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早恋现象调查研究.doc_第1页
中学生早恋现象调查研究.doc_第2页
中学生早恋现象调查研究.doc_第3页
中学生早恋现象调查研究.doc_第4页
中学生早恋现象调查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阳光家教网整理 / 中国家教老师基地中学生早恋现象调查研究早恋是人在一生中的一个特殊时期所表现出来的一项特有的心理活动,在心理学上称之为异性效应。中学生正青春发育期,往往不能正确分辨早恋与异性之间正常交往的区别,不能适当调整恋爱与学业之间的矛盾,在恋爱过程中也不能恰当处理人际关系。因此,中学生应当正确对待恋爱问题,树立正确的恋爱观。而家长、老师作为中学生的引路人,也应当正确采用科学的方法,应对学生成长中所出现的各种情感问题,引导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背景和意义: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思想的进一步开放,早恋风靡校园,中学生“拍拖”已成为一种时尚。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高中学生早恋占全体学生的39.2%,高三年级早恋人数占全年级总人数的50%。虽然学校对中学生早恋作了一些正确的引导,但仍存在着不容忽视的男女生不正当交往问题。有许多同学因早恋而产生心理问题,许多同学因早恋而疏忽人迹关系,也有许多同学因早恋而使学习成绩有所下降。中学生早恋对其身心的发展、学业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早恋现象已经成为一个家长、老师头疼的问题。 研究内容:1、对早恋的科学理解;2、早恋问卷调查和分析;3、早恋的危害;4、正确对待早恋。研究方法:查阅资料;问卷调查;科学分析。过程与结果:一、认识“早恋”1、早恋的产生。其实早恋并不神秘,它只不过是人在一生中的一个特殊时期所表现出来的一项特有的心理活动,在心理学上称之为异性效应。在不考虑影响早恋的其他客观因素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理解为早恋就是异性效应,但在实际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客观因素因时间、环境的不同而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早恋的表现形式,所以早恋又会体现出它的复杂性。(见下图) 其它客观因素 男女社会分工的完整 早恋 互补心理 异性效应 好奇心 同性竞争的加强首先,由于男女社会分工的完善和同性竞争的加强促使了异性之间产生了相互依靠的欲望;又由于好奇心促使了异性之间产生了可望相互了解的欲望。在这两种欲望的共同作用下便形成了异性效应。由于“异性效应”,青春期的男女学生都希望引起异性的关注,都希望能以自己某些特点或特长受到异性的青睐。青春期异性效应的产生,使得同学往往非常留心异性同学的一笑一颦、一举一动,喜欢对异性同学评头论足,同时男女同学又都很重视异性对自己的评价。常常是因为这种关注而使很多同学逐渐对某一异性同学产生好感,产生倾慕。男女生之间的过于密切的交往而影响到学习成绩及精神状态,由此产生恋爱关系,由于是在中学阶段,因而通常称为早恋。2、早恋的社会界定。谈恋爱的年龄早晚,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就现在我国的实际情况来说,是否早恋要以下面两个特点来划定。其一是生活上的自立程度。一些少年,稚气十足,生活和经济尚在父母督促和庇荫下,还处在学习文化技能的紧张阶段,对社会了解的还甚少,就迫不及待地谈恋爱,可谓为时过早。似乎十八、九岁的工人谈恋爱,人们容易接受,如果十八、九岁的学生谈恋爱就不同了。这就是从他们的经济状况和社会职业方面来考虑的。其二是谈恋爱的年龄和法定最低年龄之间的差距,如果已经达到或接近法定最低婚龄,就可不算早恋;如果和法定最低婚龄还差很远,就应视为早恋。