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模式及其借鉴价值.doc_第1页
晋江模式及其借鉴价值.doc_第2页
晋江模式及其借鉴价值.doc_第3页
晋江模式及其借鉴价值.doc_第4页
晋江模式及其借鉴价值.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晋江模式及其借鉴价值1、“晋江模式”究竟具有哪些值得提炼的重要经济文化价值?2、新经济环境下“晋江模式”在产业层面和企业层面面临着哪些困境?“晋江模式”新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和应把握的重要趋势是什么?3、在当前宏观经济出现重要转折机遇面前,晋江如何推动“四位一体” 的转型升级战略?“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相关发展模式和经验有哪些值得晋江借鉴?4、作为“晋江模式”的主体,晋江民营企业管理突围的路径和增长极限的四大“天花板”何在?5、如何通过引入“片区”发展概念,锻造跨越发展的“第二只翅膀”,布局从“晋江时代”迈向“滨海时代”,加快推进晋江城市化进程,形成中国县域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崭新模式?导言:“晋江模式”是泉州市、福建省乃至国家三十多年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积累下来的一笔重要的实践成果。“晋江模式”与“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三角模式”并称当今中国经济发展的“四大模式”,其中“晋江模式”是目前唯一以县域经济为主体形成的模式。晋江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通过企业集聚有序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实践将可能为我国县域城市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模本。 “县为国之基,民乃邦之本”,从秦设立郡县制以来,作为我国行政区划的一个基本单元,虽历经2000余年,郡县的设置都保持了相对稳定。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整个社会发展稳定的“基石”。因而,千百年来一直流传着一条治国理政的金科玉律“郡县治,天下安”。我国目前有2000多个县及县级市,县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90%,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0%。一个县域如何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怎样通过企业积聚来推进工业化,进而科学务实地推进城市化进程,这是当前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重大命题。 企业是连接人口个体与社会的枢纽,同时亦是连接人口个体与城市的关键纽带。因此,要想深入彻底地弄清城市发展的规律,促进城市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就不能忽视企业在城市发展中的功能和作用。然而,对于城市发展中这种由于制度因素引起的企业的变迁和集聚以及由于制度因素引起的城市兴起和发展中的企业集聚问题,特别是以一个县域为单位的城市化路径及制度研究,目前却还很难找到满意的答案。 “晋江模式”的实质就是通过民营经济的创新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区域竞争与合作趋势的不断扩大,晋江民营经济发展中原有的一些先发优势正在逐步丧失,“晋江模式”能否和怎样在原有基础上实现新的飞跃,成为加快晋江现代化进程必须破解的关键性问题。 2008年10月在进行科研课题选择时颇费了一番思考。我希望以晋江一个县域的城市化发展为研究对象,从制度角度入手,探究企业集聚和城市化进程中的内在动因和规律,进而深入揭示一个县域城市化发展的奥秘,为我国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和有序推动城市化进程提供一些借鉴。 今天主要是从分析目前晋江产业层面和企业层面所面临的困境入手,着重研究发展中的“晋江模式”在新经济环境下所遇到的现实问题,探寻晋江经济实现新跨越的战略、途径和对策。演讲将围绕以下五个方面问题来谈一些研究心得,与大家作一个交流和探讨。 当前,晋江的民营经济作为一种企业经营的常态,已积淀而为一种创新文化,深深浸润晋江大地,形成一种独特的社会氛围。民营经济的体制机制活力既为实现民营经济自身发展的新飞跃提供了强劲的动力支撑,也为晋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不断创新发展的民营经济,正是活力晋江的活力之源。一、“晋江模式”新特点所具有的经济文化价值 晋江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通过企业集聚有序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实践为中国县域城市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模本。随着改革开放领域的不断深入,“晋江模式”也在实践中不断地成熟和发展,涌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具有较大的经济文化价值,值得认真总结: 1、经济发展的民本性质民有、民营和民享。“晋江模式”的最大特点是经济发展的民本性质,即民有、民营和民享,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好的市场经济,不是少数人得益的经济,不是权贵主导的经济,应当是民本经济。