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汕尾市2014年教育教学论文(案例)交流评比会材料学科: 历史 论文编号: (县区号) 2 学科号 8 顺序号 )成果形式(论文或案例): 论文 题目: 浅淡教师与学生的沟通 姓名: 于凤波 单位: 海丰县海丰中学 手机:邮箱: 173259454 浅谈教师如何与学生沟通【摘要】把“沟通教育”实施到中专课堂上的重要性。课堂上师生之间的沟通主要表现在思想上的沟通、教学内容上的沟通、教与学的承受能力上的沟通、教学手段的沟通、以及情感上的沟通几个方面。【关键词】教育 沟通 教师 学生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的发展就显得举足轻重了。以前我们常听到的一句话是:“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再穷不能穷了教育。”这都说明教育的重要性。但教育的渠道则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的主体则是每一个教师,一个学校就是一个大家庭不断探索适应现在中专学生的各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适应他们对社会的需求,成为学校教学改革的重点。在这个转变中,我越来越切身感觉到,课堂教学上师生之间“ 沟通” 的重要性。通过长时间的实践,我认为中专课堂上师生的沟通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思想上的沟通,教学内容上的沟通,教与学的承受能力上的沟通,教学手段的沟通,以及情感上的沟通。一、多赞赏,少批评赞赏是提高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最佳途径之一。我们传统的教育理念舍不得赞赏,而是求全责备。明明做得很好了,不敢多赞赏或是不愿多赞赏。理由是赞赏得太多,怕骄傲自满,熟不知一句不经意的批评,可就致使学生丧失信心,乃至沉沦下去;教师一句真诚的赞赏,却能唤起学生的自尊、自爱,最后走向成功。前一段时间,报道了这么一件事,一个勤奋的女学生,得了一百分满分(120分) ,可能是因为这个学生平时成绩很拔尖的原因,老师仍在试卷上评语“继续努力”,而在这位学生看来,她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我还该怎么去努力呢? 想来想去,感到离老师的要求太远,产生幻想,导致精神分裂症。我们姑且不论这个老师的评语的正误,最起码一点,这位老师太吝啬他的赞赏,或者说不懂得赞赏了。上学期,我遇到了这样一件事,我班上有这么一个学生,学习基础很差,上课也是心不在焉,每次考试成绩都是倒数,班上的同学瞧不起他,甚至有些老师也如此。但在他身上不是没有闪光点的。有一次,我去教室上自习课,忘记了带改作业的红笔,我向教室里的同学寻问,同学们都是你看我,我看你。这时,他突然站起来,说“老师,我带了红笔”。紧接着,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说“拍老师的马屁”,“讨老师欢心”,“出风头”此时,我及时赞赏“好,你心地善良,乐于助人,这一点我们在座的很多同学比不上他,虽然说学习成绩差些,但我同样认为是一个好学生,我也相信不久后,通过自己的努力,成绩会赶上来的。此时,这个学生的脸红了。从那以后,他上课比以前更认真,学生也慢慢更感兴趣了,也敢于向老师和同学问问题了话又说回来,并不是凡事只能赞赏表扬,不能批评,必要的批评是必不可少的,但不能板起脸来训斥,更不能讥讽学生,伤害学生的自尊,要批评的有艺术、有效果。我记得有一位数学老师,在讲合并同类项这一节课的时候,有一个学生硬是将本质不同的两项合在一起,这位老师为了强调本质不同的两项不能合并,他不失时机地说,“铁和木头“能合在一起吗? 否则就成了“铁木合金”了。全班都笑了起来,奇怪的是,这样一说,全班对同类项的合并不再犯类似的错误了。二、思想上的沟通无论做什么事情,要想把这件事情做好,首先都要有正确的思想。正确的思想包括明确的目的,端正的态度。来中专学校学习的学生,绝大多数在内心深处,都是想成为有一技之长的技术职业劳动者。只是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主观或者客观因素的干扰而偏离这个轨道。比如出现学习不努力,上课不注意听讲,实习课懒于操作等。教师要时时把握学生的来校目的,时时提醒学生:来这个学校是干什么来的?是不是来虚度光阴的?不是,不是我们要怎么做?端正学习态度,走到正确的轨道上来,认真学习,求知上进,克服思想上的懒惰和各种低落情绪。