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琴音乐与现代生活古琴,古称“琴”,又名丝桐、七弦琴,为“琴棋书于先人制琴的一些传说却可以让人窥见古琴诞生之面”文房四雅之一。历来为文人雅士奉为修身养性之始的理念. “伏羲氏作琴,所以御邪僻,防心淫,以器。古琴的学问因广涉历史、哲学、美学、修身理性返其天真也. “文学、音乐,”1、昔神农氏继伏羲而王天学、心理学等诸多领域,及其源远流长的艺术传承,下,上观法于天,下取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而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纵观卉琴绵长多于是始削桐为琴,绳丝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地探究琴与琴人. 人琴和鸣. 的奥妙令2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夔始制乐彩的发展历史,之和焉”I3、“,人慨然觉知,一如古人. 习弹古琴正是最适合现以赏诸候”3、稽古至圣心通造化德协神人理一代都市人的修身养性之道!身之性情以理天下人之性情于是制为琴. 、古琴与古琴音乐这些文献告诉我们,琴是用来“修身理性”、“通神明、现存最早的古琴出土文物是战国时期的琴而和天地”的,是“圣人之器”。如果说这仅代表着“理有关古琴活动的文献记载,则在成书于春秋时期的论”涵义的话那么古琴的实际形制与发声原理则是. 诗歌总集诗经巾,便有着详细的描述。比如:“窈窕“实践”的例证:古琴的长度约三尺六寸五分,象征一淑女,琴瑟友之”、“椅桐梓漆,爰伐琴瑟”、“琴瑟在御,年三百六十五日:琴徽十三个,对应一年十二个月及莫不静好”、“我有嘉宾,鼓瑟鼓琴”、“妻子好合,如鼓一个闰月:龙池八寸,象征八面来风凤沼四寸,象征瑟琴”、“鼓瑟鼓琴,笙磬同声”、“琴瑟击鼓,以御田四气应合;面板圆弧形、底板平整形,象征天圆地方;祖”。尽管今人无法确知古琴究竟诞生于何时,但关琴声的三类音色中,泛音飘逸、灵动象征天的声音;. I谢东笑(1972一),男,广东五华人,广东省星海音乐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卉琴艺术。. 按音委婉、细腻,象征人的声音;散音厚重、沉实,象征大地的声音.。由上可见古琴诞生之始的理念及其结构上的特点,均是以. “天道自然. ”为本、颇具人性化的。古琴的音乐坦荡超逸、博大精深。古人认为琴乐. “可以观风教可以摄心魂可以辨喜怒,可以悦情思,可以静神虑,可以壮胆勇,可以绝尘俗,可以格鬼神”5。实际上古琴音乐所以被为有那么多的. 2“功效. ”缘系其. “感于物而动. ”的声音本然与. “修身理性”的文化蕴涵特点。现存古琴音乐几乎都是附有解题的标题音乐,有些是叙事的,如广陵散胡笳十八拍;有些是描物的,如幽兰、梅花三弄;有些是写景的,如平沙落雁、碧涧流泉;有些是抒情的,如忆故人、洞庭秋思.。正如清代琴家祝凤喈在其著作与古斋琴谱中讲到. “凡如政事之兴废,人身之祸福,雷风之震飒,云雨之施行,山水之巍峨洋溢,草木之幽芳荣谢,以及鸟兽昆虫之飞呜翔舞,”一切情状皆可宣之于乐. |而这一切自然事物人乐于古琴是用来. “传其神,而合其志. 的。于是,本然琴声后面. “弦外之音. ”文化蕴涵在许多琴曲题解的阐述中便得到了延伸。比如梅花三弄解题讲到. “梅为花之最清琴为声之最清最清之声写最清之物,宜其有凌霜音韵也. ”7;酒狂解题讲到. “.岂真嗜于酒耶?有道存焉,妙在于其中故不为俗子道,”8可见古琴音乐是以自然之声来述达者得之。. 3,说自然之道的无怪乎古琴音乐. “可以有. ”诸多. “功效”了。古琴最早创制于周代,据战国时期的山海经记载. “帝俊生晏龙,晏龙是为琴瑟. ”其后关于古琴的创制者说法不一,其中有伏羲、神农、舜、炎帝等,虽是众说纷纭,但可以肯定的是史料中的制琴者都是古之圣贤者。. “古之圣王是以. 德作为其人格生命的表征,但这并不意昧着圣王同时也是音乐家,换言之,这里也就显露出一个重要的契机,古琴应只是一种乐器,它的价值也不在于演奏,而是在于作为修身养性,进而教化天下以通神明之合天地之和的意义,而这也就是何以远古传说的创制者古代圣王被推为古琴的创制者的缘故”。古琴音乐的确能够制造恬和的心境,它的声音大声不震哗而流漫,细声不灌灭而不闻,平和、中正、舒适、悠闲,合于中和之道,所以古者圣贤玩琴以养心. (桓潭新论. 琴道早期的古琴并非士的专利品,但春秋战国士阶层崛起后,琴与士的关系使得到确认。魏晋以后,琴逐渐脱离民间,成为主要流行于士及上层社会的乐器。值得注意的是,众多的琴家或是好琴之人都与隐逸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古典隐逸美学是农耕文明时代温带大陆性气候条件下的产物,人与自然的亲和是主调,自然是人崇敬、效法恩顺从、喜爱的对象,还是人们在现实社会生存不适应时寻求解脱和抚慰的精神家园,无论儒家.