美了艺人之技的“善”。总之,三个场景的描述,都是先描摹表演的情节内容,再写听众的情绪变化,其间插入笔者的简要赞语,这种正面描摹与侧面相结合的写法,是本文一个显著的特点。 整个口技表演是由简单到复杂,由驰缓而渐趋紧张。三个场景,则犹如三个乐章。既各有不同的“乐”趣,又构成了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文章按表演顺序依次描述,第一个场景描写四口人五声齐发,形成第一个波澜;第二个场景主要起过渡作用,承上启下,声情潜伏;最后一个场景是整个表演的高峰,情节发展的高潮。 文章写得波澜叠起,变化万端,动人心魄。 5、这一部分需要重点掌握的字句。 妇抚儿乳 ( )手有百指( )儿含乳啼 ( )不能指其一端( ) 宾客意少舒:)(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虽人有百手:( )不能名其一处:( )奋袖出臂:( )两股战战:( )几欲先走:( ) 6.朗读第5段、理解课文结尾一段的作用。 思考:这一段写到“抚尺一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向已。”似乎与第1段相重复,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照应开头,强调道具的简单,表明这场精彩的表演靠的是“善口技”,而不是借助于外物,进一步显示表演者的技艺高超。深化提升7.总结本文的写作特点: 1、分析理解:课文除了直接从正面写表演的过程,还有侧面的衬托,哪些地方是侧面描写?有何作用? 课文中描写听众的神态、动作,以听众的反应烘托其高超技艺,这是侧面描写。在描写表演过程的三段中,都是先写口技艺人的表演,后写听众的反应,从而使表演和效果有机地联系起来,以听众的反应为烘托,从侧面表现口技表演之“善”。此外,课文首尾两次清楚地交代了极简单的道具,表明口技不是靠其他器物发声,而仅仅是靠一张嘴发声,突出其技艺在“口”,也是从侧面表现表演者口技的不凡。本文运用侧面描写表现这场口技表演的魅力,烘托表演者的高超技艺,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2、揣摩语言,领会主旨。 (1)课文中写犬吠用“遥闻”,写鼠声用“微闻”,有什么好处? 这是以动写静的手法。口技表演者是由“遥闻深巷中犬吠”开始的,这犬吠声是远远听到的,从深巷中传来的,这就营造出夜深人静的氛围,把听众带入特定的生活情境中,也为下文情节一户人家由人初醒到全家喧闹作了铺垫。“微闻有鼠”这是以老鼠跑动偷食声,“盆器倾侧”声,妇人朦胧中的咳嗽声为反衬,加重深夜的静谧气氛,表演一家人由醒而复睡后的沉寂状态,并为下面即将表现的大火场面蓄势。类似的例子如:“鸟鸣山更幽,蝉噪林愈静。”;“教室里静得一根针掉下去都听得见”等等(2)课文写小儿“含乳啼”,大儿“絮絮不止”,好在哪里? 更符合生活实际,也表现口技表演的惟妙惟肖。(3)文中用了许多表示时间的词语,这些词语有何作用? 全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进行记叙的。也就是按“表演前”、“表演中”、“表演后”来叙事的。文中的时间词语点明了时间发生发展的过程(4)课文第4段中写起火。救火场面,连用五个“百千”,表达效果怎样? 五个“百千”,表现由屋内起火到火势向外蔓延,再到救火的过程。突出当时情势的紧张,也为下文写听众惊惶欲走做铺垫。8.总结全文。本文正是这样通过细腻的刻画描写展示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赞扬了口技艺术的魅力和表演者高超的技艺。 拓展延伸 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急。主人默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无大患。今论功而请客,曲突徙薪无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邪!”主人乃寤而请之。 【注释】 突:古代仕旁突起的出烟火口,相当于现在的烟囱。上行(hng):上列,指上座。乡:同“向”,从前。寤:同悟”。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傍有积薪:紧靠着客谓主人更为曲突:改俄而家果失火:不久不者,且有火患: 将 2、下列句子的意思不合原意的一项是:(B ) A、幸而得息:很侥幸把火熄灭了。 B、余各以功次坐:我们各人论功劳摆座位。 C、乡使所客之言:从前假使听了那个客人的话。 D、焦头烂额为上客邪?那些头部烧焦、额头灼伤的人反而成了上客吗?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应防患于未然,消除产生事故的因素 (或:要防患未然、未雨绸缪)反思与感悟答案: 十一 1、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2、以动写静,衬托深夜的静。 犬吠-以动写静,烘托深夜寂静的气氛。 欠伸、呓语-声音微弱 大啼、呜之、絮絮不止-说明四口由睡到醒,秩序渐进。 拍儿、呜啼、初醒声-一时齐发,用短促排比句式,急促的语势,口技表演达到第一高潮。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更为全面的表现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 莫名其妙、惊诧莫名、莫可名状 走马观花 F H D B C A E G 梦中醒来、继又入睡、失火救火 表现口技人高超的表演技艺 善 交待了口技表演者,演出的时间、地点、设施、道具及听众情况和开演气氛。为下文记叙精彩表演作了渲染和铺垫。 突出道具的简单,说明口技人表演靠的是高超的技艺而非他物。 善 正面 侧面 急切而向往的心情。 由远及近,由外到内,由小到大,由少及多。 众妙毕备 “妙”在于五种声音,一时齐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开心一刻 跳动的木屐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初中音乐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沪教版
- 淘营销平台活动说课稿-2025-2026学年中职专业课-网络营销-电子商务-财经商贸大类
- 6.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说课稿2023-2024学年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 2025年中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概率(6大考点55题) (第1期)解析版
- 圆和扇形(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冀教版
- (2025秋新版)青岛版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
- 第十一课 音乐与戏剧(二)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高中音乐人教版必修 艺术欣赏-人教版
- 第四单元第1课《古城古镇考察》说课稿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初中美术九年级上册
- 5.3《圆的面积》(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蒸汽锅炉运行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儿科护理学(高职)全套教学课件
- 髌骨脱位学习课件
- 煤矿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控制课件
- 劳务服务施工组织方案
- 采购询价单模板
- 数智化时代背景下《食品化学与分析》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 电子水准仪二等水准测量记录表
- 有载分接开关
- 郭锡良《古代汉语》课件
- 朗诵的基本技巧-朗诵态势语技巧
- 哈弗F5汽车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