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南阳结婚风俗男方:1.新郎母亲a.做被子单数条,其中一条要在结婚当天铺在新床上,其余的偶数双被子则在结婚当天摆放在新床上。b.做被子时,主家需邀请本家族妇女(新郎伯伯、叔叔、哥哥、弟弟的媳妇)前来帮忙,一般情况下若一直忙到中午,就需在主家吃饭。2.新郎父亲结婚前天需要有新郎的父亲或其他男性长辈去借瓷器,所谓的瓷器就是结婚当天酒席上用的筷子、盘子、碗之类的,同时还要借桌椅板凳,瓷器和桌椅板凳,都是租借的,每个村里都有做这类生意的人家,其租借费是按一桌酒席所用物品计算的,(一桌酒席上一般坐八个人)。3.结婚前夜需有本家族一小男孩需睡在新床上,称压押床娃儿,压床娃儿,一般是新郎长兄的儿子,新郎长兄若无儿子,可用次兄的儿子,也可以是新郎的弟弟或叔伯家的弟弟。4.结婚当天:男方准备好婚车,去女方家接新娘.同时还有一部分人需随婚车前去接新娘。【押轿娃】和压床娃是同一个人,拿着“一束花”,到新娘家后,由压轿娃进新娘得房里把花送给新娘。【媒人】媒人需提着“马灯”(普通的手提灯即可代替),和迎亲的人一起去新娘家。【管事的】随婚车一同前去新娘家迎娶新娘,负责到新娘家发红包,遇到女方不满意的事可找他协商解决,以求能把新娘顺利接上婚车。一般是由男方中一个比较会处理问题的长辈担当。【接的人】一般还要有两个女性随同一起去接新娘,一般有新郎的嫂子、娘,婶,两个。女方:1. 做被子双数条,以求吉利,做被子时,主家需邀请本家族妇女(新郎伯伯、叔叔、哥哥、弟弟的媳妇)前来帮忙,一般情况下若一直忙到中午,就需在主家吃饭。2.嫁妆.可由女方去购买,也可由男女双方协商后去购买,或由新郎和新娘去购买,嫁妆费用,一部分是男方的彩礼,一部分是女方的陪送,因此只要双方合在一起的的彩礼多,女方的嫁妆也就会更多一些。“谈到南阳城的婚俗,已经失落的夜娶不能不提。”在南阳师院,民俗专家高二旺向笔者介绍,南阳人“夜娶”是古代“昏礼”和抢婚习俗的再现,在明、清、民国一直沿袭,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被废除。在清光绪新修南阳县志上这样记载:“居民逼其虐势,不敢白昼婚娶”。高二旺说,这里所讲的恶人,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二十三子朱柽(唐王),他在1408年来到封地南阳。每日无事即登王府山,看到谁家有喜事就率人强抢新娘。为了使新妇免遭蹂躏,百姓只好“灵活”地把娶亲改在夜晚。而在仪礼士昏礼上,也有先秦时期,男方黄昏时率车队到女方家迎亲的记载。这些典故和传说,让“夜娶”历史感与神秘感兼具。虽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可对于南阳各地的人来说,婚俗程式中“说亲、合婚、定亲、下聘、送好儿、迎娶”6大步骤,却都能娓娓道来。现实中,男方送见面礼、送订婚礼、挑吉日等项目仍然“流行”,只是一些细节有了新的解释。如女方在订婚回礼时送出男衣男鞋,寓意已由过去的寄托生育希望,变成了岳父母对于新女婿的喜爱和娇宠,以及对男方聘礼的回赠。与此同时,一些存偏见的婚俗已被摒弃:如成亲之日,嫂子不准相送,因嫂与“扫”同音,不吉利;男方迎娶时,坐一男童当“压轿娃”,希望女方生男;“新婚三天无大小”,婚礼上捉弄新郎父母;“闹洞房”来驱邪避灾以下为旧时南阳婚嫁习俗供大家参考一下南阳民间婚嫁程式有“说亲、合婚、定亲、下聘、送好儿、迎娶”六大步骤,称为“六礼”,前五项属于定亲范畴,最后一项为婚礼程式。程式化就是文化,新郎新娘在程式化的“摆布”之中,逐渐找到结为夫妇的感觉,其间程式相连,喜珠相串,透着喜气。此篇主要讲迎娶前的定亲过程。