因为法定最低婚龄是根据青少年的身体、心理发育而规定的。有以上两个标准来衡量,那么高中及高中以下的学生谈恋爱,应该算是早恋。因为他们在经济上尚未独立,他们的生活还不能完全自立;他们的年龄还离法定的最低婚龄相差很远;当然他们的心理上也很不成熟。3、早恋的特点。朦胧性。即模糊不清的感情,似乎是爱,似乎又不是爱,其实是错把对异性的好感当作是对异性的爱; 单纯性。少男少女们往往认为爱就是一切,不附加任何条件,他们的感情像水晶般的纯洁,但由于常与现实不符,因此往往蒙受心灵上的创伤; 不稳定性。少男少女可塑性强,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情况都会发生变化,而每一种变化都会给爱情带来影响。4、早恋与正常交往的区别。青少年进入青春期之后,由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急剧变化,从而使情绪易于波动,活动能力增强,人格独立要求增加,同时产生愿意与异性交往的想法,这些都属于正常现象。不可否认,交往是人的心理发展的需要,只要交往不是过于密切,不影响到学习和精神状态,男女生的交往是正常的,也是有必要的。早恋的同学,则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两性之间的一种超出正常交往和友谊的互相接近。我们都知道,恋爱是具有排他性的。高中生如果早恋,往往会疏远了与集体、他人的交往处于恋爱中的人,他的眼里,心里都只有对方。这样,势必造成个人与集体这个大圈子的疏远,恋爱关系的发展必然是两个人的小圈子在集体这个大圈子中的孤立。高中生一旦早恋,男女双方有时为了博得对方的欢心,往往会按照对方的喜好去改变自己。俗话说:“女为悦已者容”,恋爱的女生开始打扮自己即是明证。这种有悖常态的表现也是早恋的一个信号。还有的同学也会花前月下约会,赠送定情信物,甚至发展到身体的接触,比如拥抱,接吻等。有的还会借口学习上要互相帮助,形影不离。有的则山盟海誓,表示要永远相爱,愿意为自己的恋人而死,甚至为情所困而发生某些越轨行为等。二、调查“早恋”。为了理解中学生的早恋心理,取得科学客观的数据,我们在校内各班级进行了抽样调查。(一)、问卷调查样本。有恋爱过 没有恋爱过1、如果你身边的同学恋爱了,你会有什么看法? A支持 B反对 C无所谓 2、如果他(她)向你表白了,而你不知道该怎么办,你会对谁倾诉? A.同学 B老师 C家长 D网友 E兄弟姐妹3、当一个男(女)生常在你家楼下等你时,你父母会怎样? A.没关系,反正是同学 B.一定要制止 C.不知道 D其他4、假如你遇见一位令你心仪的异性你会怎样? A.犹豫再三,还是表白 B把感情埋在心里,默默关注他(她) C.与他(她)一起学习互相帮助和进步 D.斩断情思,毕竟时机不对5、你觉得自己在高中阶段应该交往吗? A应该 B没必要 C随缘6、你认为中学恋爱会有什么影响? A.严重影响学习 B.对学习很有利 C.无所谓 D.因人而异你恋爱过吗?若有请继续.若没有,那么谢谢你的参与!7、如果你的父母知道你正在跟异性交往,他们的态度如何? A反对 B支持 C无所谓 8、你的老师发现你谈恋爱了,他(她)的态度如何? A.立马请你到办公室喝茶 B.只要不影响学习,一切好商量 C.帮你解决你感情上的问题9、你谈恋爱了,你同学态度如何?A.劝你们分开. B.渐渐疏远你 C.在旁边帮你们 ,做你们的和事佬 D.反应平淡(二)、问卷调查数据统计。ABCDE有恋爱没恋爱有恋爱没恋爱有恋爱没恋爱有恋爱没恋爱有恋爱没恋爱11404285160169222614441963836312931536842357683373047719135105735223405691240641991406241753123126200161717461811513795474(三)、调查结果分析1、数据显示,如果身边的同学恋爱了,在谈过恋爱的同学中有140人表示支持身边的同学谈恋爱,8人不支持,160人无所谓;在没有谈过恋爱的同学中,有42人表示支持,5人不支持,169人无所谓。以上数据表明大部分同学默认或认可和接受身边的同学谈恋爱,可见对恋爱的需求是中学生身心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或者说中学生在这一发育阶段已经产生对异性接触和交往的生理和心理需求。