特别有说服力的例子是目前尚在培育壮大之中的“晋江板块”,正在海内外资本市场上持续演绎着晋江民企的成长故事,从而不断涌现出日益增多的百万、千万、亿万富豪。 2、发展动力来自内部内生型源动力。民营经济所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已经构成了晋江经济发展的主动力。晋江民营经济所包含的内涵是深刻的,是一种内生型的,其发展的源动力来自内部,比起国内一些以外资为主导而发展起来的区域更加具有发展的后劲和爆发潜力。 3、经济立基民营资本以民为本,兼顾发展。晋江经济发展是立基于民营资本之上的,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有多种,但这与晋江重视本土资本有关。外来资本主要动机来自对地方廉价劳动力的利用,企业的社会责任感相对而言比较难以生根。而本土资本则因为受地方归属感等因素的影响,往往较能注意企业社会责任的培养和发展,劳资关系也因此显得比较和谐。 4、政企关系相对独立“无为”与“有为”的融合。 30年改革开放,在这个艰难的发展转型过程中, 晋江市政府与企业之间始终保持着相对独立的关系,各自积极扮演着自己的角色。政府由“无为”到“有为”,市场从无序到有序、发展方式由粗放到集约,都呈现着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脉络。理性、智慧、勇气体现其间。 5、充满活力的集群经济和品牌经济从“品牌之都”到“晋江板块”。晋江发达的产业集群,是建立在已有的专业化市场基础上的,这是“晋江模式”朝着更高起点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与传统的制造业相比,当前晋江经济的重要特点是正在努力由“晋江制造”转向“晋江创造”,在产品功能提升的背后是对产品研发和品牌营销力度的加大。这样的变化,反映出晋江传统产业整体转型的一种趋势相当一批企业利用自身的品牌优势和市场营销网络优势,或组建松散型产销联合体,或委托加工生产,或通过资产重组扩大规模,实现名牌产品的低成本快速扩张,加快优良资产向名牌产品、名牌企业集中。由于市场力量的推动作用,晋江企业的技术创新更具有自主性和内在源动力。目前晋江商人不仅走遍全国,也遍布世界各地,一些品牌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已初步具有一定的竞争能力。二、晋江模式面临的发展困境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区域竞争与合作趋势的不断扩大,原有在与“国有经济”竞争中优势明显并迅速壮大的晋江民营经济,正在逐步丧失原来的先发优势,晋江“原生”型民营经济在与“外资经济”、“转制型民营经济”的竞争中劣势日益凸现。晋江民营经济发展模式能否和怎样在原有基础上实现新的飞跃,成为加快晋江现代化进程必须破解的关键性难题。 (一)产业层面面临的困境产业层面的晋江模式,从本质上是一种集群经济,一个乡镇、一个地区或几个乡镇集中生产同一类产品,一群高度关联的生产企业群体、供应商群体和其他相关产业,以及行业协会集聚在某一个特定区域,通过社会化分工、专业化协作,基本形成了一批以市场化网络为基础的分工精细,联系紧密以及生产规模化的产业集群,晋江目前已经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的10多个产业集群,获得了国家有关部门的确认,如“中国鞋都”、“中国茄克之都”、“中国伞都”、“中国纺织工业基地”、“中国拉链中心”等十多个国家级生产基地。他们一度成为晋江区域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主体,具有鲜明特点的区域特色工业。 然而,这些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主要建立在低成本要素和精细化分工为支撑的规模化生产能力,以人际关系和市场网络为支撑的营销网络和营销能力基础之上,由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企业、名牌产品还为数不多,除了十几家已上市的龙头企业外,更多的企业还只是在规模、价格等低层次上竞争,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只能赚取微薄的加工利润,难以取得商业利润,导致区域生产效率难以进一步提升。 因此,晋江产业集群发展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第一,晋江产业集群总体上还不属于创新型的产业集群,产品同质化较为严重,行业出现过度竞争。企业大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营销创新不够,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亟待提高。特别是传统产业领域投资不多、技术简单、产品易于模仿,跟风投资和盲目生产频现。不少行业生产能力过剩,缺乏差异化竞争的优势和集体行动的规则,基本上还深陷在靠打价格战和拉长帐期等低层次手段进行竞争的泥潭之中,过度竞争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和行业持续处于低利润率状态,严重影响企业的后续发展能力。 第二,晋江产业集群发展将越来越受限于土地资源和人力资源短缺。晋江目前人均耕地少,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可以用于工业发展的土地越来越少,企业征地的价格也在逐年提高,特别是对中小企业来说,想获得一块土地已非常困难。此外,晋江众多中小企业是在家庭作坊、家庭工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还有相当部分企业老板的观念和管理水平跟不上经济发展要求,相当多的企业机制落后,引不进人才,留不住人才,招工难,“技工荒”成为许多企业的一大病痛。 