一现在的青年男女,感情发展到一定阶段,想要成家,只要达到婚龄,就可领取结婚证书。而传统婚礼远没有如此简便,是必须符合“六礼”的。“六礼”早在周代已见雏形,所谓“六礼之仪始备”,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六礼”是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正好与南阳婚俗中的“说亲、合婚、定亲、下聘、送好儿、迎娶”相对应,叫法不同,内容相似。婚姻程式为何如此复杂?为弄清楚这个问题,记者专门到老城申藩契先生家中请教。申先生今年79岁,世居南阳,颇解婚俗。他说:“过去南阳民间对未婚者均称娃子家,意思是未成年人。一个人如果结了婚,就有了质的变化,等于由娃子家变成大人了,这是人生的重大事件。所以自古以来,人们就把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他乡遇故知,视为人生三大快意之事,隆重庆贺,形成程式,并长久地沿袭下来。其中的婚姻程式,尤为严谨。”联姻的第一步是说亲,又叫提亲,这只是联姻的意向,遵循的原则是“门当户对”。申先生说:“民国时期,南阳老城娃子家找对象,主要看对方家庭的社会地位及经济状况;而乡村则主要看对方的土地、房产数量。你该说财产多寡,属个人隐私,怎好打听?不必担心,自有人专门打探这方面的信息,这类人就是媒人,也叫冰人或红娘。”旧时男婚女嫁皆属于包办,婚姻大事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结婚前男女互不见面,俗称“隔布袋买猫”,只有靠“媒人”从中说合。因“媒人”大多是能说会道的中老年妇女,所以又称“媒婆”。媒婆的主要任务,就是打探男女双方的家庭状况,并根据求亲者的要求搜寻目标,配对组合,促成好事。男女双方不熟悉,全凭媒人一张嘴。所以媒人不论给谁家说媒,男方、女方都会殷勤招待,不敢怠慢。烟茶自不必说,有钱人家还要好酒好肉款待媒人,临走时还有所馈赠。所以南阳民谚云“媒婆媒婆,吃吃喝喝,临走手不空着”。俗话说“吃人家的嘴短”,如此款待的结果,不免使媒婆嘴上抹油,把招待者夸得滴溜溜转,甚至把麻脸汉说成英俊小生。讲究门当户对,还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打听门第”,这在唐河、内乡一带特别讲究这个门第,不是指“世家门第”,而是特指一个家庭有没有狐臭(腋臭)遗传史。如果有,则属于“门第不清”或“门第不好”,是万万不能与之“做亲戚”的。只要“没有门第”,意即“没有狐臭”,双方家庭条件又相当,就可以达成联姻意向,接下来就可以“合婚”了。二合婚,南阳民间俗称“合八字”,在“六礼”中与“问名”相对应。所谓“八字”,即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也叫“生辰八字”。八字相合,才能议亲;八字不合,前功尽弃。当时,各地都有专门“合八字”的人,根据八卦相克相生原理,把十二属相分为十二相克、十二相冲、十二相合三种类型。相克的为:“羊鼠相逢一旦休,兔子见龙不长久;金鸡不与犬相配,白马不能见青牛;虎蛇相斗必惹仇,猴子遇猪泪长流。”相合的有:“马羊相逢寿命长,蛇猴和合出将相;酉鸡辰龙龙凤种,戌狗见兔状元郎;猪虎相遇多福禄,鼠牛无争幸福长。”今天看来,这种逻辑滑稽可笑,但在过去,这却是民俗意义上的“婚姻法”,非得遵守不可。在西峡一带,凡缝制结婚被褥,主家都要弄清缝制者的属相,只有与新郎新娘属相相合的人才能参与,否则即使你来义务劳动,人家也不承情,还要怨你不懂规矩,破坏了新郎新娘的幸福。“合八字”之后,若没有大碍,就可以相亲了。旧时相亲,男女双方不能见面,由双方父母或家中近亲长辈“替看”,俗称“相媳妇”或“相女婿”。