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比德观念,还是道家. “道法自然.返朴归真. ”“与天游. ”的复归情结,或者佛家. “众生平等,慈悲为怀. ”. “远离凡尘,清净脱俗”的境界追求,都离不开自然,自然亲和顺应有余敬畏探索不足态度也制约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及现代性发育,这是现代中国人应该避免的。古琴大量琴曲中都表现山水诗意之境,使得有着隐逸情结的士人们,无论处于何处,都能过弹琴体味山林之乐。如李白的听蜀僧浚弹琴,. “蜀僧抱绿绚,西下娥眉峰。为我一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遗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兀重。”其实山水作为一个重要方面,与中国人有着特别的关系人以自然依赖远大于对它的征服,对它的顺应也远对它的改造,这便成了中国人与自然的独特关系人以自然为友,努力亲近自然,保持与自然一与和谐,互相支撑、互相依存,而不是西方那样是对立的,不是统治与被统治,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 ”孔子说.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论语. 雍也. ),中国哲学“天人合一. ”等命题即由此而来,在早期的流水中通过对流水的形成过程. (由涓流到积成深潭到汹涌入江)的描绘,象征一种精神,一种人格或人的成长过程. (童年的天真青年的. 求学与磨练,中午的成熟),这使抚琴者产生一种万物某合、浑然无间的感受,只要心灵一接触到自然就会发生共鸣,将一片自然风光转化为一片心境,一种悟这完全是隐者遥远高洁,遗在独立的心境意蕴的表述。二、丰富情感世界儒家强调以琴养心之正,除去心中浮暴不平之气,使之归于平和,如范仲淹说. “清静平和性与琴会”,欧阳修说. “欲平其心,以养其疾,于琴亦将有得焉”,苏轼说. “散我不平气,洗我不平心”,三、美化日常生活中国古典隐逸美学贯穿着浓郁的世俗精神,衣食住行交往游戏发展到艺术化阶段均体现出美的意味,中国的园林、服饰、饮食、出游甚至养生等均发展出良好的艺术品味,琴棋书画诗词歌舞等日常精神生活游戏也追求高雅审美趣味,传统生活用品. “按照美的规律生产. ”成为持久风尚,对形式的精益求精超过对使用功能的改进热情。代精神需求向古典美学一一感性学寻求精神资源,探索精神拓展的新方向。四、促进和谐文化中国古典隐逸美学以和谐理念为基础,以优美娴雅为主导风格,体现出精神的中和气质,无论是儒家的. “尽善尽美”,还是道家的. “平淡天真”,都在精神驯化的同时体现出涵化万物的从容。中国传统文化在自然观上强调阴阳合化生万物,在社会观上强调克己复礼妥协求安,在人生观上强调知足常乐顺变随缘,在文化观上强调兼容并蓄和平共存,这种相对静定的文化精神曾在近现代文化突变阶段导致中国社会的前进滞缓,成为中国文化现代化进程中激烈批判的对象,而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蹂躏并发毁灭性武器且面临恐怖危机的现代文明看来,这是促进和平理念的宝贵因素。全球化时代各种文化体系空前广泛深入地交流,文化冲突和文化融合都在加强加速,而在西方现代化模式弊端暴露,全球性问题严峻,非西方现代化经验模式日渐成熟的今天,文化生态平衡的问题格外突出。亨廷顿的文化冲突论可能会强化文化敌对意识,而张立文的和合文化论,费孝通的.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倒显现了不同文化和谐共存的能性。以审美态度观照人类不同的生存方式系统,以古典美的和谐理念促进当代和谐文化的生成,这是文化美学兴起的重要契机。二、现代都市人的精神状况与习弹古琴的益处众所周知,现代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在给人类带来富裕和舒适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对地球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和污染。全球变暖使得一年四季的气候越来越不分明:城市里高楼林立,街道、高架桥纵横交错:拥挤的交通与局促的生活空间;社会竞争与强大的工作压力;繁复的社会与家庭关系. 。人们生活在. “人造环境. ”里,随着生活节奏的紧张化越来越多的现代都市人的精神状况趋于亚健康状态。据世界卫生组织( WHO)的一项调查表明,全世界亚健康人口总的比例已占到7 5,真正健康的只有5。据对我国. 16个百万人口城市的调查发现亚健康率北京人高居榜首达7 53l,上海是. 9广东7 . _医学、产生. 734。34l9_。心理学专家提出,“亚健康. ”状态的根本原因是心理承受能力不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压力。