2、如果他(她)向你表白了,而你不知道该怎么办,你会对谁倾诉?对于这个问题,大多数同学选择向同学、网友和兄弟姐妹倾诉,一般都不愿意向家长、老师倾诉。可见,同龄人有着基本相同的恋爱观念和价值观,同学、网友、兄弟姐妹会站在对方的角度为他们出谋划策。3、当一个男(女)生常在你家楼下等你时,你父母会怎样?我们看到,对于这个问题,大多数家长还是采取不制止的方式,只有少部分家长坚决制止,可见,家长对于同学的恋爱也采取了更明智的方式,他们更愿意与自己的子女沟通,一起解决问题。以上三个问题的调查目的在于了解中学生的恋爱沟通心理。结果表明,高中生身心基本发育成熟,异性之间有相互了解的欲望,也有互补和相互帮助的需要。如果有心事,中学生更喜欢跟同龄人交流和沟通,在同龄人之间有更接近或相似的价值观,更容易产生认同感。同龄人之间更容易设身处地地为对方考虑,从而更容易解决问题。也说明了家长对待男女生交往的传统态度:即不问青红皂白,一味的打压和阻止。即使现在的家长对待子女的情感问题越来越理智,但是处于叛逆期的少男少女对家长也有明显的“反控制”和对抗心理,这是家长和子女沟通不畅的主要原因。由于高中生的人生阅历、生活经验还不够丰富,处理问题容易走向片面和极端,如果有家长的介入,问题处理起来可能更客观、更得体。所以家长应该正视这个问题,采取更加适当的方法和策略应对。这也就对家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假如你遇见一位令你心仪的异性你会怎样?选择把感情埋在心里,默默关注他(她)的比较多,其次是与他(她)一起学习互相帮助和进步,只有少部分同学选择斩断情思,毕竟时机不对。可见,青春期的男女生都有恋爱的倾向,但是碍于早恋的后果,根据自身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处理。5、对于高中阶段是否应该交往,恋爱过的同学大多选择应该或者随缘,没恋爱过的同学大多选择不应该交往或者随缘。对于这个问题可谓众说纷纭,但是对于恋爱,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也能根据自己的状况调整自己的恋爱观。以上两个问题的调查目的是了解中学生对于恋爱态度的认识,结果表明:对于早恋,高中生都建立了自己的价值观,既跃跃欲试,又唯恐后果严重。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一部分同学在遇到心仪的异性时,选择“与他(她)一起学习互相帮助和进步。”互相帮助和进步,意味着经常在一起,如果进一步发展,可能会演变为恋爱,有可能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很多同学以为自己能够控制自己的情感发展方向,但是由于中学生的心智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自制力不强,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走进早恋的误区。6、你认为中学恋爱会有什么影响?大部分同学都认为因人而异,也就是说恋爱与学习是一对矛盾体,如果能正确处理,对学习是有利的;处理不好后果会比较严重。这个问题的调查目的是了解中学生对于恋爱结果的认识。经过分析,我们认为持“恋爱有利论”观点的同学大多处于恋爱的初期。刚沉浸在恋爱中的同学,往往对生活、学习更有热情,在异性思维能力互补的推进下,能够促进学习成绩的提升。但是,随着热恋的到来,情感投入的加大,男女生双方时时都思念着对方,容易导致精力分散,神情恍惚,进而影响学习。这也就是“恋爱有害论”的原因。8、如果你的父母知道你正在跟异性交往,他们的态度如何?大多数父母还是反对孩子恋爱的,因为他们担心孩子学习分心、担心早恋带给孩子心理上的影响。9、你的老师发现你谈恋爱了,他(她)的态度如何? 老师对于学生的恋爱态度可谓是见仁见智的,主要还是以教育引导为主,寻求家长配合为辅。 10、你谈恋爱了,你同学态度如何?对于谈恋爱的同学,旁边的同学大多做和事佬,在别人的身上体会青春的美好和灿烂也不失为一件好事。