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淮南一中周锦坤老师定风波教学设计2013-04-18 16:35:45 【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感知这首词的思想感情。2鉴赏风雨中苏轼形象,并且与词人的身世联系起来体会词人的情感。3学习词人开阔旷达的胸襟,从容面对人生风雨的气度。【教学重点】理解内容,感悟形象,熟读成诵。【教学重点】理解“归”向何处,体会作者开阔旷达的胸襟和从容面对人生风雨的气度。【教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新课导入人们常说苏东波是千年一遇的旷世奇才,余秋雨更称他为“中国古代最有魅力的文人”。对于苏东坡,我们并不陌生,我们学过他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们还学过他的“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当然,我们还曾经与他在赤壁赋中共享清风明月,在念奴娇中与他共赏大江东去。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定风波,与他共迎山头斜阳。二、 新知学习1、读准字音(1) 齐读(2) 正音吟啸xio 一蓑su 萧瑟 s 同行xng2、读出情感指导诵读要领:语调的抑扬顿挫,语气的轻重缓急。听录音范读。齐读,读出情感。 3、自读小序部分,学生回答小序的作用。教师明确:交代了时间、地点、事件、缘由。三、 鉴赏课文(上片)由小序自然导入上片,请男生齐读上片。1、提问:雨势如何?苏轼在雨中有何行为?体现出怎样的性情?(初步感知风雨中苏轼形象)一生回答。启发学生回答:从穿林打叶能看出雨下得大、下得急,在雨中苏轼“吟啸且徐行”,从中看出苏轼对这场风雨是无所畏惧,毫不在意。一边吟咏长啸,一边缓缓而行中,一个在风雨路上勇于迎接风雨,气定神闲,淡定从容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在我们面前。2、上片当中还有哪些词能加深我们对苏轼这一形象的理解的?(深入感知风雨中苏轼形象)同桌交流讨论,教师提问回答。启发学生从莫听、何妨、轻胜、谁怕、任等词语入手深入探讨苏轼形象。3、重点鉴赏“竹杖芒鞋轻胜马”中的“轻”:按照常理,拄着竹杖,穿着草鞋在雨中行走,速度能不能胜过骑马,那作者为什么会有“轻胜马”的感受呢?提问一学生。启发学生回答:马是什么人骑的?达官贵人竹杖芒鞋是谁的打扮?(学生联系赤壁赋和念奴娇写作背景回答,教师补充)苏轼这时被贬到了黄州,在黄州他担任的是团练副使的官职,俸禄极少权利极小,而且他还被朝廷安排人看管着,“半是闲人半是罪人”的他还要通过种田去维持生计,他的打扮就只有竹杖芒鞋。这个轻是轻在了什么上?心态上,“无官一身轻”,胜在的不是客观的道具上,而是在乐观超然的心态上。4、重点鉴赏“一蓑烟雨任平生”表现了苏轼怎样的心境?启发学生回答:“任”是什么意思?听任、任由、不怕,有多少风雨都来吧,我苏东坡不怕。因为我有什么啊,蓑衣,也就是说有了一件蓑衣就不怕任何的风雨了苏轼有没有蓑衣呢?再读小序,看看有没有矛盾的地方?学生回答。教师补充:从“雨具先去”看出蓑衣并不是实指,这里的蓑衣可指苏轼的思想、心态、精神风貌。 既然蓑衣不是实指,那“烟雨”除了指自然界的风雨,还有别的含义吗?人生风雨。 下面让我们看看苏轼的人生风雨吧(教师补充黄州前后苏轼人生经历)。课件展示: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教师小结:面对眼前的风雨,面对人生的风雨,苏轼选择了“任”,任多少风雨我苏东坡都不怕。现在我们再去读“一蓑烟雨任平生”是不是能读出一种“宠辱不惊,笑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人生境界在里面。5、带着这些感悟,背诵上片。 四、鉴赏课文(下片)1、女生齐读下片。(1)雨后的苏轼迎来了什么? 斜阳(2)“斜照”有没有深刻的含义?既指自然界中的阳光也指生活中的希望和顺境。(再次强调手法:双关)2、在经历了这场自然界的晴雨后,苏轼有什么感受呢?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1)鉴赏“回首向来萧瑟处”。苏轼“回首”的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明确:表层含义是回头看狂风骤雨肆虐的情形,现在一切都归于平静。深沉含义是无论人生遭遇多少苦难,只要坦然面对,一切苦难都会成为过去。(2)重点鉴赏“也无风雨也无晴”。无风雨也无晴是一种怎样的人生境界?(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回答)教师从学生的回答中提炼苏轼对人生的感悟洒脱旷达。(苏轼的内心没有风雨阴晴的差别,他不因天晴而喜,不因雨天而悲,他怀着一颗超然物外的心,按照自己预定的人生道路悠然前行)(3) 鉴赏手法双关、以小见大3、怎样才能达到这种“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境界呢?齐读最后三句,从中寻找答案归去。苏轼归去哪里?从哪里归呢?课件展示:“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临江仙“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浣溪沙“遥想公瑾当年,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念奴娇 赤壁怀古教师明确:苏轼一直受到儒家积极入世思想的影响,渴望建功立业,可是他始终不会趋附,不会媚俗,不会明哲保身,所以他始终多坎坷,多风雨,而在这人生风雨之中,苏轼选择了淡定,选择了旷达选择了“归”。那么他要归去哪里呢?课件展示:“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临江仙“归去来兮,君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满庭芳归去来兮“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水调歌头教师明确:摆脱官场,从官场回归,这就是在苏轼身上一直贯穿着的佛道思想。道家讲究淡泊名利,佛家讲究圆融通达。儒道佛思想共同影响着苏东坡,在整个宦途中,儒家思想鼓励着他建功立业,佛道思想在他受伤害后帮他抚平创伤帮他达到内心的平静。如果说陶渊明是独善其身归隐田园,那么苏轼所归之处就是一个让他敏感复杂的灵魂得以安宁的精神家园,“此心安处是吾乡”。4、带着这些感悟,背诵下片。五、练习拓展请结合苏轼的人生经历,以“我眼中的风雨人生”为题,写一篇小作文(一百字左右)。三分钟课堂演练,学生朗读自己作品。教师总结:人生有顺逆,有成败,有荣辱,我们在面临风雨的时候,我们也要学会旷达,学会洒脱。风雨改变不了苏东坡,也改变不了我们。要是能做到这样,我们也能“定风波”。集体背诵全篇。六、布置作业(从高考规范答题的角度再次赏析定风波,复习巩固本课内容)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定风波苏轼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1、结合上片内容,对抒情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年江苏省句容市北师大版7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题预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详解(达标题)
- 水泥礓磋坡道施工方案
- 美术培训总结
- 汽车维修技师培训
- 新员工培训流程
- 入职培训总结报告
- 北京石景山2026届英语九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生产设备点检培训
- 装饰报价系统培训
- 2026届江苏省扬州树人学校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桥架购销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江西省高考物理试卷真题(含答案)
- 2025年大麻酚油(CBD油)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白皮书政策解读-2025年国防科技与国家安全政策趋势分析方案
- 退休业务办理培训课件
- 2025-2026学年沪教版(五四学制)(2024)小学体育与健康三年级(全一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 2025-2026学年苏少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 2025新离婚协议书
- 2025年基金从业资格考试《证券投资基金基础知识》真题(附答案)
- 2025年国家保安员培训考试题(附答案)
- GB/T 20716.2-2025道路车辆牵引车和挂车之间的电连接器(7芯)第2部分:12 V标称电压车辆的制动系统和行走系的连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