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的内功修炼(王全义李照山).doc_第1页
武术的内功修炼(王全义李照山).doc_第2页
武术的内功修炼(王全义李照山).doc_第3页
武术的内功修炼(王全义李照山).doc_第4页
武术的内功修炼(王全义李照山).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用内功修炼法 王全义 李照山 (演示 王全义)武者,乃自我防御的实力象征。在冷兵器时代,武力的增强是打胜仗的保证。所谓武术即是以综合的实力进行格斗的技术。正因为如此,不论是古代还是近代或现代,无一不把武术中的擒拿格斗作为军队或警察的重要训练项目。影响以武致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力量的大小、体力的状况、武技的应用及经验的积累。在这些因素中,力量的大小是至关最重要的。如果没有强大的劲力做后盾,纵有百招千招也是白搭。如同一个孩童,即使练的套路再多、再熟练,也不可能打过一个壮汉。在世界范围内,所有的武技、擒技、摔技或其它一切格斗术,均把力量的训练放在首位。如散打中的俯卧撑、练哑铃、击沙袋等,泰拳中的击棕树、踢树桩、打沙包等,少林拳的铁砂掌和刚劲的获取,太极拳的盘架子和掤劲,大成拳的站桩功即是专门为产生“内劲”而设立。殊不知,在传统的中国武术中,修炼“内功”的方法有很多,只是由于派别的不同而在具体的修炼方式上存在差异。一旦修炼成功,其产生的效果和威力并无本质的区别。所谓的“内功”就是使自身的潜能发挥到极致,以致使常人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变为事实。比如,在“内功”状态下,可使普通的肉体产生极强的抗重击能力,除能承受拳打脚踢外,棍棒袭来也无济于事;若以此“内功”化为高能量爆发力,可以拳、掌、指开砖断石,以此劲力用于技击时,轻者可重创敌方脏腑,重者可使敌方毙命于瞬间。由此可见,“内功”的修为在武技的实战中是何等重要。一、蓄能纵深激荡1、吸气蓄能起势状态:两脚距离略宽于两肩,脚趾自然抓地,立身中正;两掌垂于身侧,沉肩坠肘,腋部半虚,全身放松(图1);随着两臂的内旋两掌慢慢向上、向前平举,至两臂快要伸直为止,两掌与胸部同高,掌心向下(图2);两肘边外撑边使两掌向后回拉至胸前约半尺距离,两手五指斜相对(图3);两腿向下弯曲成低位的马步桩,与此同时,在两腕外旋的过程中,两掌落于肋前约半尺距离,十指弯曲用力,两手如抱球状。此时务必要收臀提肛,注意保持身体的平衡与重心的稳固性(图4);在整个动作中,身体各部要尽量放松,以保持呼吸通道的畅通。此动的关键就是要配合吸气的完成。即:随着两掌的下按与屈膝蹲身,嘴要闭合,舌顶上腭,以鼻缓慢的深深吸气,使丹田乃至整个上下腹部充满气机,其状如同充满空气的轮胎。2、喷气撕拉两腕内旋,两手虎口相对,手心向下,然后,口要紧闭,以鼻喷气三次,在每一次的喷气过程中,两手向外猛力撕拉。待第三次外拉动作完成后,两臂似直非直、似曲非曲,左手心斜向左下方,右手心斜向右下方(图5、6、7)。此后,将身体恢复至起势状态,稍停片刻后,再做第二个蓄能纵深激荡练习,如此共做39个。要点:喷气时,要快速的将高能物质激荡至全身各部肌群,以便两手在向外撕拉的动作中使臂部、胸部、背部等均能产生强烈的收缩作用,乃至形成极强的硬度和及超人的击打力。二、犀牛力拉千斤1、弓步摆臂下肢站成左式的大弓步,躯干保持正直状态,两臂自然下垂身体两侧,十指向下,左掌心斜向左胯稍外侧,右掌心斜向右胯稍内侧(图8);两臂边内旋边使两掌向前上方平举,至两掌与肩同高,掌心向下;此动不停,两臂带动两掌向后、向下摆动至身侧位置,两掌心斜向后(图9、10);两臂外旋,使掌心斜向前上方,十指斜向前下方;然后,在两臂内旋的同时,两臂继续向前上方弧形运动,两掌与肩同高(图11、12)。