这三个问题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高中生恋爱后,周围人的态度。根据调查结果,老师一般会对恋爱的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而同学则鼓励,因此,恋爱的同学在学校的人际关系还是比较容易处理的。最突出的是家长和子女之间的矛盾。大多数家长表示反对子女谈恋爱,而随着矛盾的深化,双方都有可能产生过激行为,造成严重的后果。(四)、调查中反馈的矛盾。1、学生与家长的沟通问题。关于恋爱问题,大多数同学不愿意与家长沟通,而家长由于对子女真切的关怀,希望能作正确的引导,这是一大矛盾,需要家长努力去解决。2、交往与恋爱的矛盾。部分同学认为,如果有心仪的异性,愿意和对方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但殊不知,频繁的接触,容易由正常交往演化为早恋。我们必须清醒地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3、早恋与学业的矛盾。我们认为,正常交往有利于学习、初涉爱河有利于学习,而热恋对学习是非常不利的。这需要引起注意。4、早恋与人际关系的矛盾。早恋的发生,往往在家庭里产生波动,处理不好,父母和孩子的矛盾会激化,造成严重后果。5、老师如何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价值观。以上的矛盾要求家长、老师、同学正确的对待早恋问题。三、直面“早恋”(一)、中学生如何正确对待早恋。少男少女从进入青春期那一天起,就在内心深处诞生了一种迷迷蒙蒙的憧憬。也许那时会有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或许那时仅仅存在的是单纯的异性相吸,也许他会在生命的赞歌中留下一段令人向往的回忆,也许他留下的仅仅是一段悔恨。但不管怎样,我们只有以科学、理性的态度来对待这特殊的冲动,才能在花季的海洋中一帆风顺,给自己的少年时期划上一个美好的句号。为此,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1、要清楚地认识到早恋的危害,用理智来战胜这不成熟的感情。早恋最直接的危害是严重干扰学习。由于整日整夜满脑子想着自己喜欢的那个异性,因此,会使你没心思去学习,也觉得学习没多大意思,上课注意力就难以集中。 由于没有认真听讲,因此,学习成绩就会越来越差。有人说:事业的引力,爱情的驱力,歧视与压迫的反作用力,是人生的三大动力。因此,早恋处理得好,可以产生“合动力”。有关统计材料表明,那些在中学时代就耳鬓厮磨、如胶似漆地恋着的,大都是学业荒废,爱情失败,甚至有的由“爱得深”变为“恨得深”。相反,那些把爱深深埋在心底一心向学的青少年,多数不仅事业有成,而且能够赢得爱神的青睐。因此,青少年要把眼光放得远一点,要用理智战胜自己的感情。毅力的真谛是战胜自己,你能战胜自己,便会摆脱早恋。2、要正确认识早恋和正常交往的区别,防止由正常交往演变为早恋。在青春期,少男少女会产生和异性交往的欲望和冲动,只要异性的某一方面产生吸引力,就会找各种理由与之交往。罗素说:“青春期是豁达的时期,应该利用这个时期养成自己豁达的性格。”不可否认,交往是人的心理和发展需要,不可一味地制止。与异性交往还会对学习、人格等发面的发展有好处,我们不可因噎废食。、首先,智力方面。男、女生在智力类型是有差异的。男女生经常在一起互相学习、互相影响,就可以取长补短,差异互补,提高自己的智力活动水平和学习效率。 、其次,情感方面,人际交往间的情感是丰富而微妙的,在异性交往中获得的情感交流和感受,往往是在同性朋友身上寻不到的。这是因为两性在情感特点是有差异,女生的情感比较细腻温和,富于同情心,情感中富有使人宁静的力量。这样,男生的苦恼、挫折感可以在女生平和的心绪与同情的目光中找到安慰;而男生情感外露、粗扩、热烈而有力,可以消除女生的愁苦与疑惑。 、最后,个性方面。只在同性范围内交往,我们的心理发展往往会狭隘,远不如既与同性又与异性的多项交往更能丰富我们的个性,多项的人际交往,可以使差异较大的个性相互渗透,个性互补,使性格更为豁达开朗,情感体验更为丰富,意志也更为坚强。