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校史--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doc_第1页
武大校史--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doc_第2页
武大校史--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doc_第3页
武大校史--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doc_第4页
武大校史--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汉大学大学生基本消费情况调查调查报告武汉大学一、二、三年级本科生基本消费情况调查分析报告调查人:姓名学院学号陈祖华基础医学院2009302180285李源基础医学院2008302180154李珍珍基础医学院姚晔基础医学院2008302180146朱振山电气工程学院2008302540138注:以上同学均为没有选上武大校史。前言“自强,弘毅,求是,创新”是武汉大学的校训和优良的传统。这是一份厚重的文化情感,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应该将它不断地内化为我们的秉性和气质,在将来的工作中将这份品格彰显出来。与武汉大学校史结缘,有了更近一步理解这优良传统的机会。每个周六的早上,匆匆地起床,洗漱;便来到教室等待那百年的时光从它诞生的时刻起缓缓地流过我们的耳际,等待老师再将那些古老的物那些悠长的人和事用让人有点等不及的语调娓娓道来。武大的建筑是古老的,有深厚的人文底蕴,老师却又透露了蕴含在其中的那些智慧的光辉和类而不同的新意;百年武大有名师,的确,我们进步的力量从哪里来呢?细细品位那些优秀的人师,便觉浑身是劲儿了我们从这门选修课中,收获了不少。在弯着腰的台灯洒下的一缕光辉下,提起笔将这份调查报告作为最终的礼物献给我们的学校和我们的这门选修课;听着窗外在这个夏天里刚刚响起的蝉声里,再次品味这份历史,更觉欣然。选择了武大校史,果真选择了一份厚重的历史感和向上的力量。这份调查报告,果真成了我们给每个周六清晨的那段悠悠的时光的礼物。队员介绍姓名学院学号陈祖华基础医学院2009302180285李源基础医学院2008302180154李珍珍基础医学院姚晔基础医学院2008302180146朱振山电气工程学院2008302540138注:以上同学均为没有选上武大校史。目录一、 调查背景6二、 调查目的6三、 调查过程7四、 调查内容7五、 调查结果分析及思考71.总体水平72.存在困难123.消费构成134.年级比较165.具体消费196.理性与潮流22六、 误差分析24七、 附件251.调查问卷262.数据整理283.数据分析35八、结语64武汉大学一、二、三年级本科生基本消费情况调查分析一、 调查背景大学再消费方面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因为他们面临着一个基本的矛盾:一方面他们没有稳定的经济收入,再经济上没有独立的能力,往往对父母家庭有着很强的依赖性;另一方面他们生活在大城市中,有着超前的消费观念和多样化的消费内容,面临着很大的消费压力。那么,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到底是怎么样的呢?他们如何面对和解决这个矛盾的呢?怀着这样的疑问,我们开始了我们的调查。另一方面,武大校史老师的结课作业,更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契机;同时,我们这个学期正在学习统计学,也为整个调查,尤其是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带来了很大的方便,让我们的调查可行性更大。二、 调查目的(1)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从本校一、二、三年级的基本的消费情况中得出若干结论,发现其中的问题;根据调查统计结果,探索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探索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消费心理和行为。(2) 通过本次调查,熟悉社会调查的一般步骤,练习设计调查实验的方法和思路;提升收集、整理、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3) 通过本次调查,加强团队合作精神的意识和团队合作的能力。三、 调查过程简介在武大校史老师布置了结课作业以后,我们便开始着手进行本项调查。本次调查主要分为四个阶段:(1) 第一阶段:确定调查主题和组队。(2) 第二阶段:设计和发放、收集调查问卷。(3) 第三阶段:数据的整理、处理和分析。