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内治疗巴雷特食管长期成功率高.docx_第1页
腔内治疗巴雷特食管长期成功率高.docx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腔内治疗巴雷特食管长期成功率高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院研究者的一项新研究报告显示,腔内(内镜下)治疗,联合切除及消融技术治疗巴雷特食管和高度异型性增生或早期黏膜癌患者可获得高成功率,且效果持久,并发症风险低。研究者指出,成功根治后需要进行内镜监测。该研究发表于2月份的GIE杂志上。 巴雷特食管(BE)是一种癌前疾病,已知具有发展为癌症的风险,尤其是当观察到高度异型性增生(HGD)时。食管切除术是伴有HGD或早期黏膜癌(黏膜内癌)的BE的标准治疗方法。腔内治疗是手术切除的替代疗法,其并发症发生率低,远期效果与手术相当。“腔内治疗尚未广泛应用,并且长期随访有限。另外,腔内治疗技术随时间推移而发展,对长期疗效和有效性的评估极具挑战性。”该研究第一作者Gregory G. Ginsberg博士说,“我们试图评估根除HGD和/或黏膜内癌患者肠上皮化生的内镜下多模式疗法的疗效、安全性和持久性。我们发现,多模式腔内治疗联合切除与消融技术可成功根除巴雷特食管伴高度异型性增生或早期癌症患者的所有肠上皮化生,观察到的异型增生或癌复发率低。然而,1/3的病例发生肠化生复发,因此需要持续保持警惕和监测。” 腔内治疗 内镜下治疗可能包括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切除伴异型性增生的巴雷特食管。巴雷特食管组织的内镜下消融可通过射频消融进行,通过灼烧或冷冻治疗可破坏并杀死细胞。治疗后,食管内层生长恢复正常。 方法 腔内治疗是伴高度异型性增生或早期癌的巴雷特食管患者的一种治疗选择。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试图评估接受腔内治疗以完全根治所有异型性增生及肠化生的患者的长期转归。该研究为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1998年1月至2009年12月宾夕法尼亚大学医院的异常增生性巴雷特食管患者。根据患者及病变特征、技术发展情况以及间期反应,患者接受个体化的腔内治疗联合切除及光动力学治疗、射频消融,和/或氩等离子体凝固治疗。评估根除发育不良、所有肠化生以及复发的情况。 结果共166例患者接受治疗,并且被随访至少1年。157例患者(95%)完全清除肿瘤(异常细胞),137例患者(83%)完成清除肠化生。治疗后,患者被随访33个月(范围1858个月)。在完全清除肠化生的患者中,48例(35%)后来被检出肠化生复发,12例(9%)被检出异型性增生复发。 在仅完全清除异型性增生的患者中,19例患者中的6例(32%)被检出异型性增生复发。统计分析显示,多灶性异型性增生和患者的年龄为异型性增生及癌复发的危险因素,而完全清除肠化生是保护因素。90%的病例再次治疗可获得缓解。42例患者(23.9%)有并发症,包括21例狭窄(11.9%)和1例治疗相关死亡。大多数不良事件为轻度,并且对内镜或支持治疗有反应。研究者得出结论 多模式腔内治疗联合切除及消融技术治疗有意向完全根除所有肠化生的BE及HGD和/或早期黏膜癌患者可获得高成功率与持久的效果,并且并发症风险低。然而,腔内治疗往往需要长时间进行多个治疗疗程、需要终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以及在成功根治后需持续内镜监测。尽管异型性增生或癌症复发风险低,但是在治疗前和治疗期间检出多灶性异型增生时,复发风险增加。此外,1/3成功治疗的患者被检出肠化生复发,并且肠化生可发生于初次根治后很长时间。因此,即使在成功根治后仍需进行内镜监测。 编译自:Long-Term Success Rates Shown For Eradication Of Barre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