保加利亚的一位心理学家说过:男人真正的力量是带一点女性温柔色彩的刚毅。 我们都有过这种体验:有异性参加的活动,较之只有同性参加的活动,我们一般会感到更愉快,活动的积极性会更高,往往玩得更起劲,干得更出色。这就是心理学上的“异性效应”。当有异性参加活动时,异性间心理接近的需要就得到了满足,于是,彼此间就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愉悦感,激发起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尽管健康的两性交往对我们的成长有诸多的好处,我们要把握好两性交往的尺度,防止“过”与“不及”。过于密切的交往就容易产生早恋,如果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常思念对方,回想着对方的一笑一颦、一举一动,那肯定是恋爱了。由于中学生的这不仅影响学业,还可能不利于心理的健康发展,中学生由于情感纠纷,而发生的悲剧的案例实在是太多了,我们要引以为戒。3、要树立远大的理想,要有明确的目标。避免在情感上太分心,浪费了读书学习的大好时光。在远大理想和明确目标的指引下,我们会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学习上,避免走入早恋的陷阱。4、冷静地对待情感问题。叛逆和好奇心是青少年成长中无法避免的心态,但是,我们应该学会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做事情要学会三思而后行,不可鲁莽行事。早恋对青少年来说或许是充满诱惑力和令人期待的。但是,如果我们可以冷静地思考问题,明白现在应从学业为重,相信我们一定可以抵挡种种诱惑而不会出现早恋的。经调查显示,很多出现早恋的青年都是因为过不了那道关卡而越出了轨道。可见,以一颗平静的心态去看待问题对青少年是多么重要。5、拓展交友的范围,在友情中寻找快乐,不要把眼光只局限在一位异性上面,因为这样一来,其他异性身上的优点就视而不见。多了解些异性,多从这些异性身上汲取优点。让自己的判断能力提高,见多识广以后,将来正到了挑选意中人的那一天,就会做到比较有鉴别,对人对己都负责。6、设法摆脱早恋。当双方产生互相爱慕的情感时,可采取如下方法:、转移法:把精力转移到学习上去,用探求知识的乐趣来取代不成熟的感情。、冷处理法:逐步疏远彼此的关系,以冷却灼热的恋情。、搁置法:即中止恋情,使双方的心扉不向对方开启,而保持着纯洁的、珍贵的友谊。(二)、家长、老师如何正确对待中学生的早恋现象。家长、老师是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第一要素,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要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己感情的变化,告诉他们什么是责任,进而学会把握和升华自己的情感,为他们的成长创造宽容和谐的氛围。多与孩子沟通,尊重孩子的人格,给予积极的疏导。这或许比简单的打骂、禁止更具有教育意义。而且家长要懂得用独特的方式帮助他们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认真搞好学习,告诉他们在烦的时候可以多干自己喜欢的事,或与知心好友谈谈,但不要往歪方面想。还要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切实可行的近期目标,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对目标的追求上。鼓励其多参加集体活动,在活动中充实自己。多交朋友,多为他人着想,多看优秀的文艺作品等。家长、老师对待中学生的早恋问题,应当耐心,宽容,加以合理的引导,结合他们心理发展的特点,进行科学的青春教育,并不断提高这一教育的质量。只有提高中学生认识情感,把握情感的能力,才是解决早恋的根本办法。许多中学生仅仅看到异性使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