(4) 第四阶段:调查报告的书写。四、 调查主要内容调查时间:2010/42010/5/29调查地点:武汉大学调查方式:问卷调查调查分工:(1) 第一阶段的确定主题和组队:李源、陈祖华(2) 第二阶段的设计和发放、收集问卷:陈祖华、李源、李珍珍、姚晔、朱振山(3) 第三阶段的整理和分析数据:李珍珍、姚晔(4) 第四阶段的调查报告的书写:姚晔五、 数据统计分析结论以及思考1、我校大一大二大三本科生平均月消费水平总体上低于全国城镇居民个人月平均消费水平,低于湖北省城镇居民个人月平均消费水平;同时远远高于全国和湖北农村居民个人月平均消费水平。由此得出:我校这三个年级大部分同学的消费水平并没有偏高,是比较合理的。我国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 (2008年)的平均水平是11242.85元,计算得到月平均水平是936.904元。本校大一大二大三本科生各个年级和总体上大部分同学的月平均消费水平在700元以下(大一为50,大二为74.2,大三为75,总体为65.2),加上介于700100元之间低于936.904元的那一部分同学,可以肯定地得出本校大一大二大三本科生的平均月消费水平总体上低于全国城镇居民个人月平均消费水平。湖北省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没人全年消费性支出(2008)为9477.51元,计算得到月平均为789.79元,可以得到相同的结论。全国农村居民每人平均年生活消费支出为3159.4元和3652.57元,计算得到月平均为263.28元和304.38元,本校大一大二大三同学的月平均消费水平在这个水平的人数非常少(大一大二低于300元的均为0,大三为8.3;300500之间有一定的分布,但在300304.38之间的人数也是很少的一部分,因为这是一个很小的区间)。因此也可以得出本校大一大二大三本科上月平均消费远远高于全国和湖北农村居民个人月平均消费水平的结论。由此我们得出了我校这三个年级大部分同学的消费水平并没有偏高,是比较合理的结论。从这三个年级具体的的消费方面分析,又是怎样的结果呢?在购买衣物方面,三个年级在月平均在100元以下的分别占到76,85,66,总体占到80,是主要分布在最低的两个区间里面的;67.5的同学月平均伙食消费低于450元,即每天的伙食消费低于15元;三个年级的月平均电话消费低于40元的分别占到63.7,79.0,75;月购买日常生活用品低于60元的分别占65.3,69.4,83.3;每个月的交通费低于30元的分别占70.4,88.5,91.7;每月化妆品低于10元的分别占到63.6,77.4,66.7;娱乐消费平均每月低于40元的分别占到60,94.8,83.3;每年花在旅游上的费用低于100元的分别占到66.7,63.9,58.4;每年的礼物费用低于80元的分别占到73.6,72.6,83.3;月聚餐低于50元的占到46.7,53.4,58.4。这些数据档次的选择都是低标准的,即最低的那几个档次,当人数分布都是过半的,有的甚至是绝大多数。从这三个年级各个方面的消费水平的分布上来看,一样是支持以上得出的结论的。注: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湖北省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方面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9,中国统计局编。(1) 观察身边的同学和大学生的成分构成,我们会得出同样的结论。如果我们对身边的现实生活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就算不经过统计分析,我们也有足够的根底不去盲从那些认为大学生盲目高消费的言论。比如我同寝室的一个同学,他将自己的每一笔花销都细致地记录在笔记本上,精心地花着每一分钱;我班里有六分之一的同学在进行勤工助学,辛辛苦苦值班赚取部分生活费;大部分的同学并不在吃穿上面攀比我们在这里不讨论高校扩招的利和弊,但无可争论的事实是,扩招让很多的农村学子有机会得到高等教育。我们班23人中有13人来自农村,超过了一半。假设他们的消费观念很超前抑或是消费水平很高,可是他们的家庭已经为他们承担了不低的学费,哪有充足的余力来支持他们的高消费呢?再者,来自农村的孩子一般都有节俭的良好习惯、对父母辛劳的理解以及坚忍的性格,他们会为了自己的学业而忽视其他的相对的不足,他们自己的性格和品质也是不会让他们有多么高的消费的。作为一篇调查报告,应该尽量做到客观。在这里讲我们主观的认识,却也不是一点道理和根据也没有的:如果对现实生活有细致入微的考察,往往也能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2)那么为什么社会上的很多人认为大学生消费水平很高很出格呢?在我们查阅有关大学生消费水平的信息时,发现网络上有关这个问题的信息简直是千篇一律,都在指责大学生拿着父母的钱进行高消费;甚至有关的文献也是如此,在讨论分析大学生高消费的诱因和许许多多的解决办法。