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语文试卷1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节日是人们从一年中确立的对它抱有特定期待的日子,流淌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文化,它反映着一定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精神风貌、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 节的本意是竹节,天地有节而形成了四季。推而论之,四季有节就是一年四季的各种节日。中国是个农业社会,节日的源起与农业社会的农时、天文、历法密切相连。原始崇拜、巫术、禁忌是节日的另一渊源。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征服自然的能力弱,形成了对天地日月及各种动植物的图腾崇拜和各种迷信禁忌。商周时代的天子,都有祭祀日月星辰、社稷山川的祀典。这些自然崇拜,许多都成为后来节日的渊源。在国语鲁语上中,柳下惠详细叙述了祭祀的典章制度,受祭祀的都是同大自然斗争中兴利除害、造福人类的人物。而祭礼日月星辰,“民所以瞻仰也”,祭祀“地之五行,所以生殖也”,祭祀“九州名山川泽,所以出财用也”,“非是不在祀典”。 古代还凭借着感情和质朴的生活方式来认识自然。例如,古人对各种天灾人祸作不出合理的解释,在新的一年到来之前都要举行大规模的驱鬼逐疫的仪式,叫做“傩”、“大傩”,这是春节除夕的渊源。经过一冬的干燥,春天一打雷,很容易引起火灾,便产生了禁火冷食的禁忌。周礼秋官司寇司烜氏载:“中春,以木我铎修火禁于国中。”这是寒食的最早起源。春季是瘟疫、流行感冒的易发季节,人们就到郊外水上盥洗,以祓除瘟疫,这是修禊节的来历。到唐朝,寒食、修禊(踏青郊游)、扫墓等风俗融合成清明节。五月夏季,蛇、蝎、蜈蚣、蚊、蝇等毒虫都进入了旺季,伤口也容易发炎,所以古人视五月五为恶月恶日,以五彩丝系臂驱瘟、避邪、止恶气,悬艾草禳毒,喝菖蒲酒、雄黄酒防止五毒虫叮咬,这便是端午的节日内容之一。端午节是具有人文倾向和纪念意义的节日,先秦两汉时,南方的龙舟竞渡各自纪念本地的历史人物。吴越一带纪念伍子胥、孝女曹娥,荆楚一带纪念屈原。隋唐统一后,经过各地风俗的融汇和渗透,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屈原得到民众最广泛的认同。 从这些原始崇拜、巫术、禁忌中,我们可以发现远古节日设立的可贵的文化精神:在远古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节日表现了人们在险恶的条件下对大自然的征服和抗争,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开拓,它在迷信禁忌中显示了人的积极主动意识。在科学发达的今天,如果再搞这些巫术、禁忌,则表现为对自然、神灵的迷信、屈服和人的主动意识的沦丧。 1、下列对我国节日的源起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节日的源起与我国农业社会的农时、天文、历法有关。 B 节日的源起与我国古代低下的生产水平和落后的科学认识有关。 C 节日起源于我国古代人民对天地日月和各种植物图腾的崇拜、各种迷信禁忌等认识。 D 节日起源于我国古代人民在险恶的条件下抗争大自然的不屈精神。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 人们的生活方式、精神风貌、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都能在节日中得到反映。 B 我国古代的一些节日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感性和质朴的认识。 C 商周时代的天子祭祀日月星辰、社稷山川等都属于自然崇拜。 D 屈原成为民众广泛认同的对象表明人们对爱国主义精神的肯定。 3、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探索节日的发展演变过程,能够了解人们的生活方式、精神风貌、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的变化。 B 古代原始崇拜、巫术、禁忌盛行,节日的产生是古人对各种天灾人祸作不出合理解释的必然结果。 C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每个节日都会被不断注入与当时社会密切相关的文化内涵。 D 在科学发达的今天,巫术、迷信禁忌等内容很难再成为新的节日的源起。 二、古诗文阅读(共33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4. 下列两句中的加粗虚词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A句的两个“之”相同,句的两个“而”不同。B句的两个“之”不同,句的两个“而”也不同。C句的两个“之”相同,句的两个“而”也相同。D句的两个“之”不同,句的两个“而”相同。5. 对文中加粗的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锱铢:极言贵重的东西南亩:泛指农田九土:即九州,指全国呕哑:难听的音乐独夫:孤单的人戍卒:指陈胜、吴广等起义者楚人:指刘邦焦土:指阿房宫被烧毁AB C D6. 