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莹提高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的策略.doc_第1页
王莹提高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的策略.doc_第2页
王莹提高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的策略.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提高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的策略 王 莹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我国语言大师吕叔湘先生曾经谈到这样一种情况,少数读写能力强的学生无一不是“课外阅读”的有心人,他们谈学习经验都会异口同声地说“得益于课外看书”。吕叔湘先生强调,学习语文需要大量阅读。通过持续而广泛的阅读,学生的语言文化知识的积累就会越来越深厚,写作能力就会得到发展提高,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六年课外阅读不少于150万字,每一阶段都有明确的阶段性目标。对于低年级(1-2年级)学生,要求他们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在阅读过程中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积累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等。对于课外阅读的量,则规定了5万字的最低阅读总量。 那么,如何营造班级里的读书氛围呢?我们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低年级学生乐读;指导阅读方法,使他们会读;推荐相关读物,使他们多读。从而较大程度地改变目前班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读书能力,从整体上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优化环境,萌动学生内需 营造一个书香浓浓的读书环境,对激发孩子的阅读需要是行之有效的。儿童阅读专家崔利斯曾这样说:“如果有可能,就用书来搭建房顶。”这当然有些夸张,但如果我们能将这个理念渗透到我们的教室布置上,让学生每天都浸润在书香之中,就能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萌生读书的内在需求。 1、张贴读书名言。发动孩子到课外去搜集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并写成条幅挂在教室里,每周更换一句,让孩子们体会读书使人快乐、读书使人聪明 2、开辟文化长廊。在教室一侧的墙壁上开辟出一条文化长廊,可以用来张贴新书的海报,书中人物的画片,或者是一张小小的书签也可以,从各个角度来刺激学生的读书需要。 3、设立图书角。在班级里设置一个图书角,漂亮的书柜里放上小朋友从家里带来的经过教师筛选的最好看的书,然后组织学生讨论,给图书角取一个自己喜欢的名字,例如:“漫步书林”、“书海拾贝”等充满诗意的名字。再由班级里的图书管理员进行登记后供学生借阅。班级里有了这么一个可供随时借阅精彩图书的角落,就像为学生打开了一扇“知识之窗”。 二、推荐读物,引发情感体验 1、推荐的依据 给孩子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是教育者极重要的任务(苏霍姆林斯基语)。孩子的年龄特点是给孩子选择读物的依据。低年级儿童的求知欲非常旺盛,对于课本以外的读物很感兴趣。若有充足的读物供他们阅读,能培养他们爱读书的习惯。 华中师范大学教科院的夏家发教授将小学低年级儿童的阅读倾向归纳为13项,为我们给孩子选择读物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2、推荐的方式 (1)制作书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结合本班学生的读书资源为学生列出一学期要读的书目,制作成书卡,在新学期的开始作为礼物送给学生。推荐的读物既有名著经典,又有流行时尚。“名著经典”能温暖他们的心灵,打开他们美好而又人道的感受世界,引发孩子一生的文化向往,“流行时尚”带给孩子的则是正义的感召、美好的幻想、过人的机智、天真的童趣等。其次,做到教师推荐和学生自主选择相结合。推荐的目的是通过阅读摄取全面的文化养料,这些书籍的内容应涉及人文和自然学科的诸多领域;而允许孩子选择自己爱读的书籍是为满足他们的自我选择性心理需要,发展他们各自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2)设置悬念 如果孩子们对教师推荐的书,仅仅是喜欢、想看,那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想方设法,引发孩子们更加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师可以在专门的阅读课上,捧起要推荐的书本有声有色地为孩子们朗读其中的一段,然后,在精彩之处戛然而止,把学生的那颗心吊得高高的,产生一种不读不快的念头;又或者为新书制作一张海报,贴在教室的“文化长廊”里,让孩子每天仰着头看,看一次,心里就想一次,以致于越看越喜欢,最后到达非读不可的地步。 (3)因势利导 要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老师还得见机行事抓住机会,及时推荐。如学了小壁虎借尾巴推荐尾巴的功能一书;杨立伟首飞成功,中国人终于实现了飞天的梦想,就向学生推荐宇宙的奥秘等有关太空方面的文章和书籍。 三、加强指导,诱导自主融入 有了积极的情感体验,有了对读书的浓厚兴趣,教师还要对孩子加强阅读的指导,以提高其有效性。 1、习惯的养成。低段的孩子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能力相对低下、贪玩好动。班级中除了几个特别爱看书的小书虫,大部分学生对读书的“需要”还需老师的循循善导,适时“加温”。光靠每周的一两节阅读课是不够的,要把“看书”作为每天的家庭作业来布置,并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的需要,要求学生养成如下良好的行为习惯: (1)自觉看书,保证时间。每天能自觉看书30分钟。自觉看书是衡量一个学生是否爱看书的标志。自觉的孩子不用家长提醒,捧着书会看得津津有味、废寝忘食。“30分钟”等于是一节课的时间,符合孩子的身心发展的规律。 (2)勤查字典。鼓励孩子遇到生字时能“咬住不放”,勤查字典,不光要知道字音,还要了解一下字意,把识字与阅读结合起来,这也正是新课标所倡导的。 (3)快乐积累。我们提倡学生在看书时养成摘录好词佳句的好习惯,但不整齐划一地强求每个孩子都做到,而且摘录的量不大,否则会成为消极积累,浇灭学生的读书热情。萨特说:“阅读是自由的梦。”让学生一身轻松、毫无压力地读书,在书中去追随小溪流水,去倾听燕啭莺啼,更有益于读书习惯的养成。 2、方法的授予。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在阅读课上传授孩子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1)诵读和默读。诗歌类、散文类的文章适合于动情地反复地朗读,直到熟读成诵;小说类、童话故事类的适合于默读,但读到喜爱处、读到动情处,可以出声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来。 (2)跳读和浏览。根据阅读的需要可以选择不同的读书方法。阅读报纸可以浏览,查找资料时可以跳读。 四、丰富读书活动,张扬阅读个性 少年儿童的好胜心、荣誉感极强,他们总希望自己的成绩得到同学、老师和家长的认可。针对这一心理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用各种读书活动的效果评价,促使学生们多读书,读好书,进一步强化阅读兴趣。 1、阅读交流汇报 要强化学生“读”的意识,应关注阅读交流。如:阅读欣赏课,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某一片段自悟、欣赏、与同学交流;阅读表演课,学生自由组合成一个小组,选择感兴趣的寓言、童话,结合学生的阅读理解,把故事用表演形式表达出来;阅读活动课,开展专题研究活动,让学生寻找相关资料阅读,而后交流展现。在交流中要根据活动内容和学生的喜好设立各种奖项,让孩子在掌声与笑声中日渐钟情于书本,与书为友。 2、班级读书活动 在班级里我门定期适时开展各种读书活动。如争当班级“阅读之星”,“小小读书沙龙”,“读书知识竞赛”,“走进童话故事”等。需要强调的是,教师在开展各项班级读书活动的时候,应该和学生一起阅读。在师生互动的读书活动中,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亲子共读 低年级一部分学生爱读课外书,懂得了不少的知识;但相当一部分学生只是看看画面,不读文字,收效不大。原因主要是他们孤立地读书,有一定的阅读障碍,当碰到困难就放弃看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