我们想,既然大家都这么认为,应该也是有着比较充足的理由的。我们在坚持自己的观点的同时,在这里也对这种不是很全面的说法的偏差的形成做出一个分析。1)当代大学生中确实存在着某些大学生的高消费行为。在本次调查问卷中,部分的高消费行为也体现了出来:月平均生活费虽然三个年级中均没有超过1500元的同学,但在1000-1500元之间还是有一部分同学的,大一和大二分别为6.8%和4.8%,总计为5%;月购买衣物费用超过300元的同学大一和大二分别占2%和5%,总计为3%;平均伙食费在650-800元之间总计为5%,超过800元的占到1.7%;平均每月电话费超过一百元的分别占11.4%,1.6%,8.3%;月购买日常用品超过100元的分别占6.5%,10.2%;月购买化妆品超过150的大一和大二分别占3.2%和8.3%等等。我们认为这部分同学的消费行为可能给很多人以到消费的印象,因而以偏概全,得出大学生普遍有高消费行为的结论。同时我们必须理性地认识到,在今天社会上普遍追求效率,追求竞争的环境下,“让一部分人先富”,那么这些富裕起来的人的子女走进大学校园,追求生活的品质和丰富,必然会比普通同学消费高的多。当然还有很多比较富裕的阶层是有能力让自己的孩子的消费水平高一点,这也毋庸置疑。因此,跟社会上的财富分化一样,大学生的消费呈现多层次化也是正常的事,当不能就此而否定我们全部的大学生。况且,就在前面提到的这些有能力进行高消费的大学生中间,也有很多自立意识很强的同学,他们并不愿意拿父母的钱来进行高消费,而是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生存。2)很多人将“时尚”和“高消费”二者等同起来。大学生是一个充满年轻活力的群体,他们拥有超前的消费观念和时尚的消费行为也是十分正常的事。他们时常有时尚的着装,他们也是电脑普及率最高的群体等等。但是,我们是否可以完全将时尚和高消费二者等同起来呢?大学生们喜欢突出自己的特点,所以他们的很多本来不是非常奇怪的表现让不在这个年龄阶段的人看来,就是一种新的事物。因此他们就将新颖和特异和高消费联系在一起,尽管大学生新颖和特异的成本不是很高。追求时尚必定要花费很多的金钱,但是大学生的时尚有着自己的特点,他们中的大部人的新颖的着装和其他新颖的表现的成本并不是很高,却因为着新颖和特异和被别人贴上了高消费的标签,也是有偏颇的。2、大学生中间也有些学生的生活存在困难,我们的学校和社会应该给予关注和帮助。我们将视角转换至数据统计表格消费额最低的那一栏,便会发现,那里还有一些1或者2或者3的存在。月平均生活费在300元以下的大三有1人,占到8.3%(由于大三样本量较小,可能误差比较大,不过并不影响这里说明问题);月平均伙食费在150元以下的大一有1人,占到0.8%(这意味着每天的伙食费仅仅5元);在上网情况的调查里,从不上网的大二有1人,占到1.6%(很难想到在今天的大学校园里,从不上网意味着什么);大一和大三分别有5%和8%的同学没有手机。我们不能因为这些数字的微小便忽略了他们的存在,我们的社会和学校有责任和义务来帮助这些同学,比如助学金、勤工助学岗位等方式,替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以便顺利完成学业。3、我校大学生的主要消费支出是伙食费用,其次是交通、通讯(电话、上网)、学习费用(书籍)和购物(服装、饰品)。娱乐、交际和其他所占比例较小。在本次调查中伙食费用,交通、通讯费用、学习费用和购物费用被选概率依次为37.7%、18.33%、13.33%、12.33%;娱乐、交际和其他分别占6.7%、7.7%和4.3%。据此可以看到各种消费在大学生总的消费中所占地位。(1) 吃饭消费是重点,但相对于整个社会而言所占比例还是偏小。在所有的消费项目中,我们可以轻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大学生吃饭消费是重点,但相对于整个社会而言所占比例还是偏小。一方面,在所有的消费项目中认为伙食费用是主要消费项目的占到37.7,居于各项之首,这个统计结果于实际情况很是相符。另一方面,大学生的消费恩格尔系数还是比较小的。我们可以根据数据算出大学生消费支出的恩格尔系数的近似值为37.7%。而全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2008年的消费支出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7.9 %和43.7%,均高于本校大学生恩格尔系数;湖北省城镇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42.2%和46.9%,也是高于本校大学生恩格尔系数的。恩格尔定律主要表述的是食品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随收入变化而变化的一定趋势。揭示了居民收入和食品支出之间的相关关系,用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来说明经济发展、收入增加对生活消费的影响程度。