对上述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段用比喻句和排比句,极言秦始皇不顾人民死活和民心向背,残民而自肥,很快失掉了民心。B第一段还写到了老百姓对于秦的暴政敢怒而不敢言,但最终还是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使秦迅速灭亡。C对于秦的灭亡和阿房宫的被烧毁,作者用“可怜焦土”一语寄予了一定的同情。D第二段作者更进一步指出,六国和秦灭亡,都是由于内部原因造成的,见解极为深刻。 7翻译下面的句子。(10分) (1)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3分) (2)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3分) (3)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4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8题。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 ,晴光转绿苹 。忽闻歌古调 ,归思欲沾襟。 【注】晋陵:即今江苏常州。黄鸟:即黄莺。绿苹:指水中浮萍。古调:在这里指陆丞作的早春游望。 8 请从景情关系的角度对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进行赏析。(8分)(三)名句默写(6分)9.补写出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1) , ,自然之理也。(2) , ,岂独伶人也哉?(3)六国论的中心论点是 。(4)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共25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0-13题。传奇女子林徽因 柳已青 林徽因(1904年1955年),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她才华横溢,光彩照人。林徽因写过诗、小说、散文、剧本等,还为一些刊物画过封面,但她致力于建筑事业,作为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 激起我们永恒的钦佩。从上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林徽因以一个文化精英与热情大方的沙龙女主人的凝聚力,聚集起同样富有才情与热情的学者和作家。与她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有:梁思成,金岳霖,徐志摩 为林徽因作传的人不少,她太吸引人了,尽管我们不是梁思成,也不是金岳霖,更不是徐志摩,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喜欢她、欣赏她、深爱她,不能减少一丝一毫对她的爱慕。的确,林是20世纪中国最有魅力的女性之一。有那么多文化名人为她倾倒,她身上多了一些传奇色彩。如果褪去这些传奇的成分,也不失中国女性的偶像。 林徽因的生命,不论是波澜起伏,还是风和日丽,她不是伟大和崇高的符号,不是降到人间的仙女,也不是供后人崇拜和议论的偶像,她是一个女人,一个追求着自由思想的知识分子。不幸的是,一提及林徽因,总是把她和别人捆绑在一起。林徽因的价值,在于廓清了浮荡在主人公身上的尘埃,将她的真实面目彰显出来,在历史背景中将林徽因凸显出来,同时还生动地勾勒出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沈从文等一批高级知识分子群体的高雅的志趣品格、多彩的生活经历,从而折射出他们所生活的时代的精神。 我们不妨看看林徽因走过的路。少女时代的林徽因曾随父亲到了欧洲,她芳华绝代,才华横溢,她像一弯新月,而周围是一群文化名人围绕着她。“当女人成了母亲,花便成了树。”作为母亲的林徽因娴静温柔,端庄慈爱,以多病之身操持着一个大家庭的事务。走出沙龙的林徽因,踩泥泞,乘驴车,和梁思成一起辗转各地,为古建筑测绘,用现代科学的方法考察和研究中国古建筑,为保留中国传统文化奔波,此时她是一位执著的艺术家。在抗战8年艰苦卓绝的岁月里,林徽因一家颠沛流离,从云南到四川,困居在偏远的李庄。他们贫病交加,靠典当度日,却坚毅地开始了撰写中国建筑史和图像中国建筑史的巨大工程。1945年美国专家给她检查身体,说她不会活过五年了,她能够支撑下来活到现在已经是个奇迹。可是她又活了10年,支撑她的其实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激情、是一种灵魂在飞扬。 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哈张(爱玲),我觉得林可爱得多。不论是生命的境界,还是生活的足迹,林徽因是一个完整的女人,为人妇,为人母,为人的朋友,她的才华和境界,在人生的每一个角色都是完美的。如果说没有林徽因家的沙龙的培育,中国的现代文学星系中璀璨群星的光芒将暗淡几分。如果没有林徽因的辅助,梁思成很难完成中国建筑史。张清平用林徽因和梁思成终生痴迷的古建筑来比喻他们的结合:梁思成是坚实的基础和梁柱,是宏大的结构和支撑;而林徽因则是灵动的飞檐、精致的雕刻、美丽的栏杆。他们一个厚重坚实,一个轻盈灵动,他们的组合无可替代。林徽因和梁思成堪称中国知识分子的夫妻楷模,另一对我认为是傅雷和他的夫人。相比较,张爱玲尽管有才气,但她终是一个异数,带着一种偏执、阴冷之气,连爱情、生活都有一种决绝,而林徽因始终有一种光辉,温暖人心。 