而习弹古琴正是缓解这精神压力的良方。一是因为古琴的音乐风格倾向于静态、简洁、含蓄、淡雅、舒缓、自由的美,具减压、放松的特当代文化与教育研究性。二是因为古琴音乐多数系出人于大自然中的感悟,含有自然界的信息,可以营造一种人为的. “自然环境. ”,使人从紧张的“人造环境. ”脱出来。三是因为古琴音乐的文化内涵丰富,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的健康心态。此外,习弹古琴还可以促进人左右大脑的开发。科学研究证明,大脑分为左半球和右半球。左半是管人的右边的一切活动的,一般左脑突出的是逻辑、理性思维功能;右半球是管人的左边的一切活动的,右脑突出的是想像、感性思维功能。古琴弹奏的右手根本指法有八种食指、中指、名指、大指向掌内、掌外弹奏(抹挑、勾剔、打摘、托劈),而这八种根本指法的各种组合则可以构成多达五十多种复合指法。这正符合了管理右手的左脑逻辑、理性思维的特点。古琴弹奏的左手指法则有着大量的形象描述。比如细吟、飞吟、荡猱、往来猱、蟹行等等,也正符合了管理左手的右脑想象、感性思维的特点。同时,古琴弹奏的指法中还有着大量左右手相互配合的指法。比如绰上、注下、分开、掐撮三声、刺伏、索铃等弹法。由此可见习弹古琴既有对应性的左、右脑的开发作用,又有着理性与感性思维全面发展的功用。对现代都市人的精神状况的改善是非常有益的。三、现代都市人习弹古琴的可能性分析诚然,习弹古琴有益于身心健康,但对于现代都市点而言,是否可行呢?以下试从几个方面来探讨习弹古琴于现代都市人的可操作性。古琴的形制具有. “人性化. ”的特点。古琴的音量仿如人正常说话的声音大小即便是在夜深人的时候弹琴,也不会惊动左邻右舍,很适合现代都市人. “社区式. ”的住所环境:古琴通长约. r 22厘米,宽处约22厘米重约六斤,无论是自娱自乐或是携琴访友、野外游玩,都可轻松使用。古琴谱具有. “易理解、可拓展. ”的特点。记录琴曲的琴谱并不直接记录乐音,只是用汉字的部首、笔划与数字组合而成的复合字来记录弹奏指法数、徽位及简要的音乐处理提示,称为减字谱。减字谱不像五线谱或简谱那样有繁复的音符符号、时值组合法、音乐表演术语.懂得汉字的人只需稍经讲解便可明了减字谱的记谱法。不需学习专业的乐理知识。同时,. “宽松”的减字谱记谱法有着很大的二度创作的自由度,让习弹者在打好基础之后不断的进阶中,随着技巧与领悟力的提高可以有渐行渐深的品味空间。可满足现代都市人求新猎奇的“拓展式. ”心性。古琴的习弹具有. “以曲带功. ”的特点。古琴的弹. 奏技巧相较于钢琴、小提琴、琵琶、古筝等很多常见乐器来讲,都更为容易,不需要弹奏大量的练习曲,不需要“童子功”从小开始练习,也不需要每天数小时的练习强度。因为古琴的习弹至累积一定的技术基础之后,都是以习弹琴曲来带动技巧练习的,注重的是琴曲意境的展现而不是技巧的演绎。这种内涵意蕴的表达是与琴者的个人阅历深度、综合素质相辅相成的。这一特点与现代都市人生活忙碌而阅历丰富的特点也是相适应的。古琴的习弹人群具有“非专业、常交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利安全c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 远洋物业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涉外摩托考试题及答案
- 5级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芙蓉初级中学教师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北京知识产权贯标培训课件
- 2025年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英才学校教师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医务人员营养培训考核试题(附答案)
- 2024贵州省社区《网格员》备考题汇编(含答案)
- 药品及医疗器械冷链操作培训试题测试题库含答案
- 【语文】小学四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模拟试题测试卷
- 2025年甘南事业单位考试笔试试题
- 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课件
- 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无听力部分)
- 存量贷款管理办法
- 产品供货方案及按时供货保证措施
- 科研协作管理办法
- 多胎减胎患者护理指南
- 幼儿思维培训课件
- 数字经济产业组织-洞察及研究
- 2025年中国美甲贴片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前景机遇研判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