众所周知,吃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在收入水平较低时,其在消费支出中必注:本页中全国和湖北省城镇和居民恩格尔系数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8,中国统计局编。然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收入的增加,在食物需求基本满足的情况下,消费的重心才会开始向穿、用等其他方面转移。因此,一个国家或家庭生活越贫困,恩格尔系数就越大;反之,生活越富裕,恩格尔系数就越小。 那么,我们是否会得出大学生在中国是一个比较富裕的群体的结论?我想并不是这个样子。恩格尔系数确实反映出了大学生在其他方面的消费水平高于全国和湖北的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水平,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这个群体的特殊性。比如说他们的上网费用和学习费用,都是必须占到一定的份额的。让我们认真分析“在收入水平较低时,其在消费支出中必然占有重要地位;着收入的增加,在食物需求基本满足的情况下,消费的重心才会开始向穿、用等其他方面转移”这个恩格尔系数的适用的一个前提假设,在这里认为食物的需求是最重要的,只有它得到了充分的满足,才开始转移中心。在大学生这里还会是这样吗?当他们刚刚吃饱了肚子而有了剩余的钱的时候,他们是想吃得更加好呢还是更多地考虑学习上的花费或者上网获取信息?我想他们应该会选择后者吧。这就是大学生与普通民众的区别所在。在这里我们不能机械地适用恩格尔公式得出错误的结论。(2) 其他方面的消费布局合理,显示出了大学生的理性特点。交通、通讯(电话、上网)、学习费用(书籍)和购物(服装、饰品)是次于食品消费的几大消费。在网络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和大学生生活丰富、信息交流量大的特点下,交通、通讯费用占较大比例是比较合理的;其次是书籍费用,占到比较重要的地位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并且排在购物(服装、饰品)的前面,也是一个让人欣慰的结果。娱乐和交际虽然是大学生的一个鲜明的特点,但他们所占的比例却还是比较小,这充分显示了大学生的理性力量的约束。他们在尽情地抒写青春的时候,并没有不分主次。这让我们有充足的理由相信我们的大学生有一定的力量把握自己的未来。4、大学一、二、三年级的比较本次问卷调查我们特意将本科阶段的各个年级区别开来,意在对他们进行对比,从中比较大学生的成长(从消费的侧面观察)。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思维分析各个年级的特点。大一新生刚刚入校,对校园和武汉环境不熟悉,对如何合理分配消费支出也不熟悉,往往存在着不合理的盲目消费,同时由于大一阶段的其他特点使某些方面的消费较大二大三偏高。同时他们没有大二大三同学特有的消费,在某些消费项目上比大二大三的又低一点。大二同学由于克服了大一同学的弱点,在很多消费上趋于理性,降低了消费水平;但由于出现了某些新的情况,有的消费也会偏高。大三同学的成长思路大概跟大二差不多。下面我们通过数据分析来说明大一到大三的种种变化。首先,在消费的构成、衣物的购买、平均伙食费、上网次数、平均每月电话费、化妆品的购买、交通费、手机的拥有、学习上的花费、旅游费用、礼物费用、电子词典和MP3这些方面,经过卡方检验,都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区别(=0.05)。可以说这些方面的消费的变化是比较小的,在三年之中是一种比较傲稳固的消费。我们重点讨论在三个年级中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别的项目。(1)平均每月的生活费区别:经过卡方检验,这三个年级中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别。通过观察发现:大一、大二、大三的月均生活费所占比例最大的区间呈依次递减的态势,即7001000元、500700元、300500元。并且,10001500的区间内,大一有6.8的同学,大而有4.8的同学,大三在我们的样本中没有。在较低的区间内,我们也可以看到同样的现象:大一所占的比例小,大二所占次之,大三所占最多。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大一的学生花钱最多,大二次之,大三最少。分析原因:随着时间的延伸,大学生理性地理财的能力提高。大一没有独立分配消费支出的经验,支出的钱往往不合理,导致生活费用偏高,大二大三则逐渐好转。另一方面可能与独立意识的增强有关,他们想减少对父母的依赖而主动调节消费支出。建议:对刚刚进入大学校门的大一新生,学校和学长应该在合理的理财方面给予多方面的指导,帮助大一新生树立良好的理财意识。