除看相貌外,还要通过谈话,判断对方的智力和今后的发展潜力。如果满意,就是“相中了”;如果不满意,就是“没相中”,方城人称为“没睖中”,吉利人则说“相脱了”。民国以后,男女双方才“亲自相亲”,但也只是“偷相”,即在一方不知情的情况下,让另一方偷偷观察一次。上世纪60年代之后,“偷相”变成“见面”,男女双方可以面对面交谈,但不能自行约定时间、地点,须由介绍人约定首次见面的时间和地点,见面时间长短也有一定限制。见了面,若彼此有好感,两个人就会没话找话说,往往是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只看得姑娘脸颊绯红,小伙子头上冒汗。只听女的羞羞答答吐出来3个字:“哪庄儿哩?” 男的急急忙忙回答3个字:“李楼哩。”男的回答完以后,便拿眼来问姑娘,姑娘明白这是在问自己呢,于是赶快说:“二十三,没意见!”这是广泛流传于我市的一个经典“相亲对白”,非常有趣。其间男女双方仅用了几个字,以一问一答的简单形式,解决了一生一世的婚姻大事,看似简单,却有内涵,这是“相亲”方式由“家长代替”变为“亲自相亲”后,当事人手忙脚乱而又忐忑喜悦的真实表露。相亲之后双方满意,就可以“定亲”,这在“六礼”当中叫“纳吉”。南阳人对“定亲”非常重视,要择吉日“换允帖”,这是一种书面约定。男帖中要这样写:“不揣鄙陋,妄攀高门;倘蒙金诺,曷胜雀跃。”女帖中要这样写:“敬接冰语,联姻高门;幸蒙俯允,曷胜忻舞。”“换允帖”要靠媒人传帖,男方女方都要款待传帖者。所以媒人这时最高兴,甚至两顿饭不吃,把胃腾出来准备大撮一顿。若是路途遥远,媒人还要借一头小毛驴,叫上个本家小子在前面牵着驴,自己优哉游哉地坐在驴背上,一路哼着小曲去传帖。熟人见了打趣道:“你可真精啊!吃肉喝酒不忘带着本家小子!还带着一头叫驴,去吃人家的草料啊”媒婆一看对方不怀好意,就笑着回答:“你放心,你放心!酒肉我们吃了,草料留着让你吃,省得你眼红!”于是路人都哈哈大笑,大家也就知道谁和谁家定亲了。有趣!媒婆的招摇过市,竟然是为了发布信息!所以南召民间换帖时,好赖都要请一次客,目的是发布消息。女方要用面条招待媒人,男方则以酒肉款待媒人。男女两家还要互送压帖礼物,男方多为绸缎、头绳、耳坠、戒指;女方则回敬笔墨、折扇等物。桐柏民间换帖则要交换酒杯,以示应允对方,俗称“换杯”。这一步走过了,接下来便是“下聘”,换“龙凤帖”的日子迫近了。三如果说“换允帖”是允准的意思,那么换“龙凤帖”就等于领取结婚证,确定了配偶身份,具有“法律效力”。“龙凤帖”一交换,即使不举行婚礼,若一方突然亡故,另一方也得以配偶身份相吊。旧时,不少女子在换“龙凤帖”之后“守寡”,原因就在于此。“龙凤帖”制作考究:八面龙凤柬,大红色,封面烫金字,上写“龙凤大启”4个大字。内文皆书谦词,写上男女双方的姓名、籍贯、排行,还要写上曾祖、祖父、父亲三代年庚名讳及媒人的姓名。其格式如下谨将小儿(女)三代年庚开列于后:曾祖 ,祖父 ,父亲 。儿(女)名 ,行 , 属相, 年 月 日生。今凭大老月翁 先生做媒,与 阁下令爱(郎)结为婚姻,永偕伉俪之好。姻眷弟 顿首冰人 同押 年 月 日大吉大利换“龙凤帖”时,男方要向女方送衣料、首饰等物,谓之聘礼;也有送一定数量的银钱的,谓之彩礼。在信阳,女方收下聘礼后,还要回送男方自己亲手做的鞋子,意为有了夫妻名分。换帖后,男方要设宴答谢媒人和女方家人。一门亲事的说合,到此才算完成,其中程式多多,花费多多,实属不易。也有简便行事的。上世纪70年代,男女青年定亲,互换物品作为信物时,仅仅互换一方手帕而已,俗称“换手巾”,这是当时男女定亲的重要仪式。不过在“换手巾”之后,男方必须“出一次血”,攒着劲儿花费一笔钱。南召、唐河、社旗一带,时兴男方领着女方进城买东西,俗称“撕衣裳”,到县城或到南阳的百货大楼,一天之内为女方买大量的布料或服装。