第三,行业间的整合力度不够,行业企业两级分化明显,导致集群化趋于松散。目前晋江有几万家企业,除了几十家龙头企业和上市公司外,绝大部分还是低、散、小,更多的企业缺乏核心技术品牌,导致产业集群的优势是以价格竞争力为基础的低层次优势,不仅容易被竞争者模仿,而且过于激烈的价格竞争容易对企业盈利能力和竞争环境造成破坏性后果。而且,由于龙头企业和上市公司本身的快速发展,区域内原有互为上下游配套的企业在产品质量升级、技术升级等跟不上龙头企业的发展。这样,原先联系紧密的集群化正在逐步趋向松散化,龙头企业通过资源整合一方面在各个环节得到了提升,另一方面跃升本身导致了对区域行业集群的脱离,初始阶段的集群化逐渐被打破,但新的更具有竞争力的创新型集群模式尚未建立。 第四,发展产业集群的公共政策支持体系尚不完备。目前政府对提升发展产业集群十分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支持性的政策措施。但有关部门对如何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研究不够深入,公共政策框架不够清晰,扶持措施还不够到位。晋江迄今尚未形成可操作性强的法规保障和扶持政策体系,完善的制度环境亟须取得实质性突破。此外,也还有一些产业集群时有环保和安全问题发生,如东石镇制伞业遭遇环保问题、围头及深沪湾畔大量漂染企业污水排放问题等。 第五,产业处于较不利的国际贸易地位。晋江一些产业集群将国际市场作为主导产品的重要市场。然而作为出口依赖的企业,基本上处于国际垂直分工的底端,不少劳动密集型产业虽然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但主要以跑量为主,过多依靠低价竞争。长期的低价竞争,既影响对外商的谈判力和出口效益,又常遭国际贸易摩擦的压制。出口导向战略的进一步实施,还受到劳动成本更低国家和地区的挤压。尤其是出口无序现象突出,不少企业为争夺出口订单不惜相互倾轧价格,自食恶果。由于低价竞销量大和出口秩序不规范,也造成一些国际贸易摩擦。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更是让许多本来利润就不高的外贸企业陷入利润低谷、资金困境和赖账困扰。 (二)企业层面面临的困境 晋江民营企业一方面由于规模较小,经营方式比较灵活,容易按照比较优势来组织生产;另一方面产权清晰,权责明确,不存在国有企业所固有的预算软约束。这些为民营企业后天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比较优势,并成就了民营企业成为活跃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柱。但是,在民营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很多缺点和不足,严重制约着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1、家族制度明显,缺乏较为完善的现代管理制度晋江的民营企业在发展初期大部分是以“夫妻店”、手工作坊的家庭工业经营方式存在,由于规模小、融资难,他们迫切需要一种既能够降低管理成本和融资成本的经营管理模式,而家族制度恰好能够提供这一需求。家族制由于适应了民营企业发展初期对于决策效率、内部管理和融资等方面的要求,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民营企业的发展。但在经历了二、三十年的发展后,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家族制逐渐成为民营企业发展的一种体制障碍。这主要是由于企业的不断成长对于企业管理者的管理幅度和管理链条的长度提出了挑战,简单的直线管理已经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较低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管理素质也对民营企业的发展构成了瓶颈。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如何改革管理模式,重构委托代理关系,逐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将相对混乱的内部管理,特别是财务管理理顺就显得十分重要。 2、人文精神的缺失,束缚了进一步发展的翅膀晋江是我国民营经济发展最活跃区域之一,凭借着领先一步的经营意识,取得了先发优势。如今许多晋江企业进入上档次、上规模、创品牌的新阶段,爆发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出现了对各类人才的极度渴求,人才短缺尤其是高级管理人才、高级技术人才和熟练技工短缺是企业反映的普遍问题之一。这种优势也成为许多职业经理人选择到晋江就业的主要理由,但现实却让他们清醒地认识到,晋江比较厚重的实利主义使得部分晋江企业家比较急功近利、缺乏人文关怀的经济发展方式,逐渐蚕食了职业经理人立足晋江的创业激情,人才的无序流动,也给晋江民营企业的稳定与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 3、融资难,缺乏进一步成长壮大的资本源泉融资难,资本短缺几乎是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民营企业,这个绝大部分以中小企业为主的群体,当然也毫不例外。对于晋江来说,民间资本高达1000多亿,但是对于晋江民营企业而言资本短缺是包括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在内的一个相对普遍的现象,由于制度缺失,这种要素的分配在晋江更是较为稀缺。缺乏制度支持的民营企业又由于自身的规模和还款能力有限,就更难获得商业金融体系的资金支持。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在这种需求饥渴背景下,诱致而生的地下钱庄和高利贷,成为游离于国有金融之外的民营企业的资金补给链条,而这种补给链条的不规范和高成本又成为民营企业发展的又一桎梏。