(2)每周的手机话费区别:三个年级在20元以下的分布基本一致;但在20-30元之间大二、大三的分布明显增加;尤其引起注意的是大一同学在70-100和100-150的区间上的分布却远远大于大二、大三。分析原因:大二大三同学在20-30元之间的分布明显增多,可能与他们建立了相对大一比较成熟的人际网络,联系次数和时间增多的缘故;甚至其中还包括女朋友的因素(很多同学在大二找了女朋友,通话更是频繁)。而大一同学在较高档次上分布多,可能是新生不太适应新的环境,与家人,以前的同学朋友进行频繁的长途通话所致。建议:学校应建立完善的机制帮助大一新生适应新环境。(3)月平均娱乐消费区别:比较明显的是大一同学在20元以下的分布明显低于大二和大三同学而在4060、60100、100200三个区间上的分布明显高于大二、大三同学。也就是说大一同学的娱乐消费明显高于大二、大三。分析原因:其一是大一同学刚刚摆脱家人和老师的束缚,好奇心较强,尝试心里普遍,导致娱乐时间较长,消费较高;二是大一同学时间比较充足。建议:学校和老师应指导大一学生形成正确的娱乐观念,强调大学里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一观点。(4)月聚餐区别:大一和大二区别明显。大一主要分布在20-50元,50200之间也有相当的分布;大二和大三在20元以下的分布大大增加,达到了37.9和41.7。在20200的区间上也有不少的分布,在2050的区间上比大一少很多,在50200的区间上与大一相差不大.大一聚餐费用偏高。分析原因:武汉大学医学部的惯例是大一活动多、过生日的同学多等导致聚餐次数多,使得大一同学聚餐费用高一点。建议:正确看待聚餐这种交流的形式,不能让它泛滥。5、个不同侧面的消费支出的具体分析(着重几个与前面和后面联系不是非常紧密的项目)。下面我们将就几个不同的消费领域对大学生的消费进行具体的分析,得出一些具体的结论,反映一些具体的问题。(1) 月购买衣物的费用。数据显示的典型特点是该项消费在100元以下的份额有压倒性的优势,占到80%。全国和湖北省城镇居民衣着人均月消费水平是97.16元和91.63元;全国和湖北农村居民衣着人均月消费水平是17.65元和45.60元。由此可以判断本校大注:本页引用数据来源于前面相同。学生的衣着消费基本上接近于全国和湖北省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但分布在50元以下的同学也占了分别为42%、50%、33%的比例,他们应该大部分来自于农村家庭,一部分来自于城市中不富裕的家庭。(2) 上网次数和上网时间以及电脑价格分析在上网次数上数据的典型特点是数据大多分布在五次以上,分别占到71.7%、83.9%、53.8%,总体为76.7%;每周上网时间平均分别为15、16.8、15.4小时。这些数据充分显示了电脑在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性。我们学习中要用电脑来查阅资料,完成作业,练习英语听力等,在生活中用来获取外界信息,于同学朋友交流等,当然也包括打游戏在内的娱乐行为。在电脑价格上,根据统计数据计算得到大一大二同学电脑的平均价格为4650.2737154。(3) 手机和手机话费分析手机的普及率分别为95%、100%、92%。手机作为现代生活中必要的信息交流工具,在大学校园里已经全面覆盖了,这与各大通讯公司在每年开学初和节日中针对大学生展开各种各样的活动的商业现象比较吻合。手机话费的分布基本上是两头小,中间大,符合正太分布的大体规律。三个年级在20元以下的分布基本一致;但在20-30元之间大二、大三的分布明显增加;尤其引起注意的是大一同学在70-100和100-150的区间上的分布却远远大于大二、大三,这可能与大一同学还不适应大学环境,跟家人朋友和以前的同学进行长途联络比较频繁等因素有关。(4)每学期的培训费用三个年级在培训费用上低于50元的分别占到52%、87.5%、81.8%。总体上讲,三个年级在培训上的消费是比较低的,也就是说,三个年级的学生大部分是没有进行相关的培训。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也没有见到多少同学热衷于五花八门的培训。区别是大一的同学在培训上的消费稍微多一点,而大二大三的同学则相对很少。(4) 聚餐聚餐在大学校园里是个流行的风尚,过生日、放假、节日、得了奖学金、社团换届等等,往往都要去聚餐,那么,这么多的聚餐,到底花掉了我们同学的多少钱呢?统计数据显示,大一主要分布在20-50元,50200之间也有相当的分布;大二和大三在20元以下的分布大大增加,达到了37.9和41.7。在20200的区间上也有不少的分布,在2050的区间上比大一少很多,在50200的区间上与大一相差不大。与其他方面的消费不同,聚餐分布在我们设置的较高选项中的分布比其他方面偏多一点,尤其是大一同学,大二大三虽然在较高档次上分布有所收敛,但也不大。这就说明聚餐在我们学校,可能在大学里普遍是如此,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对这种现象应该抱有怎样的态度呢?