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对林徽因来说只是一个称谓,或者后人对她的某一方面才华敬佩,但很难道出林徽因的精神境界。林徽因之所以成为林徽因,让人敬慕的,不仅是她的美貌与才华,更是她外柔内韧顽强不屈的精神和爱能爱到至深至纯、诚又诚到如痴如醉的人生境界。张清平这样评价林徽因:“她的生命中有病痛,但没有阴暗;有贫困,但没有卑微;有悲怆,但没有鄙俗。”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 本文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林徽因的崇敬之情。 B .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对林徽因来说只是一个称谓,她对这些称谓也并不看重。 C. 作者将林徽因和张爱玲进行对比,其目的是贬低张爱玲,突出林徽因的伟大。 D. 作者着力表现林徽因一个女性的人间柔情和高尚的人生境界。 E. 林徽因之所以成为林徽因,让人敬慕,不仅是她的美貌与才华,更是她高尚的人生境界。 F. 本文结构得体,语言流畅,词藻华丽,读来让人感动不已,深受启迪。 11. 作者说林徽因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6分) 12. 文中段为什么要写到张爱玲?(6分) 13.文中说:“当女人成了母亲,花便成了树。”“花”指什么?“树”又指什么?结合文章中林徽因的经历,谈谈她的具体表现。(8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题(共13 分) 14.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很少有人知道他最近出版了一本文不加点 、几乎没有注释的旧体诗集。 B当我们知道苦难是生命的常态,烦恼、痛苦总相伴人生时,我们何必自怨自艾,早早地放弃,早早地绝望? C近几年,黄河、岷江的部分河段多次出现断流现象,面对这江河日下的情况,人们开始冷静地思考环保问题。 D以色列军人训练严格,效率极高,表面的冷酷无情与内心的忠诚可靠,使他们在全球雇佣兵市场如虎添翼。1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通过安全普查,已经查清各类隐患灾害,对全区有关单位制定“除患灭灾”措施提供了重要信息,具有重大意义。 B. 历次政协会议的委员都提出了“农民工子女入学”的提案,政府主管部门很重视,解决的力度也越来越大。 C. “我们不反对用开放的思维看待粮食安全问题,但若一个大国吃饭依赖外国,必将受制于人。”袁隆平疾呼,“粮食安全关系国家安全!” D. “MP3”、“优盘”销售市场看好,于是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致使顾客蒙受损失,相关投诉直线上升。16、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天鹅悠闲自在、无拘无束,它时而在水上遨游,_它似乎是很喜欢接近人的,只要它觉得我们不会伤害它。 时而沿着水边, 回到有人的地方, 时而到岸旁嬉戏, 享受着与人相处的乐趣, 时而离开它的幽居, 藏到灯芯草丛中, A B C D 17以“关爱”为开头,仿写两个句子。要求:两句都要与例句句式一致、字数相等,修辞方法相同。(6分) 例句 关爱是一个眼神,给人无声的幸福。 关爱是一缕春风,给人身心的舒畅。五作文(40分) 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财务报表分析员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临床研究监查员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餐饮管理岗位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2025年融资专员人员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广东教师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资产评估专员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计算机系统分析员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2025年IT项目主管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体育教师编制题库及答案
- 2025年作业员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GB/T 21782.4-2025粉末涂料第4部分:爆炸下限的计算
- 2025黑龙江齐齐哈尔市龙沙区南航街道公益性岗位招聘1人笔试考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高中化学教学质量分析与提升策略
- 2025年机场货运区安全生产月试题及答案
- 2025国家公务员政治理论应知应会知识试题库及答案
- 汽车零部件出厂检验报告
- 中国近代史事件时间表
- 入厂安全告知书
- 机电安装冬季施工方案
- 工程材料询价(核价)单
-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金瓯永固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