民营企业的发展必须突破融资瓶颈,寻找相对广阔的融资渠道。 4、政策劣势,缺乏充分的政策支持与传统要素相比,政策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变得的越来越为重要,在我国的转轨经济中一直是被视为重要资源参与生产要素分配。民营本来就是相对于国有而言,在一个国有经济主导的国度里,民营经济的政策劣势相对也较为明显,资本配给的短缺,行业领域进入的限制。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里,开放一直是针对国外,实际上国内的开放,或者是主要是对于民营企业的开放却一直未能取得实质性突破,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民营企业自身的发展。实际上,民营企业的劣势不仅停留在政策层面,更关键的是停留在几十年计划经济的惯性思维上。所谓“国有即国家,民营即私有”的思想观念可能是民营企业政策劣势在人文思想层面的一个集中反映。因此,民营企业政策层面的缺失,将是在我国的经济体制背景下的一个长期存在的严重问题。三、 “晋江模式”新发展所面临的四个挑战和应把握的四个重要趋势(一)“晋江模式”新发展所面临的四个主要挑战是:第一,如何应对国际性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区域经济梯度推移和区域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再造投资营商新优势,让晋江企业“把根留住”,这是个全新的课题。第二,如何实现晋江企业产品的高附加价值,从而逐步占据全球产业价值链分工中相对有利的位置。当前工业经济已进入高成本时期,这一趋势将不可逆转。晋江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工业要在高成本时代实现高利润,必须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既要保持企业的正常经营,又要想方设法减低消耗,提高效益。第三,如何处理好城市化与工业化之间的辨证关系,努力培育新兴产业,获得新一轮快速发展的产业空间。在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大趋势下,晋江企业与以前相比将进入相对低速增长的时期,新兴产业和服务业比重上升将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所在。第四,如何应对晋江企业成长所带来的老板角色转变和培养新型的企业家所带来的挑战。(二)晋江模式新发展应把握好的四个重要趋势是:(1)企业高利润率时代行将结束。随着分配天平向劳动者倾斜,既降低了企业利润率,也降低了其利润增长速度,同时还意味着资本所得占GDP比重的下降。与此同时,财政收入的较快增长也将放慢,至少企业所得税这一部分的增长将相应放慢。改革开放以来,企业利润和财政收入的双双超高增长,相当程度是靠挤压了劳动收入增长实现的,因此并不能认为这就是高的经济效益导致的。从今往后,企业利润和财政收入将会保持相对较低增长,部分因素也将是工资增长较快导致的,因此也不能认为这是效益下降了,关键还是得看宏观经济的整体状况。(2)产业结构优化提升加速。一是制造业结构将加快优化提升,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逐步增加,制造业的档次较高产品需求将增加,从而加快制造业结构优化转型;二是服务业发展将加快,在收入增长提速的情况下,城乡居民有可能把更多的钱投向劳务需求,同时在经济规模扩大和进一步充分竞争情况下,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也将加快。(3)经济增长格局向内需主导型式转变。当劳动力出现短缺,同时其它主要经济变量也随之发生变化的时候,将会促使我国经济增长格局由外需主导向内需主导的格局转变。企业由于劳动等要素“挤压”力度加大,就会强化技术进步、注重管理、优化营销;同时由于消费“拉动”力度增长情况下,从而不仅将消除成本增长的负面影响,还会加快推动一部分优势企业脱颖而出(4)宏观经济增长的基础更加坚实。低利润状况下,企业可用资金减少,从而减少投资,放慢资本扩张和产能增长,但同时也促使企业加快提高素质。更重要的是劳动工资增长加快,国内消费增长也会相应加快,从而形成新的增长动力。因此,未来几年,我国经济是有可能继续保持又好又快的增长,这显然会对晋江经济转型升级产生积极影响。四、“长三角”与“珠三角”若干地区的发展经验及其借鉴意义1、南海模式突围-从制造业手中拯救制造业南海模式的特点在于由股份合作组织直接出租土地或修建厂房再出租,村里的农民出资入股,凭股权分享土地非农化的增值收益。1992 年,南海市开始试行土地股份制,即以行政村或村民小组为单位,将集体财产及集体土地折成股份集中起来组建股份合作组织,然后由股份合作组织直接出租土地或修建厂房再出租,村里的农民出资入股,凭股权分享土地非农化的增值收益。这样,集体土地不用经过国家征地就可直接转为建设用地。相对于使用国有土地,企业租用集体土地的手续简捷,且集体建设用地出租年期有长有短,适应了不同的用地需求,因此许多企业更愿意租用集体土地搞建设。到2002 年,南海全市工业用地共15 万亩, 其中保持集体所有的达7.3 万亩。这种手续简捷、价格低廉且租期较有弹性的供地方式引来了大量企业在南海落户生根,促进了南海的快速工业化、城市化。南海土地股份制中农户的股权是其土地承包权的延伸。股份合作组织一般是规定原集体组织的承包农户才有权入股分红,承包制下农民拥有的土地转让权只限于农业用途,而股份制则将农民的土地转让权延伸到非农用途,农民可以凭借股权分享土地农转非带来的增值收益,农民收入显著提高。南海土地股份合作组织时也是土地所有者,也就是说,原来消极的土地发包方村集体组织成为了积极的土地经营者,代表土地所有者的股份合作组织控制着土地非农用途的转让权,占据了大部分土地增值收益。然而,进入2000年之后,南海模式同样也带来诸多的环境和社会问题, 陷入了成长困境,面临着突围的艰巨任务。