我们主张大学生消费符合自己的实际,节俭为好。我们的交往方式还有很多方式,更廉价和更有意义的方式供我们选择,建议大学生能减少这方面的开支。更深层次讲,这也是一个非常不好的社会现象。我们现在社会上,不就一样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吗?请吃请喝的问题涉及到了一个社会的风尚和风气,它在一定程度上玷污了着二者。大学生应该是背负着民族使命的群体,净化我们的风尚和风气,也是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的义务和责任。(5) 电子词典电子词典的普及率分别为15.9%、17.2%、25.0%,是偏低的,我们认为这是电脑普及的结果。(6) MP3MP3的普及率分别为44.45/59.0%、66.7%,我们可以看到MP3的境遇要比电子词典的好得多。电脑同样可以用来播放音乐,为什么MP3没有收到像电子词典那么大的冲击呢?我们认为这是因为MP3具有方便携带的功能,可以让同学在任何地点方便地听到细化的音乐,而电脑却不能满足这个需求。电子词典则不一样,因为学习的地点是相对固定的,电脑可以很好的适应这种情况,因此将电子词典的很大一部分替代。6、学生的消费时理性地合理消费成分多还是盲目地追求潮流?本次调查问卷数据显示本校大一、大二、大三本科生大部分人的消费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是经过合理安排的。除过分布在档次较高的那部分同学,大部分同学并不存在盲目地追求潮流的现象。其中大一同学由于处在适应阶段,出现了前面比较过的部分不合理的消费支出。六、 误差分析本次调查在多方面存在着误差,我们将一一指出并在以后努力改正。1、 抽样。并没有严格做到随机原则。2、 数据整理过程中可能出现误差。3、 数据分析误差1) 统计方法的选用。本调查中对数据的处理主要采用卡方检验。2) 在卡方检验的过程,为避免五分之一的格子中的数小于5,采取了多种处理措施,都有可能造成误差。4、 本文中对比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均为2008年,在数据的对比上存在年偏差。 附件附件一:调查问卷大学生消费调查问卷 本人因写选修课论文,急需大学生消费数据,希望大家抽出宝贵的时间填写下面的问卷,非常感谢!1.您所在年级?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2.您平均一个月用去多少生活费?A.300元以下 B.300500元(包含500元)C.500700元(包含700元) D.700-1000元(包含1000元) E .1000-1500元 F.1500元以上 ()3.您每月消费的主要项目是什么?(可多选)A.伙食 B.交通、通讯(电话、上网) C.购物(服装、饰品)D.学习费用(书籍)E.娱乐 F.交际 G.其他 ()4. 您平均每月购买衣物的花费? A50元以下 B50-100元 C100-150元 D150- 200元 E 200-250元 F 250-300元 G 300元以上 ()5. 您平均每月的伙食费(包括零食饮料)为多少?A150元以下 B150-200元 C200-250元 D250- 280元 E 280-300元 F 300-350元 G 350-400元 H400-450元 I 450-500 J 500-550元 K550-650元 L 650-800元 M 800元以上 ()6. 您平均每周上网的次数 A.从不上网 B.2次以下 C.2次-5次 D. 5次以上 )如果你上网,平均每周上网_ _小时,费用_元7.您平均每月的电话费(公用电话、电话卡)为多少? A. 10元以下 B. 10-20元 C.20-30元 D 30-40元 E 40-60元 F 60-100元 G 100元以上 ()8您平均每月购买日常用品的花费为多少? A 20元以下 B 20-40元 C 40-60元 D 60-100元 E 100元以上 ()9.您平均每月的交通费为多少?A 10元以下 B 10-20元 C 20-30元 D 30-40元 E 40-50元 F 50-70元 G 70-100元 H 100-150元 I 150元以上 )10.您目前是否拥有手机?A是 B 否 () 若上题选A ,您在大学期间更换过几部手机?() 11.您平均每月的手机费为多少?A 20元以下 B 20-30元 C 30-40元 D 40-50元 E 50-70元F 70-100元 G 100-150元 H 150-250元 I 250元以上 ()12.若您拥有电脑,其价格为2000 元,何时购买?A 大一 B 大二 C 大三 D 大四()13.您平均每月购买化妆品的消费为多少? A 10元以下 B 10-20元 C20-30元 D 30-50元 E 50-80元 F 80-100元 G 100-150元 H 150元以上 ()14. 您平均每月的娱乐(包括电影、KTV、打球等)费用为多少?A 20元以下 B 20-40元 C 40-60元 D 60-100元 E 100-200元 F 200元以上 ()15. 