有的老师会认为:教师上课主要是传授知识,对于这种思想教育都应该是班主任的事情,课堂上说会浪费时间。但是,我认为:这种工作会比“惩罚学生”更有效,更人性化。这种说教实际上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如果有的学生碰到实际生活困难,老师还要及时了解,掌握情况后给予帮助。而不能对学生的困难“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无论是班主任还是科任教师都应该注意到这一点。我上课的时候在课堂上严禁接听或者拨打手机,为此,我以身作则,毫无商量。三、放松学生的心灵,允许存在不同的做法我记得我们小时候,老师总是要求学生身子坐直,手放在桌上,不准做小动作。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也会发现,学生从幼儿园开始,老师就要求背手而坐,坐姿笔直,上课不能说话、不能吃东西、不能一直到中学,有些老师也是这样要求,否则就是对老师极端不尊重。上课时班上鸦雀无声,下课后学生只能在座位上,不能随意走动。象这样的要求,这样的模式,如何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应该记住,他们只是一个孩子,孩子就应该玩、应该动,如果老师一味地去约束,孩子的心灵就被压抑,天性就被扼杀,再去谈发展,创新,则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有这么一个教训:有一个老师正津津有味地讲述他的课,因为这个学生基础差,课间做了一个小动作,这个老师觉得打扰了他上课的思路,勃然大怒,并打了该学生一记耳光,可怜的这个学生被打得耳膜轻微穿孔。且不论这个老师的对与错,但这一巴掌对学生心灵是不能得到舒展的。孩子的天性。应顺其发展,只能引导,既不能拔苗助长,也不能极力对其天性加以压抑。要放松心灵,就得让孩子象孩子的样,上课做实验或看表演,应允许孩子下座位围观,渴了喝口水,累了换个姿势坐,课后玩玩闹闹或踢踢球等等,只要不过分,怎么都无偿不可,只有这样,孩子的天性才能正常发展,灵感、激情才不致被扼杀。当然,放松心灵,也应让孩子在一种轻松的心态下学习。在教学中,允许学生说错,允许学生反问,对学生的插嘴,并不是一味地批评,对学生的发言,不能求全责备,更不能全盘否定,甚至讽刺、挖苦,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看法,不能死要老师的面子、威信,要照顾学生的自尊心,学生的年龄小,承受能力差,面子和自尊心的保护有时甚至比教师的面子更为重要。四、认知冲突, “同理心”感化有利沟通我国学者陈枚对师生交往中的相互认同问题曾作过较全面的概括: 师生相互认同, 通常需要在头脑中形成“四个形象”的认识: 双方各自客观存在的本来形象; 双方通过自省形成的自我形象; 对方在自己头脑中的形象;自己在对方头脑中的形象。一般来说, 如果这“四个形象”的认知比较同一, 师生沟通就顺畅、愉悦。否则会影响师生亲密关系的建立, 甚至导致师生沟通发生冲突。在正常的情况下, 师生的互相认知或多或少存在脱节。究其。原因, 首先是教师本人不善于或不能正确表现自己特点;其次是因为学生缺乏洞察能力, 对所发生的现象推断或归因有误, 把因自己的基础差或不努力所造成的失败, 归因于教师教法不好、态度不好。再次是由于人际知觉效应,学生产生对教师的不良印象和偏见。当师生之间出现认识冲突时, 教师要更多地寻找和学生的共同点, 与学生进一步拉近心距。如, 一位高中新班主任就职演说中讲到:我做学生时, 也有毫无节制地看武侠小说、经常和老师顶嘴等缺点。对于老师和家长的教诲, 我总是觉得他们太乏味, 但现在想想有点后悔, 因为知道他们真正是为了我好。有空我想给大家讲讲我做学生时的一些经历, 也许对你们的成长会有点启发。我跟你们一样, 有很多共同爱好。我喜欢唱歌、打球、上网, 有时还会看看漫画书。听完这番话, 同学们的脸上都露出了欣喜和兴奋的神色, 与老师的感情一下子就拉近了。这位班主任巧妙地运用了“同理心” 来感化学生, 可使学生从“自己人”的角度去领略教师的感受、信念和态度, 去体会教师的理解、尊重和鼓励, 从而产生温暖和满足感。四、走近学生,走进家庭做好与学生的沟通,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那就是走进家庭,进行家访。以前,我们总有这么一个错识:老师家访,好像就是给学生告状,其实不然,要真正了解学生,首先应从家长那里了解一些生活习性、爱好,才能不失时机地赞赏,发展其爱好,正确地引导学生学习。绝对不能认为家访是给学生告状,相反,应该在家长面前提到学生的长处,闪光点,以打消学生对家访的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