传统的模式已经摸到天花板。新一轮发展模式就是要变无序为有序,变粗放为集约。在这个转型的过程中,政府扮演的角色将要更为积极,由“无为”到“有为”。2003年,南海从全国“百强县”的第二名,滑至第六名。对南海的批评渐渐集中于两句话:只见星星,不见月亮。虽然企业数量多,并已形成了一些有竞争力的特色行业,但缺乏龙头,这与同为“广东四小虎”之一的顺德形成鲜明对比,后者诞生了像格兰仕、美的、科龙、容声等一大批国内知名企业。由此而来,南海开始改变原来纯粹发展民营经济的做法,进入招商引资时代,全力推进吸引外来投资的战略,主政者将其称为:“搬大树回家”。据不完全统计,20032009年,南海引进世界500强的项目超过30个。其中,以本田为龙头的汽配产业,以东芝-TCl为龙头的小家电,以及以奇美为龙头的液晶电视产业,成为南海三大新的支柱产业,被外界称为南海的新“三驾马车”。一只白炽灯,在批发市场上售价不出10元,一只节能灯能卖到几十元,但一只LED灯却可以以270元的高价卖到日本,这是发生在罗村位于南海的一个街道里的最新故事。这种灯被誉为继火和电灯之后的“第三次照明革命”,是目前最为节能环保的灯。这个中文名为“发光二极管”的半导体照明技术,凭着高功率、高亮度和比普通灯省电70%以上等优点,被誉为继火和电灯之后的“第三次照明革命”。由于LED产业发展不仅对照明和半导体产业具有战略带动作用,同时也会引发家电、汽车、手机等一系列终端消费品的技术变革,因此世界主要国家对LED产业均给予高度认同和关注。LED,并不在原先南海政府预想的马车之列,却意外地挤进了新兴产业的队伍。敏锐捕捉市场上生长出来的“野草”,通过政府之手在关键环节的推动,重塑领跑世界的新兴产业链,带动庞大制造能力的整体提升,这是南海最新发生的产业故事。南海可借鉴的经验:搬大树,扶野草。2、昆山“从自费开发区”到“百强县首富” 20世纪80年代初,昆山通过自费办开发区,开启了一条后来被全国许多城市广为学习的“三位一体”的城市化之路,学界称其为“昆山之路”。昆山的“三位一体”解决了当时昆山乡镇企业过于分散和农民“离土不离乡”的问题。在昆山小城镇发展建设的同时,在小城镇周边开辟“工业小区”,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将分散在各村的乡镇企业集中在“工业小区”,以解决当时 “村村冒烟的污染和基础设施不配套”问题,并将乡镇企业的职工迁移到小城镇居住,从“离土不离乡”变成“离土又离乡”,成为城镇居民。昆山的这些做法当时学界有些反对者认为这种城乡一体化的模式不科学,觉得这样下去会农村不像农村,城市不像城市,也有人认为昆山是改革开放后最早最快发展起来的,经济基础好,因此昆山的经验难以为其他城市学习。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其发展经验却逐步为人们所接受,也获得中央高层的充分肯定,认为从可持续角度,较大程度地做到了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而且也没有以损害农业为代价。之后,中西部地区不少城市就借鉴了昆山“三位一体”的理论创新发展本地区的经济和城市化。昆山坚持“先干后说、多干少说、甚至干了也不说”。1985年,当时的昆山县委、县政府统筹规划,在县区东侧自费创办了第一个工业新区,这便是今天昆山开发区的雏形。创业之初,县委、县政府在当时资金有限、经验不足的条件下,适时制定了“富规划,穷开发”方针和“依托老城,开发新城”的策略,在昆山开辟出3.75平方公里的开发区。1992年4月,江苏省委下发文件,授予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更大自主权,开发区面积迅速扩大到20平方公里。1992年8月,开发区通过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开发区。就这样,到目前,全区规划总面积已达115平方公里。目前,昆山新引进外企平均每亩土地投资额达26万美元,每平方公里产出达5000多万美元。“昆山模式”引起外界关注的不仅仅是它的扩张速度,更多的是它的规划战略。比如,自1992年以来,昆山开发区在周边乡镇相继建立起十余个工业配套区,形成了庞大的工业区体系。从招商工作方面来看,上世纪80年代初,昆山提出“东依上海,西托三线,内联乡镇,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发展横向经济联营的思路,主动在上海地区寻找合作伙伴,建立了首家沪昆联营企业上海电视一厂昆山分厂,很快又引来四川、陕西、江西等省客商纷纷前来。接着,他们又把眼光投向国际资本市场。1988年,日本苏旺你株式会社投资创办了江苏省第一家外资公司。1990年10月,昆山首家台资企业顺昌纺织有限公司正式投产,不久,顺隆、顺丰、顺进、顺发等“顺”字台资企业先后诞生,一时间台商纷至沓来。如今,昆山已成为全国台资最密集的地区之一,被公认为“小台北”。欧美企业也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相继进入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特别是1992年沪士电子有限公司的到来,开启了昆山“以商引商”“以大引大”,与国际大型跨国公司合作的新阶段。而目前,昆山开发区又在力推产业结构升级,大力招商现代服务业。据统计,昆山开发区服务业项目注册外资占新批项目的比重,已由2004年的14%上升到2009年的43%。当前,昆山同样也正面临产业转移之痛。发达的交通与经济使得昆山在土地和劳动力方面已不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区内制造业正向劳动力和土地成本更加低廉的其他区域转移。近两年,昆山已经出现本地企业迁往苏北、中西部地区,以及越南、老挝等国家的情形。昆山所处的苏南地区,产业转移趋势已经非常明显:到2009年底,苏南地区向苏北地区产业转移500万元以上项目3026个,项目总投资1697.8亿元。昆山经历了“农转工”、“内转外”的两次大转型,创造了“昆山制造”,成为中国百强县首位。