您每月学习方面的花费(包括文具、书籍、复印等)为多少?A 20元以下 B 20-50元 C 50-80元 D 80-120元 E 120-200元 F 200元以上 ()16. 您一个学期的旅游费用为多少?A 50元以下 B 50-100元 C100-150元 D 150-200元 E 200-250元 F250-300元 G 300-400元 H 400-600元 I 600-800元 J 800-1500元 K1500元以上 ( )17.若您上过课外培训班,平均每学期的培训费用为多少?A 50元以下 B 50-200元 C 200-300元 D300-500元 E 500-800元 F 800-1500元 G 1500-2500元 H 2500元以上 ()18.您平均每学期赠送给朋友礼物的费用为多少?A 50元以下 B 50-80元 C 80-150元 D 150-250元 E 250-400元 F 400-800元 G 800元以上 ()19.您是否有定期出去聚餐的习惯或请朋友吃饭的行为?如果有,平均每月用于这方面的支出为多少?A.20以下 B.20-50 C.50-100 D.100-150 E150-200 F 200以上 ()20. 您目前是否拥有电子词典?A是 B 否 A() 若上题选A ,其价格为多少? 何时购买?A 大一 B 大二 C 大三 D 大四 ( )21. 您目前是否拥有MP3?A是 B 否 () 若上题选A ,其价格为多少?120 何时购买?A 大一 B 大二 C 大三 D 大四 ()20.其他花费(请写明原因及每月花费金额): 附件二:数据整理数和率题号大一(1A)ABCDEFGHIJKLM145000000000000209131930000000042117812010000005113225528373160211330000000007946965500000089912133000000009101384521010000103820000000000011361274751000001235510000000000132863331000000014189106200000000152210832000000001622833200402100171322223010000018221147100000000193181086000000002028370000000000061001000000002120250000000000015000610000000数和率题号大二(1B)ABCDEFGHIJKLM106200000000000202125133000000004312233003000000503237129105613161275200000000072378119310000008141613106000000009291873211000000106200000000000011521121191102000012273500000000000134863120020000014431221000000000153613533000000001631823502604000174240132000000018387962000000001922914661000000020104810000000000720020000000021362500000000000191600100000000数和率题号大三(1C)ABCDEFGHIJKLM10012000000000021623000000000444130000000005000102350010060237000000000740502010000008046200000000097221000000000101110000000000011143220000000012543000000000013810110100000014911100000000015560100000000016521100021000017920000000000018730200000000019522210000000020390000000000030000000000002184000000000005300000000000数和率题号总计ABCDEFGHIJKLM145621200000000002136403560000000045643127204000000514569191720139962616219200000000073611192017870000008232931259000000009463317873201000010111300000000000119312720158612000010674440000000000138413656130000001470221382200000001563291375000000001658180677212161001764823551000000186721131530000000019302926161310000000202194100000000001630000000000021645400000000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