在此过程中,口要闭合,以鼻进行缓慢均匀的深深吸气,直至气机吸满为止。2、力拉千斤在两腕外旋之际,两手下落至身前约七、八寸距离,两手如抱一球,十指呈蜷曲状态,并保持一定张力(图13);此时,身体要有适度的外撑内敛之力,肌群的内劲冲动大有欲罢不能之状。在两腕外旋的前提下,两手向外分开,手心向下;然后,两腿前后用力蹬地,胸部微向前挺,嘴紧闭,以鼻喷气,胸部与臂部肌群高度收缩,并以此所产生的巨能驱动两手向后猛力拉动。气以三次喷完,两手向后拉动三次,每拉一次,胸部乃至整个躯干部位要有向前撞动之势。最后一次拉动时,两手止于身后旁侧七、八寸距离,手心斜向后下方(图14、15、16)。此动完成后,右脚适当后拉,身体向右后方转身180,左脚后退,使下肢调整为成右式的大弓步;然后再做一个右式的弓步摆臂和力拉千斤的动作。至此已做一个完整的左右式练习。共做三个循环的犀牛力拉千斤即可。三、霸王贯气撼山岳1、霸王贯气先站起势状态(图17),两臂向身前合拢交叉,左臂在内,右臂在外,掌背向外;两臂带动两腕向前、向上高举过头,左臂在前,右臂在后,两掌心斜向前下方(图18、19);两臂边外旋边向外分开,至两臂保持完全张开的状态,两掌心斜向前下方,两掌与肩同高(图20、21);两腿下蹲成低位的马步桩,与此同时,两掌向下、向内弧形运动至两腿上方约三、四寸距离,掌心斜相对(图22、23);两腕先外旋使掌心斜向上,再使两掌十指向后平旋,两手指端约三、四寸距离,指端处于相对状态(图24、25)。在完成上述动作的过程中,嘴要闭合,以鼻慢慢吸气,使气机充盈整个机体,并由此蓄积各肌群的能量物质。2、推撞山岳随着两腿的直起,两手缓缓向上托起,待托至胸前位置后,两腕内旋使掌心向内,然后,两掌边外分边向上翻转,两掌心斜向前下方,十指斜向前上方,在蓄足全身劲力的前提下,紧闭嘴部,以鼻喷气,两掌则以撼动山岳之势向前猛力推撞(图26、27、28)。此动完成后,将身体调整为起势状态,稍作放松后,再做第二个贯气与推撞练习,此后再做七个即可。四、罡气通体震乾坤1、罡气通体所谓“罡(gang)气”即道教所指的刚劲之气。其初始练法同霸王贯气的起势、展臂动作(参见图1721);两臂向外展开后,慢慢向前屈体弯腰,两臂则随之内合,待上体弯至与地面接近平行状态时,两掌落至两脚内侧稍前方,掌心向上,十指斜相对(图29、30);随着上身的直起,两掌缓缓向上抬起,使其上行至胸前位置(图31、32)。在此过程中,以鼻吸气,意感自身毛发被宇宙浩气所荡漾,全体细胞被高能物质所激活;2、震动乾坤两腕边外旋边使两掌上举至头顶正前方位置,掌心向下,十指斜相对,与此同时,两脚跟逐渐离地抬起;然后,两脚跟迅速向下落地,大有震动乾坤之势;在以鼻喷气的前提下,周身劲力十足,两掌猛力下按至胸前位置,掌心向下(图33、34)。此后,身体恢复至起势状态,依法共做九个练习即可。五、转身霹雳震裂1、转身缠腕下肢站成左式弓步,两臂自然下垂,左掌心向右,右掌心向左(图35),整体放松,凝神静气;左臂向前、向上举起,臂部微曲,左掌与头部的斜向距离约一尺,掌心斜向左后方(图36);右掌边内旋边向前上方上运行,掌心向下,五指向前(图37);随着上身的右转,身体重心稍向右腿移动,与此同时,右腕外旋,右掌向右上方弧形运动至上身右侧位置,右臂屈曲,右掌心斜向左上方(图38、39);在此过程中,以口鼻同时吸气,使身体充满气机;2、霹雳震裂上身左转,右腕向内、向上旋动,掌心斜向左前方,五指斜向右上方;然后,在上身左转之际,咽喉以“嗨”发声,以声激发整体劲力,以力驱动右掌以霹雳闪电之势向前撞动,右掌止于右肋旁开约半尺距离,掌心斜向前下方,五指斜向前上方(图40);身体稍作休整后,重心前移,左腿定势为标准的弓步,右掌随之继续向前推进,右臂呈弧形的状态,掌心斜向前下方(图41)。将两掌恢复至身体两侧,以此法共做九个转身缠腕和霹雳震裂的动作。说明:1、在五个内功修炼动作中,习者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