昆山第二产业占据了经济的主导地位,但是,昆山第二产业主要依赖低成本优势进行“代工”生产,存在附加值低、资源消耗高的问题。其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不及我国沿海地区的平均值甚至全国的平均值。昆山要实现持续的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刻不容缓。实现从“昆山制造”到“昆山创造”和“昆山品牌”的转型需要转变过去的发展方式。昆山的产业优化不应是简单地从一个产业转向另一个产业,而是应转变过去依赖土地资源的发展方式为政府加大投入,立足于昆山本地企业,从构建完善、透明的政策环境下功夫,为企业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全过程服务,扶持本地企业向更高价值链进行拓展,打造“昆山创造”和“昆山品牌”型的知名企业,才能根本免除产业转移之痛。昆山可借鉴的经验:自费起步跻身于国家级开发区尽享政策优惠;实施产业链招商,集中吸引台资企业;规划高起点,依托城市圈。3、台州现象:兼具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之长台州现象的特色之一:通过民间体制创新获得先发优势”改革开放之初的台州,是区位偏僻、资源匮乏、人民贫穷的地方,对于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资本也非常短缺,当时人均银行存款不到八分钱。台州的经济实力在浙江位居倒数第二,政府财政收入1.2亿元。由于是海防前线,国家的投资很少。改革开放之后,台州也不像珠海、深圳、厦门等地,享有一些政策优惠。这一切都说明,在改革的起点上,台州处于劣势。然而,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国家政策的松动,在这里诱发出了巨大的发展动能,来自民间的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热情,冲破了外在的种种约束和政策限制,走上了民间体制创新之路,通过来自民众的体制创新,不仅克服了诸多不利条件,而且还获得了“先发优势”。台州的经济主体以民营企业为主。这些民营企业最初几乎都是农民创办的。面对资源、技术、资金、人才和政策的约束,这些刚刚从田地里走出来的人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创新。首先,创造了股份合作制这样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在最初,它的名字叫“社员联营”,表面上属于集体企业,而实际上则是一种合股经营的民办企业。这种戴着“红帽子”的民营企业,很快就在台州推广开来,引发了工业化的第一波浪潮。到1988年,这类企业已经达到9000多家,到1994年达到76790家。其次,创造了一系列民间资本融通形式,这种集聚资本的方式在资金短缺的工业化初期、在国有银行体系贷款不足的情况下,使资本原始积累成为可能。台州股份合作制企业的资金,绝大多数都是来自民间的个人资金。民间资金不仅被集聚起来创办企业,而且还进入到固定资产投资领域,比如水利、道路等公共设施等。据统计,从1986年至2006年,台州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89亿元,其中民间资本达2167亿元,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80左右。由此可见,台州经济具有民有、民营的特点。与此相连的是,台州实现了让发展成果为人民共享的目标。根据一项统计,台州平均每20个人就有一家工业企业,另外还有28万个体工商户。差不多家家有企业,这一现实说明绝大多数台州人实现了发展机遇的共享、发展成果的共享。在长三角16个城市中,台州地区生产总值位居中间,但是人均收入却名列前茅。台州现象的特色之二:地方政府创新性运用全国性政策我国改革的一个基本特点是其试验主义的性质。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启动的改革,无论是整个国家还是地方,都是被困境或饥饿逼出来的,带有“救亡图存”的紧迫感。改革之初并没有一个完整的战略和总体目标,而是在计划体制内引入一些市场的因素,比如在生产资料计划价格之外引入了市场价格,形成了双轨制;在国有经济一统天下的条件下,允许个体私营经济适度发展,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共存的局面。双轨制的政策选择诱发了民间的致富冲动。面对被政策诱导出的民间创新,地方政府如何反应是决定一个地方经济发展速度和路径的关键因素。由于改革的总目标是逐渐明确起来的,由于旧的体制、政策仍然存在,在面对民间创新的时候,主政的台州地方政府采取了灵活变通的措施,对民间创新持宽容的态度,允许试验,对各种新做法,不急于封杀而是先看一看再说。事实证明,正是采取了这样开明的态度,台州才获得了先发优势,才形成了民间“创新集群”。这些创新包括联户经营、股份合作、生产资料市场、民间资本市场,包括现在正在进行的民主恳谈、参与式预算改革,也包括大量的企业行为。在台州地方政府的默许、庇护之下,这里出现了我国第一份支持股份合作制的文件,这里最早进行了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这里出现了我国最早的民办学校、民营医院和民办银行。台州很多产业是国家管制性的行业,如医药化工,汽车摩托等,它们在当地政府的庇护下发展起来的。吉利是我国唯一一家民办自主品牌汽车生产商,如今被认为是我国民族汽车工业的骄傲。但是,在进入这个领域之初,却面临着管制壁垒。1999年,虽然吉利汽车已经开始进入商业化批量生产,但直到2001年4月,李书福还在为进入国家的汽车目录而四处奔走。在看似“非法”的情况下,台州地方政府始终据理力争,以“发展之后逐步联合”、“没有重复建设就没有竞争”等理由加以庇护。如果这个时候台州地方政府不是庇护,不是据理力争,那么吉利很可能就死在摇篮里了。台州的经济奇迹是诱致性和内源性的。台州地方政府也确实很少创办国有企业。