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词中的金融货币.doc_第1页
古代诗词中的金融货币.doc_第2页
古代诗词中的金融货币.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诗词中的金融货币(三)李 邦 宏“恐向太仓折千斗”“恐向太仓折千斗”是唐代王建水运行中的诗名,意指太仓“鼠复畏漏”,损耗甚多。“太仓”语出庄子秋水:“计在中国之海内,不似梯米之在太仓乎”。太仓,是国家贮粮之所,至隋朝设义仓贮粮,亦称社仓。唐初沿用隋制,设义仓,每有饥馑,则开仓赈给。至唐高宗、武则天,数十年间不许杂用,其后公私窘迫,渐贷义仓之用。据旧唐书卷六食货志载,元和六年二月,制:“如闻京几之内,旧谷已尽,宿麦未登,宜用常平,义仓粟二十四万石借贷百姓。诸州有乏,少粮种处亦委所在官长,用常平、义仓借贷”。太中六年四月,朝廷规定:“自今以后,诸州遭灾害,请委所在长史,差清强官审勘,如实有水旱处,并任其从贫下不支济户给贷”。可见,唐代武则天后义仓贮粟不仅具有贮粮备荒作用,且渐成为赈贷的实物资本。自此,太仓、义仓同金融业结下了不解之缘,用太仓粮食借贷,也反映了借贷业在唐代有了新的发展。“农毕归官仓”“农毕归官仓”是唐代诗人皮日休橡媪叹中的一句,意指官府放债盘剥农民,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代官营借贷业的情况。唐初,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各官俸禄仿照隋朝,以禄米为主,另有职田和俸钱,俸钱无定数,采取公廨钱办法,即由政府拨给各级机关一定的钱币作为借贷经营的资本取利。由于当时国库尚虚,公俸全靠公廨钱取利,加之后来某些专项性、经常性的开支(如和钱、祠祭及蕃夷赐宴、国子监学生费用、添修当司廨宇和当司物等)也靠公廨钱利息,故公廨钱息率很高。据文献记载,武德、贞观年间(公元618649)月息8%,永泰、建中年间(公元712783)月息5-6%。故时皮日休在橡媪叹中写道:“山前有熟稻,紫穗袭人香持之纳于宫,私室无食箱狡吏不畏刑,贪官不避脏,农时作(借)私债,农毕归官仓,自冬及于春,橡实诳饥肠”。公廨钱设置以后,不少人上疏言其弊,贞观十二年三月,尚书右仆射褚遂良上书,言公廨钱是伤人刻下。但由于公廨钱的息钱绝大部分用于百官薪俸,所以,尽管有人反对,尽管屡罢,即又屡复。橡媪叹表达了作者对官吏和高利贷的痛恨及对农民的同情。“到头禾黍属他人”“到头禾黍属他人”是唐代诗人张碧农父中的诗句。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代农村高利贷的状况。唐代,全国遍布侵夺农民田地的据点大小山庄,山庄都占有大量的农田,农民因此而失去土地。失去土地的农民“无容足之地,依托豪强,以为私属”。私属的生活是借庄主的种子和食粮,赁庄主的田亩和住屋,整年辛苦,不得休息,全部收入还债还不够,故张碧在农父中写道:“运锄耕,侵星起,垅亩丰盈满家喜,到头禾黍属他人,不知何处抛妻子”。这里可以看出,农民经过辛勤劳动后丰收的禾黍被高利贷者庄主剥削去了,最后弄得妻离子散。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子本频蕃息”“子本频蕃息”是唐代诗人元稹估客乐中的诗句。意指商人放高利贷盘剥他人。唐代经营高利贷的不仅有庄主、地主,还有商人。中国通史简编载:“自唐代宗时起,节度使多从神策军大将出身,大将出加倍利息,向商人借巨款,送给中尉(神策军统领),到方镇后,尽量搜刮,偿还本息”。为限制高利贷资本发展,武则天长安元年(公元704年)曾规定:“负债出举,不得回利作本,并法外生利”。玄宗开元十六年下诏:“近来公私举放,取利颇深,有损贫下,事须厘革,自今已(以)后,天下负举,只宜四分收利。”。但实际是“子本频蕃息”,即商人不仅凭借着本钱生利,且利息又转化为本钱,谓之“所费百钱本,已得十倍赢。”可见,商人放贷收息远远高于朝廷规定。故诗人在估客乐末尾写道:“生为估客乐,判尔乐一生。尔又生两子,钱刀何岁平?”感叹商人代代相传,盘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