而陪同女方进城的往往是个厉害角色,不是她的嫂子就是她的婶子,到了商场之后,便“狮子大张口”,要这要那,没完没了。男方跟在后面,格外陪着小心,任务就是埋单,尽量满足对方的要求。如果女方满意,这门亲事就稳稳当当了;如果女方不满意,以后的日子就会别别扭扭。也有当场闹翻,女方扭头就走,从此闹崩了的。从上世纪80年代始,南阳市区有了婚纱摄影,城中男女把照婚纱照作为定亲依据,拍完婚纱照,就去登记。登记过后,万事俱备,就要举办婚礼了。且慢,旧时在举行婚礼之前,还有“送好儿”这一关呢。四“送好儿”,就是男方通知女方完婚的日期。如今,结婚日期由双方商定,过去却是由男方确定,称为“看好儿”,事先请算卦先儿算过了,定下来,然后到女方家“送好儿”,以征得女方的首肯。这在“六礼”当中称为“请期”。“好儿”一般集中在腊月下旬,多选逢三、六、九之日,南阳民谚说“三六九,娶媳妇,嫁闺女”。镇平县风俗,女方收下男方送来的“好儿”之后,在回礼中要放一块发酵的面团,企盼女婿将来发财。“送好儿”的帖子,要比“龙凤帖”简单明了一些,类似今天的结婚请柬,其格式为全吉择定于 月 日嫁娶吉日良辰大吉右启大姻望翁 老亲家阁下 眷姻弟 顿首拜 年喜月吉日良辰女方如果接纳“好儿”,就表示答应如期完婚,其同宗近门和亲友街邻便来“添箱”。“添箱”就是送礼,礼品有衣料、首饰、梳妆用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一级注册建筑师环境与景观设计综合能力提升模拟试题(附答案)
- 2025年社会工作者之中级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押题练习试题B卷含答案
- 2025年新能源消费分布式光伏发电站建设可行性研究
- 中国邮政2025十堰市秋招软件开发岗位面试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年新能源汽车车路协同通信技术创新应用研究
- 中国邮政2025济宁市秋招金融业务类岗位面试模拟题及答案
- 2025申请签订合同的申请书
- 2025年热熔胶网膜项目申请报告模板
- 2025年湖南公务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中国邮政2025三沙市秋招大堂经理岗位面试模拟题及答案
- 2025江西吉安庐陵新区招聘社区工作者(专职网格员)招聘22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四川蜀道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招聘16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芯片研发流程管理办法
- 2025-2026学年广美版(2024)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电子工程师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手电筒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设备使用与保养培训课件
- 浙江省中考科学说理题训练及答题技巧
- 兵团连队职工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假如我变成了班主任课件
- 首尔之春影视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