有人据此认为,台州地方政府是“无为而治”。这是一种误解。在我国目前的体制下,不存在无为而治的地方政府。“无为”不过是用力的重点、方向不同而已,事实上,也确实存在着选择向什么方向用力的空间。相对于其他地方政府在经济领域的积极角色,台州市政府的作为需要冒更大的风险,需要更高的艺术。地方政府处于国家总的政策与民间创新活动中间,它需要时时权衡,对于各种试验,既不能违反国家政策盲目地鼓励,也不能简单地封杀,而是需要做出冷静判断,对于合情合理、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和方向的做法,先庇护起来,看一看再说。台州现象的特色之三:激励企业家成长台州拥有10万多家企业,形成了30多个产业集群。而其中起着核心作用的,正是这些企业的灵魂人物企业家。台州拥十分丰富的企业家资源,据说,平均每3户家庭就经营着一个企业或是一个个体户,几乎每个台州人都想自己办企业。这些不安于现状的台州人,将各种要素组合起来,建立企业,走南闯北,开疆辟土。台州民间丰富的创新精神,是企业家成长的土壤。而企业家则是民间创新精神的代表。企业家的最大特征是敢于冒险,勇于创新。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企业家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即引进新产品,引进新技术、新工艺,开辟新市场,寻找新的原料来源和企业组织创新。用这个标准衡量一下就不难发现,台州本土具有这种品格的企业家比比皆是。知名的如飞跃的丘继宝、吉利的李书福、苏泊尔的苏显泽等。这些来自民间的企业领袖成了台州经济增长的栋梁。他们中的每一位都有着精彩的成长故事。这些企业家的成长经历说明,企业家的出现不是天生的,不是计划出来的,而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伴随着政府和社会的正确激励来到人间的。如果说台州的企业家特别多,那一定是这里的政府做对了激励,这里的环境适合企业家生存.台州现象的特色之四:善于向其他模式学习台州经济转型和发展的路径,在基础层面,与温州很类似,比如都以民营经济为主,都拥有众多的专业分工的市场,其发展都依赖民间资金的积累,很少有国家投资,也就是说都是内源性的,是诱致性变迁的典型。但是,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尤其是最近几年,台州与温州的差异开始显现,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台州拥有更为完整的制造业体系,而且在产业高级化方面,台州进展较快。台州重视国际产业转移提供的新机遇,积极地融入长三角产业分工体系。这一新的趋势使台州偏离了旧的模式,具备了苏南模式的一些特征,例如大的国有资本落户台州,政府主导的产业调整等。这种兼容性构成了台州现象的内涵。实际上,台州很早就提出过这样的口号。1987年,当时的台州地委根据形势提出了“取两南(苏南和浙南)之长”,走自己的路,大力发展股份合作经济的战略。近年来,台州经济发展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在分析形成这些困难的原因时,台州意识到这与民营经济的草根性和脆弱性有关,意识到国有经济在公共资源的配置方面明显优于民营经济,因此有必要学习其他体制的长处,学习江苏“三条腿走路”的经验,坚持国资、外资、民资一起上。台州可借鉴的经验:台州现象诠释了什么是思想解放在观察和分析台州现象的时候,我们注意到,台州在起点劣势的情况下创造的转型和发展奇迹,是用实践诠释了什么是思想解放。所谓思想解放,最根本的就是对创新、对实践中出现的新生事物的尊重,就是对各种创新采取宽容的态度,允许试,允许闯。台州现象说明,民间蕴涵着巨大的、无限的创新动能,只要有一点缝隙,就会诱发大量的创新行为,这种行为与地方政府塑造的包容文化氛围结合起来,便能克服各种障碍,创造出惊人的奇迹。4、苏州的“外资引进”模式传统苏州模式的内涵有四条:集体的经济主体,定向的市场,集聚的生产要素,强有力的政府行为。早在1985年,苏州就被国家批准为对外开放沿海城市,享受国家对外开放的优惠政策,但当时盛行的是以乡镇企业为特征、主要满足国内市场需要的苏南模式。80年代后期,由于受到外资企业进入的冲击以及乡镇企业的本身问题,导致后者竞争力急剧下降,苏州开始调整发展战略,从内向发展转为对外开放。1990年前后,苏州利用其与上海毗邻的区位优势,主动融入上海,实现外向型经济和错位发展战略。一方面积极发展出口加工贸易,增加地区外汇收入,扩大苏州在国际上的影响;另一方面积极招商引资,大力兴办三资企业,原有的在地方政府主导下发展乡镇企业的“苏南模式”基本终结。90年代末,随着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的推行,苏州再次抓住国际产业资本加速向长三角地区转移的机遇,积极吸引台湾的IT产业资本,发展出口加工业,从而迅速推动苏州模式走向成熟。为了和外向型经济模式相适应,从1998年开始,苏州进行二次改制,一方面把乡镇企业改造成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合作企业、合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等,以解决原有乡镇企业的产权不清问题;另一方面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通过产权交易、改制和租赁等形式,改变国有企业的面貌,使之参与市场竞争,面向国际国内两大市场。对苏州模式的改造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功,但也出现了过分依赖外资的现象,如人均收入不高、本土民营企业遭到挤压和被边缘化等。因此,2002年前后,苏州积极鼓励民营企业和自主创新规模经济的发展,苏州模式因而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苏州之所以选择了政府主导下的以外资出口加工经济为特征的国际化模式,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首先,苏州位于长三角中部,与上海毗邻,既具有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条件,又有广阔的大陆腹地作为支撑,具有显著的区位交通优势,便于外资流入;其次苏州文化底蕴深厚,教育体系发达,产业工人的素质较高。因此外资,尤其是高技术产业资本纷纷选择苏州作为国际制造业生产基地;三是苏南模式时期就形成的强势政府的传统,使得地方政府具有主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意识,并有能力开展以政府为主导的招商引资。事实上,苏州模式的形成也与地方政府对两次重大发展机遇的把握和战略决策有着重大关系。苏州国际化模式的好处在于,通过外资引进,能迅速推动当地的产业结构升级,特别是通过外资企业的技术溢出,来提高当地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能够利用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尤其是国际上一些知名的跨国公司的销售渠道和销售网络,使本土企业的产品迅速进入国际市场竞争体系。尽管苏州引进的是高新技术产业,但实际上都是高新技术产品的组装工业,仍然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水平和附加值并不高。这也是由苏州目前的比较优势决定的。然而,苏州的产业和技术选择很大程度上是被动的结果,是由跨国公司控制的全球产业链在发展中国家配置的结果,目的是为了利用发展中国家丰富廉价的资源和劳动力。因此苏州招商引资引来的只能是跨国公司的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当然,通过外资引进,苏州民营企业正在努力向跨国公司学习,希望能在为跨国公司的配套互动中,逐渐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从低附加值环节走上高附加值环节。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这种模式其实也容易导致本土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遭到外资企业的挤压和被边缘化,导致当地经济的自身“造血”功能衰退,形成外资企业和本土企业在结构上的二元化发展格局,从而与试图通过外资引进来使本土企业国际化的初衷相悖。苏州可借鉴的经验:聚焦500强,并通过与新加坡的全面合作大幅度提升城市品位。5、绍兴的“资本经营”模式在2009年度浙江民营企业100强中,一直默默无闻的绍兴竟然有38家民企入围,远远超过杭州的21家和温州的13家。浙江省农调队公布的浙江最发达100个乡(镇)的名单,绍兴共有17个乡镇入围,数量居全省第二,以民企上市著称的绍兴市杨汛桥镇则位列榜首。2009年绍兴的GDP达2670亿元,成为浙江第四大经济城市。绍兴人均可支配收入在长三角15城市中居第3位。目前,不大的绍兴市已有上市公司30多家。而通过买壳或进行资本控股在海内外上市的,远远超过这个数。如通过买“壳”上市等方式,精工集团已控股3家上市公司。目前,绍兴累计已组建拟上市股份公司200多家。有人预测,未来几年,绍兴可能成为拥有众多上市公司的一流强市。资本运作为绍兴企业的发展锦上添花,资本与财富迅速积聚,上市后企业运作模式的现代化,为绍兴民企的二次飞跃提供了新的平台。绍兴的民营经济可分为三部分:一是原生态的个体私营经济;二是合资企业;三是近几年改制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乡镇企业。绍兴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对民营企业的规模、民营经济成分进入的领域不加限制,因此绍兴现在民营经济不仅存在于工贸领域,还投资办教育、公用事业如供水、医院等。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绍兴对国有、集体企业和乡镇企业进行改制,国有企业从竞争性行业最大限度地退出,提倡让企业经营者持大股,提倡技术、管理要素参与企业经营成果的分配。到2000年前后,绍兴地区95以上的企业改制已经结束,国有经济成分从原来国有、集体企业以及乡镇企业全面退出。较为彻底的改制,使绍兴的企业产权清晰、归属明确,建立了现代企业运作模式。民营企业成为绍兴的中坚力量后,如何进一步让民企做大做强,绍兴政府又引导民企走上了资本经营之路。绍兴由财政拨款成立了上市办,推进企业上市工作,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服务。对企业改制过程中遇到的政策障碍,基本上都由政府出面帮助解决。如政府把国有股份撤出,引导集体企业和民营企业上市提供配套服务,帮助他们选择券商等中介机构,组织民营企业家去香港、新加坡等境外资本市场考察等。提到绍兴的资本经营,就必须提到杨汛桥。一个面积不足38平方公里,人口不足3.2万的小镇,竟然涌现出十多家民企上市公司。拥有轻纺城、长江股份和精工科技三家上市企业的精工集团,也坐落于此。还有十多家企业正在抓紧股份制改造以进入上市轨道。杨汛桥成为绍兴资本经营的经典缩影。绍兴民营企业上市,既达到“融资、融智、融制”目的,筹集了巨额的发展资金,引进了先进的理念和管理思想,引入新的机制,加快从相对封闭的家族企业制度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型,更重要的是对当地企业的示范效应以及上市公司作为龙头企业对当地产业集群的拉动效应。绍兴可借鉴的经验:实施资本经营,打造“绍兴板块”,通过“融资、融智、融制”,推动绍兴城市化进程。6、温州的“本土民企”模式传统温州模式主要内涵有四条:自主的市场主体,广阔的市场取向,漂移的生产要素,无为而治的施政方法。温州模式的历史较苏州